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氢氧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81167发布日期:2023-01-17 22:0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氢氧仪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氢氧仪。


背景技术:

2.氢氧机在医疗行业有对诸多疾病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作用,现有的有电解水法制氢氧发生器主要分布在医院以及治疗机构中以大型设备为主,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氢气或者氧气的时候,需要前往医院去输入氧气,或者前往医院输入氢气,或者是不易便携的中型设备,只能固定在某个地点供使用者使用,故对在户外或者外出的使用者来说,造成了使用的局限性。
3.为此,专利公开号为cn216366215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便携氢氧机,电解单元(3)分别与所述氧气室(41)、所述氢气室(42)导通,所述氧气室(41)设置有氧气出口(411),所述氢气室(42)设置氢气出口(421),所述加热雾化单元(5)设置有雾化出口(56)。但是上述氢氧机只能单独的通过氢气出口出氢气或者通过氧气出口出氧气,最后通过雾化出口出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4.但是上述便携式氢氧机只能出混合气体,氢气和氧气各有不同的医疗作用,使用者就无法单独吸取氢气或者氧气,对单独的氢气摄取和氧气摄取造成了困难。亦或者其他的便携式氢氧机,只能分为两个口单独出氢气或者单独出氧气,也造成了使用者的不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单独出氢气、单独出氧气或者出氢氧混合气体的多排气模式,以及传统插鼻氧管的排气模式的多功能便携式氢氧仪。
6.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携式氢氧仪,包括:壳体,电解池,设置在壳体内,用于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容纳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容纳腔位于电解池上方,容纳腔内设置有隔板将所述容纳腔分为氢气腔和氧气腔,所述氢气腔的设置有氢气出口,所述氧气腔的设置有氧气出口,排气口,用于将电解产生的气体向外排出;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包括排气腔室,可选择性的仅将氢气出口与排气腔相对应,实现排氢气,可选择性的仅将氧气出口与排气腔相对应,实现排氧气,可选择性的将氢气出口和氧气出口均与排气腔相对应,实现排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以及导管插接口,所述切换装置可移除得设置在壳体上,以露出所述导管插接口,气体选择性得选择从导管插接口或排气口最终排出。
7.由此,此氢氧机不仅能实现排气口的排放气体的切换,例如单独排出氢气模式,可以对抗氧化、抗炎、氢气还对各类疾病过程中的氧化损伤,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血管异常增生等具有辅助治疗作用,或者单独排出氧气,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的优点,或者实现出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达到兼具上述两者的优势,方便用户的选择,而且达到了一机多用的功能,使用便捷。而且在上述基础上,还可以将导管插接口露出,从而可以供用户插入导管插入到导管插接口,例如鼻氧管,增加了新的
使用场景,从而可以将氢气或者氧气更加直接的通入到用户的口鼻当中,提升摄取氢气或者氧气的效率,本发明实现了氢氧机便携的功能,还具有多种气体的排出选择,更能提供不同吸氢氧气体的方式,实现了多功能的操作。
8.进一步的,所述切换装置包括旋转主体,所述旋转主体套接在所述容纳腔上与所述容纳腔旋转连接,所述旋转主体包括与排气口相连通的排气腔室,和泄气腔室;当排气口排氢气状态下,所述排气腔室与氢气出口相通,所述泄气腔室与所述氧气出口相通;当排气口排氧气状态下,所述排气腔室与氧气出口相通,所述泄气腔室与所述氢气出口相通;当排氢气/氧气混合气体状态下,所述排气腔室与氧气出口和氢气出口均相通。
