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送管设备的推管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2888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田送管设备的推管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送管设备的推管小车,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其也可适用 于其它管件或杆件类零件的输送。
背景技术
油田送管设备广泛用于北美和中东各油田,国内尝无首例,其功能是把石油钻管 从管架自动输送到4米、5米、6米、7米、8米等不同高度的油田钻井平台,或将石油钻管从 油田钻井平台自动送回地面。设备仅由一名操作人员操作,钻管最大质量约1700公斤,最 大长度约10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将管槽内的钻管沿V形槽推送至指定位置的推
管小车。油田送管设备的推管小车,包括轮子、前挡板、V形板、侧板、板、连接板、连接销、后 档板、加强板和滚轮;所述前档板和后档板设于小车两侧,其内侧设有加强板,在前挡板和 后档板下方设有侧板和板,所述侧板内设有轮子,在轮子之间的中心位置设有V形板,其下 设有滚轮,在板下方设有连接板,其下设有连接销。所述轮子为八个。所述侧板为两块。所述板为两块。所述连接板为四块。所述连接销为四个。所述滚轮为四个。所述前挡板高于后挡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功能可靠、运动灵活。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田送管设备的推管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中1_轮子、2-前挡板、3-V形板、4-侧板、5-板、6_连接板、7_连接销、8_后档 板、9-加强板、10-滚轮。图3是管槽的结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9]油田送管设备的推管小车,包括轮子1、前挡板2、V形板3、侧板4、板5、连接板6、 连接销7、后档板8、加强板9和滚轮10 ;所述前档板2和后档板8设于小车两侧,其内侧设 有加强板9,在前挡板2和后档板8下方设有侧板4和板5,所述侧板4内设有轮子1,在轮 子1之间的中心位置设有V形板3,其下设有滚轮10,在板5下方设有连接板6,其下设有连 接销7。如图1所示,小车的轮子1总共有八个,同时与管槽相接触,其中水平的四个轮子1 与管槽的水平面相接触,保证运行的稳定,管槽每个斜面上有两个轮子1,对整个小车起辅 助支撑作用;V形板3是根据管槽的截面相配合而设计的形状;V形板3两侧的侧板4及与 侧板4连接的板5对小车的横向及纵向有防止翻转的作用;小车上的连接板6与连接销7 用来连接传动用的链条;前挡板2在小车推管时顶住钻管端部,对钻管进行直接推动。推管小车的动力为发动机驱动液压系统,通过液压马达驱动链轮条来实现推管小 车的往复运动。管槽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随时处于与水平面不同角度的位置,小车的运动在管槽 内,不能脱离管槽。当钻管滚进管槽后,液压马达启动,通过链条带动推管小车前进,小车顶住钻管 后,马达停止,液压举升系统开始启动,带动管槽向上运动,到达最高位置后液压举升系统 停止,管槽停止,这时液压马达又重新启动,带动推管小车推动钻管向上运动,直到钻管一 端到达油井平台时,小车停止,完成小车的推管功能。
权利要求1.油田送管设备的推管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轮子(1)、前挡板(2)、v形板(3)、侧板 (4)、板(5)、连接板(6)、连接销(7)、后档板(8)、加强板(9)和滚轮(10);所述前档板(2) 和后档板(8)设于小车两侧,其内侧设有加强板(9),在前挡板(2)和后档板(8)下方设有 侧板⑷和板(5),所述侧板⑷内设有轮子(1),在轮子⑴之间的中心位置设有V形板 (3),其下设有滚轮(10),在板(5)下方设有连接板(6),其下设有连接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送管设备的推管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子(1)为八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送管设备的推管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为两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送管设备的推管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板(5)为两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送管设备的推管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为 四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送管设备的推管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销(7)为 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送管设备的推管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0)为四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送管设备的推管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2)高 于后挡板⑶。
专利摘要油田送管设备的推管小车,包括轮子、前挡板、V形板、侧板、板、连接板、连接销、后档板、加强板和滚轮;所述前档板和后档板设于小车两侧,其内侧设有加强板,在前挡板和后档板下方设有侧板和板,所述侧板内设有轮子,在轮子之间的中心位置设有V形板,其下设有滚轮,在板下方设有连接板,其下设有连接销。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功能可靠、运动灵活。
文档编号E21B19/14GK201778695SQ201020292280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6日
发明者宋钊贵, 罗明怀 申请人:贵州航天凯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