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板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981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薄板钻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板钻头,特别是一种在石材、人造板上使用的薄板钻头。
背景技术
现有薄板钻头上的冷却水孔通常为偏心孔,如第99319002.2号中国专利公开的石材、陶瓷拓孔钻头,由于这类钻头的杆身比较细,而冷却水孔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孔径,因而这类钻头在加工时,冷却水孔时很容易从钻头杆身侧面穿出,而使钻头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薄板钻头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后的薄板钻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薄板钻头包括钻尾、钻杆、切削头,钻尾带有螺纹装配孔,钻杆及切削头内带有冷却水孔,该冷却水孔由导水孔和喷水孔两段构成,导水孔位于钻杆部分,与钻杆同心,喷水孔位于切削头内,其上端与导水孔相接,其下端出口偏心设置在切削头下端面上,并与排水槽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导水孔的孔径略大于喷水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钻尾螺纹装配孔内加工有导水锥面。
进一步地,所述钻尾螺纹装配孔包括光滑定位孔段和螺纹段,定位孔段与螺纹段同心。
进一步地,所述切削头为与钻杆一体制成的圆台形,其外表面带有金刚石等硬质切削颗粒,切削头下端面上的排水槽为网状或绕喷水孔口呈放射状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切削头由在钻杆端部镶嵌硬质合金刀刃制成,所述喷水孔口位于所述刀刃一侧,刀刃两侧钻杆端部设置有排屑斜面。
本实用新型薄板钻头将冷却水孔分成与钻杆同心的导水孔和位于切削头部分的喷水孔两部分后,不但消除了现有薄板钻头冷却水孔加工时容易从钻杆偏出的问题,而且可加大导水孔的孔径,使冷却水孔不易堵塞。在钻尾的螺纹装配孔内增加光滑定位孔段后,使钻头与钻机动力输出头的同心得到保证,克服了以往仅依靠螺纹进行装配易于造成钻头与钻机输出头偏心的缺陷。


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1仰视图;图4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B剖面图;图6为实施例2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实施例1中,切削头3为圆台形,与钻杆2一体制成。钻尾1内的螺纹装配孔由光滑定位孔段4和螺纹孔段5构成,其中光滑定位孔段4与钻杆2及切削头3同心,导水孔7与钻杆2同心,导水孔7上端通过锥形导水面6与螺纹装配孔相连,喷水孔8位于切削头3内,其出口10偏心设置在切削头3下端面上,导水孔7直径较大,喷水孔8直径略小。切削头3外表面上带有由金刚石颗粒构成的硬质材料层9,其下端面上的排水槽11为网状。
使用时,在通过螺纹孔段5与钻机动力输出端相连的同时,光滑定位孔段4使钻头与钻机动力输出端的同轴度得到保证。在锥形导水面6的作用下,冷却水被顺利地引入导水孔7。
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其切削头由镶嵌在钻杆2上的硬质刀刃12构成,喷水孔10位于刀刃12一侧,与刀刃12相配合,钻杆端面上加工有相应的排屑面13。
受螺纹加工精度的限制,仅依靠装配螺纹5不可能使钻头与钻机输出端达到很好的同心,而设置光滑定位孔段4后,因其加工精度得到保证,也就保证了钻头与钻机输出端的装配精度,从而钻头与钻机实现很好的同心。
权利要求1.一种薄板钻头,包括钻尾、钻杆、切削头,钻尾带有螺纹装配孔,钻杆及切削头内带有冷却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孔由导水孔和喷水孔两段构成,导水孔位于钻杆部分,与钻杆同心,喷水孔位于切削头内,其上端与导水孔相接,其下端出口偏心设置在切削头下端面上,并与排水槽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薄板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孔的孔径略大于喷水孔的孔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薄板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尾螺纹装配孔内加工有导水锥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薄板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尾螺纹装配孔包括光滑定位孔段和螺纹段,定位孔段与螺纹段同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薄板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头为与钻杆一体制成的圆台形,其外表面带有金刚石等硬质切削颗粒,切削头下端面上的排水槽为网状或绕喷水孔口呈放射状分布。
6.如权利要求4所述薄板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头由在钻杆端部镶嵌硬质合金刀刃制成,所述喷水孔口位于所述刀刃一侧,刀刃两侧钻杆端部设置有排屑斜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板钻头,该钻头包括钻尾、钻杆、切削头,钻尾带有螺纹装配孔,钻杆及切削头内带有冷却水孔,冷却水孔由导水孔和喷水孔两段构成,导水孔位于钻杆部分并与钻杆同心,喷水孔位于切削头内,其上端与导水孔相接,其下端出口偏心设置在切削头下端面上,并与排水槽相连。本薄板钻头将冷却水孔分成与钻杆同心的导水孔和位于切削头部分的喷水孔两部分后,不但消除了现有钻头冷却水孔加工时容易从钻杆偏出的问题,而且可加大导水孔的孔径,使冷却水孔不易堵塞。在钻尾的螺纹装配孔内增加光滑定位孔段后,使钻头与钻机动力输出头的同心得到保证,克服了以往仅依靠螺纹进行装配易于造成钻头与钻机输出头偏心的缺陷。
文档编号E21B10/64GK2649284SQ20032010010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8日
发明者徐跃华 申请人:徐跃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