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犁型耙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055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犁型耙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耙吸挖泥船疏浚机具,尤其是耙头配用的耙齿。
背景技术
耙吸挖泥船的耙头通常使用的耙齿有凿型齿、尖型齿、凿型冲水齿,耙齿嵌接在耙 头的耙齿座上。现有耙齿在挖掘亚粘土和粘土时,会出现挖掘阻力大、入土深度浅、破土效 果差、挖掘困难、施工效率低的问题。其原因是亚粘土和粘土的粘聚力较大,颗粒之间粘结 紧密,抗剪强度很高,不利于耙齿的贯入,导致耙齿挖掘阻力增大,增加挖掘难度。传统凿型 齿入土截面呈长方形状,在挖掘时,对地压力都分布在长方形齿面上,由于切削力分散,导 致耙齿难以贯入土体,而耙齿贯入土体深度过浅,容易造成耙头架空,使耙头真空度下降, 而降低挖掘效率;即便耙齿贯入土体较深,如切削后的土体没有及时吸尽,就会在长方形耙 齿齿面产生大量堆积,导致耙齿壅土阻力增加,从而增加了耙吸挖泥船的航行阻力,加大了 疏浚成本。由于亚粘土和粘土的孔隙非常小,高压冲水难以破坏土壤的凝聚力,在工程中常 被作为不透水土壤处理,因此凿型冲水齿在挖掘该类土壤时效果也不理想。尖型齿主要应 用在挖掘岩石方面,由于其齿形尖锐,具有较强的破坏岩石的能力,但是在挖掘时只有齿尖 局部范围的土壤被挖掘,没有产生翻土效果,因此耙齿间的大部分土壤还保持原状,应用在 挖掘亚粘土及粘土时效果也不理想。为了增加耙齿的贯入深度,传统耙头一方面提高耙头 重量,另一方面安装液压油缸,通过耙头自重以及液压油缸的作用加大耙齿的对地压力,从 而增大耙齿的贯入深度。另一方面,为了减少耙头挖掘阻力对耙吸挖泥船航行的影响,往往 提高耙吸挖泥船的装机功率,提高在施工作业时的航行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耙头挖掘粘性士的耙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齿根和齿尖构成,齿尖与齿根浇铸成一体,齿根上端有 用于套在耙齿座上的台锥形穴,齿根上端的一侧有与耙齿座销槽配合装插销用的钩状体, 其特征是齿尖的横截面成后侧开放的三角形,齿尖两侧的齿面成犁形弧面,两侧的齿面交 汇成齿脊。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耙齿齿尖几何形状,达到了提高耙齿切削土体厚度,降低耙 齿切削阻力的效果,从而提高耙头产量的目的。

图1是左耙齿(齿根)局部剖视示意图。图2是齿座的示意图。图3是左耙齿横截面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右耙齿的示意图。图5是耙齿安装在耙头活动罩中的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将齿根3和齿尖5浇铸成一体,耙齿(图1)可做成左耙齿(图1)或 右耙齿(图4),左耙齿、右耙齿形状对称,耙齿根部基本成方台锥状,台锥体中心制成一个 与齿座前部锥体嵌接配合的台锥形穴2 (图1)用于将耙齿套在耙齿座(图2)上;耙齿根 部台锥体一侧有一个钩状体1(图1),该钩状体1套到耙齿座的横向销槽6(图2)后采用 插销栓紧耙齿。齿尖的横截面成后侧开放的三角形(图3),齿尖的三角形截面尖端角度在 15° 45°之间;齿尖两侧的齿面成犁形弧面,两侧的齿面相交成为齿脊4(图1)。本实用新型耙齿(图1或图4)适配在与凿型齿相同的齿座,该齿座基本呈方台锥 状,在方台锥的四个棱脚处制有螺旋形圆弧线7(图2),使耙齿与齿座的嵌接更牢固;耙齿 座根部设置销槽用于与耙齿的钩状体嵌入插销;齿座与耙头(图5)活动罩壳11 (图5)内 的齿杆焊接;耙头中的左耙齿12(图5)和右耙齿13(图5)成对使用,以便抵消仅使用一种 耙齿时所产生的横向水平力。
权利要求一种犁型耙齿,由齿根和齿尖构成,齿尖与齿根浇铸成一体,齿根上端有用于套在耙齿座上的台锥形穴,齿根上端的一侧有与耙齿座销槽配合装插销用的钩状体,其特征是齿尖的横截面成后侧开放的三角形,齿尖两侧的齿面成犁形弧面,两侧的齿面交汇成齿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犁型耙齿,其特征是齿尖的三角形截面尖端角度在 15° 45°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犁型耙齿,涉及耙吸挖泥船疏浚机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耙头挖掘粘性士的耙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齿根和齿尖构成,齿尖与齿根浇铸成一体,齿根上端有用于套在耙齿座上的台锥形穴,齿根上端的一侧有与耙齿座销槽配合装插销用的钩状体,其特征是齿尖的横截面成后侧开放的三角形,齿尖两侧的齿面成犁形弧面,两侧的齿面交汇成齿脊。
文档编号E02F3/92GK201671127SQ20102018820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0日
发明者周海, 李炜, 林风, 树伟, 楼启明, 江帅, 洪国军, 王健, 王费新, 蒋基安, 赵天彪, 陈海英 申请人: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