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线生产设备的循环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7967发布日期:2018-09-18 19:4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刚线生产设备的循环水箱。



背景技术:

金刚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上砂的工序,将金刚砂附着到金刚线上,在上砂的过程中需要不间断供水以使金刚砂分散均匀,如果不对用水进行回收,会产生大量的浪费,而回收后过滤不充分的水继续使用会堵塞上砂装置,需要多次过滤才能将细小的金刚砂颗粒过滤掉,这样又增加了过滤水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对废水分段过滤分段使用、节省成本的金刚线生产设备的循环水箱。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刚线生产设备的循环水箱,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过滤器、上砂装置和若干连接管道;

所述上砂装置的顶部通过出水管道与所述第二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二水箱的底部通过过滤管道及过滤水泵与所述过滤器相连通;所述过滤器通过回流管道与所述第二水箱的顶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水箱的顶部通过引流管道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所述第一水箱通过底部的第一进水管道及第一进水水泵与所述上砂装置的顶部及侧壁连通;所述第一水箱通过顶部的第二进水管道及第二进水水泵与所述上砂装置的底部连通。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进水管道包括竖直方向出水的第一支管和两个水平方向出水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上砂装置的顶部连通,两个所述第二支管对称的与所述上砂装置的侧壁连通。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二进水管道通过流量计与所述上砂装置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道上设置阀门。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中均设有发热管。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进水管道还设有与所述出水管道相连通的溢流管道,所述溢流管道上设有阀门。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金刚线在所述上砂装置内部漏斗状的上砂部中上砂;在所述上砂部和所述上砂装置底端的进水孔之间设有漏砂部,所述漏砂部为斜向向下设置于所述上砂装置的侧壁上的通管,所述漏砂部向内为斜向穿过所述上砂装置的内部的平面,所述平面上仅设有供金刚线通过的通孔,所述平面承接所述上砂装置漏下的金刚砂。

更进一步的说明,在所述上砂部上方还设有斜向向下通到所述上砂装置内部的斗砂孔。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上砂装置内部还设有与电源相连的钛篮,所述钛篮内装有镍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第二水箱即作为金刚砂的主要沉降装置,又作为回收水的引流装置。在第一水箱的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引流输送至上砂装置中,合理利用上砂装置的不同部位对水的不同程度的过滤要求,简化水箱的数量及连接管道的设置,节省了循环用水装置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循环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上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第一水箱1、第二水箱2、过滤器3、上砂装置4、漏砂部41、进水孔42、上砂部43、斗砂孔44、出水管道01、过滤管道02、过滤水泵03、回流管道04、引流管道05、第一进水管道06、第一支管061、第二支管062、溢流管063、第一进水水泵07、第二进水管道08和第二进水水泵0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4所示,

一种金刚线生产设备的循环水箱,包括第一水箱1、第二水箱2、过滤器3、上砂装置4和若干连接管道;

所述上砂装置4的顶部通过出水管道01与所述第二水箱2相连通;所述第二水箱2的底部通过过滤管道02及过滤水泵03与所述过滤器3相连通;所述过滤器3通过回流管道04与所述第二水箱2的顶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水箱2的顶部通过引流管道05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所述第一水箱1通过底部的第一进水管道06及第一进水水泵07与所述上砂装置4的顶部及侧壁连通;所述第一水箱1通过顶部的第二进水管道08及第二进水水泵09与所述上砂装置4的底部连通。

因为金刚线从上砂装置4的底端进入,随后从上砂装置4的顶端穿出,此过程需要不间断供水以使金刚砂保持分散的状态,而整个供水及回水过程,水的流速很慢,因此将第二水箱2即作为金刚砂的主要沉降装置,又作为回收水的引流装置。从上砂装置4直接流出的水混有大量的金刚砂,在第二水箱2处沉降,从第二水箱2的底部回收富含金刚砂的废水,经过过滤器3过滤后,水回流至第二水箱,同时从第二水箱2的顶端引流至第一水箱1,再从第一水箱1中通过进水水泵08回到上砂装置4中。因为金刚砂从上砂装置4中加入,所以从第一水箱1底端抽取即使带有少量金刚砂的水注入到上砂装置4的顶部和侧壁,起到将新加的金刚砂分散均匀的目的。而从底部注水到上砂装置4,是为了防止金刚砂堵塞,所以从第一水箱1顶部抽取经过二次沉降的更为干净的水。本装置合理利用上砂装置的不同部位对水的不同程度的过滤要求,简化水箱的数量及连接管道的设置,节省了循环用水装置的成本。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进水管道06包括竖直方向出水的第一支管061和两个水平方向出水的第二支管062;所述第一支管061与所述上砂装置4的顶部连通,两个所述第二支管062对称的与所述上砂装置4的侧壁连通。

第一支管061的出水方向向下,便于顶部所加的金刚砂随水流快速流至上砂装置4底部的上砂位置,而对称设置的水平方向出水的第二支管062,对向水平的水流会将下落过程中的金刚砂冲散,使其均匀的落到上砂装置4的底部,上砂更加均匀。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二进水管道06通过流量计与所述上砂装置4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道06上设置阀门。

流量计可以精准的监控从底部供给到上砂装置4中的水量,通过水量和金刚砂量的配比,就可以定量并随时可调节阀门,以达到最好的上砂效果。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水箱1和第二水箱2中均设有发热管。

在上砂工序中,要保持水温以达到较好的上砂效果,在第一水箱1和第二水箱2中设置发热管,就可以在水流入上砂装置4中预先进行加热,在上砂装置4中就不必再设置发热管,节省了上砂装置4内的空间,减轻了竖直设置的上砂装置4的重量。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进水管道06还设有与所述出水管道01相连通的溢流管道063,所述溢流管道063上设有阀门。

可以时刻根据需要调节上砂装置4中的水位,如果上砂装置4中的水位过高,或者需要对上砂装置4进行放水清理时,打开溢流管道063上的阀门,即可快速实现上砂装置4内水位的降低。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金刚线在所述上砂装置4内部漏斗状的上砂部43中上砂;在所述上砂部43和所述上砂装置4底端的进水孔42之间设有漏砂部41,所述漏砂部41为斜向向下设置于所述上砂装置4的侧壁上的通管,所述漏砂部41向内为斜向穿过所述上砂装置4的内部的平面,所述平面上仅设有供金刚线通过的通孔,所述平面承接所述上砂装置4漏下的金刚砂。

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从漏砂部41向上砂装置4内注水,防止上砂装置4内砂堵塞,需要对上砂装置4进行清洁时,漏砂部41可以将砂排出。为了防止其堵塞上砂装置4底部的进线口,所以设置横线拦截的漏砂部41,将金刚砂导流出。漏砂部41向内为斜向穿过所述上砂装置4的内部的平面,可以增大承接面积。

更进一步的说明,在所述上砂部43上方还设有斜向向下通到所述上砂装置4内部的斗砂孔44。

如果上砂部43的金刚砂堆职的很紧,由斗砂孔44从外面注射点水进去,让砂保持松散状态,保证上砂的效果。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上砂装置4内部还设有与电源相连的钛篮,所述钛篮内装有镍饼。

在上砂部43经过上砂后立刻在上砂装置4内进行镀镍,使金刚砂附着的更加牢固。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