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础变截面复合桩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3891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基础变截面复合桩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础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软土地基变截面复合桩基。
目前,上海公知的6-7层楼房的设计多采用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的“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模式,规范第11.6节规定“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宜采用桩身截面边长小于等于250MM,长细比在80左右的预制桩”。十年来,上海市数以千座6-7层楼房均采用边长为200MM,桩长16M左右,或边长250MM,桩长20M左右的等截面预制桩与条基或筏基组成复合桩基。规范还规定“应按桩端穿过高压缩性淤泥质土层,且进入压缩性相对较低,但不十分坚硬的持力层的要求选择桩端埋深”,然而,上海地层变化较大,持力层埋深变化在-6~-35M的深度,据此就有不少地区无法采用建筑成本相对较低的复合桩基模式,或者为了达到桩端进入持力层而加大桩身边长,提高工程造价;或突破规定的长细比,增加桩长,又使应力最集中的桩顶部位成为抗震薄弱带;或只能让楼房增大沉降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基础用的变截面复合桩基,能使变截面的预制桩穿过巨厚的淤泥质土而进入持力层,既符合规范规定的长细比,又减少楼房的沉降量,还能增加应力最集中的桩顶部位的强度与抗剪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复合桩基技术一样,包含有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钢筋混凝土条基或筏基,其特征在于此处的预制桩为变截面预制桩。此处所说变截面是指预制桩构件的长轴方向全长为变截面(


图1a),或预制桩上段为变截面(
图1b),或预制桩端部带桩靴(
图1c),或预制桩上段和端部变截面。为了工厂重复制作或流水作业方便,可采用在预制桩构件的四个侧面中,上下两面为倒梯形,左右两面为长方形(图2a、b中的3)。
本实用新型与现行采用的等截面预制桩的复合桩基相比,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优点它能在只增加有限的预制桩体积的情况下,明显降低楼房的沉降量,或在同样沉降量情况下,降低工程造价;以及在应力集中的桩顶部位,构件的强度、抗剪力增加。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a)是全长变截面的预制桩构件纵剖面示意图;(b)是上段变截面的预制桩构件纵剖面示意图;(c)是带桩靴预制桩构件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变截面复合桩基纵剖面示意图(a)和平面示意图(b)。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是参见图2,本变截面复合桩基为二节边长为200×200MM2,长8M的预制桩构件(1)、(2),和一节下端截面为200×200MM2,上端为200×250MM2,长8M的预制桩构件(3)依次用电焊焊接相连,构件(3)顶部按现行混凝土施工规定埋入上部的现有技术的钢筋混凝土条基(4)中。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基础变截面复合桩基包含有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钢筋混凝土条基或筏基,其特征在于此处预制桩为变截面预制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软土地基上应用的变截面复合桩基,它包含有变截面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钢筋混凝土条基或筏基。能在巨厚的淤泥质软土层上的6-7层楼房建设中降低基础造价,减少楼房沉降量和增强桩顶应力集中部位的强度和抗剪力,适合于沿海软土地区的城市建设。
文档编号E02D5/22GK2425133SQ0021600
公开日2001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3日
发明者邹宗煊, 邹荣 申请人:邹宗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