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3503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结构,尤其是一种用来支撑基坑的钢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是建筑基础开挖的临时性坑井,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 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一般基坑都是在现有的地基中挖 掘形成,比如在马路下修建地铁通道,或者在马路面上开挖一个地铁出入口,这样形成的基 坑在建设的时候一般都需要有钢结构进行支撑,特别是对基坑两侧面进行支撑,防止基坑 侧面出现崩塌,而且通过钢结构支撑还可以对基坑墙面的混凝土浇灌进行支撑固定,因此 钢支撑结构使用越来越广。在修建高架桥的时候,桥面的建设也需要有钢结构进行支撑。中国专利局于2006年7月5日公告了一份CN2793162Y号专利,名称为多斜撑、大 空间对撑式钢支撑结构。采用角钢构成的框架式结构并在框架四周焊接坠板作为支撑梁, 在支撑梁的端部焊接有连接法兰,该连接法兰通过螺栓相互固装连接而成。这种钢结构支 撑的支撑面只有端部的连接法兰,连接法兰的面接多大就是多大,一般支撑梁的直径都不 是很大,因此支撑面的面积也不会很大,整体连接基坑的两侧面时受力面积小,钢结构整体 负担重,而且支撑梁的长度也是固定的,不会变化,遇到不同的基坑的宽度,需要更换使用 不同的钢结构,通用性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结构受力面积小,整体受力不合理的缺点,提供 一种扩大了受力面积改善受力状况的钢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果要调节钢结构的长度需要更换规格,不能直 接调节的缺点,提供一种根据实际尺寸需要可以调节钢结构的长度的钢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梁 和与支撑梁连接的活动端,活动端的端面为尺寸大于支撑梁的大平板,大平板的平面上设 置有至少两根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按照支撑梁中心对称布置,支撑脚的端部固定有支撑 板。活动端的大平板的尺寸大于支撑梁的尺寸,使得大平板的连接面积大于传统支撑梁的 连接面积,从而优化受力结构,钢支撑结构的端部采用支撑脚支撑,支撑脚连接到大平板上 时可以调节伸出的长度,从而调整支撑梁整体的长度,在钢支撑结构与基坑侧面的连接部 位为非平面时,特别是阶梯面上,通过改变不同支撑脚的的伸出长度从而调整不同支撑脚 相对基坑侧面的位置。作为优选,大平板的平面上对称固定有空心的脚框,脚框内部的尺寸与支撑脚的 尺寸相配,支撑脚伸入到脚框内并固定。支撑脚的伸出长度调整是通过调整伸入到脚框内 尺寸来实现的。作为优选,支撑脚和脚框为方钢制成,大平板的平面上固定相互平行的上板和下板,脚框固定在上板和下板之间并与上板和下板相贴合。方钢直接制成支撑脚和脚框,取材 方便,制作简单,脚框固定到大平板上并夹在上板与下板之间,上板和下板对脚框起到加强 作用,同时还能对脚框的位置进行限定。 作为优选,支撑脚的脚框的数量为两个,脚框固定在大平板的最长距离的两端,下 板的下部固定有槽钢,槽钢与支撑脚的方向相垂直。支撑脚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受力情 况来确定,大平板的中间为圆形,轴线方向上延伸有固定部,大平板是整体结构,最长距离 是固定部所在轴线方向的长度;支撑脚为两个,增加连接的跨度,两支撑脚之间的距离如果 扩大到支撑梁的直径,则可以将支撑脚叉入到支撑梁外,形成交叉结构;下板下部的槽钢提 高下板的强度,同时能提高整体的承受力。
作为优选,支撑脚内部固定有腹板,两根支撑脚内的腹板相互平行,腹板的长度大 于支撑脚内部的深度,腹板的一端固定在脚框的内部。腹板可以加强支撑脚与脚框之间的 连接强度。作为优选,腹板的侧边为阶梯边,腹板的两端的尺寸分别与支撑脚内部的尺寸和 脚框内部的尺寸相配,阶梯的厚度等于支撑脚方钢的厚度。支撑脚内部的尺寸与脚框内部 的尺寸之间有尺寸差,因此将腹板作成阶梯边,可以使得腹板能与支撑脚和脚框完全接触。作为优选,支撑板的尺寸大于支撑脚的尺寸,支撑板相对的两个边缘与支撑脚的 侧边固定有加强筋,支撑脚另外两个侧边固定有加厚板。支撑板的尺寸大于支撑脚的尺寸, 留出支撑板的周边可以用来连接,同时扩大的支撑板可以用加强筋与支撑脚侧边加强固 定,作为优选,活动端与支撑梁之间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与支撑梁之间固定有中平板,连 接筒外表上与支撑脚对应的位置处固定有若干相互交错的纵板和横板。大平板固定在支撑 梁的端部,单靠大平板来连接可能造成强度不足,在连接筒的外表固定交错的纵板和横板 对大平板进行加强,防止大平板变形或者产生裂纹。作为优选,横板呈梯形共三块,中间为厚板,上下两侧为薄板,厚板的厚度大于薄 板的厚度,纵板与上下两侧的薄板垂直固定,厚板垂直固定在纵板的中间部位。纵板与横板 形成一框形结构,薄板和后板形成加强板,提高大平板连接的强度。第二种方案大平板的平面上、支撑脚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与支撑脚平行的辅助柱。 两支撑脚之间在固定有辅助柱,防止支撑脚之间的跨度多大造成中间的强度降低,通过辅 助柱来加强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钢支撑结构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支撑脚在连接 的时候调整好长度,可以适应复杂支撑面的支撑,支撑脚之间的支撑距离大于传统支撑梁 的支撑距离,从而改变钢支撑结构整体的受力状况。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 新型一种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端面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 构示意图;图中1、小平板,2、支撑梁,3、中平板,4、薄板,5、大平板,6、上板,7、支撑脚,8、 支撑板,9、腹板,10、脚框,11、下板,12、厚板,13、纵板,14、加强筋,15、加厚版,16、连接筒, 17、槽钢,18、辅助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 明。