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建筑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723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下建筑墙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工程墙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地下墙体工程的地下建筑墙体。
背景技术
在地下工程施工中,一般为地连墙加有支撑内衬为主,同时内衬采用顺作法,即从底面向上逐层施工,内部加设纵横多道内支撑。这种方式内支撑较多,完工后需逐道拆除支撑,浪费大量的人财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无需内支撑,使整体满足各种工况条件下受力的地下建筑墙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地下建筑墙体,它由外侧围护结构和内部衬砌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围护结构为环形地下连续墙;内部衬砌为与环形地下连续墙紧贴、且采用逆作法无支撑施工制成的环形钢筋混凝土内部衬砌。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内部衬砌底部设有砂模,该砂模顶面设3cm厚水泥砂浆,砂模上表面做成靠内侧低、外侧高的斜面,呈22° 25°倾斜施工缝。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内部衬砌上分段施工的施工缝为22° 25° 倾斜施工缝。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内部衬砌内设有环向遇水膨胀止水条。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环形地下连续墙为外侧围护结构,采用环形钢筋混凝土做内部衬砌,并且内部衬砌为与环形地下连续墙紧贴,因而,可采用逆作法无支撑施工,即自上而下分段施工,无需设置内支撑内衬,使内部衬砌与环形地下连续墙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受力,类似于“水桶”结构。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内部衬砌底部设有砂模,该砂模顶面设3cm厚水泥砂浆,砂模上表面做成靠内侧低、外侧高的斜面,呈22° 25°倾斜施工缝,因而,有利于振捣时气泡的溢出。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内部衬砌上分段施工的施工缝采用22° 25° 倾斜施工缝,因而,倾斜施工缝一方面延长了渗径,提高了圆井抗渗透能力,另一方面便于下层衬砌时接缝处的振捣和排除空气,利于混凝土充实墙趾空间,同时设置3*3cm环向遇水膨胀止水条,提高施工接缝处防渗漏能力。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是1、单侧内模固定及支撑系统技术。基坑内取土至设计内衬砼底标高以下0. 8m;砂垫层选用中粗砂,在模内填砂夯实至砼浇注底标高,顶面铺设出斜面,作为下次浇注砼时的施工缝。将内衬砌内外侧竖向钢筋插入砂模50cm,用于下次竖向钢筋的连接与安装。每层底模支撑加固的控制技术。内衬主要采用高强度竹胶模板, 内衬模板开洞口,以便操作人员进入模板内振捣,内衬底模与地下连续墙接缝,应用水泥砂浆堵严,以防漏浆。支撑采用双钢管作圆弧横楞,内衬模板用地连墙预埋钢筋与对拉螺栓焊接固定。2、逆作法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浇注时每层下料厚度及浇注速度控制。内衬混凝土采用卸料斗、串筒辅助下料,浇筑时,混凝土输送泵车将混凝土输送到卸料斗内,通过串筒输送到墙内,每个串筒负责两个门子洞口的混凝土浇筑。3、逆作法施工结构分层形成环状水平施工缝防水技术。逆作法因结构共分五段,即每层之间必然产生环状水平施工缝,防止地下水从此处渗漏的控制技术。采用“假牛腿法”,假牛腿即在新老混凝土界面处设22° 25°倾斜施工缝。斜缝一方面延长了渗径,提高了圆井抗渗透能力,另一方面便于排除空气,利于混凝土充实墙趾空间。同时为确保施工缝严密性,在施工缝同时设置 3*3cm环向遇水膨胀止水条,避免施工缝渗漏缺陷,从而保证衬砌施工质量。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这种方式无支撑,节约大量的内支撑及安拆,节约投资,提高功效。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地下墙体工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衬、模板及砂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地下连续墙和内部衬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第一次逆作泵房内部衬砌6底模做成外高内低的斜面型,以方便下层衬砌时接缝处的振捣和振捣时气泡的溢出,底模采用砂模1,并在砂模上浇筑C15砼垫层4。 