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压式节能型大公交快车预应力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004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缓压式节能型大公交快车预应力管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压式节能型大公交快车预应力管道。
背景技术
我国多数的城市当前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即是交通拥堵、住房紧张以及环境污染。如何应对和治理区域“不良现象”已成为“城市要发展、人们要进步”的头等大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达地区的变化特别突出,已逐渐的向大公交、大套房、大环境等方面转化。为此依据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关政策以及发展节能交通的“指导方针”,依据地下轨道交通的“设计规范”,依据有关的“行业标准”,研制一种“设计功能合理、安全运行可靠、节能环保领先”的缓压式节能型大公交快车预应力管道,是特别有实用价值、有深远意义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缓压式节能型大公交快车预应力管道,可以明显的降低地下轨道的工程造价,可以有效的提高轨道行车速度,可以提高地下轨道工程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抗位移、抗沉降、抗扭曲、抗高压、抗震动的高标准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缓压式节能型大公交快车预应力管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混凝土管体和设置在管体内的由环筋和纵筋制成的圆筒形骨架,所述的圆筒形骨架包括外层骨架和里层骨架,外层骨架上设置有环向筒管,里层骨架和环向筒管之间设置有纵向筒管,环向筒管和纵向筒管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由锚具固定的钢绞线,在管体的内壁中部设置有立式支撑柱,在管体内壁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定位角,在定位角之间设置有轨道板,在管体下部设置有支撑板和限位墩,在管体上设置有缓压舱。在所述外层骨架的里侧或外侧设置有呈均勻分布的由加强筋固定的环向筒管,在环向筒管内设置有一根以上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的钢绞线,在管体的底部、上部或侧部设置有支撑板,在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固定钢绞线的锚具,在环向筒管和里层骨架之间设置有由加强筋固定的纵向筒管,在纵向筒管内设置有一根以上经两端张拉或一端连续张拉产生预应力的钢绞线。在所述的管体的中部呈垂直状态设置有立式支撑柱,在支撑柱内设置有由加强筋固定的由锚具进行单向张拉的钢绞线,在支撑柱的两侧设置有通电管,在通电管的下部设置有电导线。在管体的内壁两侧和支撑柱之间设置定位角,在定位角和支撑柱的两侧设置有轨道板,在轨道板中间设置有组合层,在轨道板的下部和两侧设置有隔振层,在定位角内设置有通气管和通水管,在定位角的上部设置有导航信号装置和通讯监控装置,在定位角的上部管体内壁两侧设置有吸音板。在管体的下部设置有带凹槽的支撑板,在支撑板的凹槽内设置有和限位墩相组合的托底梁,支撑板和托底梁呈分体设置或整体设置,在支撑板和托底梁之间的结合面设置有隔振层,在支撑板和限位墩上面以及托底梁端下面和侧面设置有隔振层,在支撑板和托底梁内设置有纵向筒管,在纵向筒管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由锚具固定的钢绞线。 在管体的中部或端部设置有缓压舱,在缓压舱内设置有左、中、右相并立的支撑柱,在支撑柱之间分别设置有轨道板,在缓压舱的两端部设置有和管体相连接的对口连接缝。 在管体的中部或端部设置有连接箱,在连接箱的侧部设置有挡风门,在挡风门的外侧设置有安检房和功能房,在连接箱的两端或两侧设置有和管体和安检房以及功能房相连接的对口连接缝。在管体的端部设置扁圆形客运站,在扁圆形客运站下部设置有排污井,所述客运站设置在地平面的下部和上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以城际铁路桥梁“设计规范”为基础,以地下轨道设计标准为依据,以功能配置为目标,进行创新、优化管体结构和配套体系。管体采用“扁圆形环向预应力网状结构”的新模式,可以制成内高3— 8米、内宽5 — 50米的超大型管体。采用渐进张拉的预应力新工艺、新技术,在管体承受外荷载前先对混凝土管体预加压力,保证已形成向心的应力的偏圆管体不出现压应力和拉应力状态下的开裂。采用纵向连接的新技术按工况要求把相邻管段连接成30—300米长的管体。在管体底部采用托底梁和限位墩的新结构,能增加管体抗位移、抗沉降、抗高压、抗震动、抗渗漏的功能,能达到又环保、又节能、又耐久的高标准要求。缓压式节能型大公交快车预应力管道属结构创新,依据空气动力学效应的原理, 在管体中部设置支撑柱,能节约大量的工程材料。合理利用管体的内空间,能减小大公交快车的电能消耗。在管体两侧设置缓压舱,能起到消除管体内在行车时产生的微压波,能达到提高行车速度的标准要求。在管体中部按长度要求设置有连接箱,在连接箱上部设置有排风装置,能消除管体内由于高速行车产生的压力波,能达到高速行车标准的要求。