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3513924发布日期:2023-03-22 05:4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同时还涉及该材料的一个用途——作为oer的高效电催化剂。


背景技术:

2.氢作为清洁能源,已被视为替代高碳排放的化石燃料的潜在能源,也是当前最为关注的燃料电池的主要技术之一。而电解水产氢被视为有效且最为绿色的途径。然而,在电解水的过程中,阳极析氧(oer)反应的高过电势阻碍了阴极析氢(her)反应的进行。因此,设计和开发具有低过电势的高性能oer催化剂,便成为提高电解水产氢效率的关键。与贵金属计催化剂相比,过渡金属催化剂由于资源丰富且经济实惠的优点,已经受到研究人员广泛的关注和开发。
3.作为潜在催化剂之一的焦磷酸盐基材料,尽管能够已表现出了较好的oer催化性能,但是电导率不足、过电势高、比表面积低等因素依然阻碍了它们在oer过程中的催化效率,也成为焦磷酸盐基材料作为oer催化剂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发明目的:
5.本发明提出一种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催化oer的应用,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焦磷酸盐基材料存在电导率不足、过电势高、比表面积低等因素依然阻碍了它们在oer过程中的催化效率的问题。技术方案:
6.一种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该材料是由晶态的co2p2o7和非晶态的v2o5组成;具有的多孔的特征并保持着前驱体的块状形貌。
7.优选的,前驱体为co(h2o)4(vopo4)2,前驱体晶体是一个由co
2+
离子支撑vopo4二维层而形成的三维框架结构;钒中心由五个氧原子配位,形成一个四方锥构型,平面四边形中的四个氧原子属于四个po
43-离子,钒中心和po
43-离子配位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vopo4二维层结构,在这个二维的层中,四个po
43-离子包围的钒中心的四方锥,与周围的钒中心以相互倒置的方式排布着,金属co
2+
离子与两个相邻层上钒中心四方锥的顶端氧原子配位,聚成一个含有孔道的三维框架结构;层与层之间形成了一种空腔。
8.一种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的制备方法,
9.步骤1、材料前驱体co(h2o)4(vopo4)2的制备
10.将co(no3)2·
6h2o、v2o5、h3po4和h2o以摩尔比为0.1~0.3:0.1~0.3:2~4:400~500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0~60分钟,将ph值调整到1.0~1.5,将混合物在160℃~170℃反应72~96小时,冷却至室温,得到绿色块状的材料,即co(h2o)4(vopo4)2前驱体晶体;
11.步骤2、co(h2o)4(vopo4)2/cc预电极的制备
12.将质量比为1~3:0.5~1.5的co(h2o)4(vopo4)2前驱体和克科琴黑混合,并研磨
0.5~2小时,研磨后以质量体积比为(15~22.5)mg:(0.68~1.1)ml加入到溶解液中,所得到的溶液超声20~40分钟;取超声后的溶液滴加到导电碳布上并完全浸润导电碳布,在70~9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8~12个小时,得到预电极co(h2o)4(vopo4)2/cc;
13.步骤3、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的制备
14.以koh水溶液为电解质,以预电极co(h2o)4(vopo4)2/cc为工作电极,石墨棒和hg/hgo电极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在100mv到700mv的电位范围内,以50mv
·
s-1
的扫描速率循环200~400次,完成预催化剂的电化学重构,从而得到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电极材料,即v2o
5-co2p2o7。
15.优选的,所述导电碳布分别用浓硝酸、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各超声30~60分钟,在70~90℃干燥8~12小时,从而除去碳布上的杂质。
16.优选的,步骤2中溶解液为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nafion溶液以体积比为3~5:3~5:0.8~1混合的混合溶液,其中nafion溶液浓度为0.5wt%。
17.优选的,步骤3中koh水溶液为电解质浓度为1mol/l。
18.一种的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作为oer催化剂的应用。
19.有益效果:
20.本发明利用电化学重组的方法制备的一种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催化剂材料,材料表现出块状的多孔形貌,拥有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结合v2o5组分的掺杂,展示了优异的oer电催化性。本发明不仅开发一个具有优异oer催化性能的焦磷酸基复合材料催化剂,而且为改进和提高焦磷酸盐基材料的催化性能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也为设计和开发具有优异oer催化性能的电极材料提供实验依据,对oer催化剂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科学意义。所制备的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催化剂,也表现出重要的实际应用前景,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21.图1为材料前驱体的co(h2o)4(vopo4)2结构图;
