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清淤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2737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态清淤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生态清淤船。
背景技术
多年来,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工业垃圾、城乡生活污水及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残留物稍做处理或根本不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中,致使水体污染严重。国内外治理污染水系的经验表明在外污染源基本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必须彻底清除内污染源—— 污染底泥,恢复重建水体生态系统,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目前,世界上多采用生态清淤的方法清除污染底泥。生态清淤指利用机械疏浚方法清除江河湖库污染底泥,在挖泥、输送过程中和疏浚工程完成后对环境及周围水体的影响都较小,清除污染底泥主要利用装有生态清淤装置的生态清淤船完成。生态清淤船目前主要有绞吸式和泵吸式两种绞吸式是通过快速旋转的绞刀把淤泥绞碎后用泥浆泵抽走;泵吸式是采用泥浆泵、气力泵或射流泵等直接抽走水底淤泥。绞吸式的绞刀通过刀头旋转绞碎淤泥而泵通过叶轮转动输送淤泥,淤泥中硬度较大的物体与快速转动的刀头或叶轮相互碰撞损坏刀头或叶轮而无法正常作业;淤泥中较软的物体则无法被绞刀切断或者在通过叶轮时会随着它们的旋转而缠绕在上面导致其无法工作,另外还容易堵塞泵口。国内湖泊与河道的水底垃圾成份五花八门,大部分都是难以降解的渔网、编织袋和塑料袋等软质物体,另外还有较多的石块或木棒等硬质物体,这些垃圾严重影响到生态清淤装置的正常工作,而且进入生态清淤装置后极难清理。由于绞刀刀头和泵的叶轮强度及泵的口径有限,因此如何保证绞刀和泵的正常工作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生态清淤作业时,为了避免上述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在生态清淤前垃圾清理船清除作业区域的水底垃圾,此时需要另配一艘垃圾清理船在前道提前清理;二是在作业过程中及时清除生态清淤装置上的垃圾,在水底垃圾少时是基本可行的,但在垃圾较多的区域则需要频繁清理垃圾,严重影响生态清淤作业的效率,甚至会损坏生态清淤装置而导致无法正常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中清淤效率低、设备易损坏、安全性差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生态清淤船,集清除水底垃圾与生态清淤于一体,在生态清淤同时清除易堵塞甚至损坏设备的水底垃圾,保证生态清淤装置的正常工作,提高生态清淤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态清淤船,在船体前部设置水底垃圾清理装置,在船体后部设置生态清淤装置;所述水底垃圾清理装置在门架式垃圾清理装置支架上设置有可移动的垃圾清理装置,由钢缆与垃圾清理装置绞车进行收放控制;所述生态清淤装置包括在船尾设置的摇臂和生态清淤吸头装置,通过清淤吸头绞车与钢缆进行收放。[0008]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清淤船在前进作业时,较大的硬质和软质的垃圾先被水底垃圾清淤装置清除掉,减少了绞刀或泵被堵塞或打坏的情况,减少了清理生态清淤装置的时间, 保证生态清淤装置的正常工作,提高清淤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根据作业要求还可以方便的调整生态清淤作业装置和水底垃圾清理装置的在水中的位置,使用简单方便。另外在垃圾较少的时可以不放垃圾清理装置而只利用生态清淤装置进行生态清淤作业,或只使用垃圾清理装置进行水底垃圾清理工作,其中垃圾清理装置和生态清淤装置支架可选用门吊、 折臂吊或单臂吊等多种形式。本实用新型集清除水底垃圾和生态清淤功能于一体,在生态清淤时可根据水底的垃圾情况选用不同的组合进行使用,特别是在水底垃圾较多区域进行生态清淤时,能清除易导致堵塞甚至损坏生态清淤装置的水底垃圾,保证生态清淤装置的正常工作,提高生态清淤作业的效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性,降低生态清淤成本,另外还可用清理江河湖海等水域水底垃圾,使用简单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垃圾清理装置支架的左视图。图3为图1中清淤吸头装置支架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清淤船在船体前部设置水底垃圾清理装置、 在后部设置生态清淤装置,水底垃圾清理装置由垃圾清理装置支架1 (图2)、垃圾清理装置 2、定滑轮3、钢缆4和垃圾清理装置绞车7组成;生态清淤装置由清淤吸头绞车10、钢缆11、 定滑轮13、清淤吸头装置支架12(图3)、摇臂14和生态清淤吸头装置15组成;船体5上设置有测深仪6、操控台8和驾驶室9,其中垃圾清理装置2、钢缆4和11、船体5、摇臂14和生态清淤吸头装置15均与水接接触,与水接触的设备均选用防腐蚀和防生锈的材料,外层涂防锈漆。