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伸缩的缠绕结构壁管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724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可伸缩的缠绕结构壁管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绕结构壁管模具,尤其是一种可伸缩的缠绕结构壁管模具,属于塑料的成型或连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缠绕结构壁管模具主要是大多数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模具所成型出的管材内壁不够光滑,承口端和插口端的连接不够紧密。现有技术中,研发人员更注重缠绕结构壁管模具的外形开发,而缠绕结构壁管模具功能的开发相对滞后,且缠绕结构壁管模具功能单一且具有以下缺陷:(I)现有的普通结构的模具在高温加热后变形比较严重,导致缠绕出的管材变形比较严重;(2)管材成型后脱模时,会出现管材与模具抱死的现象,导致管材无法正常脱模;(3)传统斜拉结构使得撑圆在内收和外涨的过程中受到沿径向和轴向的拉力,模具在反复的工作过程中比较容易变形,从而降低了模具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缠绕结构壁管模具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可伸缩的缠绕结构壁管模具,其可以解决管材在脱模时出现的抱死现象以及管材变形严重的情况,同时进一步提高管材内表面的光泽度,并优化承口端和插口端的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伸缩的缠绕结构壁管模具,包括中空的圆柱形的撑圆以及间隔设置在撑圆内壁的一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和电机减速机,所述蜗轮设置在蜗杆上,所述蜗杆贯穿撑圆与相邻蜗杆相连,蜗杆一端与电机减速机相连,另一端与连杆相连,所述撑圆包括撑圆1、撑圆II和撑圆III,所述撑圆I 一端通过连接板与撑圆II相连,所述撑圆I另一端通过节点与撑圆III相连,所述撑圆II通过节点与撑圆III相连,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杆与蜗杆相连,连杆上设置有感应距离的接近开关。
[0005]所述撑圆1、撑圆II和撑圆III之间的节点采用贯穿撑圆的金属轴,通过结实的金属轴,能保证撑圆之间内收时不会出现不同步的情况,保证了撑圆的内收和外扩时的形状稳定,防止高温加热易造成较大的弯曲变形。
[0006]所述撑圆II在连杆的带动下内收,撑圆I和撑圆III随撑圆II同时内收,通过内收让模具直径变窄,让外面的塑料模型能轻松的脱下。
[0007]所述蜗轮与蜗杆通过螺纹连接,蜗轮正转连杆上升,反之亦然。所述撑圆内部设置有相互交错焊接的支撑杆,支撑杆一部分相互连接,另一部分与撑圆相互连接,通过焊接的方式让模具更加的牢固。所述模具上带有快速插头,快速插头与电机减速机相连。当蜗轮达到接近开关的感应距离时,所述电机减速机停止转动,感应距离是指接近开关感应到撑圆接近而允许电机动作的距离。
[0008]当拉动旋转把手时,撑圆筋通过内撑柱沿半径方向收缩,撑圆筋通过接板沿半径方向收缩,撑圆筋通过撑圆筋沿半径方向收缩。管材缠完后,将模具吊至脱模台,模具上带有快速插头,通过快速插头给模具供电,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蜗杆转动,同时蜗轮一起随蜗杆转动,连杆与蜗轮通过螺纹连接,蜗轮正转连杆上升,撑圆II在连杆的带动下内收,撑圆I和撑圆III随撑圆II同时内收,当蜗轮达到接近开关的感应距离时,电机停止转动,模具内收完毕,反之模具外涨。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I)该可伸缩的缠绕结构壁管模具,能够实现电动脱模,并且能够通过接近开关准确的控制模具的收缩程度,省时省力;
[0011](2)进一步提高管材内表面的光泽度,并优化承口端和插口端的结构;
[0012](3)该装置的开发通过蜗轮蜗杆结构能够消除撑圆受到的轴向拉力,而使撑圆仅受径向的拉力,减小了撑圆的变形量,从而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本实用新型的端口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本实用新型的沿轴向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撑圆I ;2撑圆II ;3撑圆III,4连接板;5连杆;6接近开关;7蜗轮;8蜗杆;9电机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所示,一种可伸缩的缠绕结构壁管模具,包括中空的圆柱形的撑圆以及间隔设置在撑圆内壁的一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蜗轮7、蜗杆8和电机减速机9,所述蜗轮7设置在蜗杆8上,所述蜗杆8贯穿撑圆与相邻蜗杆8相连,蜗杆8 一端与电机减速机9相连,另一端与连杆5相连,所述撑圆包括撑圆I 1、撑圆II 2和撑圆1113,所述撑圆I I 一端通过连接板4与撑圆II 2相连,所述撑圆I I另一端通过节点与撑圆III 3相连,所述撑圆II 2通过节点与撑圆III 3相连,所述连接板4通过连杆5与蜗杆8相连,连杆5上设置有感应距离的接近开关6。
[0019]所述撑圆I 1、撑圆II 2和撑圆III 3之间的节点采用贯穿撑圆的金属轴;所述撑圆II 2在连杆5的带动下内收,撑圆I I和撑圆III 3随撑圆II 2同时内收;所述蜗轮7与蜗杆8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撑圆内部设置有相互交错焊接的支撑杆;所述模具上带有快速插头,快速插头与电机减速机9相连;当蜗轮7达到接近开关6的感应距离时,所述电机减速机9停止转动。
[0020]实施例2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
