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壳体、移动终端和产品壳体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0793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产品壳体、移动终端和产品壳体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为中国申请日2014年12月26日,申请号为201410837557.0,名称为产品壳体、移动终端和产品壳体的生产方法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属于产品壳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品壳体、具有该产品壳体的移动终端和产品壳体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产品壳体,例如铝材的产品壳体,其表面处理技术通常为:喷涂、喷砂或拉丝,其缺点在于使用过程中容易划伤,且表面效果单一。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阳极氧化或喷涂的表面处理技术,其颜色单一,外观表现力较差,高光后做阳极氧化会导致高光边光泽度降低。喷涂在五金高光边会有积油并且变哑,不能显现出高亮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产品壳体、移动终端和产品壳体的生产方法,其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被划伤且外观表现力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产品壳体,包括金属本体,所述金属本体的至少一侧边设置有倒角部,所述金属本体除所述倒角部处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泳层,所述金属本体的所述倒角部处设置有第二电泳层,所述第二电泳层呈透明状。

可选地,所述倒角部的表面呈金属本色。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泳层为单色电泳层或彩色电泳层。

可选地,所述倒角部环设于所述金属本体正面或/和背面的边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上述的产品壳体。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产品壳体的生产方法,制备金属本体,在所述金属本体的表面设置第一电泳层,在所述金属本体的至少一侧边通过去除材料的方式形成倒角部,在所述倒角部的表面设置透明的第二电泳层。

可选地,制备所述金属本体包括:制备金属块,对所述金属块进行机加工,对机加工后的金属块进行去刀纹处理。

可选地,所述去刀纹处理包括打磨工序或/和喷砂工序。

可选地,通过将所述金属本体放入电泳设备中进行第一次电泳并在所述金属本体的表面形成第一电泳层,所述去除材料的方式为机加工方式,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将金属本体的侧边的部分材料及所述部分材料上的第一电泳层去除,将形成有倒角部的所述金属本体放入电泳设备进行第二次电泳并在所述倒角部上形成第二电泳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泳层的膜厚为25至28μm,所述第二电泳层的膜厚为8至10μm。

本发明实施所提供的产品壳体、移动终端和产品壳体的生产方法,其金属本体的至少一侧边设置有倒角部,所述金属本体除所述倒角部处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泳层,所述金属本体的所述倒角部处设置有第二电泳层,所述第二电泳层呈透明状,倒角部可呈金属本色,倒角部可达到高光边高亮效果,透明的第二电泳层保护了高光边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被划伤,利于使产品壳体保持崭新状态,且不存在阳极氧化颜色单一,外观表现力较差的问题,也不存在喷涂在五金高光边会有积油并且变哑而不能显现出高亮效果的问题,实现了产品壳体的主体颜色和高光边高亮效果结合的搭配,既丰富了产品壳体的颜色又保证了产品壳体的性能,使产品保证了品质的同时更富有质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产品壳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产品壳体设置第二电泳层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壳体,产品壳体可以应用于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等领域,本实施例中,以应用于手机为例。上述产品壳体包括金属本体1,所述金属本体1的至少一侧边设置有倒角部101,所述金属本体1除所述倒角部101处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泳层21,所述金属本体1的所述倒角部101处设置有第二电泳层22,所述第二电泳层22呈透明状,倒角部101可呈金属本色,倒角部101可达到高光边高亮效果,透明的第二电泳层22保护了高光边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被划伤,利于使产品壳体保持崭新状态,且不存在阳极氧化颜色单一、外观表现力较差的问题,也不存在喷涂在五金高光边会有积油并且变哑而不能显现出高亮效果的问题,实现了产品壳体的主体颜色和高光边高亮效果结合的搭配,既丰富了颜色又保证了性能,使产品保证了品质的同时更富有质感。

具体地,金属本体1可为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等材料制成,倒角部101可以采用机加工通过切除材料的方式形成,例如通过cnc(computernumericalcontrol,数控机床)加工的方式形成倒角部101,所述倒角部101的表面可以呈金属本色,利于实现高光边高亮效果。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泳层21可以为单色电泳层或彩色电泳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