9.由此,切换装置设置为旋转主体,可以让用户通过简单的旋转就可以实现不同出气模式的切换,用户操作方便,体验感强,旋转主体分为了两个腔室,其中一个是排气腔室,排气腔室与容纳腔的不同的排气口相对应的情况下,就能通过排气腔室向排气口排出氢气或者氧气,或者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单一排氢气的情况下,泄气腔室用于和氧气出口连通,从而实现单独的排氢气,不会有氧气的混合,在单一排氧气的情况下,泄气腔室用于和氢气出口连通,从而实现单独的排氧气,不会有氢气的混合。
10.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主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容纳腔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件相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配合,用来限制旋转主体的旋转角度,以限定排气口的排气方式。
11.由此,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可以限定旋转角度,实现更加灵活的挡位调节,方便用户的操作,用户感知更强,而限位结构的设置,在各种模式下,氢气出口和氧气出口都能对应设置在各处位置,从而实现精准的排气或者泄气。
12.进一步的,所述切换装置包括设置在旋转主体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氢气出口和氧气出口相对应的氢气通孔和氧气通孔,所述第二限位件为设置在底座上的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所述旋转主体上设置的与限位柱相配合的弧形限位孔,所述弧形限位孔与所述泄气腔室连通,在所述排氢气/氧气混合气体状态下,所述排气腔室与氧气出口和氢气出口均相通,所述限位柱位于弧形限位孔中部;在所述排气口为排氢气状态下,所述排气腔室与氢气出口相通,所述氧气出口与所述弧形限位孔的一端对应;在所述排气口为排氧气状态下,所述排气腔室与氧气出口相通,所述氢气出口与所述弧形限位孔的另一端对应。
13.由此,设置有底座,相当于旋转主体可以相对底座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在底座和上设置有限位柱,在旋转主体上设置有弧形限位孔,一方面,限位柱和弧形限位孔之间的配合起到了对于不同排气状态的限位,另一方面由于弧形限位孔设置在泄气腔室中,从而在限位柱与弧形限位孔的配合状态下,不需要排气的氢气出口或者氧气出口也与弧形限位孔相对应,从而从弧形限位孔进入到泄气腔室,进而通过限位柱和弧形限位孔,实现了限位和排气的双重功能。
14.进一步的,所述切换装置包括设置在旋转主体上方的顶盖,所述顶盖向下延伸形成第一中心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二中心柱,所述第一中心柱和所述第二中心柱相固定,所述旋转主体内设置有与第一中心柱和第二中心柱相配合的柱状通道,所述柱状通道、第一中心柱和第二中心柱同轴设置。
15.由此,通过在旋转主体的上下段均设置有顶盖和底座,顶盖和底座提供了第一中
心柱和第二中心柱,旋转主体的轴心、第一中心柱和第二中心柱同轴设置,并且所述底座与壳体固定连接,进而旋转主体可以绕着第一中心柱和第二中心柱旋转,并且不会与底座发生同步转动,实现了旋转主体单独相对于壳体的转动,而分别设置有第一中心柱和第二中心柱,通过两个柱状体的两端的作用,实现了旋转主体转动的稳定性。
16.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主体包括还包括挡位控制结构,所述挡位控制结构包括设置柱状通道上向上延伸的挡位片,所述挡位片上设置有三个挡位槽,所述第一中心柱上设置有与挡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凸起。
17.由此,设置有挡位控制结构,使用户在旋转过程中能得到旋转到位的反馈,通过第一中心柱或所述第二中心柱上设置的限位凸起,在旋转过程当中,可以卡入挡位槽当中,从触觉和听觉上对用户实现反馈,也同样起到了精准控制旋转角度,让三种排气模式得到精确控制,避免在因为旋转位置不准确而导致的串气问题。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中心柱上设置有插槽,在所述第一中心柱上设置有插入所述插槽的插片,所述第一中心柱上设置有呈发射状布置的加强条,所述加强条的径向方向接近所述柱状通道的内壁设置。
19.由此,通过设置有插槽和插片,可以实现第一中心柱和第二中心柱的对接,从而实现完整的连接成一个旋转主体主体,供旋转主体的旋转。
20.进一步的,所述氢气出口和所述氧气出口与所述切换装置之间设置有水汽分离钛板。
