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丢手送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995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靠丢手送入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可靠丢手送入工具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固完井作业中井下工具中的送入工具领域,是一种可靠丢手送入工具。
背景技术
[0002]在进行多段压裂施工、分支井固完井施工过程中,须将必需的工具送入井内,并实现有效丢手,保证固完井工作的顺利进行。然而,目前现场使用的送入工具,大多出现丢手困难,在操作过程中多次出现丢手失败的现象,从而给现场操作带来诸多不安全因素,进而影响到该井固完井作业的顺利进行,甚至影响到该井的后续生产作业。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靠丢手送入工具,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固完井工作中出现送入工具丢手困难的问题。[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可靠丢手送入工具,包括芯轴、上接头、引导插头、螺纹套、下外筒和弹性抓套;芯轴的外壁上端与上接头的内壁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上接头的外壁下端与螺纹套的内壁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芯轴的外壁下端与引导插头的内壁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下外筒内壁下部有斜台,引导插头坐在斜台上, 斜台上方的内壁上有锥形台,芯轴、上接头、螺纹套和锥形台之间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弹性抓套,弹性抓套包括抓套和弹性爪,抓套的下端间隔固定有至少两个的弹性爪,在弹性爪的外侧有马牙扣,在下外筒的内侧有马牙扣,弹性爪与下外筒内壁通过马牙扣啮合在一起, 与弹性爪对应的芯轴上有凸台,弹性爪上有与凸台相对应的凹槽,凸台卡装在凹槽内,在上接头的上端有螺纹,在下外筒的下端有螺纹。[000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0006]上述弹性爪上的马牙扣的螺纹与上接头的螺纹为旋向相反的螺纹。[0007]上述弹性抓套下方的空腔中安装有衬套,衬套的上端外侧呈上窄下宽的锥面,弹性爪的下端卡在锥面内,衬套与芯轴通过剪钉固定连接在一起,剪钉下方的芯轴与衬套之间有液压腔,在对应液压腔的芯轴上有与液压腔相通的通孔。[0008]上述对应锥形台的芯轴外壁上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密封环,锥形台和芯轴与密封环之间安装有密封圈,通孔的上方和下方的衬套与芯轴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圈。[0009]上述芯轴的外壁上端与上接头的内壁下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上接头的外壁下端与螺纹套的内壁上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芯轴的外壁下端与引导插头的内壁上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能通过机械上提或正旋倒扣或贯穿内部憋压等方式保证该送入工具的有效丢手,从而保证井下固完井作业的有效实施。


[0011]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0012]附图2为附图1中A向的放大结构示意图。[0013]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芯轴,2为上接头,3为引导插头,4为螺纹套,5为下外筒,6为斜台,7为锥形台,8为抓套,9为弹性爪,10为凸台,11为凹槽,12为衬套,13为剪钉, 14为液压腔,15为通孔,16为安装槽,17为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0015]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17]如附图1、2所示,该可靠丢手送入工具包括芯轴1、上接头2、引导插头3、螺纹套 4、下外筒5和弹性抓套;芯轴1的外壁上端与上接头2的内壁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上接头 2的外壁下端与螺纹套4的内壁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芯轴1的外壁下端与引导插头3的内壁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下外筒5内壁下部有斜台6,引导插头3坐在斜台6上,斜台6上方的内壁上有锥形台7,芯轴1、上接头2、螺纹套3和锥形台7之间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弹性抓套,弹性抓套包括抓套8和弹性爪9,抓套8的下端间隔固定有至少两个的弹性爪9,在弹性爪9的外侧有马牙扣,在下外筒5的内侧有马牙扣,弹性爪9与下外筒5内壁通过马牙扣啮合在一起,与弹性爪9对应的芯轴1上有凸台10,弹性爪9上有与凸台10相对应的凹槽 11,凸台10卡装在凹槽11内,在上接头2的上端有螺纹,在下外筒5的下端有螺纹。[0018]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可靠丢手送入工具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0019]如附图1、2所示,弹性爪9上的马牙扣的螺纹与上接头2的螺纹为旋向相反的螺纹。一般上接头2的螺纹为右旋螺纹,所以弹性爪9上的马牙扣的螺纹一般为左旋螺纹。[0020]如附图1、2所示,弹性抓套下方的空腔中安装有衬套12,衬套12的上端外侧呈上窄下宽的锥面,弹性爪9的下端卡在锥面内,衬套12与芯轴1通过剪钉13固定连接在一起,剪钉13下方的芯轴1与衬套12之间有液压腔14,在对应液压腔14的芯轴1上有与液压腔14相通的通孔15。[0021]如附图1所示,对应锥形台7的芯轴1外壁上有安装槽16,安装槽16内安装有密封环18,锥形台7和芯轴1与密封环18之间安装有密封圈17,通孔15的上方和下方的衬套12与芯轴1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圈17。[0022]如附图1所示,芯轴1的外壁上端与上接头2的内壁下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上接头2的外壁下端与螺纹套4的内壁上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芯轴1的外壁下端与引导插头3的内壁上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0023]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0024]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下外筒5连接在井下下部管串上,当需进行井下压裂、分支井固完井作业时,需进行重入作业,即下放压裂管串及其他相关辅助工具,这些相关辅助工具将连接在上接头2的螺纹上,并随同螺纹套4、芯轴1、弹性抓套、衬套12 以及引导插头3等随同下入井内。到达预定位置后,便插入到下外筒5内,如附图1、2所示,弹性抓套上设计的左旋马牙扣将和下外筒5处设计的马牙扣进行啮合。