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909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双排桩支护结构是指在地基土中设置两排平行桩,前后两排桩桩体呈矩形或梅花 形布置。在两排桩顶设置圈梁,并用联系梁连接。沿坑壁平行方向,形成门字形空间结构。 该结构为空间超静定结构,整体刚度大,可以有效的限制基坑变形。在复杂多变的外荷载作 用下,能够自动调整支护结构本身的内力,使之适应复杂而又往往难以预计的荷载条件。传统的双排桩一般采用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具有承载力高、可以穿越各种复 杂土质或软硬变化较大的土层(如各类黏性土、砂土、碎砾石土、风化岩及多夹层的岩层)、 施工工艺成熟以及对周围建筑影响小等优点。但钻孔灌注桩同时具有施工环节较多、技术 要求高、工艺较复杂、施工和养护时间长、造价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简单快捷、质量易控制、工程造 价低廉的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排桩,所述每排桩的桩顶设置圈梁,两排桩通过联 系梁连接,所述两排桩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上述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中的桩径是400mm 600mm,桩间距是2. 5倍桩径,排距 是3 5倍桩径。由双排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组成的空间桁架结构适用于软土和各种土质条件,其整 体刚度大,可以有效控制基坑变形,减少桩身弯矩。而且,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简单快 捷、质量易控制、工程造价低廉。

图1是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排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1和第二排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上述两排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相互平行。在上述第一排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的桩顶设置第一圈梁3,第二排预应力混凝土 管桩2的桩顶设置第二圈梁4。上述两排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通过联系梁5连接。
权利要求一种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排桩,所述每排桩的桩顶设置圈梁,两排桩通过联系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桩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桩径是400mm 600mm, 桩间距是2. 5倍桩径,排距是3 5倍桩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简单快捷、质量易控制、工程造价低廉的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上述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排桩,所述每排桩的桩顶设置圈梁,两排桩通过联系梁连接,所述两排桩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文档编号E02D5/58GK201598642SQ20102012188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日
发明者刘松玉, 方磊, 李仁民 申请人: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