21.由此,设置有水汽分离钛板,从而将电解后的氢气和氧气中的水汽进行分离,使得到的氢气和氧气更加纯净。
22.进一步的,在所述切换装置和容纳腔之间还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对应所述氢气出口和所述氧气出口均向下形成安装腔,在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水汽分离钛板以及用于固定水汽分离钛板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水汽分离钛板上方和下方的硅胶片,所述硅胶片中间开设有通孔。
23.由此,在安装腔内通过组装固定装置,就可以实现水汽分离钛板的装配,固定装置由上方和下方的硅胶片组成,硅胶片在安装腔内与安装腔的内壁过盈配合,从而对水汽分离钛板的上下位置进行限位,并在硅胶片的中央开设有通孔,进而实现了保证气体的进入,以及气体的流出。
24.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分隔板嵌合设置,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环形凸起,在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与环形凸起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内凹面,所述容纳腔的顶部设置有顶板,在所述内凹面与所述顶板之间设置有硅胶密封片。
25.由此,设置有底板,从而将水汽分离钛板和固定装置安装在安装腔内部,用底板进行封装,并且通过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的配合,最后可以通过包胶等方式进行密封,实现了安装腔内保持密闭的环境,并且在底板上设置有内凹面,在顶板与内凹面之间设置有硅胶密封片,从而实现了容纳腔的氢气出口和氧气出口与分隔板之间路径的密封,保证了气体能顺畅通入到安装腔内被水汽分离钛板固定。
26.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在水汽分离钛板上方设置有导管插接口。
27.由此,增加了新的使用场景,设置有导管插接口,还可以将导管插接口露出,从而
可以供用户插入导管插入到导管插接口,例如鼻氧管,从而可以将氢气或者氧气更加直接的通入到用户的口鼻当中,而设置在水汽分离钛板的上方,经过水汽分离后的氢气或者氧气就可以直接供用户使用,提升摄取氢气或者氧气的效率,本发明实现了氢氧机便携的功能,还具有多种气体的排出选择,更能提供不同吸氢氧气体的方式,实现了多功能的操作。
28.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上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导管插接口设置在凹陷端内并且导管插接口的顶部不超过第一端盖的上表面。
29.由此,在分隔板上设置有凹陷区域,增加了设备的空间利用率,导管插接口设置在凹陷端,不影响鼻氧管的插接使用,并且也不会增加纵向上的空间,避免空间的浪费。
30.进一步的,所述切换装置的底座的氢气通孔和氧气通孔下方设置有下延伸套管,所述下延伸套管插入导管插接口与所述凹陷部和导管插接口之间的空间内,所述下延伸套管外侧注塑包胶有硅胶层。
31.由此,设置有下延伸套管伸入到导管插接口,并且与导管插接口密封连接,从而使在分隔板中的气体能通过延伸套管进入到底座上方的旋转主体当中,并且包胶设置有硅胶层,起到了更好的密封效果,也起到了更好的装配效果。
32.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和底座之间还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下凸起以及设置在分隔板上方的限位凹槽。
33.由此,设置有限位装置,从而分隔板和底座形成了一个整体,在旋转主体旋转的情况下,不会连同分隔板和主体同步转动,增强了与壳体连接的紧密性。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三种出气模式:出氢气、出氧气或者出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切换装置进行切换,切换简单方便;2、两种排气功能选择:用户既可以选择通过排气口排气来获取氢气、氧气,也可以将切换装置拆卸下,露出导管插接口后,通过插入鼻氧管等,可以将氢气或者氧气更加直接的通入到用户的口鼻当中,增加了用户吸气方式的选择;3、排气切换精准,并具有用户反馈功能:限位柱和弧形限位孔之间的配合起到了对于不同排气状态的限位,不需要排气的氢气出口或者氧气出口也与弧形限位孔相对应,从而从弧形限位孔进入到泄气腔室,进而通过限位柱和弧形限位孔,实现了限位和排气的双重功能,并且设置有挡位控制结构,使用户在旋转过程中能得到旋转到位的反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4、氢气氧气不掺杂水汽,更纯净:设置水汽分离钛板,可以实现水汽的分离阻隔,使氢气和氧气更加纯净;5、密封性能好,避免气体串气和泄露:底板和分隔板之间通过包胶密封,并且分隔板与容纳腔的顶板之间通过硅胶密封片密封,水汽分离钛板通过上下的硅胶片密封,以及旋转主体的底座通过延伸套管外侧的硅胶层与导管插接口密封,上述的密封大大提升了整机的密封效果,也提供了在组装情况下,也保证了密封效果。
