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桁架式海洋修井机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1598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桁架式海洋修井机机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座,尤其是一种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桁架式海洋修井机机座。
背景技术
已知技术中,石油修井机分为两种结构一种是用于陆地、沙漠或滩涂,均为自走式结构,通常采用通用汽车底盘或专用汽车底盘作底盘,由于这种底盘各桥承载能力有限,整体移运尺寸需适用国家公路标准要求,对主机部件例如动力、绞车、井架等外形尺寸及重量限制严格,进而影响大吨位修井机动力和其它部件配置所需的结构尺寸与强度要求。因此,不适应于180吨以上大吨位修井作业,也不适应于海洋平台等特殊环境作业。另一种橇装式石油修井机为非自走式结构,参见


图1、图2,底座结构多为层箱式或箱块式结构,自身不带移动装置,这种结构的底座由前台底座(30)与后台底座(31)组成,并通过销轴将前台底座(30)与后台底座(31)连接为一体。前台底座(30)用作钻台,后台底座(31)主要用来安装动力装置。前台及后台底座下方各设计有左右两片基础座(32)、(33),前台及后台底座与基础座通过销轴连接。对于丛式井作业,基础座下部结构为雪橇式。由于左右两片基础座(32)、(33)间只设置若干连接撑通过销轴连接,因而左右横移刚性不足,且左右两片基础座直接接地,跨距相对较大,横移刮地面积大,摩擦阻力大,不能实现整拖。前台与后台基础座纵向通过销轴连接,且纵向刚性较好,纵移刮地面积小,在实际应用时,根据纵向基础的布置,只能朝一个方向用类似拖拉机等外部动力进行整体拖移。移动时拖拉装置占用空间大,移运不灵活,不能同时实现前后左右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桁架式海洋修井机机座,其承载能力大,井口空间开阔,可方便地实现前后左右移动,能够满足陆地及海洋丛式井作业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桁架式海洋修井机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导轨两条下导轨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在平台上,两条下导轨上各设置有若干个步行孔;П形箱座为两个箱式桁架结构,由左箱座及右箱座组成,左箱座、右箱座上部各设置有两条上导轨,且主导轨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步行孔,左箱座、右箱座平行并间隔一定距离与下导轨呈垂直方向置于两条下导轨的上方,两箱座底部与下导轨通过由滑块、置于滑块下面的卡板、螺栓构成的U形限位结构连接,两条钢梁通过销轴将左箱座、右箱座连接为一体;主机橇座与箱座上部主次导轨通过由滑块、置于滑块下面的卡板、螺栓构成的U形限位结构连接;中间连接撑若干个连接撑通过销轴分别与固定左右两箱座上的连接板及两条钢梁上的连接板连接;步行机构由连接板、步行液压缸、步行座、棘爪、换向手柄组成,连接板与步行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其另一端的活塞杆通过销轴与步行座连接,步行座的外沿通过销轴机构将换向手柄与棘轮、棘爪、步行座连接为一体;置于下导轨上的步行机构通过销轴与其中一个箱座连接,置于上导轨上的步行机构通过销轴与主机橇座连接。
前述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桁架式海洋修井机机座,其中上、下导轨为拼焊工字钢梁或拼焊II形钢梁结构。
前述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桁架式海洋修井机机座,其中步行孔在上、下导轨上的排列方式为双排并列式设置。
前述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桁架式海洋修井机机座,其中步行孔在上、下导轨上的排列方式为单排一字式设置。
前述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桁架式海洋修井机机座,其中下导轨与П形箱座上的两对导轨呈纵横布置。
