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阴阳极的电镀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2647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带阴阳极的电镀滚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滚镀,具体涉及一种自带阴阳极的电镀滚筒。



背景技术:

卧式滚镀的滚筒形状为“竹筒”或“柱”状,使用时卧式放置。滚筒轴向为水平方向,所以卧式滚镀也叫水平卧式滚镀。卧式滚筒的横截面形状有六角形、八角形和圆形等。采用六角形滚筒,零件在翻动时跌落的幅度大,零件的混合较充分,所以镀层厚度波动性优于其它形状的滚筒。卧式滚镀以劳动生产效率高、镀件表面质量好、适用的零件范围广等诸多优越性在滚镀生产中应用最广泛。卧式滚镀的应用范围涵盖了五金、家电、汽摩、自行车、电子、仪器、手表、制笔、磁性材料等行业小零件电镀加工的绝大部分,是名副其实的小零件电镀加工的主力军。

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滚筒,滚筒是承载着小零件在不停地翻滚过程中受镀的一个盛料装置。滚筒壁板的一面开口,电镀时一定数量的小零件从开口处装进滚筒内,并占其一定的比例,然后盖上滚筒盖将开口封闭。滚筒壁板上布满许多小孔,电镀时零件与阳极间电流的导通、筒内外溶液交换及筒内气体排出等都需要通过这些小孔才能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带阴阳极的电镀滚筒,适用于容积小的电镀槽,适宜电镀贵金属,阳极与被镀件之间距离可调,电镀效果可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带阴阳极的电镀滚筒,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带阴阳极的电镀滚筒,包括:滚筒,自身轴线呈水平方向布置,滚筒的一侧轴端具备端盖,滚筒下方具备与其外圈接触的支撑辊;电机,为滚筒提供转动力;阳极板,兜住滚筒的下半部分并与滚筒具备间隙,阳极板连接有向上延伸的阳极接线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针对较小容积的槽,把阳极设在滚筒旁,适用于镀贵金属,使用方便。

阳极接线板向上延伸,一方面伸出液面,用于连接电线,一方面接线板给了下部的阳极板悬吊支撑,使得阳极板与滚筒半包围,又间隔一定距离,现有技术中滚筒不连接带有阳极。

在滚筒轴端开盖而不是滚筒某一侧面开盖,轴端开盖进一步方便了向滚筒内塞入或取出产品,因为若是盖开在滚筒某一侧面,电镀滚筒停止状态时,所对应的开盖朝向不定,若是朝向不佳的方向,则不利于人员向滚筒内塞入或取出产品。而轴端的开盖不受滚筒的停止状态影响。同时,不在侧面开盖,确保了滚筒侧壁的均一性,提高电镀的均匀性。

当滚筒内装入待镀件时,整个滚筒质量较大,支撑辊起到保证滚筒在工作转动中的稳定性。同时相比穿过滚筒两轴端中心的轴的现象,让出一个轴端面积,为端盖让出了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阳极板为两个互相平行设置的劣弧弓形以及连接两个劣弧弓形弧线的曲面构成,曲面上不与劣弧弓形接触的两侧具备上延护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阳极板的形状以及其上延护板和位置增大了阳极板与滚筒的投影面积,提高贵金属电镀效率和均匀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滚筒外轮廓呈正六棱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正六棱便于辊筒内的零件有规律得翻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滚筒外圈具备环形轨,支撑辊为两个,并沿竖向穿过滚筒轴线的平面左右对称分布,支撑辊与环形轨相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支撑辊与滚筒有了一个圆形外圈接触面,确保支撑辊对辊筒平稳的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电机为调速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调速电机控制转速,控制滚筒的转动速度,从而控制电镀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滚筒外圈具备齿圈,电机通过中间齿轮与滚筒齿圈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齿圈确保了滚筒随电机转动而传动,中间齿轮起到连接电机与滚筒的作用,同时能够设定滚筒与电机的同一时刻的转向与转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电机、中间齿轮、齿圈分别由上向下布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中间齿轮组件起到连接电机与滚筒,拉大电机与滚筒之间的距离,便于滚筒沉于液面下,而保持电机在液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滚筒内部轴线位置具备桶内阴极,桶内阴极具备从滚筒轴端向上引出的阴极接线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滚筒内的阴极导电装置一般通过铜线或棒从滚筒两侧的中心轴孔穿出,零件在滚筒内靠自身重力与阴极连接,引出的阴极接线头便于伸出液面与外界电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滚筒、电机、支撑辊、中间齿轮固定在机架上,阳极板悬空,而阳极接线板与机架连接固定,连接固定处具备上下调节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机架为各部件提供支撑,阳极接线板可上下高度调动,即阳极板与滚筒之间的间隙大小可调,从而能够控制电镀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端盖与滚筒间具备螺纹自锁圈或尼龙自锁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利用螺纹配合,而尼龙圈挤压形变,与螺纹紧密接触,产生了附加摩擦,增大了端盖的反旋转力,适用于工作中的滚筒旋转、振动的工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右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1-机架;2-控制面板;3-电机;4-中间齿轮;5-滚筒;6-阳极板;6a-上延护板;7-支撑辊;8-桶内阴极;9-电机防护罩;10-端盖;11-阴极接线头;12-阳极接线板;13-环形轨;14-齿圈;15-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自带阴阳极的电镀滚筒,包括:滚筒5沿自身轴线呈水平方向布置,滚筒5的一侧轴端具备端盖10,滚筒5下方具备与其外圈接触的支撑辊7;电机3为滚筒5提供转动力;阳极板6兜住滚筒5的下半部分并与滚筒5具备间隙,阳极板6连接有向上延伸的阳极接线板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针对较小容积的槽,把阳极设在滚筒旁,适用于镀贵金属,使用方便。