35.附图说明
36.附图1为氢氧机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2为电解模块的剖视图;附图3为容纳腔的剖视图;附图4为切换装置的分解示意图;附图5为切换装置的另一侧分解示意图;附图6为排气口出氢气和氧气状态的示意图;附图7为排气口单独出氧气状态的示意图;附图8为排气口单独出氢气状态的示意图;附图9为切换装置的剖视图;附图10为第一中心柱与挡位片配合的示意图;附图11为顶盖与旋转主体分解的示意图;附图12为露出导管插接口插鼻氧管的示意图;附图13为分隔板的剖视图;附图14为顶盖和底座以及分隔板的剖视图;附图15为底座与分隔板分解示意图;附图16为分隔板的硅胶密封片分解示意图。
37.附图标记:1、壳体;11、电解模块;12、阴极极片;13、阳极极片;2、容纳腔;21、隔板;22、氢气腔;23、氧气腔;24、氢气出口;25、氧气出口;3、切换装置;31、旋转主体;311、排气腔室;312、泄气腔室;313、弧形限位孔;32、分界板;33、排气口;34、顶盖;341、第一中心柱;3411、加强条;35、底座;351、第二中心柱;352、下延伸套管;353、氢气通孔;354、氧气通孔;36、柱状通道;37、环形凸起;38、环形凹槽;39、限位柱;4、挡位控制结构;41、挡位片;42、挡位槽;43、限位凸起;5、分隔板;51、导管插接口;52、凹陷部;53、安装腔;54、凹槽;55、底板;551、内凹面;56、硅胶密封片;6、限位装置;61、下凸起;62、限位凹槽;7、水汽分离钛板;71、硅胶片;72、通孔;8、鼻氧管。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氧机,氢氧机是一种辅助医疗设备,即包括氢气和氧气供用户吸取,其氢气可以消除自由基,吸氧主要用来纠正人体缺氧,提高人体动脉血中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氢氧混合气体对人体具有预防疾病与辅助治疗作用。
40.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氢氧机主要以大型设备为主,只适合在医院等场所使用,难以在家用、外出等环境使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便携式氢氧仪,不仅小型便携,不受使用环境限制,不仅氢气、氧气和氢氧混合气体排气模式选择方便,以及更具有排气功能和插管两种吸气功能选择,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使用体验。
41.参照附图1至3,其中,本发明的便携式氢氧仪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位于壳体1底部的电解模块11,电解模块11包括芯片和用于供给芯片电源的蓄电池,以及设置在中部的容纳腔2,容纳腔2的底部为电解模块11,电解模块11形成电解池,用来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h2o=h
+
+oh
‑ ,其中容纳腔2内部设置有一块隔板21,将容纳腔2分为氢气腔22和氧气腔23,其中阴极极片12产生氢气:2h
+
+2e=h2↑
,阳极极片13产生氧气其化学式为在阳极:4oh-‑
4e=2h2o+o2↑
,当在容纳腔2中加入水和电解液之后,在电解的作用下,会在氢气腔22内充满
了氢气,在氧气腔23内充满了氧气,并且在氢气腔22的顶部设置有氢气出口24,在氧气腔23的顶部设置有氧气出口25,用来输送排出电解后的氢气和氧气。
42.在容纳腔2的上方设置有切换装置3,切换装置3内设置有排气腔室311,通过用户的切换动作,可以实现排气腔室311内的通道改变,从而选择性的从排气腔室311中排出氢气、氧气或者氢氧混合气体,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实现吸氢气、氧气或者氢氧混合气体。
43.参考附图12或15,而切换装置3与容纳腔2是可拆卸的,当拆卸出容纳腔2后,可以露出导管插接口51,从而氢气和氧气从导管插接口51中排出,而导管插接口51是用于和鼻氧管8等吸管相连接,增加了用户吸气方式的选择,满足了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
