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断裂式开挖方法及其开挖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0440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隧道断裂式开挖方法及其开挖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钻掘方法及其施工设备。
本发明所公开的隧道断裂式开挖方法及其开挖机组,是一种全断面式推进工法,含有潜盾与前撑管幕工法的特色,周边为钻进法,中间为断裂法,能以创新的环架结构支撑整个开挖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开挖方法计有土质隧道开挖—有矢板法、管推进法、潜盾机施工法、前撑管幕工法,此类工法如遇大量地下水时,则以化学制剂冷冻地下水及压力空气阻止地下水涌出为辅助施工;岩石隧道开挖一有钻孔爆炸法,开挖过程中,钻孔、装药、爆破、通风、出渣、钢架支撑,费时甚多,且大量超挖,遇到破碎地层,大量涌水,软泥流出,崩塌抽心,支撑钢梁变形,甚至被迫更改隧道路线。
无爆破岩石隧道开挖一亦称机械开挖,亦即是隧道开挖机(T.B.M),除可连续作业外,亦可节省人力,免除炸药与工作架等,最重要是减少大量超挖,但若中途遇软弱地形或大量地下水时,则无法施工,须改挖迂回坑,严重时机身甚至在隧道内解体;此外隧道开挖机机身庞大,需大量动力,且由于挖刀直接挖掘岩层,磨损严重,需常更换挖刀,成本非常高。
针对上述各种工法的缺失,本发明人基于长久研究此项技木的经验,乃想研究出一种可以大断面施工,也可以小断面施工的结构,以提供另一种解决隧道钻掘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断裂式开挖方法及其开挖机组」,为全新的全断面的开挖方法,采用双环式结构,具有前撑管幕与潜盾双重功能,外环架是防止岩石坍塌,以保证施工安全内环架是要把开挖岩石环抱起来,并完成断裂的结构,开挖的岩层连同内环架一同运出隧道外清除;如遇到大量涌水,软弱复杂地层,在外环架未推进前,斜向朝外环架四周地层下灌浆,强化地层,使之足以承受外环架、内环架与所环抱空洞内岩石总重,使外环架不致下陷,让内环架在外环架内安全施工。
其中,外环架是依开挖隧道断面大小而设计,长度比内环架长,内环架架设于外环架内,其长度是依据应力、剪力强度来设计,能承受应力、剪力而不变形损坏。
内、外环架周边是由各钢管并联排成开挖断面,上、下导片设于各钢管外,钻杆于钢管内通过上、下导片连结圆环,钻孔时连同上、下导片同步前进,钻孔所产生的泥浆经上、下导片及钢管流出,钻头钻杆于钻孔后是由上、下导片取得支撑,内、外环架向前推进时,各钻杆及上、下导片缩入内、外环架钢管中。
本发明采用周边两环式钻进法,也就是要使内、外环架都有支撑功用,外环架具有钢支堡式的外壳保护施工区域,也能具有向前推进的功用,内环架则将环抱的岩层断裂运出,整体结构为外环架内仰拱钢管间,置入数组上、下三角架,长度与内环架等长,每组上、下三角架组成长矩形的架高断裂装置,内环架置于架高断裂装置上,内、外环架及架高断裂装置外端垂直齐平,内、外环架各钻头钻进时带动上、下导片前进取得支撑,架高断裂装置旁全面钻成等长空孔之后,内、外环架及架高断裂装置一起同步推进,组装衬砌环片,如此重复数次,把内、外环架及架高断裂装置完全推入岩层中,清除架高断裂装置旁的石渣,再抽离下三角架,当逐渐抽离内环架外端的支撑结构下三角架时,因内环架的内端由支撑结构的上三角架短边支撑,内环架外端先失去支撑,而使内环架整体向隧道口且朝向下方的外环架的仰拱处倾斜,让内环架内端与开挖面处产生弯折断裂的情形,断裂后,内环架底部滑轮沿着上三角架滑入承托板车上,运出隧道外,再清除其中土方,如此循环施工,直至隧道挖通。