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带压作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31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井下带压作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带压作业装置,属于油气井、注水井井下作业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油层保护阀芯轴;筒体,连接于油层保护阀芯轴的一端,筒体的一端设有若干第一径向通孔;中间接头,套设在筒体的一端外,中间接头的中部设有第二径向通孔,当筒体相对中间接头向井底方向运动时,第一径向通孔与第二径向通孔连通;下接头,套设在筒体的另一端外;堵头,连接于下接头的一端;以及从油层保护阀芯轴与筒体连接的一端开始沿油层保护阀芯轴轴向依次套设的中部接头、锥管、解封机构、支撑筒、坐封机构,中部接头与中间接头连接,支撑筒上从坐封机构到解封机构的方向依次设有封隔机构和锚定机构。本实用新型避免采用压井液压井或在井口放压。
【专利说明】一种井下带压作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井、注水井井下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下带压作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修井、完井中,为了减少对油气层的破坏和防止井涌和井喷失控,需要做好井控工作。通常采用大量的压井液压井或者在井口放压以对井内压力进行控制。但是如果采用压井液压井,井下还是存在残余压力,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在井口放压,周边油井地层能量下降,进而造成减产,并且作业完再次恢复地层能量又费时又费钱。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带压作业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带压作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油层保护阀芯轴,所述装置还包括:
[0005]筒体,连接于油层保护阀芯轴的一端,筒体的一端设有若干第一径向通孔;
[0006]中间接头,套设在所述筒体的一端外,中间接头的中部设有第二径向通孔,当所述筒体相对所述中间接头向井底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径向通孔与所述第二径向通孔连通;
[0007]下接头,套设在筒体的另一端外;
[0008]堵头,连接于下接头的一端;
[0009]以及从所述油层保护阀芯轴与所述筒体连接的一端开始沿所述油层保护阀芯轴轴向依次套设的中部接头、锥管、解封机构、支撑筒、坐封机构,所述中部接头与所述中间接头连接,支撑筒上从所述坐封机构到所述解封机构的方向依次设有封隔机构和锚定机构。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封隔机构包括:
[0011]上胶筒座,与所述坐封机构连接;
[0012]下胶筒座,与所述锚定机构连接;
[0013]胶筒,设置在所述上胶筒座与所述下胶筒座之间。
[0014]可选地,所述胶筒内开设有周向凹槽。
[0015]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锚定机构包括:
[0016]上锥体,一端与所述封隔机构连接,另一端上设有楔形面;
[0017]下锥体,一端与所述锥管连接,另一端上设有楔形面;
[0018]卡瓦,设置在上锥体的楔形面和下锥体的楔形面之间。
[0019]可选地,所述下锥体上还设有凸块。
[0020]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油层保护阀芯轴体的另一端设有与坐封工具连接的连接扣,所述坐封机构包括:
[0021]上接头,套设在所述连接扣外,一端与所述支撑筒连接;
[0022]压缩胶筒,套设在所述上接头外;
[0023]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压缩胶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封隔机构连接。
[0024]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内设有螺纹。
[0025]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解封机构包括:
[0026]解封套,一端与支撑筒连接;
[0027]解封环,用剪切销钉固定在所述解封套内。
[0028]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若干第一径向通孔沿所述筒体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的方向等角度间隔设置。
[0029]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筒体的一端还设有弹性卡爪,所述中部接头与所述锥管连接的一端内设有凹槽,当所述筒体相对所述中间接头向井口方向运动时,所述弹性卡爪在所述凹槽内向外展开。
[00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31]通过作业时,将油层保护阀芯轴下压,筒体相对中间接头向井底方向运动,第一径向通孔与第二径向通孔连通,油层打开。停止作业时,将油层保护阀芯轴上提,筒体相对中间接头向井口方向运动,第一径向通孔与第二径向通孔分开,油层关闭,可以避免采用压井液压井或在井口放压,避免了安全隐患,不会造成周边油井地层能量下降而减产,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井下带压作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7]实施例
