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解制氢用的非对称孔结构复合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7481发布日期:2023-01-04 09:12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电解制氢用的非对称孔结构复合电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解制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电解制氢用的非对称孔结构复合电极。


背景技术:

2.氢能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新型清洁能源,因具有高效、可压缩存储运输、产物无污染等优点而成为近来新能源领域新方向。将太阳能、风能等间歇性能源制取得到的电能,通过电解水析氢反应转化为可存储、可运输的氢能,被认为是解决当今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电解水反应可分为两个半反应,即:阳极析氧反应(oer)和阴极析氢反应(her)。从热力学角度来讲,水分解是一个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δgd
°
)高达237.22kj/mo l的非自发反应。因此,理论上,要通过电解装置驱动水分解反应,标准条件下电解槽的槽压需大于1.23v。如果考虑到实际电解槽是一个开放体系,需要消耗部分电能产生热量来满足等温条件,那么标准条件下驱动水分解反应的理论槽压应大于1.48v。在实际情况下,电解池的槽压远大于理论值1.23v。额外的电能消耗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电解槽集流板等外部电路电阻;

催化层内部电阻;

电子转移电阻(电化学极化);

与溶液相关的电阻;

气泡电阻;

与隔膜相关的电阻。这些因素可以被大致归为三类:反应电阻(

),传质电阻(

+

+

)和电力电阻(

+

)因此,电解水效率的提升,取决于上述各个方面能耗的降低。为了减少能耗、降低工作电压,拥有低的过电位和塔菲尔值的铂等贵金属催化电极被开发利用,但稀缺性和高成本的缺点限制了贵金属基催化剂的商业化使用。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工业制氢机用的催化电极大部分都是使用高效稳定的非贵金属。其中,价格低廉、储量丰富的过渡金属及其合金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在制氢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3.人们在发展水电解催化剂时发现通过将水电解催化剂负载于多孔基底可以有效改善非贵金属基水电解催化剂的导电性差的问题,提高水电解析氢效率,也可以增加水电解催化剂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利用导电基底的高比表面积来增大催化剂的活性位点暴露率,以此提高非贵金属基水电解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目前成熟可利用的多孔基底有泡沫镍、碳布、镍网、铜网等。泡沫镍是一个三维网状结构的材料,具有导电性好、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暴露充分等优点,它作为基底材料负载水电解催化剂已被广泛应用在水电解制氢领域。
4.申请号为201611115439的发明专利“一种析氢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公开了“一种以泡沫金属为基底,将泡沫镍经过清洗处理后,在其表面电化学沉积一层颗粒状镍、钴、钼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合金,在含氯离子溶液中经过室温陈化,是电镀层表面形成一层纳米级厚度的纳米片状氢氧化物,氢氧化物为电沉积金属对应的氢氧化物,再电化学沉积微量铂,继续陈化已增加氢氧化物的厚度,得到多级孔道结构的析氢电极”。“该发明采用电镀的方法在泡沫金属表面形成球状颗粒镀层,进一步增加了泡沫镍的比表面积,为析氢催化剂提供良好的载体”。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使用厚度为0.5-3.0mm,孔道数目为50
‑ꢀ
200ppi的泡沫金属,这个孔数范围的泡沫金属,由于孔相对较小,反应产物气体在其中的传质效率不
高。
5.申请号为202010455229.x的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过渡金属磷/氮化物异质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高效电解水析氢研究”,公开了“以硝酸钴、镍、铁等粉末为原料,通过电沉积、水热合成或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泡沫镍、钴、铁、铜和碳布等上制备出镍、铁或钴单金属或两种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纳米线、纳米片等)阵列;将这些纳米阵列进行氮化处理,获得高导电的纳米多孔材料;以此为生长载体,原位生长镍、铁或钴基过渡金属磷化物纳米结构,制备出最终异质结催化剂”。该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泡沫镍上制备金属氮化物和金属磷化物纳米线作为催化剂,增加表面积。这种技术方案没有对泡沫镍电极进行结构优化,无法平衡在制氢过程中电解液与气体产物的逆向流动对传质过程的影响。
