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不锈钢工件抗高温变色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78866发布日期:2018-10-30 16:07阅读:12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不锈钢工件抗高温变色的方法,属于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炊具行业中,不锈钢材料以耐腐蚀和强度高的特性,大量使用。不锈钢以坚硬耐磨、不和食物反应而得到推崇,另外铁素体类不锈钢还有导磁性,可以作为电磁炉接触材料,也在炊具行业有大量的使用。

但是不锈钢类产品在烹饪使用过程中,当温度超过200℃时,不锈钢就会开始变黄,温度越高,变黄越来越严重,而炊具在使用的过程中温度超过200℃是常见现象,这就意味着一般的不锈钢材质在使用过程中易变黄的缺陷是一种态。分析其变黄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自钝化行为的金属,一般来说,不锈钢产品的钝化成因是空气中的氧具有一定的氧化能力,促使不锈钢进入阳极钝化区。但氧气的钝化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能得到很好的阳极钝化膜,也是导致变黄的原因之一。另外,现有技术中也有使不锈钢在化学抛光或电化学抛光后,抗高温变色能力提升的报道。但采用化学抛光或者电化学抛光都存在使用大量化学药品,化学污染大,以及能耗高的特点,单位面积成本很大。另外在化学抛光或者电化学抛光过程中,大面积工件容易出现麻点等缺陷,代替不了较大面积工件使用机械抛光,使用受到限制。同时,无论是采用化学抛光或者电化学抛光,还是化学清洗或者电化学清洗,都是使用腐蚀能力很强的配方条件,不锈钢工件都会存在比较严重的腐蚀失重。不锈钢工件的表面处理状态会发生明显的转变。

因此,如何解决不锈钢工件尤其是不锈钢炊具在高温条件下使用时存在的高温变色现象仍是主要的研究方向,使能够达到抗高温变色和避免出现严重腐蚀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提高不锈钢工件抗高温变色的方法,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不锈钢工件的抗高温变色能力使不易出现变黄的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提高不锈钢工件抗高温变色的电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不锈钢工件浸入含氧配位体有机酸的溶液中进行阳极电解处理,所述含氧配位体有机酸与金属铁离子形成金属螯合物,经过阳极电解处理后,再进行清洗,得到抗高温变色的不锈钢工件。

由于不锈钢在高温使用的过程中变黄其主要是原因是由于表面铁元素被腐蚀氧化而导致的现象,但是,不锈钢材料不管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各金属元素是以奥氏体相存在还是铁素体不锈钢中的各金属元素以铁素体相存在,在实际情况下它们一般是同时发生腐蚀,很难做到有选择性的腐蚀,如在现有的硫酸等酸性钝化液中进行钝化处理其也仅是作表面腐蚀钝化。其腐蚀情况如下:

fe-cr-ni+h+→fe2++cr2++ni2+(奥氏体)

fe-cr+h+→fe2++cr2+(铁素体)

这就导致了采用现有的一般普通的钝化液处理很难做到抗高温变色的特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经过大理的研究,根据软硬酸碱理论,利用硬酸优先与硬碱结合,而软酸优先与软碱结合的特性,按硬度大小原则,在阳极电解过程中不锈钢材料中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相应fe3+>cr3+>ni2+,选择在更硬的含氧配位体有机酸中进行阳极电解处理,同时,根据能斯特方程φ=φ(标准)+(0.0592/n)lg([氧化型]/[还原型])计算,铁元素将会在更低的电位发生腐蚀;这样就会使含氧配位体有机酸与电解过程中体系中的铁离子优先结合形成金属螯合物,更加稳定且不易离解,从而使电解体系中的铁离子含量降低,而为了达到平衡的趋势,电解过程中,不锈钢表面的铁元素就会优先且更快的被电解出来;同时,上述的含氧配位体有机酸相当于是含有氧原子的有机酸,以氧原子作为配体原子的有机酸。由于本发明采用的含氧配位体有机酸本身对不锈钢的腐蚀能力都非常低,在进行阳极电解处理时有助力为选择性腐蚀优选去除不锈钢表面的铁元素,使不锈钢表面富集铬或铬镍的特性,实现提高不锈钢的抗高温变色能力,使抗高温能力达到300℃以上,保证了其在作为炊具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不会出现变黄现象;同时,采用的含氧配位体有机酸本身对不锈钢的腐蚀能力非常低,再结合通过阳极电解的处理方式,其电解过程中并不会过多的渗透到内层去,仅是能够将不锈钢表面的铁元素去除,形成表面富集铬或铬镍的特性,从而能够实现避免不锈钢工件质量损失过多等现象,基本不会出现腐蚀失重的问题,使能够保证不锈钢工件原有的表面状态。