22.图2为预催化剂的扫描电镜图;
23.图3为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24.图4为预催化剂的不同循环伏安次数的pxrd谱图;
25.图5为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的pxrd谱图;
26.图6为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的raman谱图;
27.图7为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的edx谱图;
28.图8为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的tem图和hr-tem图;
29.图9预催化剂和为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的xps谱图;
30.图10为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的lsv曲线和过电势对比图;
31.图11为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的tafel斜率曲线图;
32.图12为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的阻抗图;
33.图13为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的比表面积图;
34.图14为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催化性能的循环性。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
36.具有多变的氧化态、独特的氧化还原性能的钒组分的掺杂,能够对材料电导率的实现有效调控,从而提升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因此,利用钒组分的掺杂手段来制备焦磷酸盐基oer催化剂,可能是改进和提升其催化性能的有效手段,从而解决其作为oer催化剂时存在的关键问题。
37.实施例一
[0038]v2
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的制备
[0039]
1、材料前驱体co(h2o)4(vopo4)2的制备
[0040]
将co(no3)2·
6h2o(0.2mmol)、v2o5(0.2mmol)、h3po4(3mmol)和h2o(450mmol)的混合物在室温(25℃)下搅拌30分钟。用1mol/l盐酸溶液将ph值调整到1.25后,将混合物置于25ml的含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60℃的鼓风干燥箱中反应96小时。冷却至室温,得到绿色块状的材料前驱体晶体。
[0041]
2、co(h2o)4(vopo4)2/cc预电极的制备
[0042]
首先,取一块尺寸为2cm
×
0.5cm的导电碳布(cc),分别用8-10ml浓硝酸、8-10ml去离子水和8-10ml无水乙醇依次处理后,在8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个小时。
[0043]
其次,将含有10mg co(h2o)4(vopo4)2前驱体和5mg克科琴黑(kbc)的混合物,用玛瑙研钵研磨1小时,加入450ul去离子水、450ul无水乙醇和100ul nafion溶液(0.5wt%),所得到的溶液在超声仪中超声30分钟。将100ul以上的溶液滴加到事先准备好的导电碳布上,在8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个小时,得到预电极co(h2o)4(vopo4)2/cc。
[0044]
3、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的制备
[0045]
利用chi 660电化学工作站,以1mol/l的koh水溶液为电解质,以预电极co(h2o)4(vopo4)2/cc为工作电极,石墨棒和hg/hgo电极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在100mv到700mv的电位范围内,以50mv
·
s-1
的扫描速率循环300次,完成预催化剂的电化学重构,从而得到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电极材料,即v2o
5-co2p2o7。
[0046]
实施例二
[0047]
1、材料前驱体co(h2o)4(vopo4)2的制备
[0048]
将co(no3)2·
6h2o(0.1mmol)、v2o5(0.1mmol)、h3po4(2mmol)和h2o(400mmol)的混合物在室温(25℃)下搅拌60分钟。用1mol/l盐酸溶液将ph值调整到1.0后,将混合物置于25ml的含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60℃的鼓风干燥箱中反应96小时。冷却至室温,得到绿色块状的材料前驱体晶体。
[0049]
2、co(h2o)4(vopo4)2/cc预电极的制备
[0050]
首先,取一块尺寸为2cm
×