6.真正的水电解反应是在发生电极表面,伴随着电荷转移而发生的不均一接触反应。电化学反应进行时,反应物离子首先扩散至电极表面发生化学反应,随后生成物脱离并扩散到电解液中。因此,电解水电极的设计需要考虑电解质至电极表面的扩散电阻、电极表面反应电阻以及气泡覆盖导致的电阻。这些因素要求电解水电极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催化反应性能,同时还必须具有含大量离子及气体传输通道的电极结构。尤其在工业电解电流密度下(3000-5000a /m2),电极表面反应十分剧烈,导致反应物离子供应不足以及产物迅速生成并滞留在电极表面的问题,使得反应难以持续高效地进行。因而对于电解水工业电极的设计,首要的问题是构建合适的电极结构以确保高效稳定的反应区。
7.目前工业制氢机上常用多种不同形状结构的电极,如网状、冲拉扩张金属网、多孔板等,这些结构电极的气体背压较大,从而增加了一定的动力消耗。因此人们又把目光投向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多孔材料。
8.目前商用的泡沫镍的孔径较大,一般>300μm,而且表面比较光滑,不利于提高催化剂负载量。如果使用较小孔径的泡沫镍,或者通过其他办法把泡沫镍的孔径做小,虽然提高了表面积,增加了催化剂的负载量,但是安装到制氢机上之后,由于较小孔径的泡沫金属的流阻比较大,会减小电解液的循环量,同时也不利于电解生成的氢气、氧气在泡沫金属表面脱附,降低电解效率。
9.对于工业应用的催化电解电极来说,催化析氢活性并不是其唯一的要求,同时需要兼顾电解液压力、稳定性以及总体经济性的平衡。因此,现阶段需要寻找一种既能增大作为催化剂载体的多孔材料的表面积,又不影响电解液流阻和电解产物脱附速度的一种析氢电极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电解制氢用的非对称孔结构复合电极,它是由多孔载体层、催化剂层组成,所述的多孔载体层是在其中一侧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的三维多孔镍金属,所述的催化剂设置于多孔载体层表面。本实用新型的电极是在一种多孔金属内构造了一种非对称性的孔结构,它既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表现出较高的析氢活性,又有较小的气液流动阻力。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12.一种水电解制氢用的非对称孔结构复合电极,包含多孔载体层、位于多孔载体层表面的催化剂层,其中:
13.所述的多孔载体层是在其中一侧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的三维多孔镍金属,所述的三维多孔镍金属厚度为0.1-20mm;
14.经过一侧表面粗糙化处理的三维多孔镍金属具有三级或四级尺度孔径的结构,所述的三级尺度孔径的结构为:第一级孔结构是三维多孔镍金属没有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区域构成的三维网状孔,其平均孔径为200μm-2000μm,第二级孔结构是三维多孔镍金属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区域构成的三维网状孔,其平均孔径为200μm-1000μm,第三级孔结构是三维多孔镍金属表面上的金属沉积层或涂覆层颗粒之间形成的孔,其平均孔径为1μm-50μm;
15.所述的四级尺度孔径的结构为:第一级孔结构是三维多孔镍金属没有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区域构成的三维网状孔,其平均孔径为200μm-2000μm,第二级孔结构是三维多孔镍金属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区域构成的三维网状孔,其平均孔径为200μm-1000μm,第三级孔结构是三维多孔镍金属表面上的金属沉积层或涂覆层颗粒之间形成的孔,其平均孔径为1μm-50μm,第四级孔结构是上述金属沉积层或涂覆层颗粒上所形成的微孔,其平均孔径为0.05μm-5μ m;
16.所述的催化剂层设置于上述多孔载体层的表面,催化剂是通过电镀形成或者是涂覆于多孔载体层表面的合金膜层,或者是一端连接于多孔载体层表面上的线棒状或片状结构;其中合金膜层厚度为0.1-10μm;线棒状结构的长度为 0.5-20μm,其线径为0.1-5μm,片状结构的高度为0.05-10μm;
17.所述的多孔载体层只在经过了表面粗糙化处理的一侧设置催化剂层,另一侧不设置催化剂层。
18.所述的多孔载体层两侧都设置有催化剂层。
1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三维多孔镍金属的其中一侧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构造出了一种一侧区域具有较小孔径、较大表面积,另一侧区域具有较大孔径、较高渗透率的非对称性孔结构材料。与传统电极比较,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析氢电极,具有更连续的孔径分布和优异的透气、透液性能,能够消除浓差极化。
20.在所述的多孔载体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后,在其表面所形成的微孔为开口型,不会在粗化区域形成较多的内部闭孔从而造成反应产物气体脱附困难的问题。在所述三维多孔镍金属表面构造的不同尺度孔径的结构,可以提高表面粗糙程度,提高表面积,增加活性催化位点。由于所使用多孔载体层为一体结构,不是由两层或多层材料焊接、拼接而成的,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