前述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桁架式海洋修井机机座,其中П形箱座为两个箱式桁架结构。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已知橇装式石油修井机底座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为已知橇装式石油修井机左右两片基础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左、右箱座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左、右箱座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左、右箱座上导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5B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上、下导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上、下导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上、下导轨步行孔结构示意图。
图11A为
图11所示A-A部位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上、下导轨步行孔结构示意图。
图12A为
图12所示B-B部位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步行机构主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步行机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见图3、图4,本实用新型底座由下导轨(1)、(11),П形箱座(2)、若干连接撑(3)及步行机构(4)组成。在井场是这样安装的先固定下导轨(1)、(11),根据井口的需要,将两条下导轨(1)、(11)平行并间隔一定距离安置在平台上,并采用螺栓或销轴连接方式将下导轨(1)、(11)与平台固定为一体;也可以将下导轨(1)、(11)与平台直接焊接为一体。下导轨(1)、(11)为拼焊工字钢梁结构或拼焊II形钢梁结构(参见图9、
图10)。下导轨(1)、(11)分别设置有石油修井机步行孔,
图11、
图11A、
图12、
图12A分别为下导轨上两种步行孔的排列结构,一种为单排一字式设置,一种为双排并列式设置,步行孔的设置为石油修井机的移动提供了施力点。
参见图3、图5、图6,П形箱座(2)为两个箱式桁架结构,由左箱座(21)及右箱座(22)组成,根据石油修井机需要可设置为敞开式桁架结构或封闭式集装箱式结构。敞开式桁架结构重量相对较轻,承风面小,封闭式集装箱式结构相对功能较多,可充当材料房、工具房、空压房等。本实施例为敞开式箱式桁架结构。
参见图4、图7,左箱座(21)、右箱座(22)上部各设置有两条纵梁作为上部导轨即(211)、(212),(221)、(222),且主导轨(211)、(221)实现石油修井机移动,次导轨(212)、(222)用作辅助承载,左右两个箱座上主导轨(211)、(221)均设置修井机步行孔。上部主次两导轨结构与下导轨结构相同为拼焊工字钢梁结构或拼焊II形钢梁结构(参见图9、
图10);两箱座上主导轨上步行孔的排列方式与下导轨上步行孔的排列结构相同,一种为双排并列式设置,一种为单排一字式设置(参见
图11、
图12)。
参见图3、图8左箱座(21)、右箱座(22)平行并间隔一定距离与下导轨呈垂直方向置于两条下导轨(1)、(11)的上方,两箱座(21)、(22)底部与下导轨通过滑块(52)、置于滑块(52)下面的卡板(53)、螺栓(51)连接,由滑块(52)、卡板(53)、螺栓(51)构成U形限位结构,能有效防止箱座脱轨。主机橇座(50)与箱座上部主次导轨连接机构和两箱座底部与下导轨的连接相同,通过滑块(52)、置于滑块(52)下面的卡板(53)、螺栓(51)构成U形限位结构连接。两条钢梁(6)、(7)通过销轴将左箱座(21)、右箱座(22)连接为一体。
采用这种敞开式箱式桁架结构的П形箱座,石油修井机承载能力高,左箱座(21)及右箱座(22)之间距离可布置很大。这种结构使得井口空间开阔,适应较多井位平台。下导轨(1)、(11)与П形箱座(2)上的两对导轨呈纵横布置。
中间连接撑若干个连接撑(3)、(8)、(9)、(10)通过销轴分别与固定左右在两箱座上的连接板及两条钢梁(6)、(7)上的连接板连接,在整个底座移动时起力的传递作用,在正常钻、修井作业时起加强稳定作用。
上下导轨均利用步行机构(4)提供的动力,可实现石油修井机纵横移动。
置于下导轨(1)、(11)上的步行机构(4)通过销轴与其中一个箱座(21)连接,置于上导轨的步行机构通过销轴与石油修井机主机橇座50(图中双点划线所示)连接。
参见
图13、
图14,步行机构由连接板(41)、步行液压缸(42)、步行座(43)、棘爪(44)、换向手柄(45)组成。连接板(41)与步行液压缸(42)的活塞杆(46)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其另一端的活塞杆(47)通过销轴与步行座(43)连接,步行座(43)的外沿通过销轴机构将换向手柄与棘轮、棘爪、步行座连接为一体。