当井下固完井作业完成后,须将压裂管串及其它相关辅助工具提出井口,即进行丢手作业。丢手作业的方式为首先进行上提作业,上提过程中,本实用新型除了下外筒5外,其它部分将上行,芯轴 1的上行过程中,弹性爪9将失去支撑,从而弹性爪9将进行径向收缩,上提过程中,将和下外筒5处的马牙扣部分脱离,从而实现丢手;若上提作业不能有效实现丢手作业时,可进行倒扣丢手,具体做法是由于弹性爪9与下外筒5啮合的螺纹为左旋马牙扣即反扣,因此只需地面进行正旋倒扣作业,即可实现丢手作业;若以上两种方法均不能实现有效丢手时,可采用管柱内部憋压的方式实现丢手,具体做法是在芯轴1处设计有供液流通过的通孔15, 当以上两种方法均不能有效实施丢手作业时,可采用管柱内部憋压的方式进行丢手,憋压过程中,高压流体将通过该通孔15进入液压腔14,在该流体的作用下,剪钉13将被剪断,衬套12将下行,衬套12的作用为给弹性爪9提供支撑力,由于衬套12的下行,弹性爪9将失去支撑力,从而产生径向收缩,随着地面进行上提作业,即可实现丢手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可靠丢手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上接头、引导插头、螺纹套、下外筒和弹性抓套;芯轴的外壁上端与上接头的内壁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上接头的外壁下端与螺纹套的内壁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芯轴的外壁下端与引导插头的内壁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下外筒内壁下部有斜台,引导插头坐在斜台上,斜台上方的内壁上有锥形台,芯轴、上接头、螺纹套和锥形台之间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弹性抓套,弹性抓套包括抓套和弹性爪,抓套的下端间隔固定有至少两个的弹性爪,在弹性爪的外侧有马牙扣,在下外筒的内侧有马牙扣,弹性爪与下外筒内壁通过马牙扣啮合在一起,与弹性爪对应的芯轴上有凸台,弹性爪上有与凸台相对应的凹槽,凸台卡装在凹槽内,在上接头的上端有螺纹,在下外筒的下端有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靠丢手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弹性爪上的马牙扣的螺纹与上接头的螺纹为旋向相反的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靠丢手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弹性抓套下方的空腔中安装有衬套,衬套的上端外侧呈上窄下宽的锥面,弹性爪的下端卡在锥面内,衬套与芯轴通过剪钉固定连接在一起,剪钉下方的芯轴与衬套之间有液压腔,在对应液压腔的芯轴上有与液压腔相通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靠丢手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对应锥形台的芯轴外壁上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密封环,锥形台和芯轴与密封环之间安装有密封圈,通孔的上方和下方的衬套与芯轴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靠丢手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对应锥形台的芯轴外壁上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密封环,锥形台和芯轴与密封环之间安装有密封圈,通孔的上方和下方的衬套与芯轴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靠丢手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芯轴的外壁上端与上接头的内壁下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上接头的外壁下端与螺纹套的内壁上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芯轴的外壁下端与引导插头的内壁上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靠丢手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芯轴的外壁上端与上接头的内壁下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上接头的外壁下端与螺纹套的内壁上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芯轴的外壁下端与引导插头的内壁上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靠丢手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芯轴的外壁上端与上接头的内壁下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上接头的外壁下端与螺纹套的内壁上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芯轴的外壁下端与引导插头的内壁上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靠丢手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芯轴的外壁上端与上接头的内壁下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上接头的外壁下端与螺纹套的内壁上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芯轴的外壁下端与引导插头的内壁上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固完井作业中井下工具中的送入工具领域,是一种可靠丢手送入工具,其包括芯轴、上接头、引导插头、螺纹套、下外筒和弹性抓套;芯轴的外壁上端与上接头的内壁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上接头的外壁下端与螺纹套的内壁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芯轴的外壁下端与引导插头的内壁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下外筒内壁下部有斜台,引导插头坐在斜台上,斜台上方的内壁上有锥形台,芯轴、上接头、螺纹套和锥形台之间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弹性抓套,弹性抓套包括抓套和弹性爪,抓套的下端间隔固定有至少两个的弹性爪,在弹性爪的外侧有马牙扣,在下外筒的内侧有马牙扣,弹性爪与下外筒内壁通过马牙扣啮合在一起,与弹性爪对应的芯轴上有凸台,弹性爪上有与凸台相对应的凹槽,凸台卡装在凹槽内,在上接头的上端有螺纹,在下外筒的下端有螺纹。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机械上提、正旋倒扣以及贯穿内部憋压等方式保证该送入工具的有效丢手,从而保证井下固完井作业的有效实施。
文档编号E21B23/00GK202273618SQ20112041964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9日
发明者乔东宇, 宋朝晖, 左霞, 李晓军, 穆总结, 范子学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