阳极接线板向上延伸,一方面伸出液面,用于连接电线,一方面接线板给了下部的阳极板悬吊支撑,使得阳极板与滚筒半包围,又间隔一定距离,现有技术中滚筒不连接带有阳极。

在滚筒轴端开盖而不是滚筒某一侧面开盖,轴端开盖进一步方便了向滚筒内塞入或取出产品,因为若是盖开在滚筒某一侧面,电镀滚筒停止状态时,所对应的开盖朝向不定,若是朝向不佳的方向,则不利于人员向滚筒内塞入或取出产品。而轴端的开盖不受滚筒的停止状态影响。同时,不在侧面开盖,确保了滚筒侧壁的均一性,提高电镀的均匀性。

当滚筒内装入待镀件时,整个滚筒质量较大,支撑辊起到保证滚筒在工作转动中的稳定性。同时相比穿过滚筒两轴端中心的轴的现象,让出一个轴端面积,为端盖让出了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阳极板6为两个互相平行设置的劣弧弓形以及连接两个劣弧弓形弧线的曲面构成,曲面上不与劣弧弓形接触的两侧具备上延护板6a。上延护板6a竖直方向延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阳极板的形状以及其上延护板和位置增大了阳极板与滚筒的投影面积,提高贵金属电镀效率和均匀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滚筒5外轮廓呈正六棱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正六棱便于辊筒内的零件有规律得翻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滚筒5外圈具备环形轨13,支撑辊7为两个,并沿竖向穿过滚筒5轴线的平面左右对称分布,支撑辊7与环形轨13相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支撑辊与滚筒有了一个圆形外圈接触面,确保支撑辊对辊筒平稳的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机3为调速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调速电机控制转速,控制滚筒的转动速度,从而控制电镀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滚筒5外圈具备齿圈14,电机3通过中间齿轮4与滚筒5的齿圈14接触。

齿圈14所靠近的滚筒5轴端与环形轨13所靠近的滚筒5轴端不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齿圈确保了滚筒随电机转动而传动,中间齿轮起到连接电机与滚筒的作用,同时能够设定滚筒与电机的同一时刻的转向与转速。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机3、中间齿轮4、齿圈14分别由上向下布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中间齿轮组件起到连接电机与滚筒,拉大电机与滚筒之间的距离,便于滚筒沉于液面下,而保持电机在液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滚筒5内部轴线位置具备桶内阴极8,桶内阴极8具备从滚筒5轴端向上引出的阴极接线头11。阴极接线头11向上延伸至高度与阳极接线板12高度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滚筒内的阴极导电装置一般通过铜线或棒从滚筒两侧的中心轴孔穿出,零件在滚筒内靠自身重力与阴极连接,引出的阴极接线头便于伸出液面与外界电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滚筒5、电机3、支撑辊7、中间齿轮4固定在机架1上,阳极板6悬空,而阳极接线板12与机架1连接固定,连接固定处具备上下调节机构。

如图6所示,上下调节机构即机架1上固定的压片15,压片15与阳极接线板12挤压接触,压片15对阳极接线板12提供接触摩擦力,从而使得阳极板6保持某一空间高度。上下抽动阳极接线板12即可调节阳极板6空间高度,而阳极板6不会随自身重力而上下窜动。

机架1的上端同时固定有控制面板2,电机3周围装有电机防护罩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机架为各部件提供支撑,阳极接线板可上下高度调动,即阳极板与滚筒之间的间隙大小可调,从而能够控制电镀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端盖10与滚筒5间具备螺纹自锁圈或尼龙自锁圈。端盖10与滚筒5之间利用内外螺纹连接,内外螺纹之间即具备尼龙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利用螺纹配合,而尼龙圈挤压形变,与螺纹紧密接触,产生了附加摩擦,增大了端盖的反旋转力,适用于工作中的滚筒旋转、振动的工况。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