0.5cm的导电碳布(cc),分别用8-10ml浓硝酸、8-10ml去离子水和8-10ml无水乙醇依次处理后,在9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8个小时。
[0051]
其次,将含有15mg co(h2o)4(vopo4)2前驱体和7.5mg克科琴黑(kbc)的混合物,用玛瑙研钵研磨2小时,加入500ul去离子水、500ul无水乙醇和100ul nafion溶液(0.5wt%),所得到的溶液在超声仪中超声40分钟。将100ul以上的溶液滴加到事先准备好的导电碳布上,溶液浸润导电碳布,在9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8个小时,得到预电极co(h2o)4(vopo4)2/cc。
[0052]
3、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的制备
[0053]
利用chi 660电化学工作站,以1mol/l的koh水溶液为电解质,以预电极co(h2o)4(vopo4)2/cc为工作电极,石墨棒和hg/hgo电极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在100mv到700mv的电位范围内,以50mv
·
s-1
的扫描速率循环300次,完成预催化剂的电化学重构,从而得到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电极材料,即v2o
5-co2p2o7。
[0054]
实施例三
[0055]
1、材料前驱体co(h2o)4(vopo4)2的制备
[0056]
将co(no3)2·
6h2o(0.3mmol)、v2o5(0.3mmol)、h3po4(4mmol)和h2o(500mmol)的混合物在室温(25℃)下搅拌60分钟。用1mol/l盐酸溶液将ph值调整到1.5后,将混合物置于25ml的含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70℃的鼓风干燥箱中反应72小时。冷却至室温,得到绿色块状的材料前驱体晶体。
[0057]
2、co(h2o)4(vopo4)2/cc预电极的制备
[0058]
首先,取一块尺寸为2cm
×
0.5cm的导电碳布(cc),分别用8-10ml浓硝酸、8-10ml去离子水和8-10ml无水乙醇依次处理后,在7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个小时。
[0059]
其次,将含有10mg co(h2o)4(vopo4)2前驱体和5.5mg克科琴黑(kbc)的混合物,用玛瑙研钵研磨1小时,加入300ul去离子水、300ul无水乙醇和80ul nafion溶液(0.5wt%),所得到的溶液在超声仪中超声20分钟。将100ul以上的溶液滴加到事先准备好的导电碳布上,溶液浸润导电碳布,在7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个小时,得到预电极co(h2o)4(vopo4)2/cc。
[0060]
3、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的制备
[0061]
利用chi 660电化学工作站,以1mol/l的koh水溶液为电解质,以预电极co(h2o)4(vopo4)2/cc为工作电极,石墨棒和hg/hgo电极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在100mv到700mv的电位范围内,以50mv
·
s-1
的扫描速率循环300次,完成预催化剂的电化学重构,从而得到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电极材料,即v2o
5-co2p2o7。
[0062]
实施例四
[0063]
材料的表征
[0064]
1、前驱体co(h2o)4(vopo4)2的结构与表征
[0065]
通过对前驱体结构的解析,我们得出前驱体是一个由co
2+
离子支撑vopo4二维层而形成的三维框架结构。
[0066]
图1a显示,钒中心由五个氧原子配位,形成一个四方锥构型,平面四边形中的四个氧原子属于四个po
43-离子。
[0067]
图1b显示,钒中心和po
43-离子配位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vopo4二维层结构。
[0068]
图1c显示,在这个二维的层中,四个po
43-离子包围的钒中心的四方锥,与周围的钒中心以相互倒置的方式排布着。
[0069]
图1d显示,金属co
2+
离子与两个相邻层上钒中心四方锥的顶端氧原子配位,使这些层聚成一个含有孔道的三维框架结构。
[0070]
图1e显示,层与层之间形成了一种空腔,有利于三维结构中孔道的构成。这些孔道的形成对最终材料的多孔形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提高了材料的oer催化性能。
[0071]
2、材料v2o
5-co2p2o7的表征
[0072]
材料v2o
5-co2p2o7是由晶态的co2p2o7和非晶态的v2o5组成;具有的多孔的特征并保持着前驱体的块状形貌,利于提高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提高催化性能。为了证实预催化剂是否发生了电化学重组,我们不仅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预催化剂和电化学重组后材料的表面形貌,而且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表征了预催化剂和电化学重组后材料。
[0073]
图2是电化学重构前预催化剂的扫描电镜图。图中显示,前驱体在电化学重构前是块状的,而且表面是光滑的。
[0074]
