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塑阴井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501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橡塑阴井盖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下水道用阴井盖板。
背景技术
目前,上、下水道上所使用的阴井盖板有两类,一类是钢筋和混凝土混合结构,强度低,不耐冲击。另一类是单层铸铁制成的,成本高,容易被盗。且上述二类阴井盖板表面均不能渗水,出水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无人盗、强度高、耐冲击、出水快的阴井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橡塑阴井盖板,包括中间金属丝网层和上、下橡塑颗粒层,上、下橡塑颗粒层与金属丝网层复合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阴井盖板由于有一个整体的金属丝网层作骨架,上、下橡塑颗粒层与金属丝网层骨架结合成一体,具有成本低、无人盗、强度高、耐冲击等特点。而且,由于上、下橡塑颗粒层存在微孔,渗水性好,出水快。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阴井盖板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上、下水道用橡塑阴井盖板,是由中间金属丝网层2和上、下橡塑颗粒层1、3复合构成。上、下橡塑颗粒层1、3与中间金属丝网层2复合凝结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橡塑颗粒层1、3组成颗粒的粒径不同上层1用较细颗粒的橡塑粒子1-1,下层3用较粗颗粒的橡塑粒子3-1。上层橡塑颗粒层粒子1-1的粒径为12~20目,下层橡塑颗粒层粒子3-1的粒径为2~8目。粒子1-1、3-1在橡塑颗粒层1、3内均呈网状结构分布。
权利要求1.一种橡塑阴井盖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间金属丝网层(2)和上、下橡塑颗粒层(1)、(3),上、下橡塑颗粒层(1)、(3)与中间金属丝网层(2)复合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塑阴井盖,其特征在于上、下橡塑颗粒层(1)、(3)组成颗粒的粒径不同上层(1)用较细颗粒的橡塑粒子(1-1),下层(3)用较粗颗粒的橡塑粒子(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塑阴井盖,其特征在于上层橡塑颗粒层粒子(1-1)的粒径为12~20目,下层橡塑颗粒层粒子(3-1)的粒径为2~8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橡塑阴井盖,其特征在于粒子(1-1、3-1)在橡塑颗粒层(1、3)内均呈网状结构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塑阴井盖板,它包括中间金属丝网层2和上、下橡塑颗粒层1、3,上、下橡塑颗粒层1、3与金属丝网层2复合成一体。本实用新型成本低、无人盗、强度高、耐冲击、出水快。
文档编号E02D29/14GK2654694SQ20032011036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3日
发明者陆洪兴 申请人:陆洪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