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钢溜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0395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耐磨钢溜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开采设备,特别是一种耐磨钢溜井。
技术背景 目前,国内矿山采场开采过程中的溜矿井,绝大多数是脉内顺路溜矿井,是由厚 度6mm或8mm的钢板巻制的一节一节钢筒子随开采后充填面架高焊接而成的,角度不小于 40° 。当钢溜井溜放的矿石量大于5000 8000t后,其下部底面部分磨损严重,这种磨损是 不超过l/3全圆内壁的下底面,而其余2/3以上内壁基本无磨损。大量溜放矿石后,必须经 常检查修补下部钢溜井筒子磨损情况,不但影响生产,而且修补困难,检查修补过程中危害 施工人员安全。如果一旦检查不及时或修补不达标,极容易堵塞溜矿井,并且在尾砂充填过 程中容易造成水砂跑漏,酿成安全事故,安全隐患大。如果采用厚度^ 8mm的钢溜井筒子, 不但浪费大量钢材,生产费用高,而且巻制、搬运、安装和焊接钢溜井筒子困难,劳动效率极 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巻制、搬运、安装和焊接方便、结构简单、不易 磨损、高效耐用的增厚耐磨式钢溜井,保证安全生产,降低生产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耐磨钢溜井,由钢溜井井筒组成,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钢溜井井筒下底约1/3内壁上沿轴线方向固定连接至少IO根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案为加强筋为直径16mm的圆钢,加强筋最好为16根,
且在上端露出钢溜井井筒50mm,下端縮进钢溜井井筒5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了在钢溜井筒子(厚6mm) 1/3内壁上焊牢加强筋,比采用(厚8mm)钢溜 井筒子耐磨,不但节省了大量钢材,节约生产费用,而且增加了易磨损底面的有效耐磨性, 使得在巻制、搬运、安装和焊接方面轻便、容易,提高了劳动效率,提高了出矿效率和安全 性。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 1、钢溜井井筒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在厚度6mm、直径900mm、高度1250mm的钢溜井井筒1的1/3内壁上,沿轴线方向 焊牢加强筋2,加强筋2为直径16mm的圆钢,加强筋2中心距60mm,加强筋2在钢筒子上端 露出50mm,下端縮进50mm。 使用时,在一节一节架高焊接钢溜井井筒1时,露出一端的加强筋2伸到前一节钢溜井井筒1縮进的一端对正焊接牢固,形成沿钢溜井井筒1倾向的顺向加厚耐磨溜槽,降低 了摩擦力,增加了耐磨性,有效避免了磨损、跑砂和堵塞事故。
权利要求一种耐磨钢溜井,由钢溜井井筒(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溜井井筒(1)下底约1/3内壁上沿轴线方向固定连接至少10根加强筋(2)。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耐磨钢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2)为直径16mm的圆 钢,且在上端露出钢溜井井筒(1)50mm,下端縮进钢溜井井筒(1)50m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钢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2)最好为16根。
专利摘要一种耐磨钢溜井,由钢溜井井筒(1)组成,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钢溜井井筒(1)下底约1/3内壁上沿轴线方向固定连接至少10根加强筋(2),因而卷制、搬运、安装和焊接方便、结构简单、不易磨损、高效耐用,保证了安全生产,降低了生产费用,特别适合于矿山采场开采过程中的溜矿井之用。
文档编号E21C41/16GK201448111SQ200920030470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4日
发明者吴圣贤, 周英芳, 孙林, 张善堂, 张清伟, 王文胜, 肖君, 许军, 邵珠江 申请人:招远市蚕庄金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