实施例一种钢支撑结构(参见附图1附图2),圆形的支撑梁2的一端固定有小平 板1,小平板的直径大于支撑梁的直径,支撑梁2的另一端固定有中平板3,中平板3的中间 为与小平板1的直径相同的圆形,中平板3的轴线方向上延伸有固定部,固定部与中间的圆 形为一体结构,中平板3的一侧固定有直径与支撑梁2相同的圆形的连接筒16,连接筒16 的另一端固定有大平板5,大平板5的结构与中平板3的结构相类似,中间为圆形,圆形的轴 线方向上延伸有固定部,固定部与中间的圆形为一体结构,大平板5的尺寸大于中平板3的 尺寸,在连接筒16的外部、大平板5与中平板3之间固定有4块薄板4,薄板4呈梯形结构, 连接筒16同一侧固定2块薄板4(参见附图4),同一侧的上下薄板之间固定有垂直薄板4 的纵板13,纵板13的中部固定有垂直纵板13的厚板12,厚板12的边缘与薄板4的边缘相 平齐,大平板5的固定部上固定有两个方钢制成的脚框10,脚框10的两侧边与大平板5之 间固定有三角形加强筋14,脚框10的内部为空心,脚框10的上边固定有上板6,脚框10的 下边固定有下板11,上板6和下板11夹紧脚框10,下板11的下边固定有槽钢17,槽钢17 与脚框10相垂直,脚框10内部插入并固定有方钢制成的支撑脚7,支撑脚7的内部为空心, 支撑脚7内部固定有腹板9 (参见附图3),腹板9的一端伸入到支撑脚7内部并固定,腹板 9的另一端伸入到脚框10内并固定,腹板9的边缘为阶梯边,阶梯边的高度差与脚框10内 部的尺寸与支撑脚7内部的尺寸差相等,两腹板相互平行,支撑脚7的端部固定有方形的支 撑板8,支撑板8的尺寸大于支撑架7的尺寸,支撑板8的边缘与支撑脚7的侧边之间固定 有两个加强筋,两个加强筋相隔180°,支撑脚7的另外两侧边固定有加厚版15。实施例2 —种钢支撑结构(参见附图5),两支撑脚7之间固定有两根与支撑脚7 相平行的辅助柱18,辅助柱18的一端固定在大平板上,辅助柱18的另一端与支撑脚7端部 的支撑板8相平齐。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1。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 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权利要求一种钢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梁和与支撑梁连接的活动端,其特征在于活动端的端面为尺寸大于支撑梁的大平板,大平板的平面上设置有至少两根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按照支撑梁中心对称布置,支撑脚的端部固定有支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大平板的平面上对称固定有空心的 脚框,脚框内部的尺寸与支撑脚的尺寸相配,支撑脚伸入到脚框内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脚和脚框为方钢制成,大平板 的平面上固定相互平行的上板和下板,脚框固定在上板和下板之间并与上板和下板相贴I=I 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脚的脚框的数量为两 个,脚框固定在大平板的最长距离的两端,下板的下部固定有槽钢,槽钢与支撑脚的方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脚内部固定有腹板,两根支 撑脚内的腹板相互平行,腹板的长度大于支撑脚内部的深度,腹板的一端固定在脚框的内 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腹板的侧边为阶梯边,腹板的两端 的尺寸分别与支撑脚内部的尺寸和脚框内部的尺寸相配,阶梯的厚度等于支撑脚方钢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板的尺寸大于支撑脚的尺寸, 支撑板相对的两个边缘与支撑脚的侧边固定有加强筋,支撑脚另外两个侧边固定有加厚 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活动端与支撑梁之间连接有连接 筒,连接筒与支撑梁之间固定有中平板,连接筒外表上与支撑脚对应的位置处固定有若干 相互交错的纵板和横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板呈梯形共三块,中间为 厚板,上下两侧为薄板,厚板的厚度大于薄板的厚度,纵板与上下两侧的薄板垂直固定,厚 板垂直固定在纵板的中间部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7或8或9所述的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大平板的平 面上、支撑脚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与支撑脚平行的辅助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来支撑基坑的钢支撑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结构受力面积小,整体受力不合理的缺点,包括支撑梁和与支撑梁连接的活动端,活动端的端面为尺寸大于支撑梁的大平板,大平板的平面上设置有至少两根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按照支撑梁中心对称布置,支撑脚的端部固定有支撑板。钢支撑结构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支撑脚在连接的时候调整好长度,可以适应复杂支撑面的支撑,支撑脚之间的支撑距离大于传统支撑梁的支撑距离,从而改变钢支撑结构整体的受力状况。
文档编号E02D17/02GK201620419SQ20092031444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0日
发明者应大成, 胡丹锋 申请人:浙江华铁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