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珍珠镍电镀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9877发布日期:2019-01-03 00:01阅读:45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珍珠镍电镀工艺。



背景技术:

珍珠镍也称沙丁镍、缎面镍、雾镍、水雾镍、沙雾镍、缎状镍等等美称。镀层呈乳白色、无光泽、似绸缎不炫目刺眼,没有镜面般光亮耀眼,柔和舒适,似半朦胧的消光状态。在珍珠镍上还可以电镀各种镀层,如铬、金、仿金、银、枪色等,形成沙铬、沙金、沙黄、沙银、沙灰,其装饰效果会更美。

最早获得珍珠镍的方法为复合镀技术,即在镀镍液中加入以金属化合物形成的分散相(固态微粒),悬浮于镀液中,与镍离子共沉积而形成凹凸不平的镀层,即传统珍珠镍。现在一种新的理论是在硫酸盐镀镍液中加入一种或两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增水基碳链或基环(简称r键),亲水基醚键(一o一)和聚氧乙烯键(ch2ch2o)三种基团组成,因它们有一共同特点是:这些物质具有反常的不溶解性能,随温度升高,它们的溶解度反而降低,在溶液温度升高时,与水有缔合作用,醚键会脱钩,便会析出使溶液浑浊,我们把能使溶液变浑浊时的温度临界值称为浊点。析出后便形成小液珠,当它们直径在5~30㎜时,处于通电状态,镍离子放电,沉积,而吸咐小液珠处无镍沉积;当液珠脱咐后,在原吸咐点上就会有微小凹坑,如此反复,便形成了凹凸不平的珍珠镍层。

现在大部分的汽车零部件镀镍都采用含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主沙剂来进行珍珠镍电镀,其表面镀层硬度、珠光效果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着重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珍珠镍电镀工艺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镀层硬度大,珠光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珍珠镍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向镀缸中加入纯水,并升温至55-60℃;

步骤2:向步骤1中依次加入硼酸、硫酸镍、氯化镍,搅拌分散溶解;

步骤3:加入活性炭粉,搅拌静置过滤并补加纯水;

步骤4:调节体系ph值至4.1-4.5;

步骤5:向步骤4中加入开缸剂、主沙剂;

所述的开缸剂为糖精钠、2-丙烯-1-磺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二钠复配;

所述的主沙剂为苯扎氯铵;

步骤1-步骤5中,所述的硼酸为37-41g,所述的硫酸镍为430-470g,所述的氯化镍为31-33g;活性炭粉为3-5g/l;糖精钠3-5g/l;2-丙烯-1-磺酸钠0.2-0.4g/l、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二钠2-4g/l;所述的主沙剂为苯扎氯铵0.6-0.8ml/l;所述的纯水添加至体系为1000l。

在上述的珍珠镍电镀工艺中,阴极电流密度为4-5a/dm2;阳极电流密度为1-3a/dm2;电镀时间6-7min。

在上述的珍珠镍电镀工艺中,所述的主沙剂在加入到镀缸之前用20倍纯水稀释。

在上述的珍珠镍电镀工艺中,所述的阳极为纯镍板,所述的阴极为紫铜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糖精钠、2-丙烯-1-磺酸钠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二钠复配作为开缸剂,采用苯扎氯铵作为主沙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二钠为经过酯化和磺酸化,其能够提高主沙剂的起沙效果,提高表面珠光性和镀层的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实施例1:

一种珍珠镍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向镀缸中加入纯水,并升温至55-60℃;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镀化学镍、预镀铜、镀铜、酸活化、镀半亮镍、的步骤。上述步骤为本领域常用的步骤,在此不再过多陈述。

步骤2:向步骤1中依次加入硼酸、硫酸镍、氯化镍,搅拌分散溶解;

步骤3:加入活性炭粉,搅拌静置过滤并补加纯水;

步骤4:调节体系ph值至4.1-4.5;

步骤5:向步骤4中加入开缸剂、主沙剂;所述的主沙剂在加入到镀缸之前用20倍纯水稀释;

所述的开缸剂为糖精钠、2-丙烯-1-磺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二钠复配;

所述的主沙剂为苯扎氯铵;

其中,所述的硼酸为37g,所述的硫酸镍为470g,所述的氯化镍为31g;活性炭粉为5g/l;糖精钠3-5g/l;2-丙烯-1-磺酸钠0.2g/l;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二钠2-4g/l;所述的主沙剂为0.6ml/l;所述的纯水添加至体系为1000l。