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以并联排成开挖断面周边的钢管组成内、外环架,以钻挖入开挖面,在各钢管内有钻杆外有上、下导片随同钻头前行,以上、下导片取得钻掘中的支撑,钻头钻进中所产生的泥浆,经上、下导片连结圆环空隙及钻杆螺旋状叶片、环架钢管流出,少量泥浆在环架推进时被挤压出来,内、外环架、架高断裂装置整体同步推进,重复前述的动作至贯穿隧道。其所采用的具体步骤和设备是提供一种隧道断裂式开挖方法,其步骤为(1)物品制备进行开挖所需架高断裂装置的上、下三角架、钢管与靠挡、导片、钻头、钻杆等的物品制备,并运至施工处;(2)外部施工隧道口外方施工成坚固地面,地面上并设置固定基座,隧道口断面施工成垂直断面(视需求而定);(3)外环架组装定位以导片、钻头、钻杆组装完成外环架,两钢管间以靠挡相连,钢管外套有导片,导片定位于靠挡,钢管内有钻头与钻杆,使外环架一端紧贴开挖面,另一端以固定基座为支撑,即完成定位;(4)外环架初钻进外环架钻进由顶拱中间往两边逐支以钻头钻进约衬砌环片长,钻头带着导片前移,各钢管钻完后,以固定基座为支撑,推近外环架,先前随钻头伸出的上、下导片重回至环架原位;钻进不一定要由顶拱中心开始,但以前述的顺序为佳;而且一次钻进并不一定要一个衬砌环片的长度,可以是数公分至数公尺;故,每次钻进深度能适当选择;(5)内环架组装定位于外环架内仰拱上组立与定位数架高断裂装置,架高断裂装置上再组立内环架,以导片、钻头、钻杆组装完成内环架。内环架的组合与外环架相同,架高断裂装置、内环架紧贴隧道口的开挖面,而外环架、架高断裂装置、内环架的外端垂直齐平;(6)两环架钻进于内、外环架、架高断裂装置均以固定基座固定位置后,内、外环架分别钻进,均由顶拱中间逐支往两边以钻头钻进约衬砌环片长度的孔洞,架高断裂装置两旁的空间亦钻成等长的空洞,内、外环架、架高断裂装置以固定基座为支撑,同步向隧道内推进;(7)如此钻孔、推进重复循环(6)步骤的实施后,使得内、外环架、架高断裂装置外端与隧道口垂直齐平;(8)内环架断裂逐渐抽离架高断裂装置的下三角架,以上三角架短边支撑内环架内端,内环架外端向下倾斜,内环架环抱岩石土方在内端断裂,内环架底部的滑轮沿上三角架长边滑入承托板车,运出隧道外,并将内环架内岩石土方清除;(9)内部整理清理外环架内石渣,开挖面修成垂直断面,此时外环架外端在隧道口,内端有部份嵌入开挖面的岩层土方中;(10)内环架复位外环架内仰拱上再组立数架高断裂装置,其上再定位内环架;(11)两环架再钻进内、外环架、架高断裂装置固定后,内、外环架由顶拱逐支往两边钻进衬砌环片长度的孔洞,架高断裂装置旁亦钻出等长空洞,内、外环架、架高断裂装置以固定基座为支撑,一起同步向前推进;当外环架进入隧道后,即须于原外环架的空间处组装衬切环片,形成新的固定基座与支撑;(12)重复(11)步骤钻孔后推进内、外环架、架高断裂装置,组装衬砌环片,重复循环施工,把内、外环架、架高断裂装置,完全推入开挖岩层土方的开挖面中;(13)内环架断裂逐渐抽离下三角架,以上三角架短边支撑内环架内端,内环架外端向下倾斜,内环架环抱岩石土方在内端断裂,内环架底部滑轮沿上三角架长边滑入承托板车,运出隧道外,并将内环架内岩石土方清除;其中内环架内岩石土方的清理亦可以于隧道中进行;
(14)内部整理清理外环架内石渣,开挖面修成垂直断面;(15)重复(10)至(14)的步骤;直至贯穿隧道。以及提供一种隧道断裂式开挖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外环架,由数钢管组成,以钢管排列成欲开挖面的形状,两相邻钢管间有向两侧突出的靠挡;一内环架,亦由数钢管组成,以钢管排列成小于外环架的形状,内环架短于外环架,两相邻钢管间有向两侧突出的靠挡;一钻头组,分别于外环架、内环架各钢管的前端设有一钻头,各该钻头分别与一具有螺旋状的导引条片的钻杆相连,在钻杆外端形成一环槽,该环槽能让上、下导片前端的上、下导片连结半圆环组接的连结圆环卡套入,上、下导片内径大于钢管外径,套接于钢管表面,并且导片两侧由导片固定架卡住,该钻杆位于钢管中,使钻杆、导片同时随钻头行进;一架高断裂装置,设在内、外环架仰拱间,含有数组上、下三角架组,其设置在内环架仰拱底面与外环架仰拱的内表面间;上三角架的上表面为长边,以短边朝内,以斜边与下三角架的斜边组合,使短边靠着欲断裂开挖面,而各下三角架的下表面亦为长边,以短边朝内,使短边形成外拉的移动方向;一滚轮组,相对于上三角道架设置;分别于内环架的仰拱处数钢管的靠档底面处以接有数滚轮轴,各滚轮轴中枢接有一滚轮,让各滚轮与上三角架长边相接触。
