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高含水后期油层持续稳产高效堵解联作新方法

文档序号:5331642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田高含水后期油层持续稳产高效堵解联作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领域中的一种酸化解堵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许多油田都相继进入中、高含水期,而地下可采储量依然较大,低渗透油田由于渗流阻力大,能量消耗多,地层压力和流动压力低,继续加大生产压差的潜力小, 油井见水后,一般产液量和产油量均大幅度下降,保持稳产难度大,严重影响油田的经济效益。对于出水井,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使某些高产井转变为无工业价值的井,同时还可能破坏储层结构,造成油井出砂,液体密度和体积增大,井底油压增大,改变了原有的出油路线;注入水量的增加也造成油层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堵塞,并随生产时间的延长污染堵塞问题日益加重,酸化能够提高注水量,但采油率未提高,致使酸化效果较差。国内外现有技术不能够较好地解决相应现场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新型耐酸型的油溶性堵剂,配合酸化解堵液,形成新的解堵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堵解联合协作的酸化解堵新方法,该方法的应用可确保油田高含水后期油层的持续稳产。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油田高含水后期油层持续稳产高效堵解联作新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⑴反洗井2天,将井筒内充满清水;(2) 反洗井完毕之前计算并制备相应量的耐酸型油溶性暂堵剂;C3)注入暂堵剂达到设计的用量时,用清水顶替暂堵剂至全部进入地层;(4)关井候凝Id ; (5)注入按要求配置的酸化解堵液,压力降低值达到要求,停止注压,根据要求可注入孔道保护剂顶替清水,完成现场施工,停泵,关井反应4 后,开井正常注水,继续生产。上述耐酸型油溶性暂堵剂,按照重量百分比,其组成为浙青40^-65% ;中裂阳离子浙青乳化剂5% 10% ;表面活性剂0. 2% 0. 45% ;pH值调节剂0. 05% 0. 25% ;余量为水。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pH值调节剂为Κ0Η。上述堵解联作新方法的步骤( 中,暂堵剂设计用量采用下述公式进行计算Q = 3. 14*Φ*Η*Ι 2其中Φ为孔隙度,H为有效厚度,R为处理半径。耐酸型油溶性暂堵剂的配制方法(1)根据配方要求,分别称量中裂阳离子浙青乳化剂、KOH和吐温80 ;(幻取浙青于容器中,加热至熔融状态,开动旋转搅拌器,继续加热温度控制到125 135°C,停止加热;C3)取配方要求重量的水于容器中,加热至95°C,将称量完毕的中裂阳离子浙青乳化剂和吐温80加入,开动搅拌器搅拌20min,配制成混合溶液; ⑷将步骤⑵制备好的熔融浙青和步骤⑶配制成的混合溶液加入到乳化机中,开动搅拌器,并开始计时;(5)计时达到40 50min时,按配方要求将已称量完毕的Κ0Η,加入到步骤 (4)中正在乳化机中搅拌的浙青乳液内,继续搅拌20min,配制成耐酸型的油溶性暂堵剂。
耐酸型油溶性暂堵剂的最优选配方为改性浙青55% ;中裂阳离子浙青乳化剂 8% ;表面活性剂0. 23% ;pH值调节剂0. 1% ;余量为水。本发明方法的理论依据是针对目前中后期油田产水率颇高的生产现状,为减小酸化作业对非目的层的伤害,在进行酸化解堵作业前,先将耐酸型油溶性暂堵剂推向地层, 封堵高渗层,缓解层间产出矛盾;在然后进行的酸化解堵作业中,引导酸化解堵液进入低渗层,解决低渗层表面的堵塞,从而增加井底附近的产油能力;也就是说本发明方法,利用暂堵剂封堵高渗层后再利用常规技术酸解低渗层,即堵解联合协作,最终达到提高采油率的目的,为高含水油田持续稳产提供技术支持。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酸化解堵液,采用常规酸化解堵技术惯常使用的酸化解堵液即可,本发明方法未对酸化解堵液进行改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油田高含水后期油层持续稳产高效堵解联作新方法,利用耐酸型的油溶性暂堵剂在酸化解堵领域中的应用,堵解联合协作,达到了远井调堵近井增油的低渗层改造目的,从实验数据上可以看出,该解堵技术的高渗封堵率为85%以上,解堵率在75%以上,完全满足地质需求,对于进一步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目的是在实验室中,对耐酸型油溶性暂堵剂结合常规酸化解堵液进行室内并联岩心模拟实验分析,验证耐酸型油溶性暂堵剂是否具有所述的效能。所述的室内并联岩心模拟实验步骤(1)将预先已抽提、洗净、烘干、表面平整的岩样在空气中称重, 质量记为W1,然后在真空下使岩样饱和模拟地层水,在空气中称出饱和模拟地层水后的岩样质量,记为W2,若模拟地层水密度为P,则孔隙体积Vp为VP = (W2-W1Vp (7-1) (2)取两块气测渗透率相差2 4倍左右的岩心,并联接在岩心夹持器中,用模拟地层水分别测出这两块岩心的水测渗透率,记为K1, K1为岩心的原始水测渗透率,注入压力为 P1,流量为仏。( 在真空下使相对低渗的岩心饱和煤油。( 向两块岩心中同时注入暂堵剂溶液,注1PV,再注入矿化度为6778mg/L的模拟地层水,测出此时岩心的渗透率,记为K2, K2为岩心暂堵后渗透率,注入压力为P2,流量为仏。(4)向两块岩心中同时注入所酸化解堵液,共注1PV,静置4h。( 向岩心中注地层水测暂堵酸化后的岩心渗透率,记为K3,注入压力为P3,流量为仏。(6)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岩心渗透率、封堵率、解堵率、恢复率等参数。渗