进一步地讲,在上述提高不锈钢工件抗高温变色的方法中,作为优选,所述含氧配位体有机酸选自多元羧酸和/或羟基酸。具有较低的ph值,本身对不锈钢的腐蚀能力非常低,更有利于在阳极电解过程中进行选择性的腐蚀,使不锈钢表面的铁元素能够优先与含氧配位体结合,实现表面富集铬或铬镍的特性;更重要是的,它们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五元环或六元环等更稳定的金属螯合物。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多元羧酸为草酸,还可以是丙二酸等;所述羟基酸选自酒石酸、磺基水杨酸、乳酸和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讲,在上述提高不锈钢工件抗高温变色的方法中,作为优选,所述含氧配位体有机酸的溶液为水溶液,且所述含氧配位体有机酸的溶液ph值≤5。较低的ph值体系,能够避免在阳极电解过程中在不锈钢表面产生色差。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含氧配位体有机酸的溶液中含氧配位体有机酸的质量浓度为10~400g/l。

进一步地讲,在上述提高不锈钢工件抗高温变色的方法中,作为优选,所述阳极电解处理的电压为2~10伏;所述阳极电解处理的电流密度为0.1~2.0a/dm2。能够使表面的铁元素被充分的电解出来并与含氧配位体有机酸形成螯合物而除去,使更有利于在不锈钢表面富集铬或铬镍,提高其抗高温变色的能力。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阳极电解处理的电压为2~5伏。通过在较低的电压条件下进行,主要是为了考虑避免不锈钢表面形成色彩,使能够更好的保留不锈钢工件的原有的表面状态。

进一步地讲,在上述提高不锈钢工件抗高温变色的方法中,作为优选,所述阳极电解处理的温度为20℃~35℃;所述阳极电解处理的时间≤30分钟。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操作,能够有利于安全生产;同时,保持一定的阳极电解时间是了为了更充分的进行电解使不锈钢表面在电解过程中能够渗透到的深度范围内铁元素更彻底的被除去,使更好的实现提高抗高温变色的能力。

进一步地讲,在上述提高不锈钢工件抗高温变色的方法中,对于不锈钢工件采用的不锈钢材料可以是300系列或400系列的不锈钢等,如304或340等,也可以是401不锈钢等。作为优选,所述不锈钢工件采用铁素体或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加工成型而成。作为炊具的不锈钢材料考虑其对磁性的要求,一般最好可以采用铁素体或马氏体的不锈钢等。

进一步地讲,在上述提高不锈钢工件抗高温变色的方法中,所述含氧配位体有机酸中不含有氮原子。主要考虑到氮原子配位体的存在与在一定程度上与含氧原子配位体形成竞争影响铬镍元素,有利于更进一步的提高不锈钢表面铁元素的去除,而使铬或铬镍元素更有效的富集。