44.参考附图4和5,为了实现切换装置3的排出氢气、氧气或者氢氧混合气体,切换装置3中内部设置有排气腔室311,当排气腔室311与氢气出口24相对应的时候,氢气出口24所排出的氢气就进入到了排气腔室311,排气腔室311最终通过排气口33排出氢气,当排气腔室311与氧气出口25对应的情况下,氧气出口25输出的氧气就进入到了排气腔室311,排气腔室311最终通过排气口33排出氧气,当排气腔室311与氢气出口24和氧气出口25都对应的情况下,氢气出口24和氧气出口25所输出的氢气和氧气就都灌入到排气腔室311内,最终排气口33排出的是氢氧混合气体。
45.在本实施例当中,通过设置有旋转主体31,通过用户的旋转操作来改变气体的通道的选择,排气腔室311位于旋转主体31的内部,旋转主体31可以通过旋转来实现排气腔室311与对应的氢气出口24和氧气出口25的切换。旋转主体31的旋转方式为绕着其轴心进行旋转。
46.当然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用例如上下平移来实现排气腔室311与氢气出口24和氧气出口25的对应情况,均能实现通过切换来实现即可。
47.在旋转主体31内,除了排气腔室311,还包括相隔的泄气腔室312,即当氢气出口24与排气腔室311相对应的情况下,另外的氧气出口25就与泄气腔室312相对应,当氧气出口25与排气腔室311相对应的情况下,另外的氢气出口24就与泄气腔室312相对应,当氢气出口24和氧气出口25均与排气腔室311相对应的情况下,就没有对应的出口与泄气腔室312相对应。
48.排气腔室311和泄气腔室312通过分界板32相隔离,实现排气腔室311和泄气腔室312的独立性,以避免在排气腔室311和泄气腔室312之间的气体的泄露。具体的,排气腔室311和泄气腔室312的分界板32位于容纳腔2的大致中间位置,以排气腔室311略大为准,这样可以保证在需要排氢氧混合气体的情形下,氢气排气口33和氧气排气口33均在排气腔室311的范畴内。
49.排气腔室311的底部为开口设计,这样保证了与对应的氢气出口24或者氧气出口25相连通,以便于氢气或者氧气能进入到排气腔室311内部,并且内部的腔室与排气口33相连通,即旋转主体31的排气口33开设在排气腔室311这一区域内,以来实现排气腔室311与排气口33的连通。
50.同样的,在相邻的泄气腔室312,泄气腔室312也为底部开口设计,以当与氢气出口24或者氧气出口25对应的情况下,供氢气或者氧气进入到泄气腔室312内进行排气,当然泄气腔室312可以设置对应位置的泄气口,也可以通过泄气腔室312顶部与顶盖34的缝隙等位
置缓慢排出,在本实施例当中不做过多赘述。
51.参照附图9,排气口33设置在排气腔室311的外壁上,优选的排气口33为倾斜朝上设计,倾斜角度为45
°
,因为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的氢氧机,氢氧机的大小形状类似于普通的保温杯大小,若放在桌面上,则会低于人体头部,故将排气口33设置为倾斜向上的方式,就可以实现便于用户吸取氢气和氧气。
52.参照附图10和11,作为旋转主体31,其绕着旋转主体31的轴心转动,从而实现旋转运动,其中旋转主体31的轴心位置设置有柱状通道36,而在壳体1上相应的设置有与柱状通道36相配合的结构,来实现旋转主体31的围绕其轴心的转动,具体的,可以为在旋转主体31上设置的顶盖34,顶盖34还起到了封闭旋转主体31的腔室的上端开口的密封作用,并且顶盖34的轴心位置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中心柱341,第一中心柱341插入到柱状通道36当中,以及在旋转主体31的下方还设置有一个底座35,底座35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中心柱351,第二中心柱351亦插入到柱状通道36当中,并且第一中心柱341和第二中心柱351相互固定连接。这样就起到了第一中心柱341、第二中心柱351和柱状通道36的同轴设置,并且底座35与壳体1/容纳腔2相固定连接,这样就起到在第一中心柱341和第二中心柱351的固定作用下,底座35和顶盖34和壳体1连为一个整体,用户将作用力作用在旋转主体31上,就可以实现旋转,当然在旋转的同时,用户的手可以放到壳体1上来进行定位。
53.参照附图14,并且底座35和顶盖34之间也形成了旋转主体31的高度旋转空间,即只能水平以轴心转动,对高度方向上进行了有效的限位,保证了旋转的可靠性。
54.参照附图9,并且另外的,旋转主体31和顶盖34以及底座35均设置为套接的方式,在有了轴心进行第一中心柱341和第二中心柱351的基础上,通过顶盖34和底座35外周缘位置的限位,套接可以通过环形凸起37和环形凹槽38的相互嵌套,实现了环形面的相互配合,故无论是顶盖34和底座35套设在旋转主体31的内部,或是旋转主体31套在顶盖34和底座35的内部,均可以实现上述结构的套接进行辅助旋转,起到旋转的限位作用。
