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积镍电解槽的布液装置及电积镍电解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42596发布日期:2024-02-07 12:0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积镍电解槽的布液装置及电积镍电解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冶金,涉及一种电解槽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积镍电解槽的布液装置及电积镍电解槽。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有技术中电积镍的生成工艺包括阴极套袋工艺与阳极套袋工艺。其中的阴极套袋工艺将阴极板放入隔膜袋中,通过布液管从隔膜袋的上部布液,阴极液流入隔膜袋后,在阴极发生电沉积,电积贫液再通过压力差渗透到隔膜袋外部进入阳极区,然后对阳极液统一收集。

2、由于隔膜袋的透过性以及空间限制,采用阴极套袋工艺通常存在阴极液在袋内的流动性差,且袋内的离子浓度不均匀,产出的镍板的表观质量较难控制,容易出现气孔以及边缘长瘤的问题,因此良品率较低;此外,阴极套袋工艺还容易出现粘袋现象。

3、阳极套袋工艺相对于阴极套袋工艺有所改进,其能够有效减轻粘袋现象,并能够有效改善酸雾等环境问题,但现有技术中适用于阳极套袋工艺的布液管的布液范围较小,仍有较大的局限性。

4、cn113073360a公开了一种工业电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相对两侧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槽体内沿进液口至出液口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交错排布的阳极板和阴极板,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均设置有导流板,使电积液在槽体从进液口流至出液口的过程中,均匀且充分的与阳极板以及阴极板接触。但是其结果过于复杂,导流板的大面积使用也会增加设备成本。

5、cn214782180u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电积镍的电积槽,包括槽体,槽体内间隔设置有阳极板和阴极板,所述槽体一侧设有阴极液管,所述阴极液管延伸至槽底并沿槽底从槽头铺设至槽尾,所述阴极液管上均匀布设有若干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阴极板正对,所述阳极板外套设有隔膜袋,所述隔膜袋外部设有阳极罩,所述阳极罩上部为密封罩,下部为框架,密封罩右上侧设置有出液孔。其虽然提供了一种阳极套袋工艺对应的电积槽,但其中的布液管的布液范围较小,仍存在较大的布液局限。

6、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适用于阳极套袋工艺,且能够在整个电积槽内进行均匀布液的电积镍电解槽的布液装置及电积镍电解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积镍电解槽的布液装置及电积镍电解槽,所述布液装置能够实现多点式布液,从而提高布液的均匀性,使阳极板套袋工艺生产的镍板均匀,避免了浓差极化。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积镍电解槽的布液装置,所述布液装置包括布液总管与若干根布液支管;

4、所述布液总管包括竖管段与直管段;所述竖管段与电积镍电解槽的侧壁平行,所述直管段与电积镍电解槽的底面平行;

5、所述布液支管与布液总管的直管段垂直连接;所述布液支管的轴线与电积镍电解槽的底面平行;所述布液支管设置有至少2个出液孔。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布液支管的数量符合布液装置的使用要求,例如,布液支管的数量为至少2根,例如可以是2根、4根、5根、6根、8根、10根、12根、13根、15根或16根,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7、本实用新型中,每根布液支管的出液孔数量为至少2个,例如可以是2个、4个、6个、8个、10个、12个、14个或16个,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8、本实用新型所述布液装置用于电积镍电解槽时,竖管段的一端连接阴极液供液管道,另一端从电解槽的一端中央插入到电解槽底部与直管段连接,直管段从底部一端沿槽底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电积镍电解槽为适用于阳极套袋工艺的电积镍电解槽。通过布液支管的设置,使布液装置特别适用于阳极板套袋工艺,通过布液支管的对称多点布液,实现了布液的均匀性,减少了镍板生长的不均匀现象,减少了浓差极化。