以下对每个组件进行具体说明垃圾清理装置支架1 一为垃圾清理装置2提供支撑,并使垃圾清理装置2保能下移动而无法前后移动,采用门吊的形式,固定安装在船体5上。垃圾清理装置2—在船体5向前移动过时放入水下清理水下垃圾的装置,安装在垃圾清理装置支架1上,利用操控台8操纵垃圾清理装置绞车7通过定滑轮3和钢缆4实现其在水中上下位置的调节,作业宽度大于生态清淤吸头装置15。定滑轮3和13—分别改变钢缆4和11的运动方向,变直线运动为旋转运动,还对钢缆4和11起导向作用。钢缆4一带动垃圾清理装置2完成上下位置的调节,分别与垃圾清理装置2和垃圾清理装置绞车7相连。船体5—用于安装和固定新型生态清淤船的所有设备,船体头尾部均开口。测深仪6—实时测量水深,用以调节垃圾清理装置2和生态清淤吸头15在水中的位置,与操控台8相连,悬挂在船体5船头位置的水面以下。垃圾清理装置绞车7—利用正反转带动钢缆4实现垃圾清理装置2在水中上下位置的调节,通过操控台8操控,通过其安装基座安装固定在船体5上。操控台8—操控船上体5上的设备进行移动作业,操控台安装在驾驶室9内。驾驶室9一提供给生态清淤船一个舒适的操控空间,安装在船体5的中部。清淤吸头装置绞车10—利用正反转带动钢缆11实现清淤吸头装置15在水中上下位置的调节,通过操控台8操控,通过其安装基座安装固定在船体5上。钢缆11一带动生态清淤吸头15在水中上下位置的调节,分别与生态清淤吸头15 和清淤吸头装置绞车10相连。清淤吸头装置支架12—为垃圾清淤吸头装置15提供支撑并使垃圾清淤吸头装置 15能上下运动,采用斜门吊的形式,固定安装在船体5上摇臂14一使垃圾清淤吸头装置15只能上下转动而不能前后运动,采用桁架梁结构,用型材焊接而成,通过轴承座与船体5相连。生态清淤吸头装置15—用于生态清除水底淤泥,通过清淤吸头装置支架12和摇臂14进行安装固定,利用操控台8操控生态清淤吸头绞车10通过定滑轮13和钢缆11调节作业时的位置,作业宽度小于垃圾清理装置2的作业宽度。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垃圾较多区域进行生态清淤作业,作业时先利用船首垃圾清理装置清除水底易堵塞和损坏生态清淤装置的垃圾,保证后道生态清淤装置正常作业,降低清淤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在垃圾较多区域进行生态清淤作业时,首先把船体5移动到作业的区域内,到达作业区域后通过操控台8启动测深仪6,并根据深测仪6的测量数据利用操控台8分别操纵垃圾清理装置绞车7和清淤吸头装置绞车把垃圾清理装置2和生态清淤吸头装置15放到合适深度后启动二者开始工作,启动完成后通过操控台8操控船体5按划定的路线在水中移动进行生态清淤作业。在作业过程中水底易堵塞和损坏生态清淤装置的硬质和软质垃圾被垃圾清理装置2清理掉,生态清淤吸头装置15则在被清除垃圾后的区域清除水底淤泥,作业一段时间后,停止船体5的移动并暂停生态清淤吸装置15,利用垃圾清理装置绞车7通过钢缆4把垃圾清理装置2移至水面以上进行垃圾清除,清除完成后通过操控台8再放到水下合适深度,完成后启动生态清淤吸头装置15并移动船体5继续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当水深发生变化时,可根据测深仪6的指示利用操控台8调整垃圾清理装置2 和生态清淤吸头装置15在水中的位置。当生态清淤任务完成后,通过操控台8停止船体5 的移动并关闭测深仪6和生态清淤吸头装置15,然后分别利用垃圾清理装置绞车7和清淤吸头绞车10把垃圾清淤装置2和生态清淤吸头装置15移出水面即可。本实用新型在垃圾较少区域区域生态清淤时不用垃圾清理装置,只需要放入生态清淤吸头装置15进行清除水底淤泥的工作。同样,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实施在江河湖海等水域水底垃圾清理工程中,此时不需要生态清淤装置,其作业过程与生态清淤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在作业过程中需要定时通过垃圾清理装置绞车7把垃圾清理装置2移出水面进行垃圾清理后再放入水下进行作业。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1. 一种生态清淤船,其特征在于在船体前部设置水底垃圾清理装置,在船体后部设置生态清淤装置;所述水底垃圾清理装置在门架式垃圾清理装置支架上设置有可移动的垃圾清理装置,由钢缆与垃圾清理装置绞车进行收放控制;所述生态清淤装置包括在船尾设置的摇臂和生态清淤吸头装置,通过清淤吸头绞车与钢缆进行收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清淤船,在船体前部设置水底垃圾清理装置,在船体后部设置生态清淤装置;所述水底垃圾清理装置在门架式垃圾清理装置支架上设置有可移动的垃圾清理装置,由钢缆与垃圾清理装置绞车进行收放控制;所述生态清淤装置包括在船尾设置的摇臂和生态清淤吸头装置,通过清淤吸头绞车与钢缆进行收放。本实用新型集清除水底垃圾和生态清淤功能于一体,在生态清淤时可根据水底的垃圾情况选用不同的组合进行使用,特别是在水底垃圾较多区域进行生态清淤时,能清除易导致堵塞甚至损坏生态清淤装置的水底垃圾,保证生态清淤装置的正常工作,提高生态清淤作业的效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性,降低生态清淤成本。
文档编号E02F5/28GK202047438SQ201120099760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
发明者何宝, 唐俊娟, 岳丽娜, 马伟峰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