透率计算公式用达西公式计算达西公式X = ^x0.1式中Κ——渗透率,μπι2 ;Q——
AAP
流体流量,mL/s ; ΔΡ—岩心的注入压差,MPa ; μ——流体黏度,mPa · s ;L——岩心的长度,cm ;A——岩心截面积,cm2。封堵率S = (K1-K2)A1解堵率G = (K3-K2)/(K1-K2)恢复率R = VK1配制耐酸型油溶性暂堵剂,具体的配制方法如下(1)设计耐酸型油溶性暂堵剂, 确定其配方组成按照重量百分比为,改性浙青力5% ;中裂阳离子浙青乳化剂8% ;表面活性剂0. 23%;pH值调节剂0. 1%;余量为水;(2)分别称量17. 6g中裂阳离子浙青乳化剂, 0. 22g的KOH和0. 506g的吐温80 ;⑶取IlOg浙青,加入到500mL搪瓷杯中,缓慢加热至溶液状态,继续搅拌加热到130°C,停止加热;⑷取91. 7mL的蒸馏水于洁净的250mL搪瓷杯
4中,加热至95°C,将已经称量完毕的中裂阳离子浙青乳化剂及吐温80缓慢加入,开动搅拌器搅拌20min; 将步骤(4)所配混合溶液和步骤( 所制熔融浙青加入到乳化机中,开动强力搅拌器,此时开始计时;45min后,缓慢加入已称量完毕的Κ0Η; (6)继续搅拌20min, 用IOmL的移液管取IOmL步骤(5)所制的浙青乳液,加入干净的玻璃杯中观察,溶液呈均勻状态,配制完毕。将已配制好的耐酸型油溶性暂堵剂结合常规酸化解堵液进行室内岩心模拟实验。 此处采用的常规酸化解堵液,其组成按照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0% HCL ;3% HF ;余量为水。岩心基础数据见表1,并联岩心实验数据见表2 表1岩心基础数据
权利要求
1.油田高含水后期油层持续稳产高效堵解联作新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反洗井2天,将井筒内充满清水;(2)反洗井完毕之前计算并制备相应量的耐酸型油溶性暂堵剂;(3)从套管挤注暂堵剂,然后用清水顶替至暂堵剂全部进入地层;(4)关井候凝Id;(5)注入按要求配置的解堵液,压力降低值达到要求,停止注压,根据要求注入孔道保护剂顶替清水,完成现场施工停泵,关井反应4 后,开井正常注水,继续生产;上述耐酸型油溶性暂堵剂,按照重量百分比,其组成分别为浙青40% 65% ;中裂阳离子浙青乳化剂5% 10% ;表面活性剂0. 2% 0. 45% ;pH值调节剂0. 05% 0. 25% ;余量为水;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pH值调节剂为Κ0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高含水后期油层持续稳产高效堵解联作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耐酸型油溶性暂堵剂的配方为改性浙青55% ;中裂阳离子浙青乳化剂8% ;表面活性剂0. 23% ; pH值调节剂0. 1% ;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高含水后期油层持续稳产高效堵解联作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O)中暂堵剂用量,采用下述公式进行计算Q=3. 14*Φ*Η*Ι 2其中Φ为孔隙度,H为有效厚度,R为处理半径。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酸型油溶性暂堵剂,其制备方法为(1)根据配方要求,分别称量中裂阳离子浙青乳化剂、KOH和吐温80;(2)取浙青于容器中,加热至熔融状态,开动旋转搅拌器,继续加热温度控制到125 i:35°C,停止加热;(3)取配方要求重量的水于容器中,加热至95°C,将称量完毕的中裂阳离子浙青乳化剂和吐温80加入,开动搅拌器搅拌20min,配制成混合溶液;(4)将步骤(2)已制备好的熔融浙青和步骤(3)已配制成的混合溶液加入到乳化机中, 开动搅拌器,并开始计时;(5)计时达到40 50min时,按配方要求将已称量完毕的Κ0Η,加入到步骤(4)中正在乳化机中搅拌的浙青乳液内,继续搅拌20min,暂堵剂配制完毕。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田高含水后期油层持续稳产高效堵解联作新方法,该方法步骤为(l)反洗井2天,将井筒内充满清水;(2)反洗井完毕之前计算并制备相应量的耐酸型油溶性暂堵剂;(3)从套管挤注暂堵剂,然后用清水顶替至暂堵剂全部进入地层;(4)关井候凝1d;(5)继续采用常规解堵技术进行酸化解堵。解决了高含水油井采用常规酸化解堵技术,采油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暂堵剂封堵高渗透层,解除对低渗透潜力层的污染,释放了低渗层,又不污染高渗层,堵解联合协作,最终达到提高采油率的目的,为高含水油田持续稳产提供技术保证。
文档编号E21B43/22GK102230371SQ20111009594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8日
发明者夏惠芬, 孙志巍, 曹广胜, 李福军, 鲍春雷 申请人:东北石油大学, 大庆开发区东油新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