依据行车里程设置有带通道的安检房和功能房,能建立自动控制体系,能和管体内轨道板相连接,能达到随时能排障通行的标准要求。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断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强筋和环向筒管组合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筒管断面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管体侧立面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缓压舱断面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缓压舱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箱、安检房断面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箱、功能房断面结构示意图。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客运站断面结构示意图。[0026]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客运站侧立面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管体、2外层骨架、3里层骨架、4外层纵筋、5外层环筋、6环向筒管、7 加强筋、8纵向筒管、9里层环筋、10里层纵筋、11支撑板、12定位角、13支撑柱、14通气管、 15通水管、16钢绞线、17锚具、18支撑筒管、19导航信号装置、20通讯监控装置、21电导线、 22吸音板、23轨道板、M组合层、25隔振层J6通电管、27大公交快车、观托底梁、29限位墩、30套管钢绞线、31对口连接缝、32垫层、33缓压舱、34排风装置、35连接箱、36挡风门、 37安检房、38地平面、39功能房、40排污井、41客运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论述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混凝土管体1和设置在管体1内的外层骨架2和里层骨架3,在外层骨架2的外侧设置有外层纵筋4,在外层骨架2的里侧设置有外层环筋 5,在外层骨架2的里侧或外侧设置有呈均勻分布的由加强筋固定的环向筒管6。在里层骨架3的外侧设置有里层纵筋10,在里层骨架3的里侧设置有里层环筋9,在环向筒管6和里层环筋9之间设置有纵向筒管8。在管体1的中部设置有立式的支撑管13,在管体的下部、 上部或侧部设置有支撑板11,在管体1的内壁两侧设置有定位角12,在定位角12内设置有通风管14、通水管15,在环向筒管6和纵向筒管8内设置有钢绞线16。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混凝土管体1和设置管体1内的环向筒管6、在环向筒管6内设置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钢绞线16,钢绞线16通过环向筒管6在管体1内的底部进行相互交叉,分别在支撑板11的两侧面由锚具17进行张拉锚固形成环向预应力。 在管体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柱13,在支撑柱13内设置有支撑筒管18,在支撑筒管18内设置有钢绞线16,在支撑柱13的下部设置有固定锚具17,在支撑柱13的上部由锚具17经张拉后进行锚固。在管体1的内壁两侧设置有定位角12,在定位角12的上部设置有导航信号装置 19、通讯监控装置20、吸音板22,在定位角之间设置有轨道板23、组合层24、隔振层25。在管体1上部设置有通电管26、电导线21,在轨道板23和电导线21之间设置有大公交快车 27,在管体1的下部设置有分体式或整体式的托底梁28、限位墩四,在支撑板11和托底梁 28、限位墩四之间设置有隔振层25。如附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环向筒管6和纵向筒管8内分别设置有钢绞线16, 环向筒管6由加强筋7固定在外层纵筋4之间的外层环筋5的侧部和外部,在环向筒管6 和纵向筒管8内设置有钢绞线16或套管钢绞线30。如附图1、5所示,在管体1内设置和外层骨架2相连接的外层纵筋4、外层环筋5、 环向筒管6,在管体1内设置有和里层纵筋4相连接的纵向筒管8、里层环筋9、里层纵筋10, 在管体1内壁中部设置的支撑柱13呈均勻分布并和定位角12相互连续连接,在管体1的底部设置有托底梁28、限位墩四、垫层32、隔振层25,在定位角12之间设置有轨道板23、组合层24、隔振层18和管体底部相连接,在管体1的两端设置有对口连接缝31。如附图1、6所示,在外管体1内设置有经环向筒管6在支撑板11两侧张拉由锚具 17固定的钢绞线16,在管体1内设置有纵向筒管8,在管体1内设置有3个支撑柱13,在支撑柱13内设置有加强筋7和支撑筒管18,在管体1内壁两侧设置有缓压舱33,在缓压舱的下部设置有定位角12,在定位角12的上部设置有导航信号装置19、通讯监控装置20、吸音板22,在管体1的上部设置有通电管26、电导线21,在定位角12和支撑柱13之间设置有轨道板23、组合层24、隔层板25,在管体1下部设置有托底梁28、限位墩四。如附图1、7所示,在管体1内设置有和外层骨架2相连接的外层纵筋4、外层环筋 5、环向筒管6,在管体1内设置有和里层骨架3相连接的纵向筒管8、里层环筋9、里层纵筋 10,在管体1内壁中部设置有3个支撑柱13,在支撑柱13内设置有加强筋7、支撑筒管18, 如附图6所示,在管体1内壁两侧设置有缓压舱33,通过缓压舱33可以消除管体1内壁因行车产生的微压波,在缓压舱的下部设置有定位角12,在定位角之间设置有轨道板23,在管体1两端部设置有对口连接缝31。