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侧钻井用钻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525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石油侧钻井用钻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侧钻井用钻铤,属石油钻井井下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钻铤是石油钻采钻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钻柱的一部分。它的功能是在钻井时,用来提高钻压,防斜保直,构成泥浆循环,并以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保持钻头在井底正
常工作。现有的钻铤由于外壁光滑无变径,致使其在侧钻小井眼中使用缺陷较多,不能满 足侧钻井的要求。比如,在弯曲井眼中柔性较差、井眼轨迹稳定性很差,由于环空间隙小而 导致返沙效果差;由于与井壁接触面积大而容易产生粘吸卡钻事故,使用寿命短。目前,国 内外还没有专门用来石油侧钻井用的钻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钻铤,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在弯曲井眼中柔性较差、 井眼轨迹稳定性很差;由于环空间隙小而导致返沙效果差;由于与井壁接触面积大而容易 产生粘吸卡钻事故,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管状的本体,在本体的上端设有母扣, 下端设有公扣,在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沿轴向相互间隔分布的凸环,在凸环两边设有凸环 斜面,凸环斜面可以是圆弧斜面,也可是直斜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是提高了钻铤在侧钻井中对井眼的适应性、增大环空 间隙、减少与井壁的接触面积。具有柔性好、井眼轨迹稳定性好、排屑和防粘吸卡钻效果好、 能耗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极大地节约钻井成本,提高了钻铤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凸台上无凹槽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凸台上有正螺旋凹槽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凸台上有反螺旋凹槽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凸台上有竖直凹槽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2、凸环,3、凸环斜面,4、凸环上的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管状的本体1,在本体1的上端设有母扣6,下端 设有公扣5,在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沿轴向相互间隔分布的凸环2,在凸环2两边设有凸 环斜面3,凸环斜面3可以是圆弧斜面,也可是直斜面,凸环2可提高钻铤在侧钻井中对井眼 的适应性、增大环空间隙、减少与井壁的接触面积。[0014]参见图3,所述的凸环2上设有正螺旋走向的凹槽4,该凹槽4沿凸环2的圆周均 勻设置,相邻两凸环2上的凹槽4的位置相互交错。参见图4,该实施例在所述的凸环2上设有反螺旋走向的凹槽7,其他结构与上一 实施例相同。参见图5,所述的凸环2上设有轴向的凹槽8,该凹槽8沿凸环的圆周均勻设 置,相 邻两凸环2上的凹槽8的位置相互交错,其他结构与上一实施例相同。上述的凹槽4,凹槽7,凹槽8,可提高侧钻井的排屑效果。
权利要求一种石油侧钻井用钻铤,包括管状的本体(1),在本体(1)的上端设有母扣(6),下端设有公扣(5),其特征在于在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沿轴向相互间隔分布的凸环(2),在凸环(2)两边设有凸环斜面(3),凸环斜面(3)可以是圆弧斜面,也可是直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侧钻井用钻铤,其特征在于凸环⑵上设有正螺 旋走向的凹槽(4),该凹槽(4)沿凸环(2)的圆周均勻设置,相邻两凸环(2)上的凹槽(4) 的位置相互交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侧钻井用钻铤,其特征在于凸环(2)上设有反螺 旋走向的凹槽(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侧钻井用钻铤,其特征在于凸环(2)上设有轴向 的凹槽(8),该凹槽⑶沿凸环的圆周均勻设置,相邻两凸环(2)上的凹槽⑶的位置相互 交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侧钻井用钻铤,属石油钻井井下工具领域,包括管状的本体,在本体的上端设有母扣,下端设有公扣,在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沿轴向相互间隔分布的凸环,在凸环两边设有凸环斜面,凸环斜面可以是圆弧斜面,也可是直斜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是提高了钻铤在侧钻井中对井眼的适应性、增大环空间隙、减少与井壁的接触面积,具有柔性好、井眼轨迹稳定性好、排屑和防粘吸卡钻效果好、能耗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极大地节约钻井成本,提高了钻铤质量。
文档编号E21B17/16GK201588567SQ20092027758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3日
发明者刘淑英, 李玉民, 李飞, 王晓, 胡记生, 韩霖, 颜家柏, 高科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管具工程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