于内环架仰拱和外环架仰拱间套接有至少一具有钻头的钢管于两仰拱间。
所述钻头可为偏心钻头。
所述外环架的钢管、导片设有以利灌浆的贯穿孔。
所述外环架、内环架作为仰拱的钢管间以连接挡相连。
与习知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是本发明不同于习知技术之处,即是以内、外环架,配合钻头依序向前施工,而采用内、外环架的结构,是本发明于结构上的创新,可以解决所有断面的问题,任何的断面,只要配合钢管与钢管外的靠挡设计,从半圆形、圆形、马蹄形、方形隧道的断面都能适用,特别是支撑的保护结构,远高于习知的全断面开挖机,其一旦进入施工面,必需至施工完成,方能拆除;但本发明的环架由钢管组接而成,更换钻头前不要组装环片将外环架反方向推出,拆解外环架抽出靠挡,执行更替或拆解整组机台的工作,对于施工上,遇到无法前进施工时,必需更替施工法时,能有很大的变化弹性,无需开挖抢救导坑,免除施工时间与工程经费的浪费,而且,无论是那一种地质,本发明可以抽换钻头,以适用开挖的需求,甚至产生大塌方时,亦因有双层环架的支撑,能有更佳的抵抗性与承力性,特别是于顶拱处。于是,以本发明的结构与方法,配合各种的传统工法便能完成挖隧道的工作。
如上述,本发明的结构与方法所产生的主要功效在于利用内、外环架使隧道获得支撑,各钢管中钻杆的钻头采用各别钻掘前进,并于钻完后,推进内、外环架成为新的支撑面,又以上、下三角滑道架、滚轮组产生断裂内环架的功效,产生另一种施工方法与施工结构。其中的三角架组具有支撑与断裂两种功用,让整体的元件数减少,更方便施工的进行。
本发明结构简单,搬运方便,内、外环架只需周边钻孔,减少大量钻头及动力消耗,而内环架将开挖的岩层原封不动的、密实的、在断裂后运出隧道外,节省废土的搬运及施工时间,且在施工中遭遇软弱地层时,可在外环架仰拱底部灌浆,强化及稳固整个地层,以便能承受内环架断裂后的重量,外环架亦可使用偏心钻头施钻,于钻孔完毕后,完全抽离,再透过钢管及上、下导片预留的贯穿孔洞向上部岩层灌浆,巩固地层达到衬砌环片的作用;另可在内环架断裂面之前灌浆,以便能于断裂后完全封住地下水及软泥流入隧道,故,本发明不论是何种地层均能适用,实优于以往的开挖方法。


图1本发明内、外环架相套的立体图。
图2本发明的结构部份立体分解图。
图3本发明内外环架间钢管的接合状态剖面图。
图4本发明钻管部份的横剖面图。
图5本发明钻管部份的纵剖面图。
图6本发明钻管部份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7本发明钻管部份另一实施剖面图。
图8本发明内环架与架高断裂装置未钻进时的组合侧视图。
图9本发明内环架与架高断裂装置的组合正视图。
图10本发明内环架与架高断裂装置已钻进时的组合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发明的整体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能做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将本发明的实施情形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本发明是一种隧道断裂式开挖方法及其开挖机组,图1至图10显示开挖的机具结构;图1、2所示,钢管29、10为组合内环架2与外环架1的基本结构,各钢管29、10的长度大约是数公尺长,各钢管组成的环架即类同潜盾机外壳,但本发明比潜盾机操作更加方便,能带来更大便利性,具有交替施工的效果,各钢管直径为配合钻头大小,于工厂中预先制成,两钢管间,采用卡接的方式并联而成环架。环架可于工厂中完成组接,或是部份组合,再至现场组装。
