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机用分体连通式气压过渡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7615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盾构机用分体连通式气压过渡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盾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盾构机用分体连通式气压过渡舱。
背景技术
盾构机是一种在钢壳的保护下,通过刀盘切削土体进行地下隧道开挖和衬砌作业的隧道施工设备,它具有施工速度快、安全性好、地面沉降小等优点,在隧道施工中应用广泛。在盾构施工过程中为了进行设备维修和地址调查,人员和设备需要进入开挖舱内,而为了保持开挖面稳定、避免涌水等突发事故,开挖舱内往往充满高压空气。为了安全地使人员从常压下进入到高压开挖舱内,需要使用气压过渡舱,它是一种具有多个舱室并能进行加减压操作和舱内环境显示、控制功能的载人压力容器,是盾构机的重要配套设备。当前的气压过渡舱(如中国专利CN 201334909Y,名称为盾构机的气压过渡舱) 舱体均为整体式,即多个舱室为固定不可拆卸式连接,这种舱体结构往往占据较大设备空间、拆装不方便,设备互换性差,在不进行带压进仓作业时往往造成设备闲置,利用率不高, 另外当前的气压过渡舱均未配置急救舱及其安装接口,当带压作业期间出现紧急情况(如减压病)由于不能及时进行加压治疗和转移救治将增加患病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盾构机用分体连通式气压过渡舱,以方便拆装和组合,提高设备利用率高和作业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气盾构机用分体连通式气压过渡舱至少包括小舱、主舱和副舱;其中,小舱设有前、后连接口,主舱设有第一、第二连接口, 副舱设有连接口和进口通道;所述主舱的第一连接口与小舱的后连接口连接,小舱的前连接口与盾构机上进入开挖舱的盾构结构舱连接,副舱的连接口与主舱的第二连接口连接; 所述主舱于第二、三连接口的内侧均设有内开式密封舱门;所述副舱上于前连接口和进口通道的内侧均设有内开式密封舱门。所述主舱的第一连接口通过法兰固接或焊接方式与小舱的后连接口连接;副舱的连接口通过法兰与主舱的第二连接口连接。所述气压过渡舱舱体还包括急救舱,急救舱设有连接口和进口通道;相应地所述主舱设有第三连接口,急救舱的连接口通过法兰与主舱的第三连接口连接;急救舱上于前连接口和进口通道的内侧均设有内开式密封舱门。所述主舱、副舱和急救舱均设置有可独立操作的加减压系统、舱内和舱外环境显示系统、通讯系统。所述急救舱还设有紧急供氧系统,并在舱壁侧面设有观察窗。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0012]1、各舱舱体均为可拆卸式,可根据需要选择配置的舱型和布置方式,组装灵活,空间适应性好;2、除主舱为必备舱体外,在保持法兰盘接口匹配前提下,副舱、医疗舱可选择购买、租赁等方式使用,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互换性和利用率,降低了使用成本;3、除主舱外其他舱体可随用随取,减少了正常施工期间和常压进仓作业期间气压过渡舱的占用空间;4、制造方法简单,管理使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I部分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平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在盾构机中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小舱001、主舱002、副舱003和急救舱004四个舱室。小舱001舱体102上设有前、后连接口,舱体102前、后连接口上分别焊接有法兰103、101,小舱后连接口上的法兰101用于与盾构结构舱006 (参见图7)对接并用螺栓104紧固,小舱前连接口上的法兰103用于和主舱002对接并用连接螺栓105紧固,对接面设有密封圈106 ;主舱002舱体203上设有3个连接口,分别为前、后连接口和侧连接口,其中主舱002上的前、后连接口分别设在其前、后隔板205、202上,侧连接口设在其侧壁上,3个连接口上分别设有法兰206、201、208,主舱002通过法兰201与小舱上的法兰 103连接,连接完成后小舱001、主舱002和盾构结构舱006组成一个连通的封闭空间;主舱通过其侧连接口上的法兰208与副舱003连接,通过其前连接口上的法兰206与急救舱004 连接,上述两法兰208、206的内侧分别设有主舱侧舱门207和主舱前舱门204 ;副舱003舱体304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后隔板305、303,舱体304的前隔板305和侧壁上分别设有前连接口和侧连接口,其上分别设有法兰306、302,副舱通过其侧连接口上的法兰302与主舱侧连接口上的法兰208连接并用连接螺栓301紧固,副舱前连接口上的法兰306作为进舱的进口通道,上述两法兰302、306内侧分别设有副舱侧舱门308和副舱前舱门307 ;急救舱004设有前、后两个连接口,其上分别设有法兰406、402,法兰402设在急救舱后隔板404 上与主舱前连接口上的法兰206连接并用螺栓401紧固,法兰406设在急救舱前隔板407 上作为进舱的进口通道,上述两法兰,402、406内侧分别设有急救舱后舱门403和急救舱前舱门405,急救舱舱体410 —侧设有观察窗408和应急氧源409,应急氧源为可重复充装的医用氧气瓶且可拆卸更换,急救舱舱体410截面内径最小800mm以保证病人能正常进入舱内。主舱002、副舱003和急救舱的舱室控制系统包括加减压系统、温度控制系统、舱内环境显示系统、通讯系统、消防系统,急救舱除上述系统外还设有应急氧源供应系统。