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大缺陷基础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055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宽大缺陷基础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宽大缺陷基础的加固结构,主要适用于各种水利水电工程 中。
背景技术
混凝土坝、混凝土间坝、溢洪道等上部为混凝土或浆砌石材料的建筑物是水利水 电等工程应用广泛的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往往在混凝土或浆砌石 结构体的地基中出露较大宽度的不良地质缺陷(宽大断层、软弱带、破碎带等),如某工程 溢洪道基础面存在断层宽9 10m,影响带两边各宽10m,共30m宽度,对工程影响很大。这 些软弱的不良地质缺陷,不能满足上部混凝土或浆砌石等刚性结构体的基础要求,必须设 置稳妥的基础承载结构,有时还需要满足挡水建筑物的基础防渗要求,是水利水电等土建 工程中比较普遍的工程问题。目前,对宽度较小的地质缺陷采用槽挖一定深度并回填混凝土塞是有效的处理方 法,但当地质缺陷跨度大且软弱基础变形大时,再采用上述方法处理,一是置换承载结构中 部范围将产生较大的弯矩而易出现裂缝,不利于结构安全,为控制拉应力就需增大置换体 的厚度(见图2) ;二是基础现浇体体积增大,可能成为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易产生裂缝,需 采取较复杂的温控措施;由此明显增加工程开挖处理量、施工复杂性和施工工期,方案经济 性很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固、 跨越宽度和承载能力大、投资省的宽大缺陷基础的加固结构,以达到降低处理难度、提高基 础承载力、减小基础开挖和处理工程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宽大缺陷基础的加固结构,具有破碎带,其两侧 为稳定基岩,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带上方布置立拱式承载体。所述承载体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拱座设置在稳定基岩上。两个拱座沿其纵向布置为平行线或分段布置为平行线。所述承载体上预留一组灌浆孔。所述承载体与破碎带之间布置砂浆回填。所述承载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或预制拱梁现场拼装而成。 所述承载体上方设置过渡层。所述过渡层呈梯形平台状,两侧与设计建基面以1 1斜坡过渡,平台宽度一般要 求不超过上部坝段1/3-1/2宽度,否则需相应调整上部结构体的竖向结构分缝的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跨越能力和承载能力更好的立拱式承 载体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回填混凝土塞,利用其“压紧嵌固”特点,采用分离式结构形式,大幅 减小了地基存在宽度较大地质缺陷的混凝土或浆砌石建筑物的基础处理难度,结构受力更可靠,同时大大减小了基础开挖和处理量,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工程 进度,节省了工程投资;承载体上预留灌浆孔,可进行固结灌浆,提高地基的整体强度和刚 度;承载体上方布置过渡层,减小了基础面的起伏差或起伏坡度,从而减小对上部结构的影 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破碎带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宽度较大的破碎带3上方布置立拱式承载体5,承载体两 端分别通过两个拱座6 (两个拱座沿其纵向布置为平行线或分段布置为平行线)设置在稳 定基岩2上,将上部传来的载荷传至两端稳定基岩2上,而不利用地质缺陷承载,其承载条 件好,结构以压应力为主,拉应力较小,可跨越宽度更大,基础结构体积也更小,以板梁结构 为主,简化温控要求,不易裂缝。承载体5上预留一组灌浆孔7。如有防渗帷幕线需通过,可在通过灌浆孔7进行帷 幕灌浆,也可通过灌浆孔7进行地质缺陷体的加固灌浆处理,提高地基的整体强度和刚度, 也可通过灌浆孔7在承载体5与破碎带3之间布置砂浆回填8。本例中,承载体5采用钢 筋混凝土浇筑或者预制工艺预制拱梁,现场拼装而成,再在其上布置过渡层9混凝土找平 形成建基面,然后进行上部结构施工,过渡层9形成梯形平台,两侧与设计建基面以1 1 斜坡过渡,平台宽度一般要求不超过上部坝段1/3 1/2宽度,如平台宽度超过一个坝段宽 度,则需相应调整上部结构体的竖向结构分缝10的设置。
权利要求一种宽大缺陷基础的加固结构,具有破碎带(3),其两侧为稳定基岩(2),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带(3)上方布置立拱式承载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大缺陷基础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5)两 端分别通过两个拱座(6)设置在稳定基岩(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大缺陷基础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拱座(6)沿其 纵向布置为平行线或分段布置为平行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宽大缺陷基础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 体(5)上预留一组灌浆孔(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宽大缺陷基础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 体(5)与破碎带(3)之间布置砂浆回填(8)。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宽大缺陷基础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 体(5)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或预制拱梁现场拼装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宽大缺陷基础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 体(5)上方设置过渡层(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宽大缺陷基础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9)呈 梯形平台状,两侧与设计建基面以1 1斜坡过渡,平台宽度不超过上部坝段1/3-1/2宽 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宽大缺陷基础的加固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固、跨越宽度和承载能力大、投资省的宽大缺陷基础的加固结构,以达到降低处理难度、提高基础承载力、减小基础开挖和处理工程量的目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宽大缺陷基础的加固结构,具有破碎带,其两侧为稳定基岩,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带上方布置立拱式承载体。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各种水利水电工程中。
文档编号E02D3/08GK201695390SQ201020188098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1日
发明者何明杰, 徐建军 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