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电铸工艺制备梯度结构微细金属部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79868发布日期:2019-01-03 00:01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电铸工艺制备梯度结构微细金属部件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功能结构微细部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铸工艺制备梯度结构微细金属部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一些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微细金属零部件需求大幅增加。这些微细零件,如波导管,不仅要求管内有较高的精度(尺寸精度、光洁度),而且要求外部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及硬度,同时整体部件要具有良好的塑性。传统的机械加工很难加工出复杂的微细部件;而粉末冶金、等离子喷涂和激光熔覆等方法制备的微细零件表面精度不高,而且成本较高。电铸技术作为制造金属制品最精密的手段,以其极高的复制精度和重复精度,无需任何加工即可直接制备出微细部件,这种技术已应用于微型传感器、微机械、薄壁异型微细零件等制造领域。

目前国内外电铸微细金属部件的制备主要依托liga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工艺步骤比较复杂,而且成本费用昂贵。为寻求一种简单而经济的微细零件的电铸方法,许多学者将研究重点转向电流波形、添加剂及搅拌方式等电铸工艺参数对电铸层性能的影响。然而使用脉冲电铸或加入添加剂等方法获得的铸层均匀性差、表面易出现麻点、针孔甚至开裂等缺陷,而且铸层的硬度、塑性均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这些难题进一步限制了微细零件电铸技术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在电铸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了超声的作用,提供了一种利用电铸工艺制备梯度结构微细金属部件的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微细零部件具备梯度结构,并且内表面光滑,满足强度及硬度要求。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利用电铸工艺制备梯度结构微细金属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母模铸前处理;

2)常规电铸处理;

3)超声电铸处理;

4)铸后处理。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1)中,母模选用铝质芯材,铸前处理包括除油、水洗及弱侵蚀,除油采用无水乙醇溶液。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2)中,采用常规酸性硫酸铜溶液作为电铸液,以铜板作为阳极,电铸温度为20-40℃,阴极电流密度在1-6a/dm2范围内,进行电铸。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电铸液组成及含量为:cuso4·5h2o240-250g/l、h2so460g/l、hcl0-80g/l,余量为去离子水g/l。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3)中,电铸过程结束后将待脱模的电铸材料置于20%naoh溶液中,加热至80-100℃,待铝芯材溶解后将电铸零件取出水洗并吹干,并对其表面进行电化学抛光。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电化学抛光所用阴极为纯铜板,其工艺为温度25℃,阴极电流密度8a/dm2,直至将电铸零件抛至光亮为止。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电化学抛光采用的溶液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41.5%磷酸,16.6%乙二醇,24.9%甘油,8.3%乳酸,余量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传统的机械加工很难加工出复杂的微细部件,而粉末冶金、等离子喷涂和激光熔覆等方法制备的微细零件表面精度低,且成本较高。电铸技术以其高复制精度和重复精度,是一种制造金属制品最精密的手段,与其它方法相比,工艺及操作简单,成本低。

2、在电铸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了超声的作用,可实现微细零部件具备梯度结构;(常规电铸结构为细晶,保证产品良好的塑性;超声电铸是为了获得柱状晶,保证零部件外部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及硬度)

3、实施的电铸工艺和超声工艺,保证表面光滑无缺陷和良好的机械性能,适用于机械和铸造等加工方式难以获得的微细复杂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超声电铸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超声波发生装置;2-泡沫板;3-直流电源;4-阳极;5-阴极。

图2为实施例1制备所得电铸铜小型波纹管形貌,其中编号1为柱状晶;2为过渡区;3为细晶区。

图3为实施例2制备所得电铸铜某测定部件形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电铸工艺制备梯度结构微细金属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母模铸前处理,为了更好的脱模

母模选用铝质芯材,因其脱模性能较好。其铸前处理流程为:除油、水洗及弱侵蚀,除油采用无水乙醇溶液,弱侵蚀。

2)常规电铸处理,获得细晶结构,保证零部件产品的良好塑性

采用常规酸性硫酸铜溶液作为电铸液,含磷为0.02%的铜板作为阳极,电铸温度为20-40℃,阴极电流密度在1-6a/dm2范围内,电铸时间根据零件厚度要求选定。

其中,电铸液组成及含量为:cuso4·5h2o240-250g/l、h2so460g/l、hcl0-80g/l,余量为去离子水。

3)超声电铸处理,为了获得柱状晶,保证零部件外部具有高的耐磨性及硬度

步骤2)常规电铸后,对常规电铸系统施加超声处理,超声频率为40khz,超声电铸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超声波发生装置1、泡沫板2、直流电源3、阳极4和阴极5。超声电铸工艺与步骤2)常规电铸工艺相同,时间根据零件梯度厚度要求选定,一般不超过4h。

4)铸后处理

电铸过程结束后将待脱模的电铸材料置于20%naoh溶液中,加热至80-100℃,待铝芯材溶解后将电铸零件取出水洗并吹干,并对其表面进行电化学抛光。

电化学抛光所用阴极为纯铜板,其工艺为温度25℃,阴极电流密度8a/dm2,直至将电铸零件抛至光亮为止。

其中,电化学抛光采用的溶液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41.5%磷酸,16.6%乙二醇,24.9%甘油,8.3%乳酸,余量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1:

第一步:母模铸前处理

母模选用铝质小型波纹管,其依次进行除油、水洗及弱侵蚀;

第二步:常规电铸处理

采用常规酸性硫酸铜溶液作为电铸液,含磷约0.02%的铜板作为阳极,电铸温度为25℃,阴极电流密度3a/dm2,电铸时间3h;

其中,电铸液组成及含量为:cuso4·5h2o240-250g/l、h2so460g/l、hcl0-80g/l,余量为去离子水。

第三步:超声电铸处理

电铸温度为25℃,阴极电流密度3a/dm2,超声频率为40khz,超声电铸时间3h;

第四步:铸后处理

将待脱模的波纹管置于20%naoh溶液中,加热至90℃,待铝芯材溶解后将电铸零件取出水洗并吹干,并对其表面进行电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所用阴极为纯铜板,其工艺为温度25℃,阴极电流密度8a/dm2,直至将电铸零件抛至光亮为止。

所得电铸铜小型波纹管厚度约为100μm,具有组织结构梯度,其内表面光滑无缺陷,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弯曲而不变形。制备所得电铸铜小型波纹管形貌如图2所示。

实施例2:

第一步:母模铸前处理

母模选用铝质某测定部件,其依次进行除油、水洗及弱侵蚀;

第二步:常规电铸处理

采用常规酸性硫酸铜溶液作为电铸液,含磷约0.02%的铜板作为阳极,电铸温度为30℃,阴极电流密度5a/dm2,电铸时间72h;

其中,电铸液组成及含量为:cuso4·5h2o240-250g/l、h2so460g/l、hcl0-80g/l,余量为去离子水。

第三步:超声电铸处理

电铸温度为30℃,阴极电流密度5a/dm2,超声频率为40khz,超声电铸时间3h;

第四步:铸后处理

将待脱模的某测定部件置于20%naoh溶液中,加热至90℃,待铝芯材溶解后将电铸零件取出水洗并吹干,并对其表面进行电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所用阴极为纯铜板,其工艺为温度25℃,阴极电流密度8a/dm2,直至将电铸零件抛至光亮为止。

所得电铸铜部件内表面完整地复制出了与铝芯模外表面结构,且光滑无缺陷,这种微细复杂的结构是用机械和铸造等方法难以加工出来的。制备所得电铸铜某测定部件形貌如图3所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