进一步地讲,在上述提高不锈钢工件抗高温变色的方法中,上述的不锈钢工件不仅仅是包括加工成型的产品或半成品,也可以是包括不锈钢板如冷扎板等。作为优选,所述不锈钢工件为不锈钢炊具或未加工成型的不锈钢板。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采用含氧配位体有机酸和阳极电解相结合的方式对不锈钢表面进行处理,能够使电解出的铁离子有效的与含氧配位体形成金属螯合物,实现不锈钢表面铁元素的有效去除并富集铬或铬镍的特性,从而达到提高抗高温变色的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提高不锈钢工件抗高温变色的电解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将不锈钢工件浸入含氧配位体有机酸的溶液中进行阳极电解处理,含氧配位体有机酸能有效的与金属铁离子形成金属螯合物,经过阳极电解处理后再进行清洗,得到抗高温变色的不锈钢工件。这里的含氧配位体有机酸实际就是相当于含有氧原子的有机酸,以氧原子作为配体原子的有机酸。通过阳极电解处理使电解出的金属离子能够与含氧配位体有机酸结合形成配合物金属螯合物,而由于不锈钢中的主要金属元素形成的金属离子fe3+、cr2+、ni2+离子与含氧配位体有机酸形成金属螯合物的第一级稳定常数的对数值并不相同,以铁离子与含氧配位体有机酸形成的金属螯合物的相应数值最高,也就是铁离子与含氧配位体有机酸形成的金属螯合物的稳定性更高,使得在阳极电解过程中优选与铁离子进行结合达到除去的目的。如以磺基水杨酸的水溶液为准,在阳极电解过程中不锈钢中的各主要元素与其结合的过程如下:

fe-cr-ni-e→fe3++cr3++ni2+

fe3++ho3sc6h3(oh)cooh→fe-ho3sc6h3(oh)cooh3+

cr3++ho3sc6h3(oh)cooh→cr-ho3sc6h3(oh)cooh3+

ni2++ho3sc6h3(oh)cooh→ni-ho3sc6h3(oh)cooh2+

它们的第一级稳定常数的对数值分别是14.64、9.56、6.42左右,进一步的,根据能斯特方程φ=φ(标准)+(0.0592/n)lg([氧化型]/[还原型])计算,铁元素将会在更低的电位发生腐蚀,也就是说在阳极电解的过程中能够使铁离子优先与磺基水杨酸进行以下反应:

fe-cr-ni+ho3sc6h3(oh)cooh–e→fe-ho3sc6h3(oh)cooh3++cr-ni(奥氏体);

fe-cr+ho3sc6h3(oh)cooh–e→fe-ho3sc6h3(oh)cooh3++cr(铁素体)。

正是由于铁离子优先形成金属螯合物,从而使能够在不锈钢表面形成富铬或富铬镍的特性,实现提高抗高温变色的能力。同样的,在采用乳酸、草酸、柠檬酸或酒石酸时,也是优先铁离子与它们结合形成相应的金属螯合物,使不锈钢工件表面形成富铬或富铬镍的特性,实现提高抗高温变色的能力,使抗高温变色能力达到300℃以下,且产品能够保持原有的状态,基本不导致失重现象。以下是相应的乳酸、草酸、柠檬酸或酒石酸与铁离子结合的反应示意说明。

如采用的含氧有机酸为草酸,则铁离子优先与草酸结合形成的相应的金属螯合物:

fe-cr-ni+hooccooh–e→fe-hooccooh3++cr-ni(奥氏体);

fe-cr+hooccooh–e→fe-hooccooh3++cr(铁素体)。

如采用的含氧有机酸为乳酸,则铁离子优先与乳酸结合形成的相应的金属螯合物:

fe-cr-ni+ch3ch(oh)cooh–e→fe-hooccooh3++cr-ni(奥氏体);

fe-cr+ch3ch(oh)cooh–e→fe-hooccooh3++cr(铁素体)。

如采用的含氧有机酸为柠檬酸,则铁离子优先与柠檬酸结合形成的相应的金属螯合物:

fe-cr-ni+hoocch2c(oh)(cooh)ch2cooh–e→fe-hoocch2c(oh)(cooh)ch2cooh3++cr-ni(奥氏体);

fe-cr+hoocch2c(oh)(cooh)ch2cooh–e→fe-hoocch2c(oh)(cooh)ch2cooh3++cr(铁素体)。

如采用的含氧有机酸为酒石酸,则铁离子优先与酒石酸结合形成的相应的金属螯合物:

fe-cr-ni+hooch(oh)ch(oh)cooh–e→fe-hooch(oh)ch(oh)cooh3++cr-ni(奥氏体);

fe-cr+hooch(oh)ch(oh)cooh–e→fe-hooch(oh)ch(oh)cooh3++cr(铁素体)。

这里的含氧配位体有机酸最好使仅含氧的配位体有机酸,也就是最好使含氧配位体有机酸中不含有氮原子,主要考虑到氮原子配位体的存在与在一定程度上与氧的配位体形成竞争影响铬镍元素,另一方面,氮原子配位体如nh3与金属离子结合的话,形成的ni(nh3)42+最为稳定,能够避免不锈钢表面的镍元素过多的被电解出来,但这里并非说在含氧的配位体有机酸中必须不含有氮原子,这里仅是为了达到更优的实施方式,才会选择采用不含有氮元素的含氧的配位体有机酸。

上述对于含氧配位体有机酸的溶液最好是采用含氧配位体有机酸的水溶液,其中含氧配位体有机酸的浓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如考虑到体系的ph值等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最好使体系的ph值在5.0以下,可以更进一步的避免不锈钢表面出现色差。当然,这里最好使含氧配位体有机酸的溶液中含氧配位体有机酸的质量浓度为10~400g/l,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采用含氧配位体有机酸的质量浓度为20~200g/l。

进一步的,在进行阳极电解处理的过程中,使阳极电解处理的电压为2~10伏;所述阳极电解处理的电流密度为0.1~2.0a/dm2,还可以使所述阳极电解处理的温度为20℃~35℃;所述阳极电解处理的时间≤30分钟。最好使在1~20分钟。更具体的说,可以根据选用的不同含氧配位体有机酸的情况,对各条件也可以在相应的范围内作适当的调整均可。如采用单一的磺基水杨酸(c7h6o6s·2h2o)或柠檬酸(c6h8o7)进行阳极电解处理的条件具体可以采用如下的条件:

如采用单一的草酸(c2h2o4)进行阳极电解处理的条件具体可以采用如下的条件:

如采用磺基水杨酸和乳酸混合体系进行阳极电解处理的条件具体可以采用如下的条件:

在以上的阳极电解处理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避免出现色差的现象,最好使阳极电解的电压控制在5伏以内。

以上的不锈钢工件可以是加工成型的具体的产品的工件,如不锈钢炊具或不锈钢烤炉等;也可以是指不锈钢板如冷轧板等均可,在本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以炊具进行具体说明,如不锈钢锅或不锈钢勺等。但并不限于此。不锈钢工件采用的材料可以是各种不同的不锈钢材料,如可以是304不锈钢、340l不锈钢、316不锈钢等300系不锈钢,还可以是430等400系不锈钢、并没有具体限定,还可以使不锈钢中铬的含量较高,如还可以使cr含量在15%以上等。

这里当不锈钢工件是指具有的产品时如不锈钢炊具,可以包括以下处理方式:

一、把加工成型的不锈钢工件进行一定的机械前处理,该类处理包括,机械抛光、拉丝、砂光、滚光、磨光等等。

二、把不锈钢工件放入烘箱或烘道进行一定时间的烘烤处理。当然,实际加工过程中可以不经过烘烤处理。也就是说烘烤处理过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性的操作;

三、把经过烘烤处理的不锈钢工件放入酸溶液中去除氧化膜。

四、对工件进行后续清洗,烘干,包装等程序。

更具体的讲,将经过前处理的不锈钢材料进行加工件成型的方式,可以是拉深、旋压、挤压、切削等等加工工艺。此类工艺是常规工艺,无需特别说明。

成型后进行一定的前处理,如去除毛刺,修边,或者进行砂光,抛光磨光等等机械处理,并进行除油等化学前处理。此类工艺是常规工艺,无需特别说明。

再按照上述的方法把不锈钢工件浸入特定含氧配位体有机酸的水溶液中,进行阳极电解处理,对不锈钢进行选择性腐蚀,使含氧配位体有机酸如多元酸或羟基酸之类的配位体能够优先与铁离子结合达到除去铁离子的目的。

