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轴流泵行车吸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4580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潜水轴流泵行车吸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工艺中使用的吸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专门用于沉淀池的污泥去除以及污泥回流的行车吸泥机。
背景技术
行车吸泥机是污水处理工艺中最常用的机械设备,沉淀池的污泥沉淀到池底后,由吸泥泵和吸泥管组成的吸泥系统吸走池底污泥,并通过行车的移动使吸泥管吸遍整个沉淀池。以往行车吸泥机采用液下泵(如图1所示),也就是液下泵行车吸泥机。液下泵行车吸泥机由导轨1、行走装置2、行走平台3、出泥管4、液下泵5、进泥管6等部件组成。其中液下泵的进出口全部都淹没在水里,而且与出泥管、进泥管均用螺栓连接,不能用其它方式连接。如果液下泵检修或更换,必须放净池里的水,工作量极大,并且影响工艺调试的连续性,甚至使几个月的工艺调试从头再来,所以解决泵的检修及更换问题极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潜水轴流泵行车吸泥机,该行车吸泥机便于维护和检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液下泵行车吸泥机不放水不能检修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潜水轴流泵行车吸泥机,主要包括导轨、安装在导轨上的行走装置、行走平台、出泥管以及设置在沉淀池中的泥浆泵和进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浆泵采用潜水轴流泵,在出泥管与进泥管之间设置井筒;所述的潜水轴流泵放置在井筒内的座圈上,并通过锥面或平面靠重量与座圈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潜水轴流泵行车吸泥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潜水轴流泵与井筒连接是靠重力,不靠任何紧固件固定,当泵出现故障需进行检修时,无需将沉淀池中的水放空,可直接将泵用绳索提出,方便进行检修。


图1为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液下泵行车吸泥机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潜水轴流泵行车吸泥机的结构简图。
图3为图2 I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
潜水轴流泵行车吸泥机主要由导轨1、安装在行走平台上的行走装置2、行走平台3、出泥管4、潜水轴流泵5、进泥管6、井筒7等组成。井筒7直接与进泥管6和出泥管4连接,这里的井筒直径较大,能够在铅垂方向顺利放入潜水轴流泵,井筒内设置有连接座圈9(见图3),座圈与潜水轴流泵靠锥面连接或平面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锥面连接。采用哪种连接方式取决于潜水轴流泵的安装方式,不同厂家生产的潜水轴流泵可能是不一样的,但两种连接方式中均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潜水轴流泵与井筒座圈不通过任何机械的连接件连接。在水泵停止工作时,是靠重力连接在一起;在水泵运转时是靠重力和泵出口的反作用力连接在一起。当检修时,可以首先打开井筒上的盖子8,并通过预先挂在井筒上部并与潜水轴流泵拴在一起的绳索,提出潜水轴流泵,对此进行检修,极为方便,不必放掉池子里的水,不影响工艺调试。
权利要求1.一种潜水轴流泵行车吸泥机,主要包括导轨、安装在行走平台上的行走装置、行走平台、出泥管以及设置在沉淀池中的泥浆泵和进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浆泵采用潜水轴流泵,在出泥管与进泥管之间设置井筒,所述的潜水轴流泵放置在井筒内的座圈上,并通过锥面或平面靠重量与座圈结合在一起。
专利摘要潜水轴流泵行车吸泥机,涉及污水处理工艺中使用的吸泥设备。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导轨行走平台、安装在行走平台上的行走装置、泥浆泵、进泥管和出泥管,其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泥浆泵采用潜水轴流泵,在出泥管与进泥管之间设置井筒,所述的潜水轴流泵放置在井筒内的座圈上,并通过锥面或平面靠重量与座圈结合在一起。由于潜水轴流泵与井筒连接不靠任何紧固件固定,当泵出现故障需进行检修时,无需将沉淀池中的水放空,可直接将泵用绳索提出,便于维护和进行检修。
文档编号E02F3/88GK2639363SQ03266459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日
发明者刘学东, 李星文, 刘新亭, 李艳萍 申请人:清华紫光环保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