55.参照附图6至9,进一步的,由于本发明中的结构设置有三种排气状态,需要用户对旋转主体31进行旋转,故为了保证旋转的准确性,需要对排气状态进行结构限位,在旋转主体3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在容纳腔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通过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的配合,来限制旋转主体31的旋转角度,以限定排气口33的排气方式。
56.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旋转主体31和壳体1之间设置有限位挡板或者限位挡片,当旋转主体31旋转到一定的位置之后,就受制于限位挡板或者限位挡片的结构限制,无法再继续转动,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而优选的,限位挡板或者限位片设置有两处,分别对应于氢气出口24在排气腔室311和氧气出口25在排气腔室311的情形下,而在旋转主体31的中间位置,由于排气腔室311比泄气腔室312的所占空间更大,即氢气出口24和氧气出口25均位于排气腔室311的情况下,旋转主体31无需进行旋转位置的限位。
57.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泄气腔室312的下方设置有弧形限位孔313,弧形限位孔313与旋转主体31同轴设置,并且在底座35上设置有限位柱39,限位柱39伸入到弧形限位孔313当中,并且弧形限位孔313的宽度大致上与限位柱39的宽度相同,这样起到的一个作用就是,既可以起到在转动过程当中的良好的导滑效果,并且弧形限位孔313的弧长设置,以旋转主体31的转动行程来确定,当限位柱39转动到弧形限位空的两个末端,即被限位,不能再继续转动,参照附图8,所以在排气口33为排氢气状态下,排气腔室311与氢气
出口24相通,氧气出口25与所述弧形限位孔313的一端对应,氧气出口25的氧气就通过弧形限位孔313进入到了泄气腔室312;参照附图7,排气口33为排氧气状态下,排气腔室311与氧气出口25相通,氢气出口24与所述弧形限位孔313的另一端对应,氢气出口24的氢气就通过弧形限位孔313进入到了泄气腔室312。参照附图6,而在旋转主体31的中间位置,由于排气腔室311比泄气腔室312的所占空间更大,即氢气出口24和氧气出口25均位于排气腔室311的情况下,弧形限位孔313出就没有对应的氢气出口24和氧气出口25,限位柱39也位于弧形限位孔313的中间位置处。
58.如此设计,即实现了泄气腔室312和排气腔室311的排气口33的不同位置的切换,并且与限位装置6结合在了一起,结构巧妙,实现了双重的功能,使结构更加紧凑,节省了空间利用率。
59.参照附图10和11,当然,除了上述的旋转位置的限位,本发明的氢氧机还包括在旋转过程当中的挡位控制结构4,这样可以给到用户在旋转到相应状态时的触觉和听觉反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具体的,挡位控制结构4包括在柱状通道36上设置的挡位槽42,在第一中心柱341或者第二中心柱351上设置有与挡位槽42配合的限位凸起43,当限位凸起43卡入到挡位槽42内之后,就可以实现角度的限位,不仅仅具有卡入的声音,并且伴随着微小的振动,来实现对用户的反馈。
60.具体的,挡位槽42可以设置在挡位片41上,挡位片41由柱状通道36延伸而成,在挡位片41上设置有三个挡位槽42,在旋转的过程当中,挡位片41被旋转主体31带动旋转,从而在遇到限位凸起43的情况下,就能与限位凸起43产生限位连接。具体的,限位凸起43的末端设置成圆弧状态,相对应的,挡位槽42的槽面也设置成与之相对应的圆弧形状,这样既可以方便限位凸起43卡入到挡位槽42内,也方便退出挡位槽42。
61.进一步的,在第一中心柱341或者第二中心柱351上呈发散状设置有加强条3411,并且加强条3411的末端接近柱状通道36的内壁设置,这里的加强条3411的长度接近内壁设置指的是,加强条3411的末端与内壁留有一定的间隙,这样可以起到避免在旋转过程当中,加强条3411一直与内壁进行接触。由于加强条3411的设计,起到了第一中心柱341或第二中心柱351的强度的增强,旋转机构稳定性的提升。
62.参照附图12,在切换装置3和容纳腔2之间还设置有分隔板5,即底座35设置在分隔板5上,分隔板5可以用螺纹与容纳腔2进行螺接,从而分隔板5与容纳腔2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当分隔板5与容纳腔2固定的情况下,底座35与分隔板5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当中可以为套接设置,从而实现了底座35与容纳腔2的间接固定。