如附图8所示,在管体1中部设置有连接箱35,在连接箱35的端面内孔设置有和管体相连接的定位角12、通气管14、通水管15、轨道板23、组合板M、隔层板25,在连接箱的侧面设计有和安检房37相连接的对口连接缝31,在安检房37的通道内设置有挡风门 36,安检房37设置在地平面38的上部或下部,在连接箱35的上部设置有排风装置34,通过排风装置34可以消除管体1内壁因行车产生的压力波。如附图9所示,在管体1的中部或端部设置连接箱35,在连接箱35的端面设置和管体1相连接的定位角12,在定位角12之间设置有通风管14、通水管15,在定位角之间设置有轨道板23、组合层24、隔振板25,在连接箱35端面中部设置有支撑柱13,在连接箱35 的侧面设置有和功能房39相连接的对口连接缝31,在功能房39通道内设置有挡风门36, 功能房设置在地平面的上部或下部。如附图10所示,在管体1内设置有环向筒管6,在环向筒管6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在支撑板两侧由锚具17固定的钢绞线16,在管体1内设置有纵向筒管8,在管体 1内壁之间设置两个支撑柱13,在支撑柱13内设置有加强筋7,在管体1内壁的中部设置有客运站41,在管体1内壁两侧设置有定位角12,在定位角12内设置有通气管14、通水管 15,在定位角12和客运站之间设置有轨道板23、组合层M,在管体1的下部设置有托底梁 28、限位墩四、垫层32、排污井40。如附图11所示,在管体1内设置有和外层骨架2相连接的外层纵筋4、外层环筋 5、环向筒管6,在管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和内层骨架3相连接的纵向筒管8、里层环筋9、里层纵筋10,在管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呈均勻分布的支撑柱13,在支撑柱13的下部设置有定位角12、轨道板23、组合层24、隔振层25,在管体1内壁轨道板23之间设置有客运站41,在管体1下部设置有托底梁28、限位墩四、排污井40,客运站41设置在地平面38的下部或上部。本实用新型采用“扁圆形环向预应力网状结构”的新模式,在管体的内壁两侧设置定位角,在定位角内设置通气管和通水管,在定位角上部设置导航信号装置和通道监控装置,在管体内壁两侧设置吸音板,增强了管体的特有的性能,在管体的上部设置了通电管和电导线,在定位角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轨道板并在轨道板中间设置组合层有利于按轨道要求调整水平度,能在管道内建立起行车控制体系,行车安全体系。本实用新型采用“柔性基础”的结构组合方式,在轨道板的底部和侧部设置隔振层能减小管体内壁的行车噪声,提高行车的舒适度,在管体的下部支撑板和托底梁、限位墩之间设置隔振层,还可在整个管体的外侧设置隔振层,能起到消除噪声的作用,还能起到整体抗震的作用,并能达到抗位移、抗剪切、抗扭曲、抗沉降、抗变形的高标准要求。本实用新型在管体的中部和端部设置连接箱以及和连接箱相连接的安检房和功能房,能起到消除压力波的作用,安检房可设置自动控制体系,能和供电、运行、时速、相连接,能建立起行车安全保证体系,能确保大公交快车正常运行。所述的功能房能具备抢险排障的功能,能保证大公交快车在短时间内恢复运行。本实用新型适合于大城市的主要干线还适合于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直接影响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定位,能把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关联在一起,能通过建立快车通道拉动沿线土地、房产的开发,使大量的市政功能设施和居民向沿线两侧迁移,能满足人们向往的大公交、大套房、大环境的生活方式, 通过积极努力必然会达到现代大都市建设的标准要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公交快车,可以在现有的城市高架轻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能制定“以提高安全系数为标准、以节能环保为基础、以快速方便为目标”的“战略方针”。能为国家因建设地下轨道节约长远的巨额投资,能达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高标准要求。 能对城市的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小城市也可建设大公交快线, 能发展成为最现代的管道高速快车运行系统。
权利要求1.一种缓压式节能型大公交快车预应力管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混凝土管体(1)和设置在管体(1)内的由环筋和纵筋制成的圆筒形骨架,所述的圆筒形骨架包括外层骨架 (2)和里层骨架(3),外层骨架(2)上设置有环向筒管(6),里层骨架(3)和环向筒管(6)之间设置有纵向筒管(8),环向筒管(6)和纵向筒管(8)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由锚具(17) 固定的钢绞线(16),在管体(1)的内壁中部设置有立式支撑柱(13),在管体(1)内壁和支撑柱(13)之间设置有定位角(12),在定位角(12)之间设置有轨道板(23),在管体(1)下部设置有支撑板(11)和限位墩(29 ),在管体(1)上设置有缓压舱(33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压式节能型大公交快车预应力管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层骨架(2)的里侧或外侧设置有呈均勻分布的由加强筋(7)固定的环向筒管(6),在环向筒管(6)内设置有一根以上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的钢绞线(16),在管体(1)的底部、上部或侧部设置有支撑板(11),在支撑板(1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钢绞线(16)的锚具(17),在环向筒管(6)和里层骨架(3)之间设置有由加强筋(7)固定的纵向筒管(8),在纵向筒管(8)内设置有一根以上经两端张拉或一端连续张拉产生预应力的钢绞线(1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压式节能型大公交快车预应力管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管体(1)的中部呈垂直状态设置有立式支撑柱(13),在支撑柱(13)内设置有由加强筋(7)固定的由锚具(17)进行单向张拉的钢绞线(16),在支撑柱(13)的两侧设置有通电管 ( ),在通电管(26)的下部设置有电导线(2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压式节能型大公交快车预应力管道,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的内壁两侧和支撑柱(13)之间设置定位角(12),在定位角(12)和支撑柱(13)的两侧设置有轨道板(23),在轨道板(23)中间设置有组合层(24),在轨道板(23)的下部和两侧设置有隔振层(25),在定位角(12)内设置有通气管(14)和通水管(15),在定位角(12)的上部设置有导航信号装置(19)和通讯监控装置(20),在定位角(12)的上部管体(1)内壁两侧设置有吸音板(2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压式节能型大公交快车预应力管道,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的下部设置有带凹槽的支撑板(11),在支撑板(11)的凹槽内设置有和限位墩 (29)相组合的托底梁(28),支撑板(11)和托底梁(28)呈分体设置或整体设置,在支撑板 (11)和托底梁(28)之间的结合面设置有隔振层(25),在支撑板(11)和限位墩上面以及托底梁(28 )端下面和侧面设置有隔振层(25 ),在支撑板(11)和托底梁(28 )内设置有纵向筒管(8),在纵向筒管(8)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由锚具(17)固定的钢绞线(1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压式节能型大公交快车预应力管道,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的中部或端部设置有缓压舱(33),在缓压舱(33)内设置有左、中、右相并立的支撑柱(13),在支撑柱(13)之间分别设置有轨道板(23),在缓压舱(33)的两端部设置有和管体相连接的对口连接缝(3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压式节能型大公交快车预应力管道,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的中部或端部设置有连接箱(35),在连接箱的侧部设置有挡风门(36),在挡风门 (36 )的外侧设置有安检房(37 )和功能房(39 ),在连接箱的两端或两侧设置有和管体(1)和安检房(37 )以及功能房(39 )相连接的对口连接缝(3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压式节能型大公交快车预应力管道,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的端部设置扁圆形客运站(41),在扁圆形客运站(41)下部设置有排污井(40),所述客运站(41)设置在地平面(38)的下部和上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压式节能型大公交快车预应力管道,其包括混凝土管体和设置在管体内的由环筋和纵筋制成的圆筒形骨架,所述的圆筒形骨架包括外层骨架和里层骨架,外层骨架上设置有环向筒管,里层骨架和环向筒管之间设置有纵向筒管,环向筒管和纵向筒管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由锚具固定的钢绞线,在管体的内壁中部设置有立式支撑柱,在管体内壁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定位角,在定位角之间设置有轨道板,在管体下部设置有支撑板和限位墩,在管体上设置有缓压舱。本实用新型可以明显的降低地下轨道的工程造价,可以有效的提高轨道行车速度,可以提高地下轨道工程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抗位移、抗沉降、抗扭曲、抗高压、抗震动的高标准要求。
文档编号E02D29/05GK202298653SQ2011204247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日
发明者张全富, 张双久, 张楸长 申请人:衡水长江预应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