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数据采集记录及告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1480阅读:10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数据采集记录及告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 上石油钻井平台数据釆集记录及告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钻井平台数据釆集系统大多都是在传统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下进行 运作的,其存在各部分间的信息割裂、传递速度慢、数据严重滞后、数据失 真等一系列问题。钻井平台所釆集的信息主要通过高频报话机和电话进行传 递。因而,积极应用工艺自动化技术、图像监控技术和雷达技术,来实施海 上石油钻井自动化管理,进而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生产经营管理模式, 实施数字化改造,已成为海上油田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 供一种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数据釆集记录及告警系统,其设计新颖、合理且 使用搡作方便,所记录的参数种类全、数据幸存率高且系统本身的可靠性 和寿命指标均较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上石油钻 井平台数据釆集记录及告警系统,包括对钻井平台中央控制室下属各子系 统的各项工作参数以及钻井平台相关环境载荷参数进行实时检测的数据、 图像及音频釆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实时对钻井平台中央控制室内 的音频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的音频监控器、对音频监控器和数据、图像及 音频釆集系统所釆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由控制计算机进行 控制的声光告警装置、对控制计算机的分析处理结果进行同步循环存储记录的黑匣子,以及对控制计算机和黑匣子所存储数据进行实时显示的数据 地面站;所述音频监控器和数据、图像及音频釆集系统均与控制计算机相 接,控制计算机分别与黑匣子和数据地面站相接,黑匣子与数据地面站相 接。
还包括将控制计算机的分析处理结果同步存储记录在能由数据地面 站识别的可热插拔数据卡中的快取记录器,以及将黑匣子中所存储记录的
数据进行卸载并送往数据地面站进行处理的手持式卸载器;所述控制计算
机和快取记录器相接,所述手持式卸载器分别与黑匣子和数据地面站相 接。
所述黑匣子上设置有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将其抛离工作区的自动抛离 装置。
所述黑匣子上设置有便于在海上定位寻找的水下定位信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设计新颖、合理、使 用操作及维护方便,智能化程度高,并且功率小于200W。 2、所记录的参
数种类全,所记录的参数范围覆盖了平台的各子系统,为日常维护和事故
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所记录的参数具体包括环境载荷通过气象仪获 得气象信息、波高仪器获得波浪高度、测深仪、海流计等对风、波、深、 流等进行测量所获得的环境参数;钻井平台本身的安全侦测情况,如液位 报警、有毒可燃气体、烟火探测系统、舱式水密门报警、二氧化碳施放报 警、平台状态视觉系统、助航标识灯系统、卫星C站;通讯系统工作参数 语音、雷达、电台等;钻井平台升降系统压力、速度、平衡等工作参数; 发电机组、配电装置等功率、油温、转速等工作参数。3、数据幸存率 高,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对控制计算机送来的数据进行同步循环记录的黑匣 子,因而所记录的数据可在一定的火烧、海水浸泡、深海压力、冲击等特 殊环境条件下幸存下来,作为平台事故分析的依据;并且黑匣子上设置有 在特定条件下将其抛离工作区的自动抛离装置(例如黑匣子经过40分钟 火烧后自动触发抛射),更进一步增加了所记录数据的幸存概率;另外,黑匣子具有水下定位信标,便于在海上定位寻找。系统可靠性、寿命指标 高系统釆用军工技术,可在海上严酷条件下长期可靠工作。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且使用搡作方便,所记录的参数种类全、数据 幸存率高且系统本身的可靠性和寿命指标均较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电路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 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电路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l一音频监控器; 2—数据、图像及音频釆集系统;3—控制计算机; 4一声光告警装置;5 —黑匣子; 6 —数据地面站;
7 —快取记录器; 8 —手持式卸载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对钻井平台中央控制室下属各子系统的 各项工作参数以及钻井平台相关环境载荷参数进行实时检测的数据、图像 及音频釆集系统2,还包括实时对钻井平台中央控制室内的音频信号进行 采集和处理的音频监控器1、对音频监控器l和数据、图像及音频釆集系 统2所釆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控制计算机3、由控制计算机3进行控制 的声光告警装置4、对控制计算机3的分析处理结果进行同步循环存储记 录的黑匣子5,以及对控制计算机3和黑匣子5所存储数据进行实时显示 的数据地面站6。所述音频监控器l和数据、图像及音频釆集系统2均与 控制计算机3相接,控制计算机3分别与黑匣子5和数据地面站6相接, 黑匣子5与数据地面站6相接。