21.本实用新型中的催化剂层是通过电镀或涂覆于多孔载体层表面的合金膜层,或者是一端连接于多孔载体层表面上的线棒状或片状结构。设置于粗糙表面的合金膜层,以及超细的线棒状和超薄片状结构,有利于暴露更多的催化剂原子,在水电解反应的固-液界面提供了丰富的催化剂活性位点。其中合金膜层厚度为0.1-10μm;线棒状的长度为0.5-20μm,其线径为0.1-5μm,片状的高度为0.05-10μm。催化剂层的尺寸设计,考虑到工业制氢设备中催化活性与稳定性的平衡,催化剂的结构较厚较粗,虽然机械强度高,不容易脱落,但是其催化位点较少,催化效率较低;催化剂的结构太薄太细,虽然会进一步增加催化位点,但是其强度会下降,在长时间被电解液和气体冲刷后容易脱落,导致催化效率急剧下降。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设计的催化剂尺寸,则可以同时表现出很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22.在制氢机的电解槽内,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这种非对称孔结构析氢电极,安装在隔膜的其中一侧,在它的整个断面上,靠近隔膜一侧表面的电极孔隙率和孔径比较小,低孔隙率层可以提供大量的催化活性位点;远离隔膜一侧的孔隙率和孔径比较大,这样的大孔结构可以促进气体、电解液传输。这种经过调控从而具有非对称孔结构的三维多孔镍金属是一种理想的电极支撑体微结构。
23.当制氢机工作时,由于在电极靠近隔膜的一侧的反应物离子较多,析氢反应主要发生在这一侧,本实用新型中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后的,活性位点多,反应十分剧烈。因为电极具有非对称孔结构,多孔载体层远离隔膜一侧具有较大孔径,因此气体扩散至较大孔径一侧的阻力相对较小,这样可以使得电极表面产生的气体快速导向电极的背面,将电极上的催化位点重新暴露出来,使得电解水析氢反应持续不断地进行。
24.多孔载体层远离隔膜一侧的孔隙率和孔径比较大,目的是为了减小电解液和电解产生气体通过时的流阻,从催化剂表面产生的气体快速迁移到气液流场分布层时,很快地被电解液带走,从而解决了两极板间因气泡大量积聚导致的电阻增加的问题。三维多孔金属具有独特的多孔三维立体结构,可以加强电解液液体均匀分布效果。
25.传统的电解槽采用大多乳突板,通过其表面的凸起构造出来的传质通道,虽然电解液在其中的流阻较低,但是它也面临着电解液在其中的流场分布不均匀,容易出现浓差极化的缺点。而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三维多孔镍金属则可通过改变自身参数(如孔径、孔隙率和孔分布),促使电解液传输路径增多,从而增强电解液的分散和传质,提升析氢性能。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三维多孔镍金属构造非对称孔结构,一方面可以增强对电解液的扰流效果,促使它均匀分散到催化剂所在的位置,提高电解液传质效果;另一方面,对气泡的扩散阻力较小,有利于反应气体产物排出。解决了一直以来既要提高表面积,又要液体流动阻力较低的问题,达到了可同时兼顾电解液压力、制氢效率以及总体经济性的平衡问题。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电解制氢用的非对称孔结构复合电极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电解制氢用的非对称孔结构复合电极内经过粗糙化处理的三维多孔镍金属的局部剖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电解制氢用的非对称孔结构复合电极内,经过粗糙化处理,然后在粗糙化表面设置催化剂层的三维多孔镍金属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0.实施例一
31.本实施例的一种水电解制氢用的非对称孔结构复合电极,用作水电解析氢阴极,其包含多孔载体层、位于多孔载体层表面的催化剂层。
32.所述的多孔载体层为厚度为2mm,平均孔径为400μm的泡沫镍。对其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的方式是通过对所述泡沫镍的其中一侧涂覆一层含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粉体的浆料后经烧结还原,得到一种具有非对称孔结构的泡沫镍,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11为其未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一侧,12为其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一侧。经过粗糙化处理的泡沫
镍表面如图2所示,其中21为泡沫镍,22为泡沫镍表面烧结还原的金属颗粒。
33.本实施例中作为多孔载体层的泡沫镍,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后,具有三级尺度孔径的结构:第一级孔结构为泡沫镍未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区域(11) 构成的三维网状孔,其平均孔径为400μm;第二级孔结构为泡沫镍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区域(12)构成的三维网状孔,其平均孔径为250μm;第三级孔结构为泡沫镍表面上涂覆的金属颗粒之间形成的孔,其平均孔径为10μm;
34.上述的一种具有非对称孔结构的泡沫镍,只有进行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一侧覆盖有析氢催化剂,所述析氢催化剂是钼含量为15%的镍钼合金膜层,镍钼合金膜层的厚度为5μm。如图3所示,其中31为泡沫镍,32为泡沫镍表面烧结还原的金属颗粒,33为镍钼合金膜层。
35.实施例二
36.本实施例的一种水电解制氢用的非对称孔结构复合电极,用作水电解析氢阴极,其包含多孔载体层、位于多孔载体层表面的催化剂层。
