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制氢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2029发布日期:2023-03-29 11:00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制氢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制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制氢组件。


背景技术:

2.光伏制氢即太阳能制氢,其基本原理是先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然后将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光伏制氢主要利用光伏发电系统所发直流电直接供应制氢站制氢用电,其技术路线涉及到固体氧化物电解槽制氢、碱性电解槽制氢、聚合物薄膜电解槽制氢等。光伏制氢具有清洁无污染、成本低、转换效率高、储能效用巨大、可平抑光伏发电不稳定性等优势,近年来,随着环保监管日益严格,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为我国光伏制氢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光伏制氢操作步骤中,电解槽是必不可少的组件之一,研究表明在电解制氢时的环境温度对制氢效率有一定影响,在相同范围内,温度越高制氢效率越高,反之则越低,但市面上一般的光伏制氢电解槽缺少对温控功能,使得电解过程始终为常温,当周围的环境温度偏高或偏低时容易造成电解制氢效率降低,但温度过高时容易造成阳极腐蚀程度加快,一般制氢电解槽在外围使用多个长螺栓进行固定,若对阳极进行拆卸更换时,需要进行大面积拆卸,且需要将长螺栓整个取出,才可将设置在内的电极取出更换,操作步骤较为繁杂,造成使用不便,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伏制氢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伏制氢组件,该光伏制氢组件通过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的配合,便于对电解液温度进行调控,进而提高制氢效率,通过气缸与端环的配合,便于对设置在内的电解模块进行拆卸。
5.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伏制氢组件,包括电解模块和端环,所述电解模块设有多组,多组所述电解模块相互连通拼接设置,所述端环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解模块的两端,所述电解模块包括钢环、阴极和阳极,所述阴极和阳极分别设置在所述钢环的两侧,所述阴极和阳极之间的所述钢环一侧设有隔膜,所述钢环的外侧设有加热管,所述端环的内侧设有温度传感器,两个所述端环的边缘位置处之间通过长螺栓装配连接,所述端环包括上半环和下半环,所述上半环与下半环之间可拆卸装配设置,所述上半环与所述下半环的外侧面通过气缸装配连接。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环的外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加热管之间设有导热环。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长螺栓设有多个且呈环状分布设置,所述电解模块的外壁与所述长螺栓的侧壁接触设置。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端环的外侧面设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单片机,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单片机与加热管控制器电性连通。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半环的外侧下方和所述上半环的外侧上方分别设有支撑托,所述气缸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托之间。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半环与所述上半环的截面为斜面,所述上半环的正面高度高于下半环的正面高度。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半环的下方设有限位扣,所述下半环的上方设有与所述限位扣卡合适配的限位槽,所述上半环与所述下半环之间设有密封垫。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光伏制氢组件通过在钢环的外侧设置加热管,可实现对钢环内的电解液进行加热操作,且配合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可对电解模块内的电解液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使其稳定处于一个最佳温度,从而可提高制氢效率,若是需要对电解模块内某个结构进行更换时,可通过对气缸进行调节伸长,进而带动上半环与下半环之间进行分离,进而使得覆盖在电解模块上方的长螺栓与电解模块上半部分分离,配合将长螺栓端面的螺母进行松动,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将单个电解模块取出或是单个电解模块内的某个部件取出,有效节省了工作人员将长螺栓挨个取出的劳动力。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模块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端环内侧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端环外侧结构示意图。
17.其中:1、电解模块;2、端环;3、钢环;4、阴极;5、阳极;6、隔膜;7、加热管;8、温度传感器;9、上半环;10、下半环;11、长螺栓;12、气缸;13、安装槽;14、导热环;15、控制盒;16、支撑托;17、限位扣;18、密封垫;19、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19.根据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光伏制氢组件,包括电解模块1和端环2,所述电解模块1设有多组,多组所述电解模块1相互连通拼接设置,所述端环2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解模块1的两端,所述电解模块1包括钢环3、阴极4和阳极5,所述阴极4和阳极5分别设置在所述钢环3的两侧,所述阴极4和阳极5之间的所述钢环3一侧设有隔膜6,所述钢环3的外侧设有加热管7,所述端环2的内侧设有温度传感器8,两个所述端环2的边缘位置处之间通过长螺栓11装配连接,所述端环2包括上半环9和下半环10,所述上半环9与下半环10之间可拆卸装配设置,所述上半环9与所述下半环10的外侧面通过气缸12装配连接,电解模块1内填充有电解液,通过在钢环3的外侧设置加热管7,可实现对钢环3内的电解液进行加热操作,且配合设置的温度传感器8,可对电解模块1内的电解液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使其稳定处于一个最佳温度,从而可提高制氢效率,若是需要对电解模块1内某个结构进行更换时,可通过对气缸12进行调节伸长,进而带动上半环9与下半环10之间进行分离,进而使得覆盖在电解模块1上方的长螺栓11与电解模块1上半部分分离,配合将长螺栓11端面的螺母进行松动,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将单个电解模块1取出或是单个电解模块1内的某个部件
取出,有效节省了工作人员将长螺栓11挨个取出的劳动力。
20.所述钢环3的外侧设有安装槽13,所述加热管7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3内,所述安装槽13与所述加热管7之间设有导热环14,通过设置的安装槽13,便于对加热管7进行限位,保证了加热管7的稳定,通过设置的导热环14,增加了加热管7对钢环3内部的导热性。
21.所述长螺栓11设有多个且呈环状分布设置,所述电解模块1的外壁与所述长螺栓11的侧壁接触设置,通过多个长螺栓11的配合,保证了电解模块1装配的稳定性。
22.所述端环2的外侧面设有控制盒15,所述控制盒15内设有单片机,所述温度传感器8通过单片机与加热管7控制器电性连通,当温度传感器8监测到电解液温度较低时,通过将监测到的信号通过单片机转变为电信号并传递给加热管7的控制器,并对加热管7进行升温操作,其中加热管7与外部电源电性连通设置。
23.所述下半环10的外侧下方和所述上半环9的外侧上方分别设有支撑托16,所述气缸12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托16之间,通过气缸12与支撑托16的配合,实现对上半环9与下半环10之间进行拆卸,便于对上半环9进行拆卸分离。
24.所述下半环10与所述上半环9的截面为斜面,所述上半环9的正面高度高于下半环10的正面高度,通过将上半环9的正面面积大于下半环10的正面面积,当上半环9被打开时,便于工作人员从正面将电解模块1内结构取出。
25.所述上半环9的下方设有限位扣17,所述下半环10的上方设有与所述限位扣17卡合适配的限位槽19,所述上半环9与所述下半环10之间设有密封垫18,通过限位扣17与限位槽19的卡合适配,保证了端环2整体的稳定,避免发生错位,同时通过设置的密封垫18,保证了端环2拼接后整体的密封性。
26.该光伏制氢组件电解模块1内填充有电解液,通过在钢环3的外侧设置加热管7,可实现对钢环3内的电解液进行加热操作,且配合设置的温度传感器8,可对电解模块1内的电解液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使其稳定处于一个最佳温度,从而可提高制氢效率,若是需要对电解模块1内某个结构进行更换时,可通过对气缸12进行调节伸长,进而带动上半环9与下半环10之间进行分离,进而使得覆盖在电解模块1上方的长螺栓11与电解模块1上半部分分离,配合将长螺栓11端面的螺母进行松动,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将单个电解模块1取出或是单个电解模块1内的某个部件取出,有效节省了工作人员将长螺栓11挨个取出的劳动力。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