所述黑匣子5上设置有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将其抛离工作区的自动抛离装置。另外,所述黑匣子5上设置有便于在海上定位寻找的水下定位信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实际使用过程中,控制计算机3对数据、 图像及音频釆集系统2所釆集信号进行釆集、处理和整理,并且将所整理 数据送往黑匣子5进行记录,同时送往数据地面站6进行检测,数据、图 像及音频采集系统2平台所采集的各参数在控制计算机3中均设定有参数 范围,在参数超限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声光告警装置4进行声音和灯光告 警。同时,音频监控器l将中控室内的音频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送往控制 计算机3进行釆集处理。数据地面站6将控制计算机3送来的数据通过报 表、曲线等形式进行实时显示,便于用户对钻井平台数据的监视;同时数 据地面站6可将黑匣子5中记录的数据进行卸载,并通过报表、图形等方 式再现钻井平台状态;另外,还可通过数据地面站6进行系统维护,如软 件升级、BIT检测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在拖航、就位、工作、升 降等工作状态下,钻井平台各子系统的工作参数、声音、图象等信息进行 釆集、处理和整理,再将整理结果同步记录在黑匣子5中,黑匣子5中所 记录的数据可以在火烧、海水浸泡、深海压力、冲击等特殊条件下幸存下 来,作为平台事故分析和日常维护的科学依据;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 告警功能,在数据、图像及音频釆集系统2所釆集的参数超越设定的界限 后,控制计算机3控制声光告警装置4动作告知工作人员,以便工作人员 及时釆取措施。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将控制计算机3的分析处理结果同 步存储记录在能由数据地面站6识别的可热插拔数据卡中的快取记录器 7,以及将黑匣子5中所存储记录的数据进行卸载并送往数据地面站6进 行处理的手持式卸载器8;所述控制计算机3和快取记录器7相接,所述 手持式卸载器8分别与黑匣子5和数据地面站6相接。
所述控制计算机3将其釆集处理的数据不仅送往黑匣子5进行记录,同时也送往快取记录器7记录,快取记录器7将数据记录在可热插拔的数 据卡中,上述可热插拔的数据卡能直接将送往所记录数据送往数据地面站
6进行处理;手持式卸载器8可将黑匣子5中记录的数据卸载,并送往数 据地面站6进行处理,因而维护起来更方便。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的结 构、功能、控制关系以及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l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
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数据采集记录及告警系统,包括对钻井平台中央控制室下属各子系统的各项工作参数以及钻井平台相关环境载荷参数进行实时检测的数据、图像及音频采集系统(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实时对钻井平台中央控制室内的音频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的音频监控器(1)、对音频监控器(1)和数据、图像及音频采集系统(2)所采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控制计算机(3)、由控制计算机(3)进行控制的声光告警装置(4)、对控制计算机(3)的分析处理结果进行同步循环存储记录的黑匣子(5),以及对控制计算机(3)和黑匣子(5)所存储数据进行实时显示的数据地面站(6);所述音频监控器(1)和数据、图像及音频采集系统(2)均与控制计算机(3)相接,控制计算机(3)分别与黑匣子(5)和数据地面站(6)相接,黑匣子(5)与数据地面站(6)相接。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数据釆集记录及告警系 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控制计算机(3)的分析处理结果同步存储记 录在能由数据地面站(6)识别的可热插拔数据卡中的快取记录器(7), 以及将黑匣子(5)中所存储记录的数据进行卸载并送往数据地面站(6) 进行处理的手持式卸载器(8);所述控制计算机(3)和快取记录器(7) 相接,所述手持式卸载器(8)分别与黑匣子(5)和数据地面站(6)相 接。
3. 按照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数据釆集记录及告警 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黑匣子(5)上设置有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将其抛 离工作区的自动抛离装置。
4. 按照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数据釆集记录及告警 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黑匣子(5)上设置有便于在海上定位寻找的水 下定位信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数据采集记录及告警系统,包括数据、图像及音频采集系统、实时对钻井平台中央控制室内的音频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的音频监控器、对音频监控器和数据、图像及音频采集系统所采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由控制计算机进行控制的声光告警装置、对控制计算机的分析处理结果进行同步循环存储记录的黑匣子,以及对控制计算机和黑匣子所存储数据进行实时显示的数据地面站;音频监控器和数据、图像及音频采集系统均接控制计算机,控制计算机分别与黑匣子和数据地面站相接,黑匣子与数据地面站相接。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所记录的参数种类全、数据幸存率高且系统可靠性和寿命指标均较高。
文档编号E21C50/00GK201377317SQ20092003239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0日
发明者丁开生, 侯文利, 毅 朱 申请人:陕西中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