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液压步履式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164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静力液压步履式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桩基础工程用施工机械,尤其是一种液压步履式静力压桩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土木建筑、港口、深水码头、公路、铁路、桥梁及海底石油开采工程中,桩基础是最常见的基础形式,桩基础以承载力大,施工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进行桩基础施工主要有三种方法打入法、振动法和静压法。静压法用静力压桩机是一种常用的桩机,它具有无振动、嗓音低、无污染的特点,同时亦具有机架结构要求高,结构复杂的特点。静力压桩机的平台需要支承导向压桩架、夹持机构、液压系统、起重机、操作系统等部件,配重及配重梁也安置在平台结构中,平台还与行走机构相连,整个桩机通过平台结构连成一体,工作时平台直接承受压桩时的反力。现有技术中静力压桩机的成熟机型均采用鱼腹式即下凸式平台,在平台的四角设置的顶升油缸只有下部与平台相连,连接时在顶升缸下部附设安装座结构,平台与顶升油缸上部无固定或无连接,这种一点式固定结构使顶升油缸在受到的拉力、压力、水平推力、扭曲力等的作用下,法兰、螺丝常被损坏,油缸缸体也经常因此受损。此外,顶升油缸下端与平台下的行走机构之间采用铰接方式连接,这种铰接受力的方式也造成上述多种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静力液压步履式桩机,它加强了平台结构,顶升油缸和平台之间采用两点固定,固定距离拉开,受力更合理,从而防止了机件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静力液压步履式桩机含有平台结构、行走机构、夹持机构、导向压桩机构、起重机构、液压系统、电器系统和操作系统,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平台结构中的平台是加厚的矩形平台,设置在平台四角的顶升油缸的上下部均与平台连接为一体。所述的顶升油缸上部设置有油缸装配外箍,设置在油缸装配外箍和平台之间的卡环、楔形环、固定环将顶升缸上部和平台连接为一体;顶升油缸下部通过油缸安装法兰和油缸固定法兰与平台连接为一体。所述顶升油缸下端设置有油缸球头,油缸球头与行走机构的支承件活动连接。所述平台结构中不设置支腿。平台两侧边上设置有与平台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子梁,配重设置在子梁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平台结构的加强加厚,使整机更加可靠和安全。顶升油缸两点固定提高了抗水平推力和扭力的强度。油缸球头的应用使其成为万向受力,安全性可靠性大大加强。去掉了支腿,简化了结构,降低了造价,整机更紧凑。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5是附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6是卡环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附图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楔形环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附图8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0是油缸装配外箍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固定环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2是油缸安装法兰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3是附图1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4是现有技术静力压桩机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5是附图1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6是附图14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17是附图14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顶升油缸;2-平台;3-子梁;4-吊臂;5-压桩油缸;6-龙门;7-行走台车;8-长船;9-压桩轨道;10-配重;11-起重机;12-短船;13-回转;14-油缸球头;15-油缸装配外箍;16-卡环;17-楔形环;18-固定环;19-油缸安装法兰;20-油缸固定法兰;21-铰接处;22-支腿;23-配重横梁;24-顶升油缸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附图1所示,机身平台2是一个加厚的矩形平台,这里所述的矩形是讲其正视图时纵截面形状为矩形,它较现有技术的鱼腹形平台稳定,厚重且受力均衡稳定,是一个坚强的支承台。如附图14所示为现有技术中静力压桩机结构示意,从图中看出平台2为下凸形即所谓鱼腹形,它的四周较薄,目的是为了顶升油缸1的安装,因顶升油缸1底部有一个较复杂且有一定高度的安装座24(附图16是附图14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顶升油缸1下部通过顶升缸安装座24与平台2相连接。),为了与平台2下面的行走机构相连接,平台必须是四周较薄的下凸形。本实用新型改进了顶升油缸1与平台2的连接方式,因此能够将平台2设计为坚实的矩形平台。
平台2下面的长船8和短船12支撑平台2并可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下行走。顶升油缸1正是驱动的主要部件。从附图14、15中看出,现有技术中顶升油缸1只有下部与平台2相连接,其上部与平台2之间无固定或无连接。因此常常发生法兰、螺丝受损,甚至危及油缸缸体的安全。具体受力情况是,当行走船提起时顶升油缸1下部连接处受拉力,行走船落地时,顶升油缸1下部又受压力(此时要支承平台结构),所以顶升油缸安装座24、油缸法兰、缸体螺丝都很易受损。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如附图1、3所示,顶升油缸1的上部(图中C处)和下部(图中B处)均与平台2连接为一体,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突出的创造点之一。在一般的常识中,似乎大家都知道两点固定肯定比一点牢固,那么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的一点固定改为两点固定,为什么又是创造点呢?事实是这样的顶升油缸1一点固定并存在缺陷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技术问题,如何能让顶升油缸1两点固定却是一个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顶升油缸1外筒是不能焊接的,所以其上部无法与平台连接,曾经有人在顶升油缸1周围的平台2上表面处设置数个螺丝,想以此使其固定,但事实是完全不起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在顶升油缸1上设置一个装配外箍15,再以固定环18、楔形环17及卡环16相配合使顶升油缸1与平台2连接,这种结构不会松动,而且越用越紧,从而真正地将顶升油缸1的上部与平台2连接为一体。这种结构对顶升油缸1和平台2之间采用两点固定,使平台2与顶升油缸1的受力全部为受压力,没有受拉力,例如行走时船提起,顶升油缸1上部油缸装配外箍15受压,行走船落地时,是顶升油缸1下部法兰受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试用过程中发现,用两点连接的顶升油缸1均没有受到任何损坏,而其它沿用一点连接的顶升油缸1的桩机,还没有发现没有坏过的连接点。
附图2所示显示子梁3设置在平台2的双侧边上,与平台连接为一体(附图1中也能看出子梁3设置在平台2的的双侧边上,与平台2结合为一体),配重10设置在子梁3上,这种结构较附图14、15、17所示的利用支腿22上的横梁23设置配重10的方式要简单而且稳定,整机更紧凑。从附图3上也能看出子梁3与平台2结合为一体,配重10设置在子梁3上。现有技术如附图14、15、17所示,平台2与支腿22相连接,配重横梁23设置在支腿22上,配重10设置在配重横梁23上。这种结构的缺陷是整个配重10都支承在配重横梁23上,配重横梁23架在支腿22上,整个重量都是由支腿22四点受力,因此支腿连接部位常发生撕裂。本实用新型的子梁3设置在平台2双侧,为多点受力,均匀受力,保护了结构,而且取消了支腿结构,降低了造价,整机更加紧凑和稳定。
附图3还显示顶升油缸1与长船8的支承结构采用球头14与之形成球铰,这种方式较现有技术中的附图14、15上的铰21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铰21是双向受力,而球头14所形成的球形铰则是万向受力,它大大地提高了抗各种推力扭力的能力,从而保证顶升油缸1不易损坏。附图4是顶升油缸1上部A处的放大示意,本实用新型的顶升油缸1上部设置有与顶升油缸1外壳结合为一体的油缸装配外箍15,在油缸装配外箍15和平台2之间,利用卡环16、楔形环17、固定环18将顶升油缸1上部与平台2连接在一起。附图5是顶升油缸1下部B处放大示意,由于顶升油缸1上部也与平台2连接为一体,此处的连接就不使用顶升缸安装座24,直接采用油缸安装法兰19和油缸固定法兰20就可以的,主要在此起到定位的作用,法兰也可以改小。顶升油缸1上下部均与平台2连接,两点固定,变受拉力为受压力,抗扭力、抗水平推力的能力大大提高,法兰、螺丝只作为定位作用,只受压,不会损坏,更不会损害到缸体。附图6-13是本实用新型几个主要的零部件结构示意。由于机械技术领域已是一个很成熟的技术领域,这些部件的配合使用是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只是应用了这些特点而已,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静力液压步履式桩机,含有平台结构、行走机构、夹持机构、导向压桩机构、起重机构、液压系统、电器系统和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结构中的平台(2)是加厚的矩形平台,设置在平台(2)四角的顶升油缸(1)的上下部均与平台(2)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升油缸(1)上部设置有油缸装配外箍(15),设置在油缸装配外箍(15)和平台(2)之间的卡环(16)、楔形环(17)、固定环(18)将顶升缸(1)上部和平台(2)连接为一体;顶升油缸(1)下部通过油缸安装法兰(19)和油缸固定法兰(20)与平台(2)连接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油缸(1)下端设置有油缸球头(14),油缸球头(14)与行走机构的支承件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结构中不设置支腿(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机,其特征在于平台(2)两侧边上设置有与平台(2)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子梁(3),配重(10)设置在子梁(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力液压步履式桩机,涉及一种建筑桩基础工程用施工机械,尤其是一种液压步履式静力压桩机。所述的平台是加厚的矩形平台,顶升油缸的上下部均与平台连接为一体。顶升油缸上部设置有油缸装配外箍,设置在油缸装配外箍和平台之间的卡环、楔形环、固定环将顶升缸上部和平台连接为一体;顶升油缸下部穿出平台的部分通过油缸安装法兰和油缸固定法兰与平台连接为一体。顶升油缸球头与行走机构连接。不设置支腿。平台两侧边上设置有子梁,配重设置在子梁上。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平台的加强加厚,更加可靠和安全。两点固定提高了抗水平推力和扭力的强度。油缸球头为万向受力,安全性可靠性大大加强。简化了结构,降低了造价,整机更紧凑。
文档编号E02D7/20GK2905902SQ20062009738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3日
发明者范常瑞 申请人:范常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