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3636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建筑施工设备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号200710143380. 4公开了ー种建筑基础工程专用的筋状管桩模,它包括模芯、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套在模芯上,上模和下模模腔内间隔开有环状梯形凹筋槽,环状梯形凹筋槽中的环状梯形凹筋槽的前坡面与模板面夹角A为10 60度、后坡面与模板面夹角B为60 10度,间隔分布的环状梯形凹筋槽间纵向设有一条或2条或多条凹筋槽且与环状梯形凹筋槽相通。管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挤土效应的存在,经常出现管桩上浮的现象,会造成承载 力下降,二次压桩费时费力,质量不易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g在提供一种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该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能准确控制灌浆用量、取样方便,桩柱的质量比较高,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包括桩身,所述桩身设置有管桩,所述管桩中间设有灌浆管,所述灌浆管与桩身是同一轴,所述管桩下端设有扩大头,所述管桩设有管桩下软基。所述ー种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其管桩下软基与持力层相距1-1. 5米。所述ー种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其管桩下软基与持力层相距I米。该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能准确控制灌浆用量、取样方便,桩柱的质量比较高,成本低。该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是管桩底部采取特殊方法进行地质处理,操作エ艺方便。能准确控制灌浆用量,取样方便。该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适用于管桩浮起、管桩下软基与持力层相距1-1. 5米的施工环境。该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能够使桩柱质量、用量、成本容易控制。

图I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描述。如图I所示一种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包括桩身I、管桩2、灌浆管3、扩大头4,管桩用打桩机打入土体里,管桩中间是空心的,该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利用管桩空心的有利条件,在其内部下放灌浆管3,对地基进行加固,使加固后的地基形成ー个扩大头4,以提高管桩的承载力,所述桩身I设置有管桩2,所述管桩2中间设有灌浆管3,所述灌浆管3与桩身2是同一轴,所述管桩2下端设有扩大头4,所述管桩设有管桩下软基。该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能准确控制灌浆用量、取样方便,桩柱的质量比较高,成本低。该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是管桩底部采取特殊方法进行地质处理,操作エ艺方便。一种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包括桩身I、管桩2、灌浆管3、扩大头4,管桩用打桩机打入土体里,管桩中间是空心的,该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利用管桩空心的有利条件,在其内部下放灌浆管3,对地基进行加固,使加固后的地基形成ー个扩大头4,以提高管桩的承载力,所述桩身I设置有管桩2,所述管桩2中间设有灌浆管3,所述灌浆管3与桩身2是同一轴,所述管桩2下端设有扩大头4,所述管桩设有管桩下软基。其管桩下软基与持力层相距1-1. 5米。其管桩下软基与持力层最好相距为I米。能准确控制灌浆用量,取样方便。该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适用于管桩浮起、管桩下软基与持力层相距1-1. 5 米的施工环境。该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能够使桩柱质量、用量、成本容易控制。
权利要求1.一种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包括桩身,其特征在干,所述桩身设置有管桩,所述管桩中间设有灌浆管,所述灌浆管与桩身是同一轴,所述管桩下端设有扩大头,所述管桩设有管粧下软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下软基与持力层相距1-1. 5米。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下软基与持力层相距I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建筑施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包括桩身,所述桩身设置有管桩,所述管桩中间设有灌浆管,所述灌浆管与桩身是同一轴,所述管桩下端设有扩大头,所述管桩设有管桩下软基。该管桩下地基补强控制装置能准确控制灌浆用量、取样方便,桩柱的质量比较高,成本低。
文档编号E02D5/62GK202390831SQ201120480618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唐忠鸿, 庄军国, 张立超, 杨国栋, 沈家文, 沈昌达, 王明聪, 雷春燕 申请人:云南建工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云南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