63.首先通过分隔板5的设计,通过底座35与分隔板5可拆卸连接,即可以将旋转主体31连同底座35以及顶盖34一同拆卸下,从而露出分隔板5,在分隔板5上设置有导管插接口51,导管插接口51分别于氢气出口24和氧气出口25相对应,用于出氢气或者氧气,即导管插接口51设置有两个,在切换装置3未拆卸的情况下,起到了在中间充当通道的作用。
64.导管插接口51用于插入鼻氧管8,增加了新的使用场景,从而可以将氢气或者氧气更加直接的通入到用户的口鼻当中,提升摄取氢气或者氧气的效率,本发明实现了氢氧机便携的功能,还具有多种气体的排出选择,更能提供不同吸氢氧气体的方式,实现了多功能的操作。
65.并且当容纳腔2内部需要加水的情况下,也只需要将分隔板5与容纳腔2旋开,就可
以实现将容纳腔2的氢气出口24和氧气户口露出,用于充当加水口的作用。
66.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导管插接口51可以是凸起设置在分隔板5上,用户可以更加直观得将吸管或者鼻氧管8插入到导管插接口51当中,当然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在分隔板5得上表面上形成有凹陷部52,所述导管插接口51设置在凹陷部52内并且导管插接口51的顶部不超过第一端盖的上表面,进而在分隔板5上设置有凹陷部52,增加了设备的空间利用率,导管插接口51设置在凹陷端,不影响鼻氧管8的插接使用,并且也不会增加纵向上的空间,避免空间的浪费。
67.置于导管插接口51形状,优选的在截面上体现为梯形结构,从而可以使鼻氧管8插入之后,在初始端有一个较好的导向作用,随着插入的伸入,能实现更加牢固的紧固作用。
68.参照附图15,关于底座35和分隔板5的插接方式,底座35上也对应导管插接口51设置有氢气通孔353和氧气通孔354,并且在氢气通孔353和氧气通孔354设置有下延伸套管352,通过两个下延伸套管352于导管插接口51的相互套接,就可以实现底座35和分隔板5的套接连接。
69.具体的,在下延伸套管352的外侧还设置有硅胶层,包胶设置有硅胶层,起到了更好的密封效果,也起到了更好的装配效果。当导管设置为上述所述的不超过分隔板5的表面的情形下,下延伸套管352插入到凹陷区域当中,从而实现结构的紧凑,提升了结构的紧密性。
70.并且,所述分隔板5和底座35之间还设置有限位装置6,所述限位装置6包括设置在底座35上的下凸起61以及设置在分隔板5上方的限位凹槽62。设置有限位装置6,从而分隔板5和底座35形成了一个整体,在旋转主体31旋转的情况下,不会连同分隔板5和主体同步转动,增强了与壳体1连接的紧密性。
71.参照附图13,在氢氧机的氢气和氧气的最终输出之前,还需要对氢气和氧气进行去水汽的处理,在本实施例当中应用到了水汽分离钛板7,设置有水汽分离钛板7,从而将电解后的氢气和氧气中的水汽进行分离,使得到的氢气和氧气更加纯净。
72.水汽分离钛板7可以设置在容纳腔2当中,作为一个整体设置在氢气出口24和氧气出口25的位置,既可以是氢气出口24和氧气出口25的上方,也可以是氢气出口24和氧气出口25的下方位置。
73.在本实施例当中,水汽分离钛板7优先选择设置在分隔板5当中,并且设置在对应的导管插接口51的下方,这样可以缩小水汽分离钛板7的面积,从而实现更精准的防止水汽的目的。
74.具体的,在分隔板5的导管插接口51的下方设置有安装腔53,在安装腔53内设置有水汽分离钛板7以及用于固定水汽分离钛板7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水汽分离钛板7上方和下方的硅胶片71,所述硅胶片71中间开设有通孔72。
75.固定装置由上方和下方的硅胶片71组成,硅胶片71在安装腔53内与安装腔53的内壁过盈配合,从而对水汽分离钛板7的上下位置进行限位,并在硅胶片71的中央开设有通孔72,进而实现了保证气体的进入,以及气体的流出。
76.进一步的,分隔板5的底部设置有底板55,所述底板55与所述分隔板5嵌合设置,所述底板55上设置有环形凸起37,在所述分隔板5上设置有与环形凸起37相配合的凹槽54,所述底板55的下方设置有内凹面551,所述容纳腔2的顶部设置有顶板,在所述内凹面551与所
述顶板之间设置有硅胶密封片56。
77.参照附图16,由此,设置有底板55,从而将水汽分离钛板7和固定装置安装在安装腔53内部,用底板55进行封装,最后可以通过包胶或者密封圈等方式进行密封,实现了安装腔53内保持密闭的环境,并且在底板55上设置有内凹面551,在顶板与内凹面551之间设置有硅胶密封片56,从而实现了容纳腔2的氢气出口24和氧气出口25与分隔板5之间路径的密封,保证了气体能顺畅通入到安装腔53内被水汽分离钛板7固定。
7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