电镀过程中,所述的阳极为纯镍板,所述的阴极为紫铜片;阴极电流密度为4a/dm2;阳极电流密度为2a/dm2;电镀时间6min。

实施例2

一种珍珠镍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向镀缸中加入纯水,并升温至55-60℃;

步骤2:向步骤1中依次加入硼酸、硫酸镍、氯化镍,搅拌分散溶解;

步骤3:加入活性炭粉,搅拌静置过滤并补加纯水;

步骤4:调节体系ph值至4.1-4.5;

步骤5:向步骤4中加入开缸剂、主沙剂;所述的主沙剂在加入到镀缸之前用20倍纯水稀释;

所述的开缸剂为糖精钠、2-丙烯-1-磺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二钠复配;

所述的主沙剂为苯扎氯铵;

其中,所述的硼酸为41g,所述的硫酸镍为430g,所述的氯化镍为32g;活性炭粉为4g/l;糖精钠3-5g/l;2-丙烯-1-磺酸钠0.3g/l、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二钠2-4g/l;所述的主沙剂为0.8ml/l;所述的纯水添加至体系为1000l。

电镀过程中,所述的阳极为纯镍板,所述的阴极为紫铜片;阴极电流密度为5a/dm2;阳极电流密度为2a/dm2;电镀时间6min。

实施例3

一种珍珠镍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向镀缸中加入纯水,并升温至55-60℃;

步骤2:向步骤1中依次加入硼酸、硫酸镍、氯化镍,搅拌分散溶解;

步骤3:加入活性炭粉,搅拌静置过滤并补加纯水;

步骤4:调节体系ph值至4.1-4.5;

步骤5:向步骤4中加入开缸剂、主沙剂;所述的主沙剂在加入到镀缸之前用20倍纯水稀释;

所述的开缸剂为糖精钠、2-丙烯-1-磺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二钠复配;所述的主沙剂为苯扎氯铵;

其中,所述的硼酸为40g,所述的硫酸镍为450g,所述的氯化镍为33g;活性炭粉为3g/l;糖精钠3-5g/l;2-丙烯-1-磺酸钠0.2-0.4g/l;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二钠2-4g/l;所述的主沙剂为0.7ml/l;所述的纯水添加至体系为1000l。

电镀过程中,所述的阳极为纯镍板,所述的阴极为紫铜片;阴极电流密度为4a/dm2;阳极电流密度为3a/dm2;电镀时间7min。

实施例4

一种珍珠镍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向镀缸中加入纯水,并升温至55-60℃;

步骤2:向步骤1中依次加入硼酸、硫酸镍、氯化镍,搅拌分散溶解;

步骤3:加入活性炭粉,搅拌静置过滤并补加纯水;

步骤4:调节体系ph值至4.1-4.5;

步骤5:向步骤4中加入开缸剂、主沙剂;所述的主沙剂在加入到镀缸之前用20倍纯水稀释;

所述的开缸剂为糖精钠、2-丙烯-1-磺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二钠复配;

所述的主沙剂为苯扎氯铵;

其中,所述的硼酸为38g,所述的硫酸镍为440g,所述的氯化镍为32g;活性炭粉为5g/l;糖精钠3-5g/l;2-丙烯-1-磺酸钠0.4g/l、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二钠2-4g/l;所述的主沙剂为0.8ml/l;所述的纯水添加至体系为1000l。

电镀过程中,所述的阳极为纯镍板,所述的阴极为紫铜片;阴极电流密度为4a/dm2;阳极电流密度为3a/dm2;电镀时间7min。

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3的方法应用到散热器格栅电镀饰条,检测指标为以下:

1、镀层厚度:gb/t4955-2005

2、镍的电化学电位差:astmb764-2009;

3、微裂痕或者微孔试验:astmb604-1997

4、镀层结合强度:q/jlyj7110039c-2017。

检测结果:

珍珠镍厚度为1.64μm、1.68μm、1.69μm;

镍的电化学电位差(珍珠镍层和光亮镍层之间的电位差mv)为:53.2、54.6、55.1;

微裂痕或者微孔试验结果为:19867pore/cm2;20142pore/cm2;19754pore/cm2

镀层结合强度试验结果为:镀层与素材之间无剥离且镀层之间也无脱落现象。

本发明的主要优势在于,珍珠镍层的微孔试验结果显示远超过标准(标准要求为10000pore/cm2)。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