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反斜圆盘结构的桩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742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反斜圆盘结构的桩基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桩基础,尤其是在建筑桩基础上使用的具有反斜圆盘 结构的桩基础。
背景技术
世界的许多建筑,在修建的时候都需要打桩基础,否则,建筑物就会 发生普遍的沉降变形,影响使用和安全。特别是一些高层建筑和桥梁在建设时,都需要 打很深的桩基础,甚至要把桩基础浇筑在岩层上。这种桩基础在打孔和浇注时,都需要 做大量复杂的工作,费工费时。桩基础的横截面通常为圆形或者椭圆形。中国专利CN201314042号所公开的“一种扩大型桩基础”专利(申请号 200820214446.4),包括桩体,桩体的下侧设有桩翼,桩翼的延伸方向与桩体的轴线相垂 直,桩翼自桩体的轴心向外呈辐条状均勻地设置在桩体的四周;在桩体底部的四周均勻 地设置多个呈支翼状的局部底座。这项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这种设计方式一方面基本 上保持了采用整体底座时的桩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桩底的扩孔施工, 但桩翼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比较小,抵抗沉降变形的能力也比较弱。中国专利CN1730826号所公开的“浅桩板钢筋砼桥梁基础”专利(申请号 200510017905.0),包括浅桩、桥梁柱、其在浅桩和桥梁柱之间设有外悬板或因承荷大需 设反悬梁与外端设联系梁5的板基;外悬板厚度动.3米,浅桩深度L = 1.5 2.5米、桩 底端面积等于浅桩竖轴向荷的15% ;在外悬板上面设有与外悬板、桥梁柱连为一体、纵 横呈“十”字形的反悬梁;反悬梁外端连接有联系梁,联系梁将外悬板包围;反悬梁与 桥梁柱结合端高度d为梁长的1/5 1/4,反悬梁外端高度为梁长的1/10 0。这项专 利的不足之处在于外悬板、板基和反悬梁的承载能力有限。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反斜圆盘结构的桩基础,使建筑桩 基础在相同的深度条件下具有更高的抗沉降变形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反斜圆盘结构的桩基础除了具有桩外, 还具有反斜圆盘结构,其中,反斜圆盘结构由圆盘体和锥体组成;圆盘体围绕在桩的同 心圆周上,圆盘体与桩的外夹角为95° 125°,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圆盘体与土壤的挤 压紧密程度和抗变形能力;锥体位于圆盘体和桩之间,锥体的上部小,锥体的下部大; 锥体、圆盘体和桩由钢筋和混凝土浇注成一整体。当本发明使用时,圆盘体能够大大提 高与土壤之间的承压面积,锥体能够提高桩的结构强度,因此在相同的深度条件下具有 更高的抗沉降变形能力。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反斜圆盘结构的桩基础具有积极的效果除了具有桩外,还 具有反斜圆盘结构,其中,反斜圆盘结构由圆盘体和锥体组成,结构简单;使用时圆盘 体能够大大提高与土壤之间的承压面积,锥体能够提高桩的结构强度,因此在相同的深 度条件下具有更高的抗沉降变形能力,适用于所有桩基础。


本发明将结合附图 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看附图附图1表示本发明的示意图。附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桩1,土壤2,锥体3,圆盘体4,同心圆周5,外夹角 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反斜圆盘结构的桩基础除了具有桩1外,还具 有反斜圆盘结构,其中,反斜圆盘结构由圆盘体4和锥体3组成;圆盘体4围绕在桩1的 同心圆周5上,圆盘体4与桩1的外夹角6为95° 125°,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圆盘体4 与土壤2的挤压紧密程度和抗变形能力;锥体3位于圆盘体4和桩1之间,锥体3的上部 小,锥体3的下部大;锥体3、圆盘体4和桩1由钢筋和混凝土浇注成一整体。当本发 明使用时,圆盘体4能够大大提高与土壤2之间的承压面积,锥体3能够提高桩1的结构 强度,因此在相同的深度条件下具有更高的抗沉降变形能力。本发明保护范围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变化形式。
权利要求
1. 一种具有反斜圆盘结构的桩基础,具有桩(1),其特征在于具有反斜圆盘结构, 其中,反斜圆盘结构由圆盘体(4)和锥体(3)组成;圆盘体(4)围绕在桩(1)的同心圆周 (5)上,圆盘体⑷与桩(1)的外夹角(6)为95° 125° ;锥体(3)位于圆盘体⑷和 桩(1)之间,锥体(3)的上部小,锥体(3)的下部大;锥体(3)、圆盘体(4)和桩(1)由 钢筋和混凝土浇注成一整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反斜圆盘结构的桩基础,除了具有桩外,还具有反斜圆盘结构,其中,反斜圆盘结构由圆盘体和锥体组成;圆盘体围绕在桩的同心圆周上,圆盘体与桩的外夹角为95°~125°,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圆盘体与土壤的挤压紧密程度和抗变形能力;锥体位于圆盘体和桩之间,锥体的上部小,锥体的下部大;锥体、圆盘体和桩由钢筋和混凝土浇注成一整体。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时圆盘体能够大大提高与土壤之间的承压面积,锥体能够提高桩的结构强度,因此在相同的深度条件下具有更高的抗沉降变形能力,适用于所有桩基础。
文档编号E02D27/12GK102011406SQ20101054906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4日
发明者曹宇 申请人:西南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