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沉管自由落锤夯击砼扩底桩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7069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静压沉管自由落锤夯击砼扩底桩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底桩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静压沉管自由落锤夯击砼扩底桩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扩底方式是,锤击内外套管至设计深度,拔出内管再注入砼,再将内管放入外管,进行锤击内管,从而夯击砼扩大底部,此工艺缺陷,需用内管传递夯击能量,因此桩设计长度受桩架高度制约,且柴油机锤击时产生很大噪音和振动,故受周边环境条件限制。 局部地区采用外管端部加活瓣桩尖,通过上下反复拔压钢管来扩大桩径,从而提高承载力, 此工艺,可锤击也可静压,解决了周边环境对设计影响和桩架高度对设计影响(因为是单管施工,无需内管),但此工艺不易将桩径扩大,且其扩大部分的高度也不易计算,因此设计人员很难计算出该扩径部分的承载力,无法提供有力的设计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压沉管自由落锤夯击砼扩底桩工艺,它采用抱夹静压沉管,能解决原受桩架高度限制的桩长设计问题,利用无噪音的自由落锤方式,其夯击时在地表下20米-50米处,解决了振动问题,从而解决了原先的周边环境给设计带来制约条件, 另夯击前或夯击时拔起钢管一定高度(一般设计可在0. 5米-2米之间),通过注入扩大部分的砼数量来计算出扩大直径,从而能够计算出其端部承载力,给设计提供有力依据,且设计规范和质量验收规范均可参照锤击夯扩桩之桩型,无需更改和建立新规范。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工艺流程为 1、桩机就位,2、将钢管压至设计深度,3、向钢管内注入一定数量的砼,4、吊起锤并放入钢管内,向上拔起钢管至一定高度(也可以边夯击,边拔管),5、开始夯击砼,将其击出管外形成扩大,吊出夯锤,注入砼,下放钢筋笼,6、起拔钢管,成桩完毕。本发明采用抱夹静压沉管,能解决原受桩架高度限制的桩长设计问题,利用无噪音的自由落锤方式,其夯击时在地表下20米-50米处,解决了振动问题,从而解决了原先的周边环境给设计带来制约条件,另夯击前或夯击时拔起钢管一定高度(一般设计可在0. 5 米_2米之间),通过注入扩大部分的砼数量来计算出扩大直径,从而能够计算出其端部承载力,给设计提供有力依据,且设计规范和质量验收规范均可参照锤击夯扩桩之桩型,无需更改和建立新规范。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工艺流程为1、桩机就位,2、将钢管压至设计深度,3、向钢管内注入一定数量的砼,4、吊起锤并放入钢管内,向上拔起钢管至0.5 米_2米之间,5、开始夯击砼,将其击出管外形成扩大,吊出夯锤,注入砼,下放钢筋笼,6、起拔钢管,成桩完毕。
所述的工艺流程4也可以边夯击,边拔管。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抱夹静压沉管,能解决原受桩架高度限制的桩长设计问题, 利用无噪音的自由落锤方式,其夯击时在地表下20米-50米处,解决了振动问题,从而解决了原先的周边环境给设计带来制约条件,另夯击前或夯击时拔起钢管一定高度(一般设计可在0. 5米-2米之间),通过注入扩大部分的砼数量来计算出扩大直径,从而能够计算出其端部承载力,给设计提供有力依据,且设计规范和质量验收规范均可参照锤击夯扩桩之桩型,无需更改和建立新规范。
权利要求
1.静压沉管自由落锤夯击砼扩底桩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的工艺流程为1、桩机就位, 2、将钢管压至设计深度,3、向钢管内注入一定数量的砼,4、吊起锤并放入钢管内,向上拔起钢管至0. 5米-2米之间,5、开始夯击砼,将其击出管外形成扩大,吊出夯锤,注入砼,下放钢筋笼,6、起拔钢管,成桩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沉管自由落锤夯击砼扩底桩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流程4可以边夯击,边拔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沉管自由落锤夯击砼扩底桩工艺,其特征在于它采用抱夹静压沉管,能解决原受桩架高度限制的桩长设计问题,利用无噪音的自由落锤方式,其夯击时在地表下20米-50米处,解决了振动问题,从而解决了原先的周边环境给设计带来制约条件,另夯击前或夯击时拔起钢管0. 5米-2米之间,通过注入扩大部分的砼数量来计算出扩大直径,从而能够计算出其端部承载力,给设计提供有力依据,且设计规范和质量验收规范均可参照锤击夯扩桩之桩型,无需更改和建立新规范。
全文摘要
静压沉管自由落锤夯击砼扩底桩工艺,它涉及一种扩底桩工艺。采用抱夹静压沉管,能解决原受桩架高度限制的桩长设计问题,利用无噪音的自由落锤方式,其夯击时在地表下20米-50米处,解决了振动问题,从而解决了原先的周边环境给设计带来制约条件,另夯击前或夯击时拔起钢管至0.5米-2米之间,通过注入扩大部分的砼数量来计算出扩大直径,从而能够计算出其端部承载力,给设计提供有力依据,且设计规范和质量验收规范均可参照锤击夯扩桩之桩型,无需更改和建立新规范。
文档编号E02D5/44GK102400461SQ201010284730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
发明者张卫国, 张晓庆, 张诗棋, 张锴乐, 朱伟楠, 顾晟楠 申请人:张卫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