[00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带压作业装置,参见图1-图3,该装置包括油层保护阀芯轴1、筒体2、中间接头3、下接头4、堵头5、中部接头6、锥管7、解封机构8、支撑筒9、坐封机构10、封隔机构11和锚定机构12。
[0039]在本实施例中,筒体2连接于油层保护阀芯轴I的一端,筒体2的一端设有若干第一径向通孔2。中间接头3套设在筒体2的一端外,中间接头3的中部设有第二径向通孔3a。当筒体2相对中间接头3向井底方向运动时,第一径向通孔2a与第二径向通孔3a连通。下接头4套设在筒体2的另一端外。堵头5连接于下接头4的一端。中部接头6、锥管7、解封机构8、支撑筒9、坐封机构10从油层保护阀芯轴I与筒体2连接的一端开始沿油层保护阀芯轴I轴向依次套设,中部接头6与中间接头2连接,封隔机构11和锚定机构12从坐封机构10到解封机构8的方向依次设在支撑筒9上。
[0040]可选地,油层保护阀芯轴I的另一端可以设有与生产管柱连接的外螺纹。
[0041]在本实施例中,堵头5内可以设有内螺纹,下接头4与堵头5连接的一端上设有与堵头5内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0042]容易知道,下接头4内可以设有内螺纹,中间接头3与下接头4连接的一端上设有与下接头4内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0043]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封隔机构11可以包括与坐封机构10连接的上胶筒座111、与锚定机构12连接的下胶筒座112、以及设置在上胶筒座111和下胶筒座112之间的胶筒113。
[0044]优选地,胶筒113内可以开设有周向凹槽113a,便于坐封时胶筒113胀大密封。
[0045]可选地,上胶筒座111和下胶筒座112内可以设有O型圈111a、112a,分别用于扶正上胶筒座111和下胶筒座112。
[0046]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锚定机构12可以包括上锥体121、下锥体122、以及卡瓦123。上锥体121的一端与封隔机构11连接,上锥体121的另一端上设有楔形面。下锥体122的一端与锥管7连接,下锥体122的另一端上设有楔形面。卡瓦123设置在上锥体121的楔形面和下锥体122的楔形面之间。
[0047]在本实施例中,上锥体121的一端可以设有外螺纹,下胶筒座112内设有与上锥体121上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0048]容易知道,下锥体122的一端可以设有外螺纹,锥管7内设有与下锥体122上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0049]可选地,下锥体122内可以设有O型密封圈122a。
[0050]在本实施例中,锥管7与中部接头6连接的一端上可以设有外螺纹,中部接头6与锥管7连接的一端内设有与锥管7上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0051]容易知道,中部接头6与中间接头3连接的一端上可以内设有内螺纹,中间接头3与中部接头6连接的一端上设有与中部接头6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0052]优选地,下锥体122上还可以设有凸块124,用于排除卡瓦座封的间隙。
[0053]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油层保护阀芯轴I的另一端可以设有与坐封工具连接的连接扣la,坐封机构10可以包括上接头101、压缩胶筒102和连接件103。上接头101套设在连接扣Ia外,上接头101的一端与支撑筒9连接。压缩胶筒102套设在上接头101外。连接件103的一端与压缩胶筒102连接,连接件103的另一端与封隔机构11连接。
[0054]可选地,油层保护阀芯轴I上还可以设有退刀槽lb,方便加工连接扣la。
[0055]可选地,上接头101与支撑筒9连接的一端可以设有凸块101a,避免坐封时压过头O
[0056]可选地,压缩胶筒102上可以设有排气孔102a,保证压缩胶筒102内外无压力差,避免压力差影响坐封。
[0057]在本实施例中,上接头101内可以设有内螺纹,支撑筒9与上接头101连接的一端上设有与上接头101内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0058]容易知道,压缩胶筒102内可以设有内螺纹,连接件103与压缩胶筒102连接的一端上设有与压缩胶筒102内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0059]压缩胶筒102的另一端可以设有外螺纹,上胶筒座111内设有与压缩胶筒102上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0060]优选地,连接件103内可以设有螺纹103a,使连接件103只能单向受力运动,保证连接件103坐封时运动,解封时动不了。
[0061]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解封机构8可以包括一端与支撑筒9连接的解封套81和用剪切销钉固定在解封套81内的解封环82。
[0062]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若干第一径向通孔2a可以沿筒体2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的方向等角度间隔设置。