环架1、2形状是圆型或图1所示的马蹄型,可将钢管10、29一侧连同靠挡11一体制成,钢管10、29另一侧形成凹槽12;或是如图4,靠挡11与钢管10、29分别制成再进行组合,钢管10、29两侧均形成一凹槽12,让靠挡11两侧突起13分别穿入邻接的凹槽12,形成卡固结构,由于靠挡11与凹槽12可以同时位于半圆周两侧内方处,即能串成圆筒形环架,而截面如工状的靠挡11为由钢管相平行的直径切线方向先延长再朝两侧延伸出如双头T状的固定部15。其中于外环架的钢管及上、下导片预留的贯穿孔洞,以方便向外部岩层灌浆巩固地层,这到衬砌环片的作用。
在各钢管10、29表面的两靠挡11间形成的导沟14空间处,分以近中心的一上导片27与远中心的一下导片28插套入,各导片27、28内径略大于钢管10、29外径,而以导片27、28的侧端部卡置插于靠挡11的导沟14中。
如图7所示,在作为仰拱的内环架1或外环架2能让靠挡11的形状改良,由于此处的仰拱为水平状设置,所以在两钢管10、29间是以连接挡17连接,连接挡17短于靠挡11,并另于钢管10、29外表设有二对的导片固定件18,运用如L角状的导片固定件18容许导片27、28穿过。
如图5、6所示,在上导片27与下导片28一端分别接有一上导片连结半圆环25与一下导片连结半圆环26组接的圆环扣入钻杆20连接钻头22形成一环槽21;环槽21为钻头与钻杆间的颈部,并由钻杆20带着上导片连结半圆环25与下导片连结半圆环26移动。
各钢管10、29中含有一钻杆20与伸出的钻头22,钻杆20外具有螺旋状的导引条片24,若钻头22为偏心钻头,其钻挖的外径等于导片27、28的外径或略大,即可使已钻出的钻孔与邻接钻头所钻出的钻孔相接连,于钻头22带引钻进同让导片27、28前进并形成支撑,可称导片27、28为钻进支撑组。
即于开挖面形成环状的切割推进,再利用水洗法或是泡沫水洗法把石渣沿钻杆20的螺旋状导引条片24循钢管向外流出,或是于环架推进时,把泥浆挤压出来钻头部份为应用惯用的钻挖结构。
如图5所示,以钻杆20与钻头22同的环槽,同时带动上、下导片27、28的连结圆环向前伸进,为偏心的钻头22于旋转时将外径扩大至等于导片的外径,但不使用偏心钻头22时,则将偏心钻头22连同钻杆20收缩退入钢管10、29中,使钻头22受到保护,或是抽出至需钻进的钢管中使用。也就是说本发明的钻杆与钻头并不是每一钢管都必需全置,但若是外径大于钢管的钻头则需每钢管都设置;偏心钻头能依需要选择地设置。
由于钻头22所钻的孔径等于导片的外径,让上、下导片27、28与钻杆20随着钻头22前进,使上、下导片27、28与钻杆20保护钻过的部份不再发生塌方,于内、外环架整环都钻好后,方才推进各该环架,产生新的支撑面,如此依序施工。
整座环架的推进,通常采用油压千斤顶之类的顶持装置来进行推移动作,同时也利用千斤顶作为固定点,使与衬砌环片7的所形成的内切环面相接,作为千斤顶的新支撑点,以于钻头钻进时维持环架不移动。
使内环架与外环架的仰拱间为土石挖除区,便让两环架的顶拱间相接近,但仍留有相当的距离,也于两环架的仰拱间产生间隙,但因开挖的断面均相当大,要挖除土方,也要有一支撑存在,否则该土石挖除区所挖除部份会产生边挖边倾斜的状况,于是,本发明的支撑与产生断裂结构为具断裂作用的架高断裂装置3。
如图2、图3所示,架高断裂装置3设置有一滚轮组33与上、下三角架34、36;上三角架34下表面为三角形的斜边343,以上三角架34的长边341靠在内环架2钢管29上,最好的位置是两钢管间,让短边342位于隧道内方。
