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99212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基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建堤坝、桥、房屋、塔等建筑物之前打基脚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各类建筑物的基脚的修造方法,是用工具挖掘,修建堤坝、桥墩时,还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资金建围堤堵水,再抽大量的水,基脚不太深不太稳固。

发明内容
以前的基脚是挖出来的,不深,基脚底下不坚实,不稳固,且费过多的时、物、钱、人等。
本发明就解决了这些难题。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方案利用开采石油时用的钻井技术,能在地下深处的大面积整块壳石上钻出深而坚固的坑、槽,用优质水泥沙浆垫底(适当厚),再把提前制好的带加强筋的优质混凝土墩放入坑、槽内,又用管在石与墩之间的缝隙内注入优质水泥沙浆(浆有一定稀度),或再在小坑、槽群上方重叠拼组数层宽大矮墩,即算建成基脚。经多次实验证明,这种深嵌入大面积整块石内的基脚,远远超过地表或地表下松散层上的基脚的稳固性。本发明是采用钻井机、优质水泥沙浆、带加强筋的优质混凝土墩组成。
利用本发明钻井时,根据需要选用大、小钻头,可一坑挨着一坑地钻成更大的圆形或圆环形、条形、其它形状的坑槽,每个坑或槽的底部应尽量水平;在整块大面积地壳石上所钻得的坑、槽深度应超过2米;采用的优质水泥沙浆应尽量刚好铺平坑、槽底部,沙浆层不宜太厚;该放入地表以下的混凝土墩横截面的大小应以刚好能放入坑、槽为准,地表以上的墩越高,越要考虑从地表处开始,从下向上,依次缩小墩的横截面积;用优质水泥沙石制成的混凝土墩内须用加强筋,墩中采用框架网状筋结构,钢筋直径为20mm以上,高墩的竖直筋或宽大矮墩的水平筋的直径须为30mm以上,且筋与筋的接触处要焊接牢固,纵向和横向钢筋网眼直径为5-20cm;用于基脚的混凝土墩的上部可高出地表或水面;石与墩间的侧缝隙应用稀优质沙浆注入灌满;墩与墩之间的空隙,可用带加强筋的优质混凝土浇铸(边浇铸边用振动器振动),须紧挨的两墩间的小缝隙可用耐老化的软胶皮塞垫;从钻井到向侧缝隙注浆这段时间里,须用物尽量防周围的泥、沙、石等物滚入坑、槽内;吊装混凝土墩时,须注意安全,可用几台起重机合力吊装超重的混凝土墩;制混凝土墩时,还须在墩上做好能方便吊装的构件;钻井时,还可先用小钻头一个挨一个地钻小坑,再用大钻头轻松地在小坑群中间钻大坑,也可就钻小坑槽群,在小坑槽中插强硬细长墩,又在细长墩上放宽大矮墩数层;在对准深水下坑、槽吊装混凝土墩时,还可使用水下强光照明和水下摄像并同时传像的技术进行边观察边吊装。
采用发明建基脚,快,方便,省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基脚非常稳固,地表以上建筑物高度可超出目前同类建筑物高度的几十倍,主要适用于修建大型承受超重压、超冲击力的建筑物的基脚。
具体实施例方式
1、选择好地理位置,根据大、小范围实地地质构造,估计并用先进仪器检测大面积整块地壳石的深度,设计好钻坑槽的整体方案。
2、根据设计好地坑、槽的位置、大小、形状,选择钻头、钻法,并开始垂直向下钻坑、槽,(该倾斜向下钻的坑槽,才用倾斜向下钻法),直到在大面积地壳石上钻2米深即可。
3、根据已钻好的坑、槽,设计铸造带加强筋的优质混凝土墩,(该放入地表以下的混凝土墩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要尽量与相应的坑、槽的一致,干好的混凝土墩的横截面可稍比坑、槽的小,但对心两边缝之和不能超过5cm,特殊情况除外;混凝土墩的高应以墩立时能超出地表面或水面为准。)可在使用混凝土墩时才松开模块,这样可避免混凝土墩变形、裂开。在制混凝土墩时,要在墩上设计并做好能方便吊装的构件。如果地表以上墩越高,越要考虑从地表处开始,从下向上依次缩小墩的横截面;可按墩直立时的姿势(或平卧时的姿势)采用现有夹模具制无孔墩或有孔墩方式制混凝土墩,墩中采用框架网状筋结构,墩中钢筋直径为20mm以上,高墩的竖直筋或宽大矮墩的水平筋的直径须为30mm以上,且筋与筋的接触处要焊接牢固,纵向与横向钢筋网眼直径均为5-20cm。
4、用管子向坑槽底部有顺序地均匀浇灌一层优质水泥稀沙浆。
5、用起重机将大小、形状都修整合格的混凝土墩吊起,矫正混凝土墩的位置,让混凝土墩正对准坑槽口,然后缓缓往下放,直到墩压坑槽底部,并让墩垂直立在坑槽内。深水下吊装,可借助强光照明和摄像机传来的图像或潜水员矫正混凝土墩的位置。
6、用管子将稀水泥沙浆灌注入墩与坑(或槽)之间的侧缝里。