具体地,第一电泳层21可为非导电层,这样,在对产品壳体进行第二次电泳时,第二电泳层22将只附着在导电的倒角部101的表面。

具体应用中,倒角部101可以为45度倒角或30度倒角或60度倒角,倒角部101也可以为圆角等。

具体地,所述倒角部101可以环设于所述金属本体1正面或/和背面的边缘。金属本体1可以作为产品的中框。当然,可以理解地,倒角部101也可以分设于金属本体1的侧面或产品的屏幕边缘等合适处。

具体应用中,产品壳体可以应用中电子产品,例如通信设备等上,产品壳体可用作产品的中框,也可以用作整体式的壳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上述的产品壳体,倒角部101可达到高光边高亮效果,透明的第二电泳层22保护了高光边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被划伤,利于使产品壳体保持崭新状态,且不存在阳极氧化颜色单一,外观表现力较差的问题,也不存在喷涂在五金高光边会有积油并且变哑而不能显现出高亮效果的问题,实现了产品壳体的主体颜色和高光边高亮效果结合的搭配,既丰富了颜色又保证了性能,使产品保证了品质的同时更富有质感。

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产品壳体的生产方法,可用于生产上述产品壳体,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金属本体1,在所述金属本体1的表面设置第一电泳层21,在设置有第一电泳层21的所述金属本体1的至少一侧边通过去除材料的方式形成倒角部101,倒角部101可呈金属本色,在所述倒角部101的表面设置透明的第二电泳层22,倒角部101可达到高光边高亮效果,透明的第二电泳层22保护了高光边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被划伤,利于使产品壳体保持崭新状态,且不存在阳极氧化颜色单一,外观表现力较差的问题,也不存在喷涂在五金高光边会有积油并且变哑而不能显现出高亮效果的问题,实现了产品壳体的主体颜色和高光边高亮效果结合的搭配,既丰富了颜色又保证了性能,使产品保证了品质的同时更富有质感。

具体地,制备所述金属本体1包括:制备金属块,金属块可以通过压铸、冲压、机加工等方式成型,对所述金属块进行机加工,可以将金属块进一步精加工成所需的结构形状且加工尺寸精度高,对机加工后的金属块进行去刀纹处理,以保证金属本体1的表面质量。

具体地,所述去刀纹处理包括打磨工序或/和喷砂工序,以利于保证电泳层的附着质量。

具体地,通过将所述金属本体1放入电泳设备中进行第一次电泳并在所述金属本体1的表面形成第一电泳层21,第一电泳层21为非导电层。所述去除材料的方式为机加工方式,具体应用中可以通过cnc(computernumericalcontrol,数控机床)加工的方式形成倒角部101。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将金属本体1的侧边的部分材料及所述部分材料上的第一电泳层21去除,将形成有倒角部101的所述金属本体1放入电泳设备进行第二次电泳并在所述倒角部101上形成第二电泳层22。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泳层21的膜厚可以为25至28μm。可以理解地,第一电泳层21的膜厚也可设置为其它合适的数值。

具体地,所述第二电泳层22的膜厚可以为8至10μm。可以理解地,第二电泳层22的膜厚也可设置为其它合适的数值。

本发明实施所提供的产品壳体、移动终端和产品壳体的生产方法,其金属本体1可以采用金属铝材或不锈钢制成,金属本体1做完前处理(例如去刀纹处理、清洗)后首先进行彩色电泳处理(第一次电泳形成第一电泳层21),第一电泳完后对需要高亮的边进行cnc加工形成倒角部101,同时去除倒角部101的彩色电泳层(第一电泳层21),然后利用去除第一电泳层21后的高光边导电的原理对高光边(倒角部101)单独进行电泳透明漆(第二次电泳形成第二电泳层22),既实现了高光边高亮效果,又保护了产品壳体的高光边不被划碰伤,利于使产品壳体保持崭新状态,使产品保证了品质的同时更富有质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