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电控锁的开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0021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远程电控锁的开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远程电控锁,特别是一种远程电控锁的开锁控制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对于电力、通信等领域的电控柜或交接箱采用远程控制的电控锁开门是最佳选择。现有的远程控制电控锁通常采用市话AB线作为控制馈线, 用可控硅进行驱动,如中国专利CN2477768所公开的电子锁驱动电路就是采 用可控硅进行驱动;也有釆用传统的三极管开关电路进行驱动,它们需要提 供较大的电流和相对较高的电压,不但耗能高,而且影响安全。当控制馈线 的环阻较小时,现有电控锁的还可正常开锁但当距离较远、控制馈线的环 阻较大时,现有电控锁的驱动就会出现困难,通常控制馈线环阻大于1K欧时 工作故障就会明显增多,所以现有的远程电控锁的控制距离比较小,--般在5 公里之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控制馈线环阻较大时也能 可靠实现开锁目的的远程电控锁的开锁控制装置。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所提供的远程电控锁的开锁控制装置包括请 求开锁电路、控制通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解锁电路,其中请求开锁电路包 括两个分别与控制馈线正、负极连接的电话接线端子;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 处是所说的控制通路包括接在控制馈线上的由第一隔离二极管、稳压管、 电解电容、电阻和场效应管组成的开关电路,其中第一隔离二极管的正极与 控制馈线正极连接,电解电容和电阻并联后与第一隔离二极管负极连接构成 充放电电路,稳压管接在控制馈线正极与电解电容负极之间,电解电容的正、 负极分别与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连接所说的继
三极管基极电阻、继电器线圈、驱动用电容、充电通路二极管和第二隔离二 极管构成的开关电路,其中第二隔离二极管正极与控制馈线负极连接,第二 隔离二极管和三极管基极电阻串接后与场效应管漏极连接构成第-支路,第 二隔离二极管、驱动用电容和充电通路二极管串接后与场效应管漏极连接构 成第二支路,继电器线圈和驱动用电容串联在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 所说的解锁电路包括至少两个容量相等的解锁用电容、电磁铁线圈、前述继 电器的触头,它们是这样连接的当前述的继电器线圈不工作时所说的各解 锁用电容并联,当前述的继电器线圈通电工作时所说的各解锁用电容与电磁 铁线圈通过继电器触头串联成一个放电闭合回路,上述解锁用电容正极分别 与控制馈线正极端的第三隔离二极管负极和控制馈线负极端的第四隔离二极 管负极连接,解锁用电容负极分别与第五隔离二极管和第六隔离二极管的正 极连接,第五隔离二极管的负极与控制馈线负极连接,第六隔离二极管的负 极与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操作人员将电话接在请求开锁电路的电话接线端子上,摘机发送DTMF 信号(开锁密码)时即给电解电容充电,电解电容充满电后场效应管导通, 使继电器驱动电路的第二支路(充电支路)形成通路。控制平台发出开锁信 号,控制馈线的正、负极反向,驱动用电容充电。控制平台开锁信号结束后 驱动用电容放电,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三极管导通,继电器线圈通电工作,其 触头动作,解锁电路的解锁用电容串接放电,电磁铁线圈通电工作,从而实 现解锁。本实用新型利用电容作为各部分电路的驱动源,并利用电容提升电磁铁 回路电压,不但解决了控制馈线环阻大时的继电器驱动问题,而且对控制系 统的电压和电流要求不高,耗电较小、工作可靠。经试验,当电话AB线电压 为48伏,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距离可达10~20公里(环阻为4~8K欧)。本实用 新型的另一优点是既可以使用直流控制,也可以使用交流控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所示控制馈线为市话AB线,正常情况下A线为正极,B线为 负极。操作人员将电话接在请求开锁电路的接线端子a、 b上,摘机向控制平 台发送开锁密码(DTMF信号),请求开锁,与此同时,电流经A线给电解电 容C1充电。若密码正确,控制平台通过控制馈线发出控制信号,如果控制信 号为直流信号,则控制馈线的正负极反向,即B线为正,A线为负。控制通路是主要由第一隔离二极管D2、稳压管W1、场效应管T1、电解 电容C1和电阻R1组成的开关电路。电解电容C1的正负极分别与场效应管 Tl的栅极和源极连接,为场效应管提供偏压。稳压管W1的作用是保证电解 电容Cl的充电电压大于场效应管Tl的夹断电压,电解电容Cl充满电后场 效应管Tl导通。若操作人员发送的密码不正确,摘机状态消失时电解电容 C1通过电阻R1放电,场效应管T1截止。第一隔离二极管D2用于防止电解 电容C1经控制馈线放电。继电器驱动电路主要由三极管T2、三极管基极电阻R6、继电器线圈J1、 驱动用电容C2、充电通路二极管D9和控制馈线负极端的第二隔离二极管D6 构成,其中第二隔离二极管D6和三极管基极电阻R6串接后与场效应管Tl 漏极连接构成第一支路,第二隔离二极管D6、驱动用电容C2和充电通路二 极管D9串接后与场效应管Tl漏极连接构成第二支路。控制平台发出控制信 号后,由于有第--支路,三极管T2处于截止状态,而电流由B线经第二支路 给驱动用电容C2充电。控制平台发出的控制信号结束,驱动用电容C2放电, 三极管T2导通,继电器线圈J1通电工作。解锁电路主要由两个容量相等的解锁电容C4、 C5、电磁铁线圈J2以及 前述的继电器常开触头Jll、 J12组成。平时两个解锁电容并联,其正极分别 与控制馈线正极端的第三隔离二极管D4的负极和控制馈线负极端的第四隔
离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其负极又分别与控制馈线负极端的第五隔离二极管 D5的正极和第六隔离二极管D7正极连接,第六隔离二极管D7负极又与场 效应管T1漏极连接,所以总处于充电状态,这样不但可以在控制馈线环阻大 的情况下容易获得足够的解锁电压,而且电容电解液不易枯竭,保证电路有 较长的工作寿命。继电器常开触头Jll、 J12闭合后两个解锁电容C4、 C5串 联,并与电磁铁线圈J2形成一个闭合放电回路,电压增加一倍,电磁铁动作, 实现解锁。上述四个隔离二极管D4、 D5、 D7、 D8组成一个充电桥路,而分 别接在解锁电容C4、 C5正、负极的三个二极管Dll、 D12、 D14用于实现两 个解锁电容在继电器常开触头闭合时的串联而不各自构成回路。也可以用继 电器J1的常闭触头来替换二极管Dll、 D12、 D14,但效果不如二极管好。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例,是在
图1电路的基础上加以完 善,其中在请求开锁电路的控制馈线正极与接线端子之间增设有防误二极管Dl , 其作用之一是判断控制馈线正负极是否正确,作用之二是防止操作人员申请 开锁后忘记及时挂机或挂机不正确而使控制失灵,从而降低了操作要求。在继电器驱动电路的第二支路上串接了一个限流电阻R4,用于保证解锁 电路的解锁电容C4、 C5充电优先。在集电极回路上还串接了一个分压电阻 R5,用于保护继电器线圈J1。在解锁电路的解锁电容C4两端并联了一个由稳压管W2和二极管D13 串联构成的支路,防止充电电压过高而损坏电容。在电解电容C1正极与解锁电容正极之间设有一个放电用二极管D15,其 作用是在解锁完成后迅速放掉电解电容Dl上的电荷,使电压降至场效应管 Tl的夹断电压。为了在控制馈线环阻大时检测锁的开关状态,本实例还设有一个锁状态 检测电路,它由第三隔离二极管D4、检测用电阻R3和微动开关K1串联构成, 微动开关K1的另一端与控制馈线的负极连接。通过微动开关的通断可判断锁
的状态。为了进一步确保电话发号正常和显示,本实例在锁状态检测电路上还串接了-'个稳压管W3和发光二极管Gl。为了在开锁状态下也能检测控制馈线的通断,本实例还设有一个控制馈 线通断检测电路,它由串接在一起第二隔离二极管D6、通断检测电阻R2、第 七隔离二极管D3以及与通断检测电阻R2并联的电容C3构成,其中第七隔 离二极管D3的负极与控制馈线正极连接。控制平台可以通过流经该电路的电 流信号检测控制馈线的通断。
权利要求1、远程电控锁的开锁控制装置,包括请求开锁电路、控制通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解锁电路,其中请求开锁电路包括两个分别与控制馈线正、负极连接的电话接线端子(a、b),其特征是所说的控制通路包括接在控制馈线上的由第一隔离二极管(D2)、稳压管(W1)、电解电容(C1)、电阻(R1)和场效应管(T1)组成的开关电路,其中第一隔离二极管(D2)的正极与控制馈线正极连接,电解电容(C1)和电阻(R1)并联后与第一隔离二极管(D2)负极连接构成充放电电路,稳压管(W1)接在控制馈线正极与电解电容(C1)负极之间,电解电容(C1)的正、负极分别与场效应管(T1)的栅极和源极连接;所说的继电器驱动电路是由三极管(T2)、三极管基极电阻(R6)、继电器线圈(J1)、驱动用电容(C2)、充电通路二极管(D9)和第二隔离二极管(D6)构成的开关电路,其中第二隔离二极管(D6)正极与控制馈线负极连接,第二隔离二极管(D6)和三极管基极电阻(R6)串接后与场效应管(T1)漏极连接构成第一支路,第二隔离二极管(D6)、驱动用电容(C2)和充电通路二极管串接后与场效应管(T1)漏极连接构成第二支路,继电器线圈(J1)和驱动用电容(C2)串联在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说的解锁电路包括至少两个容量相等的解锁用电容(C4、C5)、电磁铁线圈(J2)、前述继电器(J1)的触头,它们是这样连接的当前述的继电器线圈(J1)不工作时所说的各解锁用电容(C4、C5)并联,当前述的继电器线圈(J1)通电工作时所说的各解锁用电容(C4、C5)与电磁铁线圈(J2)通过继电器触头串联成一个放电闭合回路,上述解锁用电容(C4、C5)正极分别与控制馈线正极端的第三隔离二极管(D4)负极和控制馈线负极端的第四隔离二极管(D8)负极连接,解锁用电容(C4、C5)负极分别与第五隔离二极管(D5)和第六隔离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第五隔离二二极管(D5)的负极与控制馈线负极连接,第六隔离二极管(D7)的负极与场效应管(T1)的漏极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电控锁的开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在请求 开锁电路的控制馈线正极与接线端子之间设有防误二极管(Dl )。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远程电控锁的开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在 所说的继电器驱动电路的第二支路上串接了一个限流电阻(R4)。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程电控锁的开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说 的电解电容(Cl)正极与解锁电容正极之间设有一个放电用二极管(D15)。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程电控锁的开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还设有 一个锁状态检测电路,它由第三隔离二极管(D4)、检测用电阻(R3)和微动 开关(Kl)串联构成,微动开关(Kl)的另一端与控制馈线的负极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远程电控锁的开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还设有 -个控制馈线通断检测电路,它由串接在一起第二隔离二极管(D6)、通断检测电阻(R2)、第七隔离二极管(D3)以及与通断检测电阻(R2)并联的电 容(C3)构成,其中第七隔离二极管(D3)的负极与控制馈线正极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控制馈线环阻较大时也能可靠实现开锁目的的远程电控锁的开锁控制装置,它包括请求开锁电路、控制通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解锁电路。控制通路是主要由稳压管、电解电容、电阻和场效应管组成的开关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是主要由三极管、继电器线圈、驱动用电容和充电通路二极管构成的开关电路,其中继电器线圈和驱动用电容接在集电极回路上,三极管基极与场效应管漏极连接构成第一支路,驱动用电容和充电通路二极管串接后与场效应管漏极连接构成第二支路;解锁电路包括解锁用电容、电磁铁线圈、前述继电器的触头,当前述继电器线圈通电工作时各解锁用电容与电磁铁线圈通过继电器触头串联成一个放电闭合回路。
文档编号E21B49/00GK201031694SQ20072003148
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4日
发明者张高军 申请人:陕西大秦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