水力发电机上导轴承油槽通气管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23161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水力发电机上导轴承油槽通气管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行业,尤其涉及一种水力发电机上导轴承油槽通气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水力发电机组在正常运行中因转速较高致使上导轴承油槽内形成极大的压力,因此上导轴承油槽必须设置有通气管装置,通过机架面板上的通气管装置对油槽进行自然通气、呼气以减轻油槽内压力,避免在压力作用下把机组润滑所用的透平油往机架内挡油筒处压出机组。
[0003]现有技术的油槽通气管装置包括设置在油槽上方且呈圆柱形的管体、位于该管体上方的挡油盖、以及支撑杆,挡油盖通过支撑杆与管体固定连接,但是由于管体外侧没有设置相应的集油装置,在油槽进行自然通气时油槽内透平油运动会形成大量油雾气流流出,当油雾气流碰到通气管装置挡盖后凝结形成油珠,直接滴落在上导机架面板上,造成油污、上导轴承少油以及油雾附在发电机端集电环上以至于电刷粉末聚结,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和清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水力发电机上导轴承油槽通气管装置,该装置能避免油珠滴在上导机架面板上,提高水电发电机组安全运行。
[000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力发电机上导轴承油槽通气管装置,该通气管装置包括设置在油槽上方且呈圆柱形的管体、位于该管体上方的挡油盖,所述通气管装置还包括集油装置,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多个集油回流孔;集油装置位于所述挡油盖下方,并且与所述管体的外壁相互固定连接;集油装置经该多个集油回流孔与管体内腔相连通。
[0006]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0007]所述集油装置包括底板和侧壁,其中,底板呈圆环状,固定套设在所述管体外,并且其外边沿突出于所述挡油盖外;侧壁呈圆筒状,垂直设置在底板的外边沿。
[0008]所述水力发电机上导轴承油槽通气管装置还包括多根用于支撑该挡油盖的支撑杆,该多个支撑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管体和挡油盖之间,或者固定设置在所述集油装置和挡油盖之间。
[0009]所述水力发电机上导轴承油槽通气管装置还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管体内并且用于通气和隔离油雾的油雾隔栅网。
[0010]所述水力发电机上导轴承油槽通气管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管体内的连接杆,该连接杆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挡油盖的下方,所述多个油雾隔栅网与该连接杆相互固定连接。
[0011]所述多个油雾隔栅网均为圆板,其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00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通气管装置包括了集油装置和多个集油回流孔,低成本解决了油珠直接滴落在上导机架面板上造成的油污、上导轴承少油以及油雾附在发电机端集电环上以至于电刷粉末聚结等问题,提高了水力发电机的安全运行系数。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力发电机上导轴承油槽通气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1_油槽,2-油槽盖板,10-管体,11-挡油盖,Ila-盖板,Ilb-盖壁,12-支撑杆,13-集油装置,13a-底板,13b_侧壁,14-油雾隔栅网,15-连接杆,20-集油回流孔,2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0016]参照图1,其为水力发电机上导轴承油槽通气管装置,油槽I内盛装有透平油,油槽I上方设置有油槽盖板2,通气管装置设置在油槽盖板2上方并与油槽I相互连通。水力发电机组在运行中因转速较高致使油槽I内形成极大的压力,并且在高温情况下透平油蒸发成油雾,而通气管装置主要用于进行自然通气、呼气以减轻油槽I内压力,并使油雾重新凝结成油珠,回流到油槽I内。通气管装置包括管体10、挡油盖11、多根支撑杆12、集油装置13、多个油雾隔栅网14、以及连接杆15。
[0017]其中,管体10呈中空圆柱形,与油槽盖板2相互连接,并且与油槽I相互连通。
[0018]挡油盖11呈圆形,其包括盖板Ila和盖壁11b,盖板Ila的半径大于管体10的半径,盖壁Ilb位于盖板Ila边沿,并且与盖板Ila相互垂直。管体10的顶部固定连接多根支撑杆12,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2的数量为三根,挡油盖11通过该三根支撑杆12固定在管体10的上方,并且是盖壁Ilb朝下,该盖板Ila的主要作用是使油雾冷凝成油珠,防止油雾向外散发,冷凝成型的油珠往四周流动,盖壁Ilb则用于阻挡油珠向外滴落。
