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减压抗震建筑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361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沉降减压抗震建筑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民建筑领域,具体涉及大型群体建筑物的基础结构,特别是一 种沉降减压抗震建筑基础结构,属于国际专利分类E04H或E04B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工民建筑为了节约土地大都向高空中发展,这是社会发展 和建筑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随之而来也出现很多问题,一是成本的投入,如建设一幢30 层的大楼,地下最少要建造3层,而这部分投入很少得到回报。二是建筑群越高,其安全性 (如抗震能力)越低。这两项问题是严重制约开发商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在地质较薄弱地区 和地震多发地区使用的沉降减压抗震建筑基础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沉降减压抗震建筑基础结构,为一长方台体,长方台体的中心部分为倒三棱 柱的台芯部空间,三棱柱的中央棱边与长方台体的底部中心线重合;该长方台体的横截面 为M形。长方台体的台口四周为均压力梁,四个压力梁构成长方形。长方台体的斜边与地 面垂直线的夹角为30° ;台芯部倒三棱柱的斜边与地面垂直线的夹角为30°。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基础结构,是以三角形的稳定性为基础理论来设计的。由于M 型上口的长度和整个M的长度相差甚远,所以台口上面所承受的压力和下面向上的浮载力 具有很大的差距。经过推算得到台口所承受压力和M型基础所承受压力的比为1 3。又 因基础为三角形结构,所以大大增强了其稳固性和抗震能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台芯部的透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十字形台体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T字形台体的示意图。图中1、长方台体,2、台芯部,3、压力梁,4、斜边,5、斜边。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沉降减压抗震建筑基础结构,设计成一长方台体1,长方台体 1中心为倒三棱柱的台芯部2空间,三棱柱的中央棱边与长方台体1底部中心线重合,长方 台体1的横截面为M形;长方台体1的台口四周为压力梁3,四个压力梁3构成长方形。长 方台体斜边4与地面垂直线的夹角为30° ;台芯部2倒三棱柱的斜边5与地面垂直线的夹
3角为30°。参见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基础结构的上部规格与建筑物的下部完全吻合,从基础结构最上部向下、向外周 围延伸,其角度均为30度,成一个倒置牛槽状。从基础结构最上端向基础的底中线延伸,成 刀山状,刀背在上,刀刃在下。此组合即成一个坚固基础,此基础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设计成 长方台形十字台形,丁字台形等,如图4、图5所示。基础结构的上部的台口四周衔接于建筑群底部,为均压力梁3;向下向外扩展的 长方台体1底边,围成钢筋砼浇制板面,连接在一起。中间的倒置刀山形四周也为钢筋砼浇 制板面,四面连在一起,其中心为空间以备填置。所有的最下部与土层接触部均为锐角,主 要便于基础得下沉。随着建筑群体的增高,压力相对增大,基础开始下沉,地表在基础的下 沉过程中,下沉逾深,地表对基础产生的聚浮力就逾大。当基础产生的压力与地表产生的内 聚浮力相等时,此建筑便可稳定在最佳位置。而传统大型基础建筑,都是单一向四周或深部 扩展的,不是一整体,因而很难形成坚固的稳定性和抗震性。例如,建设一个长100米、宽15米的高楼基础,需用钢筑340吨,砼1500立方;加 上工时费,需用款123万元。如建造2层1500平方的地下建筑基础或地下层楼房,需用款 380万元,可节省三分之二资金。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及稳固性,能适应今后高层建筑的发展需要,特别 适合于在地质条件薄弱及地震带区域的大型建筑物。
权利要求一种沉降减压抗震建筑基础结构,为一长方台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台体(1)的中心部分为倒三棱柱的台芯部(2)空间,三棱柱的中央棱边与长方台体(1)的底部中心线重合;该长方台体(1)的横截面为M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减压抗震建筑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台体(1) 的台口四周为压力梁(3),四个压力梁(3)构成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减压抗震建筑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长方台体的斜边 (4)与地面垂直线的夹角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减压抗震建筑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台芯部(2)倒三 棱柱的斜边(5)与地面垂直线的夹角为3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降减压抗震建筑基础结构,为一长方台体,中心部分为倒三棱柱的台芯部空间,三棱柱的中央棱边与长方台体的底部中心线重合;该长方台体的横截面为M形。长方台体的台口四周为均压力梁,各斜边与地面垂直线的夹角均为30°。本实用新型是以三角形的稳定性为基础理论来设计的,它提供了一种可在地质较薄弱地区和地震多发地区使用的沉降减压抗震建筑基础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及稳固性。
文档编号E02D27/34GK201649112SQ20092035123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9日
发明者贾兴进, 贾永良 申请人:贾兴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