图3是电化学重构后材料的扫描电镜图。图中显示,经过电化学处理后,材料表面出现了大量的孔洞,初步证实前驱体发生了电化学重构。而且,重构后得到的材料仍具有前驱体最初的块状的形貌。重组后多孔和块状的形貌,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暴露出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实现催化剂性能的提升。
[0075]
图4是预催化剂和不同循环伏安次数的pxrd谱图。图中显示,经过300次循环伏安的电化学处理后,前驱体的pxrd主要衍射峰逐渐地消失,进一步证实前驱体发生了电化学重构,得到了新的催化剂材料。
[0076]
为了进一步证实所得材料的组成,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对电化学重组后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做出了详细的解析;利用拉曼(raman)光谱表征了材料中各组分的化学位移;利用扫描电镜的能谱分析(sem-edx)测试了材料中各元素的组成和分布情况。
[0077]
图5是材料的pxrd谱图和标准卡片的对比。图中显示,重组后材料的pxrd清晰地表现出了v2o5和co2p2o7的衍射峰,证实所得到的材料是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
[0078]
图6是材料的raman谱图。从材料的拉曼光谱图中均能清晰地看到p-o-p、v-o-v、po3、p-o-p以及v=o的化学位移,证实材料中v2o5和焦磷酸钴组分的存在。
[0079]
图7是材料edx谱图。从谱图可以明显的看到,材料中co、p以及v元素分布均匀,证实这些元素在材料中的存在性。
[0080]
为了进一步证实材料在电化学重构的情况,测试了材料的透射电镜(tem);为了分析所得材料中v2o5和co2p2o7的分布情况,测试了材料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
[0081]
图8材料的tem图和hr-tem图。从图8a中可以看出,经过电化学处理后,预催化剂完全发生了电化学重构。从图8b中可以看出,v2o5表现出不规则的形貌,说明以非晶态的形式掺杂在材料中,而co2p2o7则显示出清晰的晶格纹理,说明是以晶态的形式存在。从图8c中可以看出,的晶格纹理和co2p2o7的(120)晶面完全吻合,从而证实了co2p2o7的存在形式。
[0082]
为了分析材料中各元素的价态,测试了预催化剂和重组后材料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0083]
图9是预催化剂和重组后材料的xps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重组后的材料表现出了co、p、v、o的相应的峰,从而证实了材料中这些元素的氧化态。与预催化剂的峰值相比,电化学重组后出现了一定的位移,体现了电子调控作用。
[0084]
实施例五
[0085]
材料v2o
5-co2p2o7的oer催化性能
[0086]
以v2o
5-co2p2o7/cc为工作电极,石墨和hg/hgo电极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在1mol/l的koh水溶液中测试了催化剂的oer催化性能。结果显示,在10ma
·
cm-2
的电流密度下,材料
v2o
5-co2p2o7的过电势为205mv,tafel斜率为82mv
·
dec-1
,表现出了令人满意的过电势,证实了材料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
[0087]
图10是lsv曲线和过电势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0ma
·
cm-2
的电流密度下,材料v2o
5-co2p2o7的表现出205mv的过电势,低于初始原料的过电势,说明v2o5的掺杂对co2p2o7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得到了提升。
[0088]
图11是tafel斜率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材料v2o
5-co2p2o7的tafel斜率为82mv
·
dec-1
,低于初始原料和碳布的tafel斜率值。
[0089]
图12是阻抗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材料v2o
5-co2p2o7具有最小的电阻,说明材料v2o
5-co2p2o7表现了高的导电性,有利于oer催化性能的提升。
[0090]
图13是比表面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材料v2o
5-co2p2o7的比表面积为48mf
·
cm-2
,表现出高的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可归因于材料的多孔的块状形貌,有利于暴露了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并提高催化剂的性能。
[0091]
图14是催化性能的循环性。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1000次循环使用后,催化剂仍然能表现出较低的225mv过电势,说明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可重复使用性。
[0092]
基于上述实验得出本技术的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和循环使用性,并展示出低的过电势,可作为高效的oer催化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