[0019]集油装置13位于挡油盖11的下方,并与管体10的外壁相互固定连接。具体地,集油装置13包括底板13a和侧壁13b,其中,底板13a呈圆环状,固定套设在管体10上,并且其外圆半径大于挡油盖11的半径,因此底板13a的外边沿突出于挡油盖11外;侧壁13b呈圆筒状,固定设置在底板13b的边沿,侧壁13b稍突出于挡油盖11外。集油装置13主要用于承接挡油盖11上滴落的油珠。在管体10上设置有多个集油回流孔20,集油装置13经该多个集油回流孔20与管体10的内腔相连通。本实施例中,集油回流孔20位于集油装置13的下部,集油装置13收集到油珠后,油珠再经集油回流孔20回流到油槽I内。
[0020]由于集油装置13位于挡油盖11的下方,因此支撑杆12还可以设置在集油装置13和挡油盖11之间,使得挡油盖11固定在管体10的上方。
[0021]多个油雾隔栅网14利用连接杆15分别平行排布在管体10内,具体地,连接杆15的其中一端与挡油盖11相互固定连接,该多个油雾隔栅网14则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5上。油雾隔栅网14呈圆形,其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通孔22,油雾隔栅网14主要用于通气和隔挡油雾,本实施例中,油雾隔栅网14的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集油回流孔20的上、下方。
[0022]发电机工作时,油槽I内的透平油蒸发成油雾,经油槽盖板2到达管体10内,当油雾经过油雾隔栅网14时,一部分从油雾隔栅网14的通孔22中通过,另一部分被隔挡而无法继续上升,继续上升的油雾到达挡油盖11后,被冷凝成油珠并滴落在集油装置13上,最后经集油回流孔20回流到油槽I内,从而避免了油珠直接滴落在上导机架面板上,同时还减少了透平油的损失。
[00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水力发电机上导轴承油槽通气管装置,结构简单,并且低成本解决了油珠直接滴落在上导机架面板上造成的油污、上导轴承少油以及油雾附在发电机端集电环上以至于电刷粉末聚结等问题,提高了水力发电机的安全运行系数。
[0024]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水力发电机上导轴承油槽通气管装置,该通气管装置包括设置在油槽上方且呈圆柱形的管体和位于该管体上方的挡油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装置还包括集油装置,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多个集油回流孔;集油装置位于所述挡油盖下方,并且与所述管体的外壁相互固定连接;集油装置经该多个集油回流孔与管体内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发电机上导轴承油槽通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装置包括底板和侧壁,其中, 底板呈圆环状,固定套设在所述管体外,并且其外边沿突出于所述挡油盖外; 侧壁呈圆筒状,垂直设置在底板的外边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发电机上导轴承油槽通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多根用于支撑该挡油盖的支撑杆,该多个支撑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管体和挡油盖之间,或者固定设置在所述集油装置和挡油盖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发电机上导轴承油槽通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管体内并且用于通气和隔离油雾的油雾隔栅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力发电机上导轴承油槽通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位于所述管体内的连接杆,该连接杆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挡油盖的下方,所述多个油雾隔栅网与该连接杆相互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力发电机上导轴承油槽通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油雾隔栅网均为圆板,其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水力发电机上导轴承油槽通气管装置,该通气管装置包括设置在油槽上方且呈圆柱形的管体和位于该管体上方的挡油盖,所述通气管装置还包括集油装置,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多个集油回流孔;集油装置位于所述挡油盖下方,并且与所述管体的外壁相互固定连接;集油装置经该多个集油回流孔与管体内腔相连通。该装置低成本解决了油珠直接滴落在上导机架面板上造成的油污、上导轴承少油以及油雾附在发电机端集电环上以至于电刷粉末聚结等问题,提高了水力发电机的安全运行系数。
【IPC分类】F03B11-06
【公开号】CN204532671
【申请号】CN201520134801
【发明人】钟诚
【申请人】广西三聚宝坛电力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