[0063]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筒体2的一端还设有弹性卡爪2b,中部接头6与锥管7连接的一端内设有凹槽6a,当筒体2相对中间接头3向井口方向运动时,弹性卡爪2b在凹槽6a内向外展开。
[0064]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实施例提供的井下带压作业装置的工作原理:
[0065]利用坐封工具将坐封机构10下压,坐封机构10下部的封隔机构11中的胶筒113受力胀大,实现密封。同时封隔机构11下部的锚定机构12中的上锥体121受力向下滑动,推动卡瓦123向外运动,使该装置卡住。作业时,将油层保护阀芯轴I下压,筒体2相对中间接头3向井底方向运动,第一径向通孔2a与第二径向通孔3a连通,油层打开。停止作业时,将油层保护阀芯轴I上提,筒体2相对中间接头3向井口方向运动,第一径向通孔2a与第二径向通孔3a分开,油层关闭。同时,弹性卡爪2b在凹槽6a内向外展开,此时若剪断解封套81上的剪切销钉即可实现丢手。
[006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作业时,将油层保护阀芯轴下压,筒体相对中间接头向井底方向运动,第一径向通孔与第二径向通孔连通,油层打开。停止作业时,将油层保护阀芯轴上提,筒体相对中间接头向井口方向运动,第一径向通孔与第二径向通孔分开,油层关闭,可以避免采用压井液压井或在井口放压,避免了安全隐患,不会造成周边油井地层能量下降而减产,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
[006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井下带压作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油层保护阀芯轴(I),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筒体(2),连接于油层保护阀芯轴(I)的一端,筒体(2)的一端设有若干第一径向通孔(2a); 中间接头(3),套设在所述筒体(2)的一端外,中间接头(3)的中部设有第二径向通孔(3a),当所述筒体(2)相对所述中间接头(3)向井底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径向通孔(2a)与所述第二径向通孔(3a)连通; 下接头(4),套设在筒体(2)的另一端外; 堵头(5),连接于下接头(4)的一端; 以及从所述油层保护阀芯轴(I)与所述筒体(2)连接的一端开始沿所述油层保护阀芯轴(I)轴向依次套设的中部接头(6)、锥管(7)、解封机构(8)、支撑筒(9)、坐封机构(10),所述中部接头(6)与所述中间接头(2)连接,支撑筒(9)上从所述坐封机构(10)到所述解封机构(8)的方向依次设有封隔机构(11)和锚定机构(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机构(11)包括: 上胶筒座(111),与所述坐封机构(10)连接; 下胶筒座(112),与所述锚定机构(12)连接; 胶筒(113),设置在所述上胶筒座(111)与所述下胶筒座(11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筒(113)内开设有周向凹槽(113a)。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机构(12)包括: 上锥体(121),一端与所述封隔机构(11)连接,另一端上设有楔形面; 下锥体(122),一端与所述锥管(7)连接,另一端上设有楔形面; 卡瓦(123),设置在上锥体(121)的楔形面和下锥体(122)的楔形面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锥体(122)上还设有凸块(124)。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油层保护阀芯轴(I)的另一端设有与坐封工具连接的连接扣(Ia),所述坐封机构(10)包括: 上接头(101),套设在所述连接扣(Ia)外,一端与所述支撑筒(9)连接; 压缩胶筒(102),套设在所述上接头(101)外; 连接件(103),一端与所述压缩胶筒(10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封隔机构(11)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3)内设有螺纹(103a)。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封机构(8)包括: 解封套(81),一端与支撑筒(9)连接; 解封环(82),用剪切销钉固定在所述解封套(81)内。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径向通孔(2a)沿所述筒体(2)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的方向等角度间隔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的一端还设有弹性卡爪(2b),所述中部接头(6)与所述锥管(7)连接的一端内设有凹槽(6a),当所述筒体(2)相对所述中间接头(3)向井口方向运动时,所述弹性卡爪(2b)在所述凹槽(6a)内向外展开。
【文档编号】E21B33-12GK204283307SQ201420575912
【发明者】刘涛, 邓庭, 陈学虎, 郁银昌, 刘昌士, 张育德, 杨峰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