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砂土地基混合加固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7513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填方砂土地基混合加固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固高填方砂土地基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提供了多种适用于砂土地基的加固方法,其中所指 的砂土是天然形成的,含水量较高,承载力较低的粉砂土或细砂土层,加固的目的一般是提 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消除液化。对于砂土回填较深的高填方地基,由于回填砂土的含水量 小,也较松散,一般采用规范中推荐的砂石桩、灰土挤密桩、高压注浆和置换强夯法加固处 理,但采用单独的一种方法处理的效果都较差,原因是回填砂土的含水量低,由于其内摩擦 力大,影响了土的挤密效果,而上述的前三种方法能挤密的土体范围很小,所以布孔间距也 很小,通常为lm 1.5m,因此布孔较密数量多,施工质量不易保证,地基加固费用也较高。 若单独采用第四种方法处理,则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要求,但地基的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填方砂土地基混合加固法,该方法能够 提高砂土地基的承载力,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施工质量不易保证或地基加固费用较高、 地基稳定性差的不足。 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方案为采用孔内置换强夯和高压旋喷桩加固填方砂土地基。
采用孔内置换强夯,挤密较松散的砂土,在孔周边范围形成较密实的挤密区,由于 砂土内摩擦力较大,使土的挤密作用受阻会在挤密区外形成非挤密区,该区域的砂土密实 性差,对挤密区土体的侧向变形约束小,在外荷载作用下,挤密区的土体会发生侧向变形, 产生地基失稳破坏。因此要在非加密区内采用高压旋喷桩,旋喷桩的施工对该区域的土体 有挤密作用,更重要的是旋喷桩所形成的水泥桩属于刚性桩,桩体能起到限制土体侧向变 形的作用,防止了砂土的侧向变形失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孔内置换强夯提高砂土地基的承载力,通过 旋喷桩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施工方便,节约投资。


图l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竭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它包括以下过程 第一,采用夯锤自由落体冲击成孔,向孔内分层加填料夯实,形成密实的夯实挤密 区;第二,在非挤密区布置高压旋喷桩,形成刚性水泥桩体。
冲击成孔的布孔间距a = 3. 5m 4. 5m ;
旋喷桩的长度HI为地基加固深度的(1/2 2/3),即HI = (1/2 2/3)H ;
旋喷桩的直径d = 0. 6m 0. 8m。
本发明的特点 1)由于在冲击成孔和回填料夯实的过程中对周边土都有较强的挤密作用,所以加 固后的地基承载力较高,所形成的挤密区范围较大,因此冲击布孔的间距a也较大,一般 为3. 5m 4. 5m。 2)孔内填料可就地取材,素土、砂土、砂石及建筑垃圾都是很好的填料,价格低廉, 节约投资,特别是可能消纳建筑垃圾,对环境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3)旋喷桩的数量少,施工方便,而且旋喷桩的桩长度&可以比计算所需的地基处 理深度H小,节约了投资。
权利要求
一种高填方砂土地基混合加固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过程第一,采用夯锤自由落体冲击成孔,向孔内分层加填料夯实,形成密实的夯实挤密区;第二,在非挤密区布置高压旋喷桩,形成刚性水泥桩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方砂土地基混合加固法,其特征在于冲击成孔的布孔 间距a = 3. 5m 4. 5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方砂土地基混合加固法,其特征在于旋喷桩的长度HI 为地基加固深度H的1/2 2/3。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方砂土地基混合加固法,其特征在于旋喷桩的直径d =0. 6m 0. 8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填方砂土地基混合加固法,它包括以下过程第一,采用夯锤自由落体冲击成孔,向孔内分层加填料夯实,形成密实的夯实挤密区;第二,在非挤密区布置高压旋喷桩,形成刚性水泥桩体。冲击成孔的布孔间距a=3.5m~4.5m。旋喷桩的长度为地基加固深度的1/2~2/3。旋喷桩的直径d=0.6m~0.8m。本发明通过孔内置换强夯提高砂土地基的承载力,通过旋喷桩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施工方便,节约投资。
文档编号E02D5/34GK101736730SQ20081030537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4日
发明者高晰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