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泵滚动防窜式扶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582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杆泵滚动防窜式扶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领域中的一种井下工具,属于一种螺杆 泵滚动防窜式扶正器。
技术背景
在油田采油领域中,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螺杆泵采油己在 油田广泛利用。抽油杆在油管内转动时,抽油杆与油管的偏磨现象普 遍存在,为了防止抽油杆与油管之间产生偏磨,目前是将扶正器直接 安装在装有限位器的井杆上或安装在井杆的短接上,井杆在旋转的过 程中,扶正器会与井杆之间产生磨擦,对井杆的磨损非常严重,经常有 井杆被扶正器磨断的情况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杆泵滚 动防窜式扶正器,该扶正器的扶正主体与井杆之间有扶正套,扶正主 体在转动过程中与扶正套发生磨擦,不与井杆发生磨擦,避免了井杆 被磨断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螺杆泵滚动防窜式扶正器包括扶正 体,扶正体壁上均布有与轴线平行的凸棱,扶正体浇铸在护杆器两凸 台之间,护杆器浇铸在抽油杆上。
上述的扶正体由左插接块和右插接块组成,左插接块和右插接块 相互插接在护杆器两凸台之间,且扶正体可转动,护杆器由左插块和 右插块组成,左插块和右插块在两端相互插接固定在抽油杆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扶正主体与 井杆之间有扶正套,扶正主体在转动过程中与扶正套发生磨擦,不与 井杆发生磨擦,避免了井杆被磨断的现象,延长了井杆的使用寿命。 整体式的结构简单、牢固可靠,分体式的便于现场安装及更换,应用 灵活。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半剖视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 — A剖视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中1-扶正体,2-护杆器,3-凸棱,4-凸台,5-左插接块,6-右插接块,7-左插块,8-右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中所示,该螺杆泵滚动防窜式扶正器包括扶正体1和护杆器
2,护杆器2固定在抽油杆上,护杆器2两端带有凸台4,扶正体1 套在护杆器2的两凸台4之间,扶正体1与护杆器2之间有间隙,扶 正体l可以转动,扶正体1壁上均布有与轴线平行的凸棱3。
实施例l、如图1所示,扶正体1和护杆器2分别为整体结构, 采用相嵌注塑工艺将护杆器2直接铸于井杆的指定位置,与抽油杆成 为一体,护杆器2的两端分别有凸台4,然后将与之匹配的旋转内衬 对卡在护杆器2的两凸台4之间,使旋转内衬与护杆器2之间留有间 隙,最后在旋转内衬上注塑带有凸棱3的扶正体1,完成后旋转内衬 与扶正体1会形成一个整体,由于旋转内衬与护杆器2之间留有转动 间隙,可以确保扶正体1在护杆器2上旋转自如,扶正体1和护杆器 2均采用高强度耐磨尼龙注塑成型,工作时只有护杆器2与扶正体1 之间转动磨擦,所以避免了扶正器给井杆造成磨损,从而起到定位、 扶正及护杆的三重作用。整体式结构牢固可靠。
实施例2、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扶正体1和护杆器2分别 为分体结构,由两部分组成,扶正体1由左插接块5和左插接块6 插接而成。护杆器2是由两个带有相互对插式锁紧扣的半圆柱体组成 即左插块7和右插块8,对插式锁紧扣位于护杆器2的两端,左插块 7和右插块8对插锁紧,它可以便捷的安装在井杆上任意位置并与井 杆抱紧,扶正体1在护杆器2外对插锁紧套在护杆器2上且之间有间 隙,护杆器2两端锁扣位置有凸起即凸台4,将扶正体l限定其内, 由于扶正体1与定位护杆器2之间留有活动间隙,可以确保扶正体在 护杆器上旋转自如。扶正体1和护杆器2均采用高强度耐磨尼龙注塑 成型,工作时只有护杆器2与扶正体1之间转动磨擦,所以避免了扶
正器给井杆造成磨损,从而起到定位、扶正及护杆的三重作用。分体 式便于现场安装及更换,应用灵活。
两种形式均适用于直径38以下的各种抽油机井杆和螺杆泵井杆 的定位扶正,两种形式也可以用于短接式扶正器,对短接与井管同样 起到保护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螺杆泵滚动防窜式扶正器,包括扶正体(1),扶正体(1)壁上均布有与轴线平行的凸棱(3),其特征在于扶正体(1)浇铸在护杆器(2)两凸台(4)之间,护杆器(2)浇铸在抽油杆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泵滚动防窜式扶正器,其特征在 于扶正体(1)由左插接块(5)和右插接块(6)组成,左插接块(5)和右 插接块(6)相互插接在护杆器(2)两凸台(4)之间,且扶正体(1)可转 动,护杆器(2)由左插块(7)和右插块(8)组成,左插块(7)和右插块(8) 在两端相互插接固定在抽油杆上。
专利摘要一种螺杆泵滚动防窜式扶正器。该螺杆泵滚动防窜式扶正器包括扶正体(1),扶正体(1)壁上均布有与轴线平行的凸棱(3),扶正体(1)浇铸在护杆器(2)两凸台(4)之间,护杆器(2)浇铸在抽油杆上。该扶正器的扶正主体与井杆之间有扶正套,扶正主体在转动过程中与扶正套发生磨擦,不与井杆发生磨擦,避免了井杆被磨断的现象。
文档编号E21B17/10GK201206440SQ200820111089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5日
发明者关士元 申请人:关士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