侧模采用高强度的竹胶木板,次楞为竖向Φ50钢管@250,模板拼缝处用50X50方木楞,主楞为横向双排Φ50钢管0900(横向钢管要弯成一定的弧度,使主、次楞间接触紧密),主楞用山型卡和对拉螺栓7拉紧,对拉螺栓7的另一端固定在地下连接墙2内预埋的接驳器上。 侧模上端在已浇筑衬砌混凝土下方留出50cm高的空隙带,此空隙带侧模制作时向外倾斜一定角度并高出施工缝15 20cm,使得上端开口不小于40cm。在侧模外侧采用Φ 50钢管搭设单排脚手架作为简易操作平台5。为使新老混凝土面接触密实,在浇筑混凝土时使混凝土面略高于施工缝,拆模后把多余的混凝土凿除即可。在侧模中部位置设置200 X 50002000 的振捣窗口(主要考虑池壁立筋间距较密0100),待混凝土面升至此位置时把窗口封堵,再继续向上浇筑。待第一次逆作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开挖第二次衬砌11,基坑内取土层9 取至设计内衬混凝土底标高以下0. 5m,并在大面基坑内环形集水沟10 ;内衬钢筋安装完后 (预留接长钢筋茬插入砂模内),安装环向遇水膨胀止水条3于第一次逆作下部斜面上,最后安装模板并加固稳定,然后重复第一次逆作工序,第三、四、五次逆作同第二次,第五次逆作时即为底板加内衬一起施工,为了提高基地承载力,在内衬施工前提前在底板下面施工 5m厚的压密注浆加固层10。如图2所示在基坑开挖前,地下连续墙2、坑底土体加固满足规定的龄期、强度要求。土方开挖前,监测单位需根据监测方案布好基坑围护沉降和位移、地表沉降及建筑物沉降等监测点,并在开挖施工前测好原始值。对各监测点要注意保护,防止在开挖支撑过程中被破坏。现浇环形钢筋混凝土内部衬砌6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才能开挖支撑以下土方。开挖前准备好排水设备,以保证开挖后开挖面不浸水,基坑周边布置好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的保护措施在圈梁外侧砌高出施工便道20cm的拦水小坝。基坑周围设置好合格可靠的安全护栏;基坑周围重物堆载符合设计工况要求。不允许超过20KN/m2。基
4坑开挖以机械挖土为主,人工修挖为辅,在接近坑底30cm时用人工挖土修整坑底。表层土方采用反铲挖掘机挖土,直接装车外运,第二层及以下土方开挖时,改用抓斗将土方垂直运出坑外装车外弃。第一次挖土标高从4. 4m至-0. 2m,挖土 4. 6m,浇筑圈梁、环形钢筋混凝土内部衬砌6、悬臂梁等,环形钢筋混凝土内部衬砌6底标高1. 60m ;第二次挖土标高从-0. 2m 至-4. 7m,挖土 4. 5m,浇筑环形钢筋混凝土内部衬砌6高4. 5m ;第三次挖土标高从_4. 7m 至-9. 2m,挖土 4. 5m,浇筑环形钢筋混凝土内部衬砌6高4. 5m ;第四次挖土标高从_9. 2m 至-13. 3m,挖土 4. Im,浇筑环形钢筋混凝土内部衬砌6高4. Im ;第五次挖土标高从-13. 3m 至-15. 7m,挖土 2. 4m,铺设砂模1,砂模1中设有砼基础4,上表面为靠地下连续墙低、内侧高的斜面。
权利要求1.一种地下建筑墙体,它由外侧围护结构和内部衬砌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围护结构为环形地下连续墙(2);内部衬砌为与环形地下连续墙(2)紧贴、且采用逆作法无支撑施工制成的环形钢筋混凝土内部衬砌(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衬砌(6)底部设有砂模(1 ),该砂模(1)顶面设3cm厚水泥砂浆,砂模(1)上表面做成靠内侧低、外侧高的斜面,呈22° 25°倾斜施工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衬砌(6)上分段施工的施工缝为22° 25°倾斜施工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衬砌(6)内设有环向遇水膨胀止水条(3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地下建筑墙体。属于地下工程墙体结构技术领域。它主要解决现有内衬采用顺作法,即从底面向上逐层施工,内部加设纵横多道内支撑,存在内支撑较多,完工后需逐道拆除支撑,浪费大量人财物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它由外侧围护结构和内部衬砌组成;所述的外侧围护结构为环形地下连续墙;内部衬砌为与环形地下连续墙紧贴、且采用逆作法无支撑施工制成的环形钢筋混凝土衬砌。本实用新型具有无支撑施工,节约大量的内支撑及支撑制安,节约投资,提高功效的特点,主要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地下墙体工程。
文档编号E02D29/02GK201943086SQ20102068727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
发明者严丛林, 刘兴斌, 刘雪平, 宋芊, 张海涛, 曹国安, 李亮, 潘国华 申请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市政工程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