[0022]可伸缩的缠绕结构壁管模具,采用可快速内缩和涨开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了支撑杆,防止高温加热易造成较大的弯曲变形。
[0023]安装时,将本装置穿插进结构壁管。然后转动蜗杆8,蜗杆8带动蜗轮7旋转,从而带动与蜗轮7啮合的螺纹动作,将蜗杆8的轴向动作转化为与之垂直的螺纹的直线进给。管材缠完后,将模具吊至脱模台,模具上带有快速插头,通过快速插头给模具供电,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蜗杆转动,同时蜗轮7 —起随蜗杆8转动,连杆5与蜗轮7通过螺纹连接,蜗轮7正转连杆5上升,撑圆II 2在连杆5的带动下内收,撑圆I I和撑圆III 3随撑圆II 2同时内收,当蜗轮7达到接近开关6的感应距离时,电机停止转动,模具内收完毕,反之模具外涨。
[0024]模具能够实现电动脱模,并且能够通过接近开关6准确的控制模具的收缩程度,省时省力;传统斜拉结构使得撑圆在内收和外涨的过程中受到沿径向和轴向的拉力,模具在反复的工作过程中比较容易变形,从而降低了模具的寿命。通过蜗轮蜗杆结构能够消除撑圆受到的轴向拉力,而使撑圆仅受径向的拉力,减小了撑圆的变形量,从而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0025]实施例3
[0026]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不仅撑圆可以分为三端,也可以分为四端或者更多段,优点就是比其他的收缩的模具转动的角度更大,收缩后的直径更小,脱模更加容易。并且电机采用减速电机,可以转动的角度小,但是产生的力矩大,从而带动模具的收缩和扩张。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外壁也是跟撑圆一样是分为三端式的结构,这样在撑圆收缩的时候,外壁也随之收缩,不会对模具形状造成扭曲。
[0027]模具能够实现电动脱模,并且能够通过接近开关6准确的控制模具的收缩程度,省时省力;传统斜拉结构使得撑圆在内收和外涨的过程中受到沿径向和轴向的拉力,模具在反复的工作过程中比较容易变形,从而降低了模具的寿命。通过蜗轮7和蜗杆8结构能够消除撑圆受到的轴向拉力,而使撑圆仅受径向的拉力,减小了撑圆的变形量,从而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0028]基于本实施例的其他扩展方式,不--列举,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可伸缩的缠绕结构壁管模具,包括中空的圆柱形的撑圆以及间隔设置在撑圆内壁的一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蜗轮(7)、蜗杆(8)和电机减速机(9),所述蜗轮(7)设置在蜗杆(8)上,所述蜗杆(8)贯穿撑圆与相邻蜗杆(8)相连,蜗杆(8) —端与电机减速机(9)相连,另一端与连杆(5)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圆包括撑圆I (I)、撑圆II (2)和撑圆III (3),所述撑圆I (I) 一端通过连接板⑷与撑圆II (2)相连,所述撑圆I (I)另一端通过节点与撑圆III (3)相连,所述撑圆II (2)通过节点与撑圆III (3)相连,所述连接板(4)通过连杆(5)与蜗杆(8)相连,连杆(5)上设置有感应距离的接近开关(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缠绕结构壁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圆I(I)、撑圆II (2)和撑圆III (3)之间的节点采用贯穿撑圆的金属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缠绕结构壁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圆II(2)在连杆(5)的带动下内收,撑圆I (I)和撑圆III (3)随撑圆II (2)同时内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缠绕结构壁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7)与蜗杆(8)通过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缠绕结构壁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圆内部设置有相互交错焊接的支撑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缠绕结构壁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上带有快速插头,快速插头与电机减速机(9)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缠绕结构壁管模具,其特征在于:当蜗轮(7)达到接近开关¢)的感应距离时,所述电机减速机(9)停止转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绕结构壁管模具,尤其是一种可伸缩的缠绕结构壁管模具,属于塑料的成型或连接领域,可以解决管材在脱模时出现的抱死现象以及管材变形严重的情况。包括中空的圆柱形的撑圆以及间隔设置在撑圆内壁的一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和电机减速机,蜗轮设置在蜗杆上,蜗杆贯穿撑圆与相邻蜗杆相连,蜗杆一端与电机减速机相连,另一端与连杆相连,撑圆包括撑圆Ⅰ、撑圆Ⅱ和撑圆Ⅲ,撑圆Ⅰ一端通过连接板与撑圆Ⅱ相连,撑圆Ⅰ另一端通过节点与撑圆Ⅲ相连,撑圆Ⅱ通过节点与撑圆Ⅲ相连,连接板通过连杆与蜗杆相连,连杆上设置有感应距离的接近开关。主要用于机械、化工、建筑、市政和高分子材料可塑性加工的生产设备。
【IPC分类】B29C33-48, B29C53-80, B29C53-56
【公开号】CN204566665
【申请号】CN201520261485
【发明人】张建群, 李勇, 马红兵, 李丁华
【申请人】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