对经过阳极电解处理之后,清洗处理,烘干,包装等工序采用一般的方法均可。这里的清洗处理可以先采用碱性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水溶液等进行清洗除去表面的残留的酸性溶液,再用清水进行清洗至中性,经过烘干等后续工序过程,还可以再进行包装等过程。

为了更进一步的表明本发明的优势,下面列举的较优的方案进行具体说明,并使具体针对的不锈钢工件为不锈钢炊具,但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把加工成型好的不锈钢工件(不锈钢炊具)放入以下磺基水杨酸的水溶液中进行阳极电解处理,进行选择性去除铁元素,具体的阳极电解处理条件如下:

经过阳极电解处理结束后,对表面进行清洗,除去表面的电解液,可以先采用碱液清洗,再采用清水冲洗至呈中性,烘干,得到相应的抗高温变色的不锈钢工件炊具产品。

实施例2

把加工成型好的不锈钢工件(不锈钢炊具)放入以下磺基水杨酸的水溶液中进行阳极电解处理,进行选择性去除铁元素,具体的阳极电解处理条件如下:

经过阳极电解处理结束后,对表面进行清洗,除去表面的电解液,可以先采用碱液清洗,再采用清水冲洗至呈中性,烘干,得到相应的抗高温变色的不锈钢工件炊具产品。

实施例3

把加工成型好的不锈钢工件(不锈钢炊具)放入以下柠檬酸的水溶液中进行阳极电解处理,进行选择性去除铁元素,具体的阳极电解处理条件如下:

经过阳极电解处理结束后,对表面进行清洗,除去表面的电解液,可以先采用碱液清洗,再采用清水冲洗至呈中性,烘干,得到相应的抗高温变色的不锈钢工件炊具产品。

实施例4

把加工成型好的不锈钢工件(不锈钢炊具)放入以下柠檬酸的水溶液中进行阳极电解处理,进行选择性去除铁元素,具体的阳极电解处理条件如下:

经过阳极电解处理结束后,对表面进行清洗,除去表面的电解液,可以先采用碱液清洗,再采用清水冲洗至呈中性,烘干,得到相应的抗高温变色的不锈钢工件炊具产品。

实施例5

把加工成型好的不锈钢工件(不锈钢炊具)放入以下柠檬酸的水溶液中进行阳极电解处理,进行选择性去除铁元素,具体的阳极电解处理条件如下:

经过阳极电解处理结束后,对表面进行清洗,除去表面的电解液,可以先采用碱液清洗,再采用清水冲洗至呈中性,烘干,得到相应的抗高温变色的不锈钢工件炊具产品。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具体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一致,区别仅在于采用的含氧配位体有机酸为磺基水杨酸,且具体的阳极电解处理的条件如下:

经过阳极电解处理结束后,对表面进行清洗,除去表面的电解液,可以先采用碱液清洗,再采用清水冲洗至呈中性,烘干,得到相应的抗高温变色的不锈钢工件炊具产品。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具体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一致,区别仅在于采用的含氧配位体有机酸为磺基水杨酸,且具体的阳极电解处理的条件如下:

经过阳极电解处理结束后,对表面进行清洗,除去表面的电解液,可以先采用碱液清洗,再采用清水冲洗至呈中性,烘干,得到相应的抗高温变色的不锈钢工件炊具产品。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具体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一致,区别仅在于采用的含氧配位体有机酸为磺基水杨酸,且具体的阳极电解处理的条件如下:

经过阳极电解处理结束后,对表面进行清洗,除去表面的电解液,可以先采用碱液清洗,再采用清水冲洗至呈中性,烘干,得到相应的抗高温变色的不锈钢工件炊具产品。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具体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一致,区别仅在于采用的含氧配位体有机酸为草酸和柠檬酸的混合有机酸,且具体的阳极电解处理的条件如下:

经过阳极电解处理结束后,对表面进行清洗,除去表面的电解液,可以先采用碱液清洗,再采用清水冲洗至呈中性,烘干,得到相应的抗高温变色的不锈钢工件炊具产品。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具体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一致,区别仅在于采用的含氧配位体有机酸为磺基水杨酸,且具体的阳极电解处理的条件如下:

经过阳极电解处理结束后,对表面进行清洗,除去表面的电解液,可以先采用碱液清洗,再采用清水冲洗至呈中性,烘干,得到相应的抗高温变色的不锈钢工件炊具产品。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具体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一致,区别仅在于采用的含氧配位体有机酸为酒石酸,且具体的阳极电解处理的条件如下:

经过阳极电解处理结束后,对表面进行清洗,除去表面的电解液,可以先采用碱液清洗,再采用清水冲洗至呈中性,烘干,得到相应的抗高温变色的不锈钢工件炊具产品。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的具体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一致,区别仅在于采用的含氧配位体有机酸为酒石酸和柠檬酸的混合酸,且具体的阳极电解处理的条件如下:

经过阳极电解处理结束后,对表面进行清洗,除去表面的电解液,可以先采用碱液清洗,再采用清水冲洗至呈中性,烘干,得到相应的抗高温变色的不锈钢工件炊具产品。

比较例1

把加工成型好的不锈钢工件(不锈钢炊具)直接放入以下硫酸的水溶液中化学浸蚀处理,具体的化学浸蚀处理条件如下:

硫酸(h2so4):50g/l;

温度:常温;

时间:5分钟。

经过化学浸蚀处理结束后,对表面进行清洗,除去表面的电解液,可以先采用碱液清洗,再采用清水冲洗至呈中性,烘干,得到相应的不锈钢工件炊具产品。

比较例2

把加工成型好的不锈钢工件(不锈钢炊具)放入以下硫酸的水溶液中进行阳极电解处理,进行选择性去除铁元素,具体的阳极电解处理条件如下:

经过阳极电解处理结束后,对表面进行清洗,除去表面的电解液,可以先采用碱液清洗,再采用清水冲洗至呈中性,烘干,得到相应的不锈钢工件炊具产品。

比较例3

选取不经过化学浸蚀或阳极电解处理的不锈钢材料加工成型为相应的不锈钢工件直接进行对比。

选取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相应产品进行具体的测试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上述表1中的抗高温变色温度的检测方法具体为:把烘箱温度调整到待测温度,记下温度数值,再把工件放入烘箱烘烤1小时,取出和没放进烘箱烘烤的工件进行对比,看有无颜色变化以及最高的无变化温度值,即为抗高温变色温度。

其中,对于中性盐雾试验按国家标准:gb/t2423.17-93中型盐雾试验标准(nss)进行168小时测试。

从上述表1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之后能够有效的提高不锈钢工件的抗高温变色能力,且能够保持外观具有较好的光亮性的特性,使抗高温变色能力基本上能够达到300℃以上,相比于普通的化学浸蚀或钝化处理的只能达到220℃,具有显著的改进效果。同时,在实施例6和实施例7中得到的相应产品外观呈光亮,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有局部出现了色彩,主要可以还是由于这两个和电压相对较高引用了对表面形成有色的氧化层的可能,但从其抗高温变色能力的测试结果来看,这并不影响本发明在提高抗高温变色能力的特性。因此,也就是说,若仅在考虑抗高温变色能力则电压高一点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若同时考虑到如何避免出现色彩的效果,则应尽量使电压在5伏以下的条件下进行阳极电解处理是最优的方式。

另外,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过的不锈钢工件表面基本不存在改变,且也不存在不锈钢工件质量损失严重的现象,质量失重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同时,由于基本不存在明显的腐蚀现象,能够有效避免重金属离子的污染。

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对本发明已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并引证了一些具体实施例,但是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来说,只要不离开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作各种变化或修正是显然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