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废盐电解再回收利用的电解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6116发布日期:2019-01-08 20:51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废盐电解再回收利用的电解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盐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废盐电解再回收利用的电解槽。



背景技术:

废盐为一种常见的固体废弃物,废盐内含有各种杂质,使其无法进入对原材料要求高的生产系统。现有的废盐常采用集中排放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对于废盐的处理方式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同时也浪费了盐资源。若是将废盐进行回收利用,首先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性,同时对废盐进行电解可产生基础化工原料,增加公司的产值及利润。因此,有必要开展对废盐进行再利用工艺的研发。

公开号为CN 106148998 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废盐再利用回收系统,其采用废盐电解再利用工艺实现了对废盐的回收利用,通过对废盐的溶液进行简单的过滤即可送入电解槽进行电解,无需对盐水进行多次的精制处理,所得到的阳极与阴极气体达到要求后可通过原有管道进行收集使用,大大节省了设备的投入及运行费用。

但是,现有的废盐再利用回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主要问题是:废盐内含有少量难去除有机物(ppm级),进入氯碱系统后,会在阳极表面会发生一系列反应,使得电解槽槽电压升高,电压的升高又会对电解槽内所使用的阳离子交换膜起到负面作用,其一方面增加了能耗,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阳离子交换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废盐电解再回收利用的电解槽,旨在降低或消除废盐内的有机物对电解过程的负面影响,进而降低能耗,并延长电解槽内阳离子交换膜的使用寿命。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废盐电解再回收利用的电解槽,包括阳极室、阴极室,所述阳极室与阴极室之间设有交换室,所述阳极室与交换室之间设有有机物过滤膜,所述交换室与阴极室之间设有阳离子交换膜,所述废盐溶液的入口设置在所述的交换室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解槽,是在现有氯碱系统的离子膜电解槽结构的基础上,在阳极室与阴极室之间增加设置了一个交换室,并在阳极室与交换室之间设置有机物过滤膜,废盐溶液进入电解槽的交换室后,由于有机物过滤膜的存在,废盐溶液中的有机物被机物过滤膜阻隔而无法到达阳极室内的电极(阳极网)表面,因此可以消除原氯碱系统中阳极电极与有机物发生反应而导致电解槽槽电压升高的弊端,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或消除废盐内的有机物对电解过程的负面影响,进而降低能耗,并延长电解槽内阳离子交换膜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有机物过滤膜为单层有机物过滤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二,所述阳离子交换膜为单层阳离子交换膜。

上述有机物过滤膜、阳离子交换膜采用单层结构的膜,有利于降低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阻,从而提高电解时整体的电流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阴极室内的碱液浓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交换室包括连接于所述有机物过滤膜与阳离子交换膜之间的电渗析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渗析隔板的厚度为1~1.5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阳极室内设有阳极网,所述阳极网为钛涂钌阳极网。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阴极室内设有阴极网,所述阴极网为涂镍阴极网。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阳离子交换膜为钠离子交换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废盐电解再回收利用的电解槽,在现有氯碱系统的离子膜电解槽结构的基础上,在阳极室与阴极室之间增加设置了一个交换室,并在阳极室与交换室之间设置有机物过滤膜,废盐溶液进入电解槽的交换室后,由于有机物过滤膜的存在,废盐溶液中的有机物被机物过滤膜阻隔而无法到达阳极室内的电极(阳极网)表面,因此可以消除原氯碱系统中阳极电极与有机物发生反应而导致电解槽槽电压升高的弊端,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或消除废盐内的有机物对电解过程的负面影响,进而降低能耗,并延长电解槽内阳离子交换膜的使用寿命。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废盐电解再回收利用的电解槽,有机物过滤膜、阳离子交换膜采用单层结构的膜,有利于降低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阻,从而提高电解时整体的电流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阴极室内的碱液浓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废盐电解再回收利用的电解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阳极室,2、阴极室,3、交换室,4、有机物过滤膜,5、阳离子交换膜,6、电渗析隔板,7、阳极网,8、阴极网。

图中:P为废盐溶液的入口,Q为淡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废盐电解再回收利用的电解槽的实施例,包括阳极室1、阴极室2,所述阳极室1与阴极室2之间设有交换室3,所述阳极室1与交换室3之间设有有机物过滤膜4,所述交换室3与阴极室2之间设有阳离子交换膜5,所述废盐溶液的入口P设置在所述的交换室3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解槽,是在现有氯碱系统的离子膜电解槽结构的基础上,在阳极室1与阴极室2之间增加设置了一个交换室3,并在阳极室1与交换室3之间设置有机物过滤膜4,废盐溶液进入电解槽的交换室3后,由于有机物过滤膜4的存在,废盐溶液中的有机物被机物过滤膜阻隔而无法到达阳极室1内的电极(阳极网7)表面,因此可以消除原氯碱系统中阳极电极(阳极网7)与有机物发生反应而导致电解槽槽电压升高的弊端,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或消除废盐内的有机物对电解过程的负面影响,进而降低能耗,并延长电解槽内阳离子交换膜5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有机物过滤膜4为单层有机物过滤膜。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之二,所述阳离子交换膜5为单层阳离子交换膜。

上述有机物过滤膜4、阳离子交换膜5采用单层结构的膜,有利于降低阳极(阳极网7)与阴极(阴极网8)之间的电阻,从而提高电解时整体的电流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阴极室2内的碱液浓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交换室3包括连接于所述有机物过滤膜4与阳离子交换膜5之间的电渗析隔板6。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渗析隔板6的厚度为1~1.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阳极室1内设有阳极网7,所述阳极网7为钛涂钌阳极网。

本实施例中,所述阴极室2内设有阴极网8,所述阴极网8为涂镍阴极网。

本实施例中,所述阳离子交换膜5为钠离子交换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