滚轮组33是接设于两钢管29间连接挡17的底面,位于下导片28旁,因钻头22所钻出的空槽孔为内环架2两钢管29间下方,即使滚轮组33藉轮轴331枢接有一滚轮332,滚轮332能为周缘变薄状或具有V状凹槽。
上三角架34的长边341上有一顶凹沟344以供容入各滚轮332在其上滚动,顶凹沟可为配合滚轮的V状凹槽;上三角架34的斜边343上有一凹沟345以与下三角架36的斜边363上的凸条365相接,使下三角架36的长边361上设有一底凸条364以与外环架1钢管10的连接挡17顶面上,使下三角架36的短边362靠隧道口的方向,底凸条364能配合刚好卡于外环架1两钢管10间的连接挡17上。外环架1连接挡17内端设有止滑挡件。
施工操作动作为分别将上、下三角架34、36组立长矩形的架高断裂装置在外环架1内仰拱内面,如图9与图3所示,让内环架2底下所预先固定的滚轮组33的数滚轮332对准上三角架34长边341凹沟344。
此时,参阅图8至图10,上三角架34的尖端朝外(隧道口),短边342朝内(开挖面),下三角架36的尖端朝内(开挖面),短边362朝外(隧道口),而上、下三角架34、36以斜边凹凸处则相互组合,如上三角架34斜边343上为凹沟345,下三角架36斜边363上为凸条365,使上、下三角架组成长矩形的支撑架构作为内环架的支撑。
当下三角架36沿斜边363上所设的组合装置处作为轨道逐渐抽离时,会带动整个内环架2向外向下倾斜,而由内环架2内端的断裂面5处断裂;因此,当支撑的下三角架36完全抽离后,整个内环架2连同内方的土石一齐向外向下倾斜至断裂分离,所形成的实心柱体结构可以把整个内环架2运出清理,或是直接以分批钻开、掘开土石,以运输工具运出,完成后,再依序钻孔挖除内环架2仰拱与外环架1仰拱间的全部土方;形成自由面,重复前述的动作至贯穿隧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情形,惟本发明的特征并不限于此,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所可轻易思及的等效变化,均不离本发明的精神与制作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隧道断裂式开挖方法,其步骤为(1)物品制备进行开挖所需架高断裂装置的上、下三角架、钢管与靠挡、导片、钻头、钻杆等的物品制备,并运至施工处;(2)外部施工隧道口外方施工成坚固地面,地面上并设置固定基座;(3)外环架组装定位以导片、钻头、钻杆组装完成外环架,两钢管间以靠挡相连,钢管外套有导片,导片定位于靠挡,钢管内有钻头与钻杆,使外环架一端紧贴开挖面,另一端以固定基座为支撑,即完成定位;(4)外环架初钻进外环架各钻头分别钻进选定的深度,钻头带着导片前移,外环架的各钢管钻完后,以固定基座为支撑,推进外环架,先前随钻头伸出的上、下导片重回至环架原位;(5)内环架组装定位于外环架内仰拱上组立与定位数架高断裂装置,架高断裂装置上再组立内环架,以导片、钻头、钻杆组装完成内环架,内环架的组合与外环架相同,架高断裂装置、内环架紧贴隧道口的开挖面;(6)两环架钻进于内、外环架、架高断裂装置均以固定基座固定位置后,内、外环架分别以钻头钻进约衬砌环片长度的孔洞,架高断裂装置两旁的空间亦钻成等长的空洞,内、外环架、架高断裂装置以固定基座为支撑向隧道内推进;(7)如此钻孔、推近重复循环(6)步骤的实施后,使得内、外环架、架高断裂装置外端与隧道口齐平;(8)内环架断裂逐渐抽离架高断裂装置的下三角架,以上三角架短边支撑内环架内端,内环架外端向下倾斜,内环架环抱岩石土方在内端断裂,内环架底部沿上三角架长边滑入承托板车,运出隧道外,并将内环架内岩石土方清除;(9)内部整理清理外环架内石渣,此时外环架外端在隧道口,内端有部分嵌入开挖面的岩层土方中;(10)内环架复位外环架内仰拱上再组立数架高断裂装置,其上再定位内环架;(11)两环架再钻进内、外环架、架高断裂装置固定后,内、外环架钻进衬砌环片长度的孔洞,架高断裂装置旁亦钻出等长空洞,内、外环架、架高断裂装置以固定基座为支撑向前推进;当外环架进入隧道后,即须于原外环架的空间处组装衬切环片,形成新的固定基座与支撑;(12)重复(11)步骤钻孔后推进内、外环架、架高断裂装置,组装衬砌环片,重复循环施工,把内、外环架、架高断裂装置,完全推入开挖岩层土方的开挖面中;(13)内环架断裂逐渐抽离下三角架,以上三角架短边支撑内环架内端,内环架外端向下倾斜,内环架环抱岩石土方在内端断裂,内环架内岩石土方清除;(14)内部整理清理外环架内石渣;(15)重复(10)至(14)的步骤;直至贯穿隧道。
2.一种隧道断裂式开挖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外环架,由数钢管组成,以钢管排列成欲开挖面的形状,两相邻钢管间有向两侧突出的靠挡;一内环架,亦由数钢管组成,以钢管排列成小于外环架的形状,内环架短于外环架,两相邻钢管间有向两侧突出的靠挡;一钻头组,分别于外环架、内环架各钢管的前端设有一钻头,各该钻头分别与一具有螺旋状的导引条片的钻杆相连,在钻杆外端形成一环槽,该环槽能让上、下导片前端的上、下导片连结半圆环组接的连结圆环卡套入,上、下导片内径大于钢管外径,套接于钢管表面,并且导片两侧由导片固定架卡住,该钻杆位于钢管中,使钻杆、导片同时随钻头行进;一架高断裂装置,设在内、外环架仰拱间,含有数上、下三角架组,其设置在内环架仰拱底面与外环架仰拱的内表面间;上三角架的上表面为长边,以短边朝内,以斜边与下三角架的斜边组合,使短边靠着欲断裂开挖面,而各下三角架的下表面亦为长边,以短边朝内,使短边形成外拉的移动方向;一滚轮组,相对于上三角道架设置;分别于内环架的仰拱处数钢管的靠档底面处以接有数滚轮轴,各滚轮轴中枢接有一滚轮,让各滚轮与上三角架长边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隧道断裂式开挖机组,其特征在于,于内环架仰拱和外环架仰拱间套接有至少一具有钻头的钢管于两仰拱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隧道断裂式开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可为偏心钻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隧道断裂式开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架的钢管、导片设有以利灌浆的贯穿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隧道断裂式开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架、内环架作为仰拱的钢管间以连接挡相连。
全文摘要
一种隧道断裂式开挖方法及其开挖机组,其开挖机组的环架结构具有外环架与其内较小较短的内环架。内、外环架周面由数钢管连结而成,环架一端抵住开挖面,两钢管相连处的靠挡嵌有上、下导片,其一端能连结钻头向开挖断面前进,组立外环架并逐行钻掘,再组立内环架以架高断裂装置定位,钻头向开挖面前进,挖至内环架的深度,架高断裂装置两旁的空洞亦钻成等长的空洞,将内、外环架连同架高断裂装置一同推入开挖面中,以上三角架的短边靠着欲断裂开挖面,将下三角架往隧道口逐渐移出,让内环架内端面连同土方朝隧道口且朝外环架的仰拱倾斜断裂,清除内环架内土方,重复前述的动作至贯穿隧道。本发明结构简单,搬运方便,减少大量钻头及动力消耗,不论是何种地层均能适用。
文档编号E21D9/10GK1500968SQ0214882
公开日2004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8日
发明者范文达 申请人:范文达, 范文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