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槽用液压拔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339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解槽用液压拔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拔棒装置,具体为一种电解槽用液压拔棒机。
背景技术
在电解槽的生产过程中,随着电极或阳极主体的消耗,需要将最下排的导电棒拔出,然后将电极或阳极箱体上半部分向上拉升一定高度,在顶层的电极本体或阳极本体四周重新安装一排密封集气罩板,并在此密封罩板上钉入导电棒,随着生产连续进行,需循环进行上述操作。导电棒的拔出是保证电解槽正常生产的重要一环,为了保证高品位铝液质量不受污染,达到生产要求,就必须在电极或阳极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及时将最下排的导电棒拔出。传统的拔棒机为电动机通过三角带传动,带动蜗轮及丝杠转动,实现拔棒钩的拉伸。拔棒设备尺寸过大,在小空间内无法进行拔棒操作;而且整机较重,单人无法操作,同时拔棒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拔棒机操作受空间、人力限制且拔棒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解槽用液压拔棒机。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解槽用液压拔棒机,包括底部设置有胶轮的机架,机架的前端固定有销轴,销轴上套有拔棒钩,机架上固定有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前侧连接有顶杆,胶轮上方固定有穿过机架的调节杆,且机架后端固定有伸缩手把。
工作时,拔棒钩通过拔棒销与导电棒连接,顶杆与电解槽电极或阳极密封罩板顶紧,液压机构驱动液压千斤顶伸长,进而推动与其连接的顶杆向前移动,带动拔棒机整体后移,实现了将插入电极或阳极内的导电棒拔出的目的,克服了现有拔棒机操作受空间、人力限制且拔棒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可随时移动至需要拔棒的工作区域,拆装简单,维修方便;而且可调节拔棒的高度、角度,同时能在较小的操作空间内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胶轮,2-机架,3-销轴,4-拔棒钩,5-液压千斤顶,6-顶杆,7-调节杆,8-伸缩手把。
具体实施方式
电解槽用液压拔棒机,包括底部设置有胶轮I的机架2,机架2的前端固定有销轴3,销轴3上套有拔棒钩4,机架2上固定有液压千斤顶5,液压千斤顶5的前侧连接有顶杆6,胶轮I上方固定有穿过机架2的调节杆7,且机架2后端固定有伸缩手把8。
权利要求1.一种电解槽用液压拔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设置有胶轮(I)的机架(2),机架 (2 )的前端固定有销轴(3 ),销轴(3 )上套有拔棒钩(4 ),机架(2 )上固定有液压千斤顶(5 ), 液压千斤顶(5)的前侧连接有顶杆(6),胶轮(I)上方固定有穿过机架(2)的调节杆(7),且机架(2 )后端固定有伸缩手把(8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电解槽用液压拔棒机,解决了现有拔棒机操作受空间、人力限制且拔棒效率低下的问题。电解槽用液压拔棒机,包括底部设置有胶轮的机架,机架的前端固定有销轴,销轴上套有拔棒钩,机架上固定有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前侧连接有顶杆,胶轮上方固定有穿过机架的调节杆,且机架后端固定有伸缩手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可随时移动至需要拔棒的工作区域,拆装简单,维修方便;而且可调节拔棒的高度、角度,同时能在较小的操作空间内使用。
文档编号C25C7/06GK202881412SQ20122055074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
发明者党建平, 毕东勋 申请人:山西关铝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