37.所述的多孔载体层为是用有机高分子纤维编织成三维多孔材料,然后在其表面上沉积镍金属层,最后经过烧结还原得到的多孔镍金属,其厚度为5mm,平均孔径为700μm。对其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的方式是通过对所述多孔镍金属的其中一侧喷涂一层雷尼镍层然后经过碱溶处理,得到一种具有非对称孔结构的三维多孔镍金属,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11为其未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一侧,12为其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一侧。经过粗糙化处理的多孔镍金属表面如图2所示,其中21为多孔镍金属,22为多孔镍金属表面喷涂的金属颗粒。
38.本实施例中作为多孔载体层的多孔镍金属,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后,具有四级尺度孔径的结构:第一级孔结构为多孔镍金属未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区域(11)构成的三维网状孔,其平均孔径为700μm,第二级孔结构为多孔镍金属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区域(12)构成的三维网状孔,其平均孔径为400μ m,第三级孔结构为三维多孔镍金属表面上的金属沉积层或涂覆层颗粒之间形成的孔,其平均孔径为40μm;第四级孔结构为上述金属沉积层颗粒上所形成的微孔,其平均孔径为1μm。
39.上述的一种具有非对称孔结构的多孔镍金属,其两侧表面均覆盖有线棒状的moni4合金作为析氢催化剂,所述线棒状moni4合金的长度为5μm,线径为 0.6μm。如图3所示,其中31为多孔镍金属,32为多孔镍金属表面喷涂的金属颗粒,33为moni4合金膜层。
40.实施例三
41.本实施例的一种水电解制氢用的非对称孔结构复合电极,用作水电解析氧阳极,其包含多孔载体层、位于多孔载体层表面的催化剂层。
42.所述的多孔载体层为是泡沫镍,其厚度为1.5mm,平均孔径为1000μm。对其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的方式是通过对所述泡沫镍的其中一侧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喷涂一层镍层,得到一种具有非对称孔结构的泡沫镍,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11为其未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一侧,12为其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一侧。经过粗糙化处理的泡沫镍表面如图2所示,其中21为泡沫镍,22为泡沫镍表面喷涂的金属颗粒。
43.本实施例中作为多孔载体层的泡沫镍,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后,具有三级尺度孔径的结构:第一级孔结构为泡沫镍未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区域(11) 构成的三维网状孔,
其平均孔径为1000μm;第二级孔结构为泡沫镍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区域(12)构成的三维网状孔,其平均孔径为500μm;第三级孔结构为泡沫镍表面上涂覆的金属颗粒之间形成的孔,其平均孔径为20μm;
44.上述的一种具有非对称孔结构的泡沫镍,只有进行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一侧覆盖有析氧催化剂,所述析氧催化剂是层状铁镍双金属羟基氧化物,其厚度为0.5μm。如图3所示,其中31为泡沫镍,32为泡沫镍表面喷涂的金属颗粒,33为层状铁镍双金属羟基氧化物膜层。
45.实施例四
46.本实施例的一种水电解制氢用的非对称孔结构复合电极,用作水电解析氧阳极,其包含多孔载体层、位于多孔载体层表面的催化剂层。
47.所述的多孔载体层为是用镍线编织成的三维多孔镍金属,其厚度为5mm,平均孔径为750μm。对其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的方式是通过对所述泡沫镍的其中一侧涂覆一层含有纤维状金属或纤维状金属氧化物粉体的浆料然后烧结还原,得到一种具有非对称孔结构的三维多孔镍金属,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 11为其未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一侧,12为其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一侧。经过粗糙化处理的三维多孔镍金属表面如图2所示,其中21为三维多孔镍金属,22为三维多孔镍金属表面喷涂的金属颗粒。
48.本实施例中作为多孔载体层的三维多孔镍金属,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后,具有四级尺度孔径的结构:第一级孔结构为三维多孔镍金属未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区域(11)构成的三维网状孔,其平均孔径为750μm,第二级孔结构为三维多孔镍金属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的区域(12)构成的三维网状孔,其平均孔径为450μm,第三级孔结构为三维多孔镍金属表面上的金属沉积层或涂覆层颗粒之间形成的孔,其平均孔径为55μm;第四级孔结构为上述金属沉积层颗粒上所形成的微孔,其平均孔径为5μm。
49.上述的一种具有非对称孔结构的三维多孔镍金属,其两侧表面均覆盖有析氧催化剂,所述析氧催化剂是超薄片状co3o4,其高度为0.1μm。如图3所示,其中31为三维多孔镍金属,32为三维多孔镍金属表面烧结还原的金属颗粒,33为超薄片状co3o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