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块式脱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5119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块式脱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开采井下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锁块式脱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脱接器,其结构主要有锁爪式或自旋式的,这两种脱接器各有存在其不足,锁爪式脱接器强度底,易损易断;自旋式脱接器难以脱接,因此常常影响井下作业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锁块式脱接器,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改进结构性能,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锁块式脱接器,包括上下接头、内外中心管、内外弹簧,所述上接头下方与内外中心管上端相接触,外中心管外安设释放套,释放套内、外中心管和上接头上安设锁块,所述下接头上端与外中心管下端相连接,内外弹簧分别安设于内中心管下端和外中心管外的释放套与下接头之间,所述下接头上设有与内外中心管相连通的八字形通孔。
其中,所述上接头为上大下小的、下部为实心的变径结构,变径处为外锥面。所述上接头上部设有内螺纹,下部设有与锁块相锁定的凹槽。所述下接头上下部设有内螺纹,中部设有八字形通孔。所述外中心管上部设有外台肩和安设锁块的孔,端部设有与上接头外锥面相配合的内锥面。所述释放套内径为上大下小的变径结构,其下端部设有与外中心管外台肩相配合的内台肩,中部与锁块相接触。所述上接头下端部为外锥面,内中心管上端部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内锥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强度高,不易损断;2、脱接灵活,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一种锁块式脱接器,包括上下接头1、8、内外中心管5、7、内外弹簧6、4,上接头下方与内外中心管上端相接触,外中心管外安设释放套3,释放套内、外中心管和上接头上安设锁块2,下接头上端与外中心管下端相连接,内外弹簧分别安设于内中心管下端和外中心管外的释放套与下接头之间,下接头上设有与内外中心管相连通的八字形通孔9。上接头1为上大下小的、下部为实心的变径结构,变径处为外锥面。上接头上部设有内螺纹,下部设有与锁块相锁定的凹槽。下接头8上下部设有内螺纹,中部设有八字形通孔。外中心管7上部设有外台肩和安设锁块的孔,端部设有与上接头外锥面相配合的内锥面。释放套内径为上大下小的变径结构,其下端部设有与外中心管外台肩相配合的内台肩,中部与锁块相接触。上接头下端部为外锥面,内中心管5上端部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内锥面。
权利要求1.一种锁块式脱接器,包括上下接头、内外中心管、内外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下方与内外中心管上端相接触,外中心管外安设释放套,释放套内、外中心管和上接头上安设锁块,所述下接头上端与外中心管下端相连接,内外弹簧分别安设于内中心管下端和外中心管外的释放套与下接头之间,所述下接头上设有与内外中心管相连通的八字形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锁块式脱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为上大下小的、下部为实心的变径结构,变径处为外锥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块式脱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上部设有内螺纹,下部设有与锁块相锁定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块式脱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上下部设有内螺纹,中部设有八字形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块式脱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中心管上部设有外台肩和安设锁块的孔,端部设有与上接头外锥面相配合的内锥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锁块式脱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套内径为上大下小的变径结构,其下端部设有与外中心管外台肩相配合的内台肩,中部与锁块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块式脱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下端部为外锥面,内中心管上端部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内锥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块式脱接器,包括上下接头、内外中心管、内外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下方与内外中心管上端相接触,外中心管外安设释放套,释放套内、外中心管和上接头上安设锁块,所述下接头上端与外中心管下端相连接,内外弹簧分别安设于内中心管下端和外中心管外的释放套与下接头之间,所述下接头上设有与内外中心管相连通的八字形通孔。本实用新型具有脱接灵活安全、强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井下作业等领域中。
文档编号E21B17/02GK2707940SQ20042005190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6日
发明者刘伯华, 刘延文, 田荣恩 申请人:刘伯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