9、优选地,所述布液支管的中心处与布液总管的直管段连接。

10、本实用新型中布液支管的中心处与布液总管的直管段连接,使每个布液支管在直管段的两侧对称分布。

11、优选地,所述布液支管的数量与电积镍电解槽中阴极板的数量相等。

12、优选地,任意2根布液支管的轴线相互平行。

13、优选地,相邻2根布液支管的间距与电积镍电解槽中相邻阴极板的间距相等,为8-15cm,例如可以是8cm、9cm、10cm、12cm或15cm,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4、优选地,所述布液支管的长度与电积镍电解槽中的阴极板宽度相等,且布液支管的两端分别于阴极板的侧边对齐;

15、所述布液支管的长度为60-120cm,例如可以是60cm、70cm、80cm、90cm、100cm、110cm或120cm,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布液支管的设置,使布液装置特别适用于阳极板套袋工艺,通过布液支管的对称多点布液,实现了布液的均匀性,减少了镍板生长的不均匀现象,减少了浓差极化。

17、优选地,所述布液支管上的出液孔在直管段的两侧对称分布。

18、优选地,所述布液支管的出液孔数量为6-12个,例如可以是6个、8个、10个或12个。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布液装置,适用于阳极套袋工艺的电积镍电解槽。一般而言,本领域电积镍电解槽的宽度为0.8-1.2m,长度为3-4m,在此尺寸范围内,布液支管的出液孔数量不宜过少或过多,如果出液孔的数量过少,则不利于阴极液在电积镍电解槽中的均匀分布;如果出液孔的数量过多,则不利于布液支管末端处出液孔的布液,也不利于阴极液在电积镍电解槽中的均匀分布。

20、优选地,所述出液孔朝向电积镍电解槽中的阴极板。

21、本实用新型的出液孔朝向电解镍电解槽中的阴极板,通过上流式布液,促进了阴极液的向上流动,从而有利于气泡的浮出,可有效减少镍板的气孔,从而改善镍板的质量。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布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布液装置包括布液总管与若干根布液支管;

23、所述布液总管包括竖管段与直管段;所述竖管段与电积镍电解槽的侧壁平行,所述直管段与电积镍电解槽的底面平行;

24、所述布液支管与布液总管的直管段垂直连接;所述布液支管的轴线与电积镍电解槽的底面平行;所述布液支管设置有至少1个出液孔;

25、所述布液支管的中心处与布液总管的直管段连接;

26、所述布液支管的数量与电积镍电解槽中阴极板的数量相等;

27、任意2根布液支管的轴线相互平行,且相邻2根布液支管的间距与电积镍电解槽中相邻阴极板的间距相等;相邻2根布液支管的间距为8-15cm;

28、所述布液支管的长度与电积镍电解槽中的阴极板宽度相等,且布液支管的两端分别于阴极板的侧边对齐;所述布液支管的长度为60-120cm;

29、所述布液支管上的出液孔在直管段的两侧对称分布;布液支管的出液孔数量为6-12个;所述出液孔朝向电积镍电解槽中的阴极板。

30、示例性的,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布液装置时,将温度为60-70℃,ph值为3-4的电解液由布液总管的竖直段通入,并通过直管段流入布液支管,由出液孔流出,在阴极板上发生电沉积。电沉积后的贫液通过隔膜袋渗入到阳极区成为阳极液,阳极液再由阳极液收集管收集后,经除杂、补镍以及回调后循环使用。

31、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积镍电解槽,所述电积镍电解槽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布液装置。

32、除布液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布液装置外,电积镍电解槽的主体结构为本领域常规结构,例如cn214782180u公开的用于生产电积镍的电解槽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34、本实用新型所述布液装置用于电积镍电解槽时,竖管段的一端连接阴极液供液管道,另一端从电解槽的一端中央插入到电解槽底部与直管段连接,直管段从底部一端沿槽底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电积镍电解槽为适用于阳极套袋工艺的电积镍电解槽;通过布液支管的设置,使布液装置特别适用于阳极板套袋工艺,通过布液支管的对称多点布液,实现了布液的均匀性,减少了镍板生长的不均匀现象,减少了浓差极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