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砖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865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砖桩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砖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建筑施工中所采用的桩结构的改进。背景技术
目前的水泥土桩的牢固度较差,需要设置很大面积,成本很高。并且,多个水泥土 桩由于施工操作的差别,其性能均存在一定差别,而施工时又要求尽量达到各向同性,这样 就提高了施工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更牢固、成本更低的砖 桩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砖桩结构,包括若干发热导体,所述发热 导体的两端部伸出基坑,发热导体的外部包裹有土烧砖。作为优选,所述发热导体为U形三段式,两段竖直段的底部通过中间段相连,顶部 伸出基坑可与电源连接。结构简单那,施工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土烧砖为圆柱形。实现方便,牢固度高。作为优选,两相邻土烧砖的边缘紧靠或交叉连接。形成类似墙体,进一步提高整体 的牢固度。作为优选,所述发热导体上还设有与电源连接的温控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土下插入发热导体,并给其通电,达到烧砖 的温度后使周围的土烧结成砖,形成砖桩,替代传统的水泥土桩,不仅提高了牢固度,而且 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且,各向基本同性,施工难度低,是一种全新的施工方式及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抗拔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抗拔桩中发热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2,一种砖桩结构,包括若干发热导体1,所述发热导体1的两端部伸出基 坑,发热导体1的外部包裹有土烧砖2。所述发热导体1为U形三段式,两段竖直段的底部 通过中间段相连,顶部伸出基坑可与电源连接。所述土烧砖2为圆柱形。两相邻土烧砖2 的边缘紧靠或交叉连接。所述发热导体1上还设有与电源连接的温控器。发热导体1可以是整体的三段式,也可以是独立的三段式。如果是整体式的,则施 工时穿过土层,植入土层内,然后在两端接通电源,使导体发热升温,将土烧成砖,作为地基 的桩来使用,土变砖完成后将电源断开,发热导体1留在砖体内。如果是独立的三段式的,则可以分别插入土层后焊接连接,然后在两端接通电源,使导体发热升温,将土烧成砖,作 为地基的桩来使用,土变砖完成后将电源断开,发热导体1留在砖体内。土烧结成砖后形 成砖桩,替代传统的水泥土桩,不仅提高了牢固度,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且,各向基本同 性,施工难度低,是一种全新的施工方式及结构。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 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砖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发热导体,所述发热导体的两端部伸出基坑,发热导体的外部包裹有土烧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导体为U形三段式,两段 竖直段的底部通过中间段相连,顶部伸出基坑可与电源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砖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烧砖为圆柱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砖桩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相邻土烧砖的边缘紧靠或交叉 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砖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导体上还设有与电源连 接的温控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砖桩结构,包括若干发热导体,所述发热导体的两端部伸出基坑,发热导体的外部包裹有土烧砖。本实用新型在土下插入发热导体,并给其通电,达到烧砖的温度后使周围的土烧结成砖,形成砖桩,替代传统的水泥土桩,不仅提高了牢固度,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且,各向基本同性,施工难度低,是一种全新的施工方式及结构。
文档编号E02D5/22GK201635070SQ20102004978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3日
发明者姚新良 申请人: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