通过换向手柄(45)对棘爪(44)实施换向,棘爪(44)可卡在导轨步行孔内,从而由步行液压缸(42)推动或拉动底座作双向移动,这种结构的步行机构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移动方便。工作原理如下b口进油(无杆腔加载),a口回油时,步行液压缸(42)活塞杆伸出,棘爪(44)卡在导轨步行孔内,从而推动底座向前移动一个设定距离,然后让a口进油(有杆腔加载),b口回油,靠底座自重使步行液缸(42)收回,从而带动棘爪(44)向前移动一个设定距离,即完成一个工作行程。依同样原理,再让b口进油(无杆腔加载),a口回油,使底座继续向前移动;当需要反向移动底座时,通过换向手柄(45)对棘爪(44)实施换向,即棘爪(44)与图中方向相反。a口进油(有杆腔加载),b口回油时,步行液缸(42)活塞杆收回,棘爪(44)卡在导轨步行孔内,从而拉动底座向后移动一个设定行程,然后让b口进油(无杆腔加载),a口回油,靠底座自重使步行液缸(42)活塞杆伸出,从而带动步行座(43)及棘爪(44)向后移动一个设定行程。依同样原理,再让a口进油(有杆腔加载),b口回油,使底座继续向后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安装快捷、安全;可靠性高,承载能力大,运输方便;适应井位多,井口空间开阔;适用于陆地及海洋丛式井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桁架式海洋修井机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导轨两条下导轨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在平台上,两条下导轨上各设置有若干个步行孔;∏形箱座为两个箱式桁架结构,由左箱座及右箱座组成,左箱座、右箱座上部各设置有两条上导轨,且主导轨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步行孔,左箱座、右箱座平行并间隔一定距离与下导轨呈垂直方向置于两条下导轨的上方,两箱座底部与下导轨通过由滑块、置于滑块下面的卡板、螺栓构成的U形限位结构连接,两条钢梁通过销轴将左箱座、右箱座连接为一体;主机橇座与箱座上部主次导轨通过由滑块、置于滑块下面的卡板、螺栓构成的U形限位结构连接;中间连接撑若干个连接撑通过销轴分别与固定左右两箱座上的连接板及两条钢梁上的连接板连接;步行机构由连接板、步行液压缸、步行座、棘爪、换向手柄组成,连接板与步行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其另一端的活塞杆通过销轴与步行座连接,步行座的外沿通过销轴机构将换向手柄与棘轮、棘爪、步行座连接为一体;置于下导轨上的步行机构通过销轴与其中一个箱座连接,置于上导轨上的步行机构通过销轴与主机橇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桁架式海洋修井机机座,其特征在于上、下导轨为拼焊工字钢梁或拼焊II形钢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桁架式海洋修井机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行孔在上、下导轨上的排列方式为双排并列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桁架式海洋修井机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行孔在上、下导轨上的排列方式为单排一字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桁架式海洋修井机机座,其特征在于下导轨与∏形箱座上的两对导轨呈纵横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桁架式海洋修井机机座,其特征在于∏形箱座为两个箱式桁架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桁架式海洋修井机机座,包括两条下导轨,∏形箱座为两个箱式桁架结构,呈垂直方向置于两条下导轨的上方,两箱座底部与下导轨通过限位结构连接;每个箱座上部均设主次导轨各一副,主机橇座与箱座上部主次导轨通过限位结构连接;置于下导轨上的步行机构通过销轴与其中一个箱座连接,置于上导轨上的步行机构通过销轴与主机橇座连接。上、下导轨均设置修井机步行孔,下导轨与∏形箱座上的两对导轨呈纵横布置。这种结构的底座,模块化强,承载能力大,井口空间开阔,主机能纵横移动,能够满足陆地及海洋丛式井(即多井位)作业的要求。
文档编号E21B15/02GK2711385SQ200420028390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3日
发明者欧阳隆绪, 黄庆玉, 姜伟, 杨寨, 张勇, 尹永晶, 刘永勤, 潘洁 申请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河南石油勘探局南阳石油机械厂,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