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衬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8119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砂衬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砂衬桩。
背景技术
组合桩在地基施工中已经大量被应用,常用的一种是内外管形式的组合桩,内管中灌注混凝土,外管灌注其它浆料,这种组合桩被证明是有效的。但是由于浆料的流动性,灌注的时候往往会往内管渗透,灌注的时候会有些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衬桩,其采用漏斗的形式灌注,能够轻松地实现分别灌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砂衬桩,包括外管1,外管1内设置有同心的内管2,内管2的顶端为漏斗状的进料口 4,进料口 4的进料端设置有端盖3,端盖3的尺寸能将进料口 4的进料端完全盖住。所述漏斗状的进料口 4的上沿连接有竖直的挡边5,所述端盖3设置在挡边5的上沿。外管1与内管2之间有竖直的钢筋6。本发明能够轻松地实现分别灌注,并且架设钢筋支撑,更加坚固,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为砂衬桩,包括外管1,外管1内设置有同心的内管2,内管2的顶端为漏斗状的进料口 4,进料口 4的进料端设置有端盖3,端盖3的尺寸能将进料口 4的进料端完全盖住。 所述漏斗状的进料口 4的上沿连接有竖直的挡边5,所述端盖3设置在挡边5的上沿。外管1与内管2之间有竖直的钢筋6。本发明能够轻松地实现分别灌注,并且架设钢筋支撑,更加坚固,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权利要求
1.砂衬桩,包括外管(1),外管(1)内设置有同心的内管O),其特征在于,内管O)的顶端为漏斗状的进料口 G),进料口(4)的进料端设置有端盖(3),端盖(3)的尺寸能将进料口(4)的进料端完全盖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衬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状的进料口(4)的上沿连接有竖直的挡边(5),所述端盖C3)设置在挡边(5)的上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衬桩,其特征在于,外管(1)与内管(2)之间有竖直的钢筋(6)。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砂衬桩,包括外管,外管内设置有同心的内管,内管的顶端为漏斗状的进料口,进料口的进料端设置有端盖,端盖的尺寸能将进料口的进料端完全盖住。所述漏斗状的进料口的上沿连接有竖直的挡边,所述端盖设置在挡边的上沿。外管与内管之间有竖直的钢筋。本发明能够轻松地实现分别灌注,并且架设钢筋支撑,更加坚固,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E02D5/38GK102561328SQ2010106133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
发明者刘清洁 申请人:陕西龙海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