7、墩与墩之间的空隙,可用优质水泥沙浆或带加强筋的优质混凝土浇铸(边浇铸边用振动器振动),须紧挨的两墩间的小缝隙,可用耐老化的软胶皮塞垫。
8、若混凝土墩放不到坑、槽底部时,可用更大一点的钻头把坑、槽稍微再钻大一些。
9、当建基脚之处的水底至水面的距离超过50米时,或当该区域的大面积地壳石至地表的距离超过50米时,或单墩重超过起重机起重限量时,可设计钻小坑,槽群,预制带强硬筋的横截面直径为0.1-1米的细长墩,并预制单墩横截面大到能覆盖下面小坑槽群、且高度为1米至0.1米的宽大墩,该宽大墩中有3个以上的直径为5-10cm的圆柱孔,墩直立时,圆柱孔口正直朝上下,(有的墩也可预制侧向孔),这些孔均衡分布于墩中。向各坑槽内插细长墩,露出地表的细长墩上端头都处于同一水平面,再把这些宽大的矮墩按上下重叠(或加用水平并排)方式拼成高墩,宽墩与宽墩之间的接触面处可填优质水泥沙(也可不填),每一宽墩的上一面须长期处于水平,因此,需要竖直拼组或水平拼组的墩在准备拼组时,要先把这些墩的上下面修整得非常平行;相邻两墩中间的圆柱孔孔相对,可往一些圆柱孔中插入带强硬钢筋或钢管的细长混凝土墩,该细长混凝土墩直径不大于宽墩上相应圆柱孔径,细长混凝土墩与圆柱孔侧壁之间的缝隙,要用管子向缝里注入优质水泥沙浆,要避免各圆柱孔里细长墩的上下接头处在同一水平面。地表以下的高大混凝土墩也可采用宽大矮墩拼组而成,在软弱地层处(或小坑槽群边缘)可多钻小坑槽,多立细长混凝土墩,或钻大一点的坑槽,立横截面大一点的细长混凝土墩。


1、图1-图5是部分坑、槽的上口图。用开采石油时的钻井技术钻圆形、圆环形、条形或其它形状的坑、槽。
2、图6-图10是部分混凝土墩的横截面图。根据钻成了的坑槽的横截面的形状、大小铸造同样横截面的混凝土墩(带加强筋)。
3、本发明主要部分名称(1)坑、槽;(2)混凝土墩。
权利要求
1.一种能提高大型建筑物基脚长期承受超强冲、压力和震动力的方法,它的特征是使用钻井机钻坑、槽,预制带加强筋的混凝土墩,并吊装混凝土墩,墩与墩之间的大空隙需填充的,必须用优质加强筋和水泥、沙、石子拌好混凝土浇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新基脚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本发明钻井时,根据需要选用大、小钻头,可一坑挨着一坑地钻成更大圆形或圆环形、条形、其它形状的坑槽,每个坑或槽的底部应尽量水平;在整块大面积地壳石上所钻得的坑、槽深度应超过2米;采用的优质水泥沙浆应尽量刚好铺平坑、槽底部,沙浆层不宜太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新基脚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放入地表以下的混凝土墩横截面的大小应以刚好能放入坑、槽为准,地表以上的墩越高,越要考虑从地表处开始,从下向上,依次缩小墩的横截面积;用优质水泥沙石制成的混凝土墩内须用加强筋,墩中采用框架网状筋结构,钢筋直径为20mm以上,高墩的竖直筋或宽大矮墩的水平筋的直径须为30mm以上,且筋与筋的接触处要焊接牢固,纵向和横向钢筋网眼直径为5-20cm;用于基脚的混凝土墩的上部可高出地表或水面;石与墩间的侧缝隙应用稀优质沙浆注入灌满;墩与墩之间的空隙,可用带加强筋的优质混凝土浇铸(边浇铸边用振动器振动),须紧挨的两墩间的小缝隙可用耐老化的软胶皮塞垫;从钻井到向侧缝隙注浆这段时间里,须用物尽量防周围的泥、沙、石等物滚入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新基脚的方法,其特征是吊装混凝土墩时,须注意安全,可用几台起重机合力吊装超重的混凝土墩;制混凝土墩时,还须在墩上做好能方便吊装的构件;钻井时,还可先用小钻头一个挨一个地钻小坑,再用大钻头轻松地在小坑群中间钻大坑,也可就钻成小坑槽群,坑槽中是强硬细长墩,细长墩上是宽大矮墩重叠拼组,宽大墩上可以有圆柱孔;在对准深水下的坑槽吊装混凝土墩时,还可使用水下强光照明和水下摄像并同时传像的技术进行边观察边吊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提高大型建筑物基脚承受超强冲力、压力、震动力的方法。它是利用开采石油时的钻井技术和吊装预制好的带加强筋混凝土墩的方法。它是由钻井机、优质水泥沙浆、带加强筋的优质混凝土墩组成。采用本发明建基脚,快,方便,省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基脚非常稳固,能成几十倍以上地提高大型建筑物基脚长期承受超强冲力、压力、震动力的能力。
文档编号E02D5/50GK1824893SQ20061000910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9日
发明者董礼 申请人:董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