各个舱室的控制系统均可独立操作,舱内和舱外管路均备有连接接口,在各个舱室连接完毕后通过管路接口将各舱内系统连接起来。本实用新型在盾构机内安装在主驱动齿轮箱602和驱动电机601上方,其安装过程为先将小舱001、主舱002对接紧固——小舱001与盾构结构舱006对接紧固——副舱 003与主舱002对接紧固——急救舱004与主舱002对接紧固。需要带压进仓时,人员和物资常压下通过副舱003进入主舱,关闭主舱侧舱门207 和主舱前舱门204,主舱进气加压直至与开挖舱005内压力平衡后可打开盾构结构舱006与开挖舱005之间的舱门进入开挖舱005内;当需要从主舱内送出(或送进)物资时,把副舱 003的舱门307和308关闭并给副舱进气加压,当副舱003压力与主舱002压力平衡后可打开副舱侧舱门308和主舱侧舱门207,两舱连通,物资从法兰口送入副舱,关闭副舱侧舱门 308和主舱侧舱门207,副舱开始放气泄压,当副舱压力降至常压时打开副舱前舱门307将物资取出;在主舱的加减压过程中,当作业人员出现减压病症状时,应将急救舱004前、后舱门关闭,加压至与主舱压力平衡后打开急救舱后舱门403和主舱前舱门204,将病人送入急救舱004内,关闭急救舱后舱门403和主舱前舱门204,由舱内或舱外医务人员操作急救舱实施治疗。当不用带压进仓或者常压进仓时,可以只配置小舱和主舱而不设置副舱,当需要带压作业时再将副舱和急救舱逐个安装上去,这样就大大扩大了日常掘进期间盾构内部的活动空间,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另外,作为一种附属设备,气压过渡舱仅在需要带压进仓时才发挥作用,而带压作业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时间和实例并不多,这就造成了设备长期闲置,本使用新型的各个舱室均可独立制造、使用、安装,只需保持连接接口尺寸匹配即可,因此,用户可以采用租赁或者一台气压过渡舱满足多台盾构设备共同使用的方式配置,大大降低了用户的设备购置成本。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与实施方式1的差别在于没有配置急救舱004,其使用过程的差别在是在主舱的加减压过程中,当作业人员出现减压病症状时,医务人员操作主舱并通过通讯系统指导舱内人员实施自救,或者医务人员进入通过加压从副舱003进入主舱002内直接救治。实施例3 如图5、图6所示,与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主舱002的主舱前法兰206与副舱003 的副舱侧法兰302连接紧固,不配置急救舱,其使用过程同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连通式舱体,各个舱室既相互独立又可灵活组装,并配置了急救舱,接口和系统设计可标准化,具有安装方便、安装空间小、设备互换性好、设备利用率高和作业安全性好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气盾构机用分体连通式气压过渡舱,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小舱、主舱和副舱; 其中,小舱设有前、后连接口,主舱设有第一、第二连接口,副舱设有连接口和进口通道;所述主舱的第一连接口与小舱的后连接口连接,小舱的前连接口与盾构机上进入开挖舱的盾构结构舱连接,副舱的连接口与主舱的第二连接口连接;所述主舱于第二、三连接口的内侧均设有内开式密封舱门;所述副舱上于前连接口和进口通道的内侧均设有内开式密封舱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盾构机用分体连通式气压过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的第一连接口通过法兰固接或焊接方式与小舱的后连接口连接;副舱的连接口通过法兰与主舱的第二连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盾构机用分体连通式气压过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过渡舱舱体还包括急救舱,急救舱设有连接口和进口通道;相应地所述主舱设有第三连接口,急救舱的连接口通过法兰与主舱的第三连接口连接;急救舱上于前连接口和进口通道的内侧均设有内开式密封舱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盾构机用分体连通式气压过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 副舱和急救舱均设置有可独立操作的加减压系统、舱内和舱外环境显示系统、通讯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盾构机用分体连通式气压过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舱还设有紧急供氧系统,并在舱壁侧面设有观察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盾构机用分体连通式气压过渡舱,至少包括小舱、主舱和副舱;其中,小舱设有前、后连接口,主舱设有第一、第二连接口,副舱设有连接口和进口通道;所述主舱的第一连接口与小舱的后连接口连接,小舱的前连接口与盾构机上进入开挖舱的盾构结构舱连接,副舱的连接口与主舱的第二连接口连接;所述主舱于第二、三连接口的内侧均设有内开式密封舱门;所述副舱上于前连接口和进口通道的内侧均设有内开式密封舱门。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拆装和组合,提高设备利用率高和作业安全性的优点。
文档编号E21D9/06GK202194666SQ20112032036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
发明者唐崇茂, 梁兴生, 程永亮, 阳旭 申请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