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基桩静载试验中锚桩与次梁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4302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基桩静载试验中锚桩与次梁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基桩静载试验中锚桩与次梁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桩基础是建筑物基础的基本形式之一,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一般要进行桩基静载的试验,以确定单桩竖向的极限承载力,为桩基设计提供相应的依据,也可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检验和评价等。因此,桩基静载试验是建筑物设计及建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并有着广泛地应用。
其试验方法一般是在工程现场,采用接近于竖向抗压桩的实际工作条件,对试验桩分级施加竖向载荷,加载至承载力设计值的1.5~2倍,或者加载至试验桩破坏为止。桩基静载试验是桩基试验和检验的最基本手段,也是最直接可靠的方法。试验中,加载装置一般采用油压千斤顶,对应地,加载反力装置一般有三种锚桩反力梁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及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对于大吨位的桩基试验常用锚桩反力梁装置,一般采用大截面钢梁搭设平台或简支装置,通过主次钢梁结构将压桩力由主梁传到次梁,再由次梁传到锚桩,载荷梁主要承受弯距,钢梁尺寸和重量非常大,其运输和吊装工作量很大,对场地要求很高。
通常锚桩与次梁连接采用的是焊接方式。如图1所示,具体是在次梁1顶面架设锚担2,在锚担2两侧焊接一定长度的钢筋4。而锚桩3均有伸出的钢筋4,在次梁1和锚桩3的中间位置放置一个钢筒,也即为锚筒5,将锚桩3伸出的钢筋4焊接在锚筒5上,然后再将锚担2上的钢筋4也焊接在锚筒5上,这样即完成了测试前的准备工作,即可开始上述试验。
但是这种连接办法存在很多缺陷1、焊接工作量大,工期长;对于一个四锚桩的静载试验来说,根据加载的大小要对四个锚桩的所有钢筋及锚担、锚筒进行焊接,而且这项工作需专业人员操作,耗时又长。
2、材料消耗大,造成一定的浪费;采用这种连接办法要消耗大量钢材,在焊接过程中也耗费一定的电能,并且钢筒重复利用性差。
3、焊接质量不易保证;这种方法焊接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都是在野外现场作业,条件恶劣,加上焊点非常多,焊接质量不易控制。
4、试验完成之后的拆除不方便。
5、锚桩通常为工程桩,试验完成之后锚拉钢筋要在锚筒下切断,钢筋长度将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要进行接长处理,实际上影响了工程使用。
6、环境污染较大、安全性差;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声、光污染对人身的伤害较大,消耗钢材及焊条,产生明火有一定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安全、连接快捷的用于基桩静载试验中锚桩与次梁的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基桩静载试验中锚桩与次梁的连接装置,其包括下部的连接盘及上部的叶轮,所述的下部连接盘具体为镂空方形盘,该盘中心为圆筒,所述的方形盘与所述的圆筒间由支撑板连接,方形盘的内周缘设有通槽;所述的上部叶轮具体为周边设有条形叶片的钢筒,该叶轮搭设于该连接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叶轮略小于所述的连接盘。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盘中圆筒与该盘连接的支撑板沿圆筒正分布,其均布于圆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盘为正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的叶轮上的叶片沿钢筒正分布,其均布于钢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叶轮上的叶片与连接盘连接处设有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叶轮钢筒上设有槽,所述的叶片具体为梯形叶片,该叶片上还设有槽,所述的梯形叶片与所述的钢筒上设的槽活动连接,该叶轮整体为圆台形。
进一步地,所述的圆台形叶轮与连接盘连接处设有外凸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盘及叶轮两部分,在锚桩与次梁的连接中,可以直接将锚桩中的钢筋穿过本实用新型,并用螺栓或其他连接器件固定;然后将锚担上的钢筋穿过本实用新型,同样用螺栓或其他连接器件固定,这样,就完成了锚桩与次梁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通过螺栓连接即可实现,替代了原来的焊接,降低了劳动强度,并且,试验后的锚桩及锚担上的钢筋无损坏,本实用新型同样也无损坏,均可直接用于下一相同试验中。


图1为现有的锚桩与次梁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盘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B-B示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状态参考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的另一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盘6及叶轮7两部分,叶轮7搭设于连接盘6。
如图4所示,连接盘6为镂空的方形盘,盘的中心为一圆筒8,圆筒8与盘壁9通过支撑板10连接;连接盘6的盘壁9内缘还设有通槽1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盘6之所以为镂空式,在不改变连接盘6强度的情况下,大大减轻了连接盘6的重量。
支撑板10沿圆筒8正分布,其均布于圆筒8上。支撑板10也可是其他普通分布。支撑板10的外形是正方形或者为矩形。
如图5及图6所示,叶轮7为一周边设有条形叶片11的钢筒16,叶片11沿钢筒16均匀分布。
叶轮7的直径大于连接盘6中的圆筒8的直径而略小于连接盘6。为了使叶轮7方便搭设于连接盘6上,在叶轮7上的叶片11与连接盘6上的圆筒8的接触处还设有槽17。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如图7所示,在对工程桩的承载力的试验时,搭设好锚桩3、次梁1及主梁(图中未示出)后,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盘6上的圆筒8套设在锚桩3伸出的钢筋4,由于这些钢筋4一般也呈圆周分布,因此套设比较容易,然后通过将钢筋4穿过叶轮7上的叶片11间的缝隙,将本实用新型的叶轮7搭设于连接盘6上,由于叶片11上设有槽17,因此叶轮7沿叶片11上的槽17正好卡扣于连接盘6上的圆筒8上,用螺栓等将钢筋4、连接盘6及叶轮7牢固连接。
由于次梁1的锚担2上同样也连接有钢筋4,将此钢筋4通过连接盘6上设置的通槽12穿过,然后用螺栓等将钢筋4与连接盘6固定,这样,就完成了次梁1与锚桩3的连接,即可用于对工程桩的承载力的试验。本实用新型使用后,可完全拆卸并可用于下次试验中,并且,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减化次梁1与锚桩3的连接程序,可更快捷地将其连接。
如图8所示,对于大吨位的试验,由于锚桩3中的钢筋4加粗,位置不便于调整,本实用新型需采用另一形式的叶轮7,该叶轮7的钢筒16外壁上设有槽(图中未示出),其叶片11具体为梯形叶片,该叶片11上设有槽18,且该梯形叶片11与钢筒16上设的槽活动连接,该叶轮7整体为圆台形。梯形叶片11上部还设有凸起13,在与连接盘6搭设时,凸起13正好与连接盘6内的圆筒8卡合。
试验时,同样是将连接盘6套在锚桩3的钢筋4外围,由于梯形叶片11上设有槽18,可将锚桩3上的钢筋4穿过该大吨位的叶轮7的梯形叶片11上的槽18,最后叶轮7与连接盘6扣合,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后,再将锚担2上的钢筋4与本实用新型固定,即可进行相关试验。
这里,锚担2上的钢筋4与锚担2可以为焊接,也可以是螺栓等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基桩静载试验中锚桩与次梁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体包括下部的连接盘及上部的叶轮,所述的下部连接盘具体为镂空方形盘,该盘中心为圆筒,所述的方形盘与所述的圆筒间由支撑板连接,方形盘的内周缘设有通槽;所述的上部叶轮具体为周边设有条形叶片的圆筒,该叶轮搭设于该连接盘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桩静载试验中锚桩与次梁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略小于所述的连接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桩静载试验中锚桩与次梁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盘中圆筒与该盘连接的支撑板沿圆筒正分布,其均布于圆筒上。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基桩静载试验中锚桩与次梁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盘为正方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桩静载试验中锚桩与次梁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上的叶片沿圆筒正分布,其均布于圆筒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桩静载试验中锚桩与次梁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上的叶片与连接盘连接处设有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桩静载试验中锚桩与次梁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圆筒上设有槽,所述的叶片具体为梯形叶片,该叶片上还设有槽,所述的梯形叶片与所述的圆筒上设的槽活动连接,该叶轮整体为圆台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基桩静载试验中锚桩与次梁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台形叶轮与连接盘连接处设有外凸起。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基桩静载试验中锚桩与次梁的连接装置,其包括下部的连接盘及上部的叶轮,下部连接盘具体为镂空方形盘,该盘中心为圆筒,方形盘与圆筒间由支撑板连接,方形盘的内周缘设有通槽;上部叶轮具体为周边设有条形叶片的钢筒,该叶轮搭设于该连接盘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盘及叶轮两部分,可以直接将锚桩中的钢筋穿过本实用新型,并用螺栓或其他连接器件固定;然后将锚担上的钢筋穿过本实用新型,同样用螺栓或其他连接器件固定。这种连接方式,通过螺栓连接即可实现,替代了原来的焊接,降低了劳动强度,并且,试验后的锚桩及锚担上的钢筋无损坏,本实用新型同样也无损坏,均可直接用于下一相同试验中。
文档编号E02D33/00GK2677455SQ0326565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2日
发明者邹东峰, 钟冬波, 柳建国, 徐寒 申请人:邹东峰, 钟冬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