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三维加强筋加固沿空留巷充填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0438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置三维加强筋加固沿空留巷充填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内置三维加强筋加固沿空留巷充i!if体结构
駄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三维加强筋加固沿空留巷充i彭啬体结构,尤其适用于矿山井下回采 充±梨啬体的加固。
背景駄
沿空留巷的技术在世界采矿领域己采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其实质是是将己采工作面后方的回采^ii用支设7Mi、折M矸石带或充填混 Mi的方法沿采空区保留下来,作为下一工作面的回采麟。
随着科学技术^^矿机械化的不断,,采用折應i[沿空留巷充壤啬体的做法越来越普遍,但随着工作面的回采,构筑的巷帮充i真糊每承受破断直接顶和老顶的自重载荷,同时承受老顶破断后形成的砌体梁结构中顶板回转过程中的侧向压力,受此影响,采用充±射才料的充±势啬体多数瞎况下均会发生明显变形,甚至Mil垮,或者充±真体发生向巷道内棘空区侧剧烈滑移,滑移量最大可达到lm以上,充±彰啬体受压变形、破坏或充填体的强烈滑移,导致 空间急剧縮小,造成辅助生产、通风等工序难以进行,严MH山的安全生产。
目前,加强充±離体的方法有:OMffi高标号的水泥;②改善充t射才料的配方;③充場啬体外支设单体支柱等方法。战方法虽然倉辦齡充場啬体变形的滑移,但还是则难以有交娥制墙体的位移,因此如何保证充±離体的完整性皿高其承载肯叻是目前急需對导至蠏决的駄錢生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的不足,Jii共一种结构简单,易施工,效果好的内置三维加强筋加固沿空留巷充i離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内置三维加强筋加固沿空留巷充±離体结构,由充±辦体、设在充填墙体内的网格t维加强筋构成。
戶,的三维加^l^为螺纹钢、圆钢或扁钢编织而成;fM编织的三维加强筋间排距为0.8 1.6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M:在充:t離体内體网格t维加强筋,限制充±势啬 体间的错动,为沿空留 旁充±真 {共强化加固,使充填组合形成的 充±彭啬 体更加坚固,有^MRi:覆岩层的赫及滞后采动压力影响, 一是提高充i真体的整 体性,将充填体和加强筋的特性结合,共同辦作用;二是提高充±真体初期承载能 力,适針覆顶板回转下、腿动;三是提高充i真体M^驢,保障充±真体能有效适 应强烈的滞后采动应力影响,有力的控制離围岩的 ^^;四是施工方便,三 维加3敏何以预制赫是在现场构建,施工简单十魏。iM在充填体内布置三维加 强筋,把充±真体和加强筋组合成一个整体,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保障沿空留 巷的成功。其结构简单,效果显著,易施工,安全可靠,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中1—顶板;2—底板;3—充±彭啬体;4—三维加强筋
具條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内置三维加强筋加固沿空留巷充i辦体结构,由充±雜顶板1与 底板2之间的充±離体3、安 充±離体3内的网格t维加强筋4构成。网格 状三维加强筋4用螺纹钢、圆钢或扁钢编织而成,编织的三维加强筋4间排距为0.8 1.6m。在工作面回采后,在待充i真区域内放置预制好的赫在现场构建的网格)RH 维加强筋4,网格^H维加强筋4用螺纹钢、圆钢或扁钢横竖交叉编织在一起;加 强筋间排距一般可选择0.8 1.6m,三维加弓繊4的夕卜端尺寸以一个循环的待充土真 墙体尺寸为限。架设充i,^t莫板,用混凝±^^^旁灌浆充±真工作,待混凑肚凝 固后拆除t嫩,完成一垛充±梨啬体3的充填;跟随采掘工作面的,,重U^步 聚,完成一i雜—朵充壤啬体3的充填,iMH维加强筋4将顶底板围岩与充i真体 结合形成一个,,有效限制充±真体的向内滑移。
权利要求1. 一种内置三维加强筋加固沿空留巷充填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充填墙体(3)、设在充填墙体(3)内的网格状三维加强筋(4)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戶脱的内置三维加强筋加固沿空留巷充±敦啬体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三维加强筋(4)为螺纹钢、圆钢或扁钢编织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戶腿的内置三维加强筋加固沿空留巷充±彭啬体结构,其特征 在于戶;f^编织的三维加强筋(4)间排距为0.8 1.6m。
专利摘要一种内置三维加强筋加固沿空留巷充填墙体结构,由充填墙体、设在充填墙体内的网格状三维加强筋构成,通过在充填墙体内设置网格状三维加强筋,限制充填墙体间的错动,为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提供强化加固,使充填组合形成的整体充填墙体更加坚固,抗变形滑移能力大大提高,能有效防止沿空留巷巷旁充填墙体向内滑移,有效维护沿空留巷后的巷道断面,保证沿空留巷的安全。其结构简单,方法简便,易施工,安全可靠,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文档编号E21F15/00GK201314241SQ20082021568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5日
发明者农 张, 李桂臣, 成 王, 薛